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少年班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少年班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少年班觀後感 篇1

  故事發生在1998年,來自西安交大的“少年班”導師周知庸,前往全國各處尋找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最終被選出的22個少年將被賦予艱鉅的使命。少年吳未就是其中的一員,在這個特殊的班級裡,他先後認識了有暴力傾向的麥克、小天才方厚正、“神棍”王大法,以及聰明卻冷若冰霜的周蘭,五位天才少年從此開始了早於同齡人的大學生活,同時還面對著青春期的各種“疑難雜症”。女神江依林的出現擾亂了男生們的心,攻克“世界數學大賽”的壓力也從天而降,與此同時導師周知庸也面對著人生中的最大難題,天才少年人生的征途才剛剛開始……

  影片由尋找天才少年開始,少年班也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定義,儘管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阻攔,孫紅雷飾演的周知庸依舊我行我素甚至不惜被革職也要將少年班辦下去,確實被選中的孩子們是一群天資過於常人的人,他們能解決困難的數學題,他們的學習速度快於常人,他們能在更少的時間內做的比常人更好……他們的智商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不一樣,在影片中那幾個天才少年們也是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過人之處”不僅沒有收斂而且在學校做了一些在周知庸看來不那麼爭氣的事情,特別記得一句話,在因打架離開的體育生說:就因為你們聰明,被開除的就是我。話裡包含著無奈,聰明就能當作所有事情的擋箭牌嗎。人生而平等,但生活中不平等的事情也確實存在,相貌不平等,家境不平等,就像影片裡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老師偏袒優點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在某方面的優秀總能讓一群人產生高人一等的感覺,有些人奮鬥一生或許只是為了把不平等變為平等,但其中的苦痛不被世人所看見,人們也不喜歡去看見。

  在影片最後少年班終究還是解散了,雖然好像所有人都沒有獲得成功,但所有人都活的還不錯。大概就是這樣長大吧,聰明也好,愚笨也好,大家都一樣。所以,在這部電影裡我們不難發現所謂的天才,到頭來跟平凡的我們沒有任何的區別,導演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就是想要告訴我們,不要看到有比自己聰明的人,就很羨慕他們。也許他們現在比你優秀,但誰能肯定他們永遠都能比你優秀,你永遠都比他們差呢?如果擁有天生的好資源,就好好利用吧,古有傷仲永,今有天才變平庸,命運要自己把握。

  少年班觀後感 篇2

  《少年班》這部電影的出現,不但是對中國特色的教育體制的叩問,更是對一群具有特殊才華的少年真實寫意。該片的出現意義非凡,它填補了青春題材電影單一性,豐富了青春的意義。

  影片聚焦在少年班五個學生身上,他們分別是桀驁不馴的麥克、早熟聰慧的方厚政、個性十足的周蘭、天資普通的吳未和來自山野狂放不羈的王大發。影片透過具體的情節將這五個少年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實少年班曾經是個教育界的特殊現象,一些智商出類拔萃的孩子被直接招進大學,目的就是培育中國未來的尖端人才。這樣的培育人才方式,其實是一種不很理智極為不科學的行為。拔苗助長,忽視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和一群不同年齡的大學生相處,鬧出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導演肖洋曾經是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的學生,所以他本人對少年班比較有發言權,編劇這個故事,應該是得心應手。肖洋拍攝這個故事的目的其實並不是譁眾取寵,而是讓這個故事帶給大家更多的思索。教育不是砸錢,教育也不是開小灶,教育更不是拼爹媽,教育是對下一代的負責,而不是蓄意被功利化。

  看過講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故事的《萬物理論》,霍金的成功和國家似乎沒有半毛關係,完全是自己自費刻苦鑽研,即使已經小有成就,霍金依然沒有任何所謂的國家補貼,完全依靠講學和出版書籍稿費生活和治病。再說《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是極度諷刺那種呆板教條高高在上一味追求學分成績的教育體制。少年班可能完全屬於中國特色,這其實是對普通學生的歧視,對特殊學生的禁錮,抹殺學生天性,過度的開發智力,這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生長法則。

