《黃大年》觀後感範文
《黃大年》觀後感範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大年》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大年》觀後感 篇1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這首歌響起,電影《黃大年》接近了尾聲,我的眼睛溼潤了。
“夢想把地球變透明!”黃大年的夢想叩開了地球之門,他將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將個人的夢想融入中國夢中。
“走多遠算多遠,倒下了就地掩埋!”黃大年這個“科研瘋子”、“拼命黃郎”,把生命的每一秒活成到倒計時,把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用7年時間,做了外國人30年的工作,讓我國的深地探測迅速比肩世界最高水平!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從錢學森、華羅庚、李四光等老一輩“海歸”毅然回到祖國懷抱,到今天的“海歸”黃大年,赤心報家國,鐵肩擔道義,以個人智慧和能量推動中國巨輪向前發展。以黃大年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科學家,捨棄名利,心有大我,以夢想鑄國,以一顆赤子之心,矢志不渝精忠報國,奏響中國夢之歌。用精神之筆,繪製一幅璀璨、錦繡的中國的藍圖,讓中華民族雄立世界之林。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回家不需要理由,因為國家需要。繁華落盡,葉的經脈才得凸顯,名利淡泊,人的情操才以致遠。這就是中國的科學家,就是中國科學家的精神!
作為當代青年,生於盛世,風華正茂,理應學習黃大年們“胸含大志,篤行於微”的精神,弘揚中國科學家“心有大我”的情操,恪盡職守,無懼困難、無畏拼搏,做好每一件事情。以身許黨,以身許國,承擔起振興中華的責任。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夢想而奮鬥。每當看見無人機翱翔在蔚藍的天空,每當看見航母穿行於波濤洶湧的大海,我的心情澎湃,熱血沸騰,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期盼,這是中國科學家汗水、熱血鑄造的輝煌,這是國家、民族的榮耀。今天,接力棒傳到了我們的手裡,使命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應吹起理想的號角,雖才平位低,亦以“位卑未敢憂國”心態,以百倍的熱情,將涓涓細流投入這的民族復興大業洪流中,共同實現我們美麗的中國夢!
《黃大年》觀後感 篇2
反映“時代楷模”“傑出科學家”黃大年先進事蹟的6集電視劇《黃大年》,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黃大年回到祖國,帶領團隊投身科研的真實經歷,感人至深。作為黨員幹部就要學習黃大年忘我工作、忠心報國的時代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曾評價黃大年“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準確概括了黃大年短暫而精彩的一生。再優越的生活也抵不過祖國一聲召喚。黃大年立下“一定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回來”的錚錚誓言,信仰之光照亮了他一心報國之路。海漂18年,黃大年一家已經生活優裕、事業驕人。然而我國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卻讓他毅然辭職回國。看在眼裡的是很多人的不理解,埋在心裡的是他對祖國的熱忱,對祖國科技進步的渴望,以及他深深的愛國情懷。
濃濃愛國情,深深報國路。黃大年為我們樹起的是一面人生旗幟,給我們留下的是他的精神明燈。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我們到底肩負著怎樣的責任和使命?如何才能真正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結合起來?
愛國貴在行動,報國就要實幹。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各種問題和矛盾依然紛繁複雜。從深化改革的硬骨頭,到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再到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的`艱鉅工作,都要求我們迎難而上、發憤努力、毫不鬆勁。每一個人都要拿出自己的擔當,在各自崗位上作出自己的貢獻,合力解決發展難題,共同推動社會進步,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美好,圓夢的腳步才會越來越堅實。
鞠躬盡瘁興邦夢,赤膽忠心愛國情。讓我們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汲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奮發進取,向祖國和人民交出精彩的人生答卷!