  影片悲劇性角色有兩個,一個就是老師周知庸,一個就是資質平凡的吳未。周老師同樣曾是少年班的學生,他被報送到慕尼黑工業大學讀書,但一樣並沒有成為聲名顯赫的高階人才,但他還一直假冒國家名義招收少年班學生,企圖實現未完成的夙願,最終被自己荒謬和一廂情願的行為給禍害。而吳未,他本身並不聰慧過人,完全被身為校長的母親虛榮心驅使,被包裝成為一個天才少年。一個是執迷不悟,一個是硬著頭皮裝蔥,但他們都失敗了。

  影片採取順敘手法,節奏適中,故事性較強,情節也算跌宕起伏,畫面質感較好。其中利用不少慢鏡頭昇華人物內心世界和宣揚外在美,小高潮不斷。影片以客觀的態度審視少年班存在的意義,透過具體的情節反饋出少年班存在的不合理性。

  演員的表演真實自然,特別演繹普通少年吳未的董子健,演技比在《青春派》中更精進了不少,這個角色非常考演技,因為吳未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學生,他很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影片給出兩個橋段,充分展現出這個角色的自卑矛盾的心理。一個是四個小夥伴喝酒吳未道出實情,自己是與其他人格格不入,另一個橋段是和周蘭離別之際吳未的不捨和憂傷,兩個哭戲,透過董子健充滿層次感的表演,讓觀眾有強烈的代入感,而被深深觸動。影片為了表現這個角色的平庸,在外表上有別於張狂的麥克,在智商表現上有別於王大發、方厚政和周蘭,而董子健顯然準確的把握了角色的內心世界,所以表現出來的吳未就不是一個傲嬌的天才,而只是一個為他人而存在的可憐蟲。他只是一條保護金槍魚新鮮感常在的鯰魚,他曾經失自我,最終被治癒。

  《少年班》其實也有不少類似《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和《左耳》等片中追女生、打架和搞惡作劇的橋段,但《少年班》由於年齡不等,這特殊人群的青春更是與眾不同,是荒唐、滑稽和幼稚的代名詞。

  少年班觀後感 篇3

  看完電影《少年班》,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影片伊始,周知庸老師前往全國各地尋找少年奇才,在大學裡組建了少年班。

  少年班的孩子們年齡都很小,最小的方厚政雖年僅11,但古靈精怪,智商超乎常人。

  他們五個人憑藉著無比聰明的頭腦在大學裡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周老師訓斥他們不務正業,並把他們關在屋子裡,讓他們攻克IMC難題。少年躁動的心還是惹出了事,王大法自造炸彈把常松的車炸了,吳未自願頂罪被開除,周老師偽造紅標頭檔案被革職。

  他們沒能解出IMC的難題,反倒是走散了,他們的命運又將會去往何方?

  ……

  老師在課堂上出了一道數學難題,數學系的常松絞盡腦汁也摸不著頭腦,11歲的方厚政一搖一擺霸氣地走上講臺,唰唰兩下就把題解了出來。

  常松雖是圍棋社社長,下棋卻輸給只學了圍棋一星期的方厚政。但小胖子太狂妄了,竟對他說:“你智商太低了,比吳媽還低,你不配下圍棋。”常松再次丟臉,要是我就回去深造了,但他可不是好惹的,一巴掌就扇在小胖子臉上。

  因此對於不講理的人、不好惹的人,作為有識之士就不要惹,說話更要注意分寸,自己嘴上佔了便宜沒多大意義,讓別人臉面盡失實為不妥。

  但常松是個心胸狹隘之人,在智力上逞不了英雄就妄圖用暴力的方式解決。他找來體育系的人準備在澡堂打麥克一頓,不料反被算計,少年班的同學把“化學武器”丟進澡堂,把他們的衣褲拿走,氨氣瀰漫,他們不得已逃出澡堂,在眾目睽睽的校園裡裸奔,令人啼笑皆非。

  吳未在少年班中可以說是智商最低的,考試也是倒數第一,但他不像另外幾人一樣總想著玩、泡妞,他一直都很努力,也很講義氣。在他們被打時,他總是護著他們,平時也是給他們端茶遞水,像個老媽子一樣。

  在他們四人一起聚餐時,吳未掏心掏肺的一段話使我鼻樑一酸,淚水就不禁下來了。他說他很笨,是個傻子,母親以副校長職位給他洩題他還考第二名,他不配參加解題小組。

  他的話使我想起以前我在萬里班的時候,我們班肯定沒有少年班厲害,但在當時也可以稱得上是全校最好的班。而我總是考倒數,倒數第一、第二、第三。我真的不如吳未,不論是在智商上,還是在勤奮上。有段時間我也很努力地寫題、學習,但還是突破不了倒數的瓶頸,彷彿深陷泥沼之中。

  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這句話永遠是真理,智商再高、人再聰明,不努力、不自強,只會成為破銅爛鐵。

  我總是自稱天才,不是因為我真這麼想,我知道我比起同齡人差得很遠,那到底有多遠,看看春晚上和我一般大的關曉彤就明白了。

  影片最後周老師用十分平和的語氣對少年班的同學說:“當你們來到十字路口的時候,一定要傾聽內心最勇敢的聲音,當命運需要你們去逆風飛翔的時候,就不能隨風而去。”

  人像一根葦草,唯有紮根足夠深,才能不隨波逐流。

  周蘭、麥克、方厚政後來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這不僅得益於他們年少時的天賦異稟,更是因為在少年班的那段經歷教會了他們很多很多……

  少年當自強。

  少年班觀後感 篇4

  今天的班會課,我跟班裡所有的學生一起看了一部電影《少年班》。電影講述的是五位天才少年被一位老師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提早開始大學生涯的故事。電影中周老師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們不被選拔出來,你們的命運就可能是農民,小商小販,一生碌碌無為。這幾位少年天才確實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智商,大學數學專業的學生解不出來的難題,他們輕而易舉就能解的出來。這幾位小天才組成了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可是他們並沒有把精力放在攻克難題上,整天吊兒郎當,不務正業。為了爭一個漂亮的女孩兒,小組內的一名成員被開除回家。剩下的四個孩子也沒有心思繼續比賽,最終的結果是失敗。周老師違背領導的意圖,擅自組織了少年班,結果少年班失敗了,他也被學校辭退了。在離開之前,他對孩子們說了一番話。周老師是少年班的第一屆成員,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少年班一個失敗的代表,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放在這幾個孩子身上,結果這幾個天才少年沒有付出全力,最終還是失敗了。

  看完電影,我想了很多。每個人的智商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聰明,可是卻不珍惜自己的先天優勢,一輩子碌碌無為。有的人先天雖不聰明,但在後天的學習與工作中,努力刻苦,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這也讓我想起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跑的比烏龜快很多,可是她卻偷懶,不去努力奔跑,半路上睡起了覺,烏龜後來者居上,堅持不懈,最終超過了兔子。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如果先天有優勢的人,懂得去利用自己的優勢,在後天繼續努力學習工作,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不要像語文課本中的仲永那樣,最後泯然眾人矣。

  少年班觀後感 篇5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擁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正的敵人。

  ——德蘭修女

  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人。

  他們含辛茹苦地奮鬥了大半輩子,是一群奮鬥的人。

  他們經歷了社會的歷練,早已能夠分得清什麼是虛假的朋友和真實的敵人。

  他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成長為一個大人,成長是他們的標誌。

  我們驀然回首,我們卻與他們是那麼相像: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慢慢的長大了。不再是以往的無知孩童。可是,驀然回首,回憶過去的時光,我曾經疑問過:成長是什麼一路走來我們收穫了什麼?