《黃大年》觀後感 篇3
電影《黃大年》被國家電影局列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重點影片,有幸觀看此片,“感受頗多”一詞已無法表達我觀後心中的洶湧澎湃。
無論是英雄或科學家,他首先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影片展現出黃大年同志身上許許多多的閃光點,包括夫妻情、父女情、同學情、朋友情、師生情,這是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形象,所以更加把人“帶入其中”。
清楚記得觀看此影片第一次流淚是黃大年的學生林江在“試飛”失敗後,坦言家中出事,母親突發腦溢血,黃大年立即與妻子張豔趕往小村莊去看望學生的母親,為了讓林江心無旁騖專心於科研,黃大年讓妻子張豔留在小山村照顧林江的母親。不僅僅體現黃大年對學生的關心照顧,更是呈現出他的妻子對他無私的愛。而這種無私的愛又是有一個過渡時期的,一切都歸功於黃大年的“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心——雖然身在海外,但黃大年時刻心繫著祖國。他的老同學周啟紅送來了一幅油畫,畫中是祖國金色的秋天,葉落歸根的寓意是希望黃大年能夠回國應聘。“三十多年了,回報的機會到了,該回去了”。他選擇放棄國外舒適的工作和生活,他說“我的祖國更需要我”。面對提職、加薪等誘惑,他寧願支付鉅額違約金,哪怕“連一張紙片都不能帶走”,也要回國建功立業。面對同窗肖慶的勸阻,他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他讓妻子賣掉了中醫診所,他對妻子說:“一個人只有一個家,我不想給自己留餘地”。最開始張豔是不理解的,她默默地在房裡哭泣。可是當張豔看到黃大年用大提琴演奏歌曲《我愛你,中國》時,優美抒情的旋律如涓涓細流滌盪心田,那一刻張豔體會到黃大年對祖國深沉而質樸的愛,她選擇支援黃大年,義無反顧。所以當黃大年從樓梯摔下,老同學周啟紅因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想讓他住院休息,並讓張豔欺騙黃大年說傷勢嚴重必須住院時,張豔說:“我不能騙他”。大年三十那天,黃大年繼續廢寢忘食地工作時,張豔把“年夜飯”搬來了他的辦公室。這一切都是因為張豔深深體會到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心。
此後多次掉淚、哭的稀里嘩啦是因為黃大年生病後還瞞著大家繼續沒日沒夜的工作。他在飛機上忙著工作,重病昏迷前,還對乘務人員強調,“膝上型電腦裡的資料非常重要,一定要交給國家”。“走多遠是多遠,倒下了就地掩埋”……一幕幕場景,一句句脫口而出的話語顯現的“忘我至誠”,都讓我深深感動。
追溯黃大年的初心,有一個重要的前史,黃大年的發小劉勝文為了救他,在一次意外的航測飛機失事中犧牲了。此後黃大年“必須要一個人幹好兩個人的工作,才算對得起他”,這就是黃大年的初心與堅守。從始至終,一種濃濃的家國情懷和感恩之情貫穿整部電影。
“這個時代需要英雄,需要弘揚英雄、謳歌英雄,更需要走近英雄,這是我們創作的基本目的。”導演成科這樣說。黃大年的扮演者張秋歌未取分文片酬,他說:“我希望再回來看這部片子,我想看到的是黃大年,不是張秋歌。”為了真實還原黃大年生前的工作狀態,張秋歌在拍攝的過程中幾乎是每天只休息兩三個小時。“我這剛兩個月,黃老師在8年時間裡天天這樣工作,那種辛苦可想而知。要塑造一個什麼樣的人物,首先要學習他。”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感人、非常成功的影片,應該歸功於這些影片工作者,他們也是在自己的崗位中奉獻著。
黃大年的事蹟能讓人的靈魂感到溫暖,值得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學習。以黃大年為代表的新時代科研工作者,在各自領域為國家強盛、民族振興而埋頭苦幹,他們的的滿腔熱忱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至誠報國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初心堅守也值得我們學習。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類似黃大年一樣的中華兒女,才有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
《黃大年》觀後感 篇4
觀看了故事影片《黃大年》。早在之前的黨課學習中就對黃大年同志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先進事蹟有所瞭解,此次觀看電影讓我更深入的學習了這位科技工作者的敬業愛國精神。
黃大年同志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學校很多老師一樣,專心科研、認真教學,甚至於無暇照顧家庭、顧及自己的身體。
2009年,因國家啟動引進海外人才的召喚以及母校吉林大學的誠摯邀請下,黃大年同志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回到祖國,只因為國內的科學事業需要他。外國媒體是這樣評價他的:“他的回國,讓美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里。”正是黃大年同志不懼強者、勇於超越的自信和能力,填補了我國多項技術空白。他回國只想作一名全職教授,一心投入科研,培養學生。他需要時間讓祖國的科學事業逐漸強大,因此他爭分奪秒,講求效率。
隨著故事的推進,在各項事情順利進行的同時,黃大年同志的身體也逐漸出現異樣,儘管司機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但黃大年就是不聽,一心撲在他的事業上,為國家科學事業奉獻著,他說“國家的需求就要玩命幹”。
影片的最後,偉大的黃大年同志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走出影院,回想自己,在中國移動吉林公司公司工作還不到2年,在工作中一直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經驗,熱愛工作,期待用我自己的努力服務使用者,保證使用者感知良好。但和黃大年同志相比,自己所做的遠遠不夠,仍然要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抓緊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以公司的利益為中心,時刻擔負起身上的責任。在以後的工作中,更要用飽滿的熱情做好本職工作,保持攻堅克難的勇氣,追求創新,提升效率,不忘初心,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