  《少年班》講述80年代某大學招收天資卓越的少年組建“少年班”。五湖四海的少年匯聚一堂,貌似風光的表象下有著隔閡與困頓。幾名好友仲貝兒和林曉欣經歷了狂放青春與慘痛失敗,漸失聯絡。二十年後,在一個葬禮上重新聚首,翻開舊事,開啟心結。讓我想起自己年少時和父親的相處,很溫暖的青春片,最好的愛就是不要去限制孩子,讓他們的靈魂自由生長,他們就一定可以好好長大,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

  他們的成長曆程正是我們要走的——平淡卻又曲折,波瀾起伏中也可以動中含靜。

  他們從小也是或淘氣鬼或老實呆板,也曾走過絢爛的青春,也曾上過學……

  他們的成功與經歷是我們的範版,指引我們向前去。

  他們的經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也在經歷著他們的路。

  少年班觀後感 篇6

  等不及在百度雲上看了《少年班》,說實話以我現在的年紀,看不懂整個電影要表達什麼。總之我的觀後感無比直白,我心疼吳未,覺得周冬雨演的特有仙氣兒。

  然後僅僅就是這樣。

  今天在b站又看一遍你曾是少年的MV,看的比看電影還要感動。簡直就是熱淚盈眶。看著那麼多條彈幕,全是對自己青春的回憶,14年,你們的聲音,還是少女。

  最喜歡田馥甄。或許是因為歌好聽,人好看,沒辦法就是這麼膚淺,或許在多年之後重看少年班,重聽這首歌,重審視當時的自己,那時的我,一定會因為經歷而沉澱了,就越會覺得現在的自己幼稚。

  看著那麼多人說第一次聽天團的歌還很小,現在都已經畢業了。我本來也不大,沒有那些年對天團的'回憶,但是那個MV真真切切把我看哭了。我想,會不會多年後,我可以指著已經不再火的S。H。E的照片說,看到了嗎,這是我小時候的信仰

  或許在那個年代,會有更多的小鮮肉,更多的歌壇新人,我也不能保證我會一直一直守著S.H.E,但是在今天我寫下這篇部落格,10年後我再來看,記得曾經瘋狂的追逐過你們,就好許多年前,你有一雙清澈的雙眼,奔跑起來,像是一道春天的閃電

  少年班觀後感 篇7

  作家王小波曾這樣描述一個熱血的男兒: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電影《少年班》中的麥克(王櫟鑫飾演),王大法,方厚政,以及吳未,就是這樣四個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年未滿十八,卻已滿腔熱血如鬥士。四人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吳未(董子健飾)無意得知,自己是為保護珍貴的天才少年同學們才被選入少年班。就如同將鯰魚扔進金槍魚水池裡以保持金槍魚的持久新鮮一樣,老師周知庸(孫紅雷飾演)如此比喻。至此,故事以略微詼諧的基調展開的同時也埋下了憂傷的伏筆。由於講述的是90年代的故事,影片搭配音樂,呈現出一股濃郁的懷舊風。而除了與故事契合度極高的背景音樂的運用,電影的另一大出彩之處在於對角色的塑造。幾個少年主角形象栩栩如生,一方面被賦予了充滿戲劇張力的跳脫感,但同時又具備自然的生活氣息,十分鮮活動人。尤其是吳未一角,將不適感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得情感的飽和度在影片結束段水到渠成地得到一個昇華,成為電影的一大記憶點。

  近年來,青春片適逢高潮期,以少年班群體為中心視角而展開的故事在瓊瑤式青春片中可謂獨樹一格。導演肖洋,作為曾經西安交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結合自身真實的經歷體會,給觀眾製造了一場亦幻亦真的天才少年之旅。《少年班》屬於漸入佳境的那類電影。導演恰如其分地在滿足觀眾具有的“天才情結”的窺視企圖心與電影作者的自我表達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少年班》既不屬於無病呻吟、娛樂至死的疼痛青春日記,也不是那類堅硬晦澀、文縐縐的自我獨白。影片的巧妙之處在於在架構出一個理想烏托邦的同時又悄無聲息地撕裂出一個開口,向觀眾展示了鮮血淋漓的人生,既浪漫又沉重。這也是沉溺於故事的詩意氛圍的觀眾在觀影后,仍能夠產生強烈真實感和代入感的關鍵。不論是熱切地想要融入到天才小團體的吳未,抑或是小心翼翼地懷揣著對周蘭(周冬雨飾)愛戀的吳未,確如一條被放入金槍魚罐頭的鯰魚,格格不入。尷尬而真實,正是影片所映射出的大多數人的青春與生活日常。無疾而終的暗戀,身處集體而無法擺脫的無力感,伸出手想得到熱烈回應的那顆炙熱的心,焦慮、窘迫且無奈。這些藉助集體回憶而構築的情感共鳴,強烈而有力。電影看似講述的是天才少年們的故事,歸根究底,還是一個關於你我他青春成長的軌跡道路。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離散悲歡無法避免。迴歸到電影於觀眾的意義上,影像的力量不僅在於能夠提供人們暢遊於詩意的諾亞方舟的空間,還在於與之相匹配的源自生活的切身共鳴感。在兩者的調和下,才能恰好構建出一部影片的魅力,人們才能在光影中可以找到釋懷的情結和被治癒的能量。

  在《少年班》片尾,有一首歌唱著“沒有不散的伴侶,你要走下去,沒有不終的旋律,但我會繼續”,面對這樣一種灑脫感和釋然的情緒,就如同影片結束時,古板的教師周知庸釋懷後的那份雲淡風輕,試問,當大螢幕裡的光暗下來時,誰不是一條被治癒的鯰魚?

  少年班觀後感 篇8

  講述的是天才少年,但對映的確實我們普通人的青春:父母的望子成龍、懵懂青春期的騷動、一痛再痛的初戀暗戀……影片將八成戲份放在了一群懵懂的高智商神童對一位校花女神的追求上,無奈這些算得了微積分,圍棋無敵手,懂得用電光製作浪漫,懂得製造煙霧彈……可謂知天文地理的天才,依然敵不過女神向有錢有權人投懷送抱玩車震……其實世上那有什麼天才,沒人青春不迷茫,本片很適合兩代人一起看,尤其是對孩子寄予無限期望的家長。

  作為馮小剛御用剪輯師,肖洋對影片掌控算是出色,一點也不矯揉造作,而演員表現也讓人滿意,孫紅雷自不用多說,驚喜的是董子健、王櫟鑫、夏天、李佳奇和柳希龍等一些少年演員,當董子健爬上公交,周冬雨一路狂奔時,相信很多觀眾為這青春之殤而唏噓感動。

  自打趙薇《致青春》開始,到《小時代》系列,再到《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再到如今的蘇有朋、何炅,青春片已經成為不少影視公司和新晉導演小試牛刀的首選片種,這不,後邊還有《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片,不過國產青春片遠不成熟,甚至說還在尋找突破,動輒用酒精、打架、性愛、三角戀、出軌、墮胎,這五大狗血情節填補劇情,似乎這些元素放在年齡越來越小的學生身上,才夠帶勁。當然,有觀眾就有市場,自然就會有投資。不過現在這些動輒用大量人氣偶像打造的青春片風潮,只會讓燈光師打柔光的技巧更加成熟,實際上這些矯揉造作一再重複的橋段越來越沒有真實的質感,別說對青春內涵真正的刻畫了。

  這會,我們應該反思下,什麼樣的青春電影更能長久盛放?港片幾十年前就有《飛一般的愛情小說》,將青春期一見鍾情刻畫的都迷住了王朔。泰國青春片情感真實,《初戀這件小事》、《暹羅之戀》、《我的老師》、《初三大四我愛你》、《親愛的伽利略》有少男少女心靈蛻變,有同性之戀,有吸毒孩子如何迴歸,有情竇初開到理智的剋制,正能量滿滿;日本青春片《情書》全世界知名,《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青春殘酷物語》、《大逃殺》種類繁多,殘酷的、平淡似水的均有;韓國青春片喜劇為主,均勵志、正能量、讓人心暖,這不,我們剛上映的《重返20歲》,韓版《奇妙的她》也非常精彩啊。

  或許,沒有什麼人氣偶像齊聚的《少年班》,少了灑狗血,多了是激勵人心的力量和淳淳善誘的人生方向,這種青春之殤的電影對我們電影產業來說,是個不錯的訊號,期待我們的青春片,故事截然不同,我們得到依然是滿滿的青春感動。

  少年班觀後感 篇9

  當你來到十字路口的時候,你們也一定要傾述內心最勇敢的聲音。當命運需要你們去逆風飛翔的時候,就不能隨風而去。

  ——引言

  看完《少年班》,被戳中了淚點,也有些許感觸。這是一個有靈魂的>故事。我所關注的不是那些天才兒童的高智商以及他們的女神江依琳的敢愛敢恨,而是那條闖進金槍魚世界的鯰魚——吳未。

  吳未一直是班裡的倒數第一,當他問老師為什麼要選他這麼平庸的人進少年班時,周智庸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在養金槍魚的時候,一般都會放一些'低智商'的鯰魚,有了鯰魚做比較,金槍魚會更好,更勤奮地活著。反之,金槍魚就會很懶惰,會窒息而死。有一種人是‘金槍魚’,有一種人是‘鯰魚’,在這個滿是天才的班級,吳未無疑是一隻小小的‘鯰魚‘,是負責默默守護‘金槍魚’的'鯰魚'。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未必不是一隻鯰魚,也經常充當守護在大人物身邊的小人物。但這並不代表著你不優秀,並不代表著你可以不努力。因為自卑填滿心頭,就以為即使奮鬥也不能到達終點嗎?劇中秦海說了一句'就因為你們聰明,所以開除的是我',我依舊記得他說這話的無奈以及與農民父親離開時候的落寞,但是我卻並不同情他。世間的許多事都是不公平的,有人有著聰明的頭腦所以受老師喜愛,這是別人的優待與自己無關。我們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成為一條優秀的'鯰魚',先天的優秀不可改變,但是後天的缺陷卻可以彌補。

  我們是'金槍魚'身邊的'鯰魚',但你有沒有想過,努力過後,拼搏之後,完善自己以後,也可以成為其他'鯰魚'之間的'金槍魚'?年輕的時候,每個少年都以為自己是山下的一棵樹,但最終,更多的人變成了山下的一根草,更其他草並無不同,而有的少年,則真的就成了樹,成了參天的喬木,沐浴陽光,享受晨露,與更大的風雨搏鬥。

  '金槍魚'可能是'鯰魚','鯰魚'也會變成'金槍魚',想成為什麼,全憑自己,與他人無關。當命運需要你們去逆風飛翔的時候,有人選擇隨風而去,有人選擇逆風飛翔。但我以為,無論是'金槍魚'還是'鯰魚',都應做最優秀的自己。

  少年班觀後感 篇10

  我對爛片有兩種分類,一類是爛到無力吐槽,還有一類是你全然弄不明白作者的意圖,卻在心中有種想罵人的衝動。一大早竟然花了近兩個小時看完了《少年班》,顯然,它屬於後種。

  還是從頭說起吧。故事開頭,一個西安交大第一屆少年班畢業的老師周知庸全國各地找智商爆表的孩紙。這故事開頭也挺有趣,極盡手段去表現這些天才們如何如何的牛叉、玩弄常人於股掌之中。在數學課上,小神童一下子解出教授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數學課題,而且還有第二種演算法,愣是驚呆了眾人,還因此和一個富二代結怨了。

  從校長的話語可以看出,他是堅定不移地服從黨中央的決定,認為精英教育已經過時,大眾教育乃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而少年班作為精英教育的典型,應當廢除。周知庸舉了一大堆名人年少便取得重大科研成就的例子。校長還是不答應,於是周知庸拿出教育部的檔案,愣是把校長壓了下去。精英教育時代是不是過去了呢?不好說,如今公司企業的對學歷的門檻提高了,這也是大眾教育的弊端之一,不過受過高等教育也沒什麼不好。針對人的事實是,等級總是會存在的。而如今我們所認為的精英難道是以教育高低劃分的嗎?非也,各行各業都有精英的存在,從大的來說,無非商業精英、政治精英這兩種而已,教育研究的精英在如今都算不得了。

  雖未成年但已初懂人事的高智商騷年們不約而同地喜歡上一個胸大貌美、氣質非凡的女神這果然如周國平說的連繫不同階級水平男性的話題也只有女人了(看來在老爺子心裡,已然將同志剔除)想盡了各種高智商的辦法去約女神:一個將女生宿舍樓的燈變換成愛心;一個騎著高頭大馬,說要約女神仗劍走天涯;還有個小不點,花了一星期學圍棋,結果沒等到女神,和那個富二代下了一局,結果完爆了這個兼任圍棋社社長的富二代。之後,女神也表現出對這些天才的興趣,和他們一起跳舞,一起打籃球,甚至遂了一天才的意,打了個麻花辮。至此,電影的孩紙們和我都以為女神果然與眾不同,喜歡智商高的孩紙們,果然符合女神氣質。畫面一轉,到了一個夜晚,當天才們們看見富二代的車子停在路邊,想過去搞破壞的時候,卻發現女神和那個富二代在車震!晴天霹靂!五雷轟頂!這對這些神童們得產生多少點的打擊!電影對那個富二代的刻畫是如此的不堪,譁眾取寵、才疏學淺、拉幫結派、背信忘義,為了面子和孩子過不去,最後展現得竟然是抱得美人歸。當然,我在這裡不是說追女孩子無須金錢,也可能這個富二代學無它術只泡妞一術學到精深。我最想反觀的導演的意圖。這導演原本也是個少年班的孩子,能想出如此的劇情難道是為自己鳴不平?故意將美好的事物打碎了讓觀眾看:這女神看著品味不低,也不像那種思想開放到包容一切,若是為了錢,TMD整個大學就這麼一個富二代嗎?就不能找個心地善良的富二代嗎?故事到這裡,周知庸又來犯渾了,在女神上臺表演跳舞時,直接向她潑了一杯水,我靠,簡直無法直視了。天才們這時在外面炸了富二代的車。

  寫到這裡,還忘了介紹兩個人物,那就是吳未和周冬雨飾演的女神童,也是進了少年班的人,只是他的智商太低,以前的所謂好成績都是他當副校長的媽洩題才有的,結果來到少年班後,智商各種被女神童嘲諷。他知道自己智商不夠,所以一個勁地努力,然而每次成績都是倒數第一。不過他心兒好,發揮自己是鯰魚的角色,保護同學,又遵守周老師的規定,所以有吳媽的稱謂,最後連女神童都喜歡上他了。當吳媽離開的時候,幾個人在後面追趕車子,足見他們感情之深。

  看到這,我就想到知乎體的問題智商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然後各種高智商的人回答這個問題,或者好多人把身邊高智商的人描述出來。呵呵,縱觀歷史,平均25歲之前都沒有什麼領域的突破能算高智商嗎?高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也不知道,因為我智商不高,身邊智商高的感覺也沒有多少人,但是又怎麼樣,大家仍然活得好好的。看《極限挑戰》時,黃磊被眾人認為聰明,但是卻從來沒有贏過一次,我感覺就很符合自然和社會規律。人啊,終究是社會動物。

  故事的結尾,周知庸偽造紅標頭檔案被查出來,少年班被解散了。10多年後,當吳未回顧時,有些人卻一直沒有了訊息。周知庸再和一個家庭主婦跳舞被問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說問對人了,然後又說隨他去吧。

  少年班觀後感 篇11

  近日無聊,偶然看到一篇電影特別不錯,特此分享——少年班。

  從名字的角度來講,它像是外國著名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簡略版,其實內容也確實有些相仿,都是講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學校學生的事情。

  生活中也是這般,總會遇到些令人頭痛的學生難以處理,而當他們匯聚到一起時,那產生的化學反應自然是無限樂趣的。譬如一個問題少年,一個天才兒童,一個化學天才,以及一個正常人的調和和一位漂亮的姑娘……故事也就因此而展開。

  面對青春期耳朵萌動,似是所有的男孩子們都一樣,讓他們有了相互瞭解以及彼此熟識的理由。而同樣會面臨嚴肅的問題便是班級的解散,畢竟學校也是社會的正常個體之一,雖說追求的不是利益而是升學率,但是面對一個問題班級,自然也是要將他們解散的。這就是劇中少年班帶頭老師周老師所面臨的窘境。為了避免班級的解散,老師決定用實際的成績打破成見。於是組織學生參加全球範圍數學的頂尖賽事。

  而這樣的行為自然遭到了眾人的嘲諷和不懈,認為這種賽事連清華、北大的才子們都不一定能夠有所成績,更何況是一些少年班的幾位少年?於是在一節課上,一個老師為了故事讓周老師出醜,就出了一道非常難得數學題目進行測試,結果班裡的正常學生都是打不上來的。在這個時候,一個天才兒童邁著自信的步伐走到了黑板前面帶微笑。他甚至連黑板的一半高度都夠不到,但是腦海裡的知識卻是其他人搬一個凳子之後也是比不了的高度。不僅解出了題目,而且還會不同的解法,令得老師也瞠目結舌,而其他同學們的目光也逐漸被吸引。

  當然,在青春期中,裝作成熟也是必要而又多餘的一環。少年班裡的同學們也會沉浸於玩樂,甚至參加舞會、抽菸打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周老師沒有懲罰與指責,只是留給了他們一句話,希望他們的成長也是順利的,而不是荒廢的。

  “你們應該沉浸於知識與戰鬥,這樣你們的孩子才能歌舞昇平。”

  然而天才即瘋子即鬼才,他們可不會就此而安分,在背地裡默默努力的同時也不忘記享受生活——圍棋博弈、騎馬江湖以及控制宿舍女生電閘進行深情表白……這或許就是普通人與天才的某些差異,普通人追求平穩安定的生活,不願製造過多波瀾。而天才追尋內心世界的美滿,熱衷於自己所愛的事物,我行我素,即使不被理解。在這個班級裡,作為一名普通人反而受到了排擠,我想也是,天才和普通人的距離本就是遙遠的,是否追逐,也只是個人的能力強弱了。

  而作為老師,在這種時候自然是要拉他們一把的,畢竟天才在不經管理的情況下,也會變得愚鈍。在這個班級,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軟肋,他們都是擁有抱負的青年,只要有人知道,必然會散發出一份自己光彩。普通人進來,是迎合家庭,為了母親爭光,即使忍受著被孤立的無助;問題少年是為了以後能夠有朝一日攻克癌症為和自己奶奶一樣的病人重新帶來生命的希望;化學天才則是為了透過自己的刻苦,讓父親能夠在村裡抬起頭,以自己為榮……天才們在享受優等待遇之下也備受同齡人排擠,而普通人在平靜的生活裡卻又羨慕著天才們的智慧。人生自古兩難全,自不必強求,只問心無愧便是真。

  這些也是電影的一部分,每種人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本質,每個人的生活也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生來生來屬於什麼人,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和努力去改變,但是無法強行逆轉。而自身的強大,才是獲勝的本質!依靠外力,終究只能逞一時的威風而無法逍遙自在一輩子。

  影片後期的周老師也是一位難得的介乎於天才和平庸之間的人。他的智慧不被人理解,他的成果不曾被人發掘。少年班既是他的傾注所有的心血,也是讓所有人認可的目前唯一辦法,他放下了天才的驕傲,他學會了容忍和堅強,他努力想要證明自己以及自己的學生!這也正是故事最為令人震撼的畫面,為學生出氣的時候,他站了出來,為學生正爭取機會的時候,他扛下了所有,這是一位教師該有的品行。即使最後失敗了,但是也不後悔,更不放棄,這是身為老師毋庸置疑的驕傲!因為只要還有學生在的那一刻,只要還有同學沒有放棄,希望之花就依舊有機會綻放!

  只是遺憾,青春不再有以往,隨著成長,大家都變成了自己不一定喜歡的模樣。這也是故事結尾最後的一環,帶著遺憾的青春,完美的結束結尾。

  或許我們,在某一刻,也會懷念自己的《少年班》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