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觀後感範文
《在路上》觀後感範文
電影《在路上》於2011年拍攝完成,但是籌備卻從1979年就開始了。買下了版權的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尋來了無數的人改變劇本,甚至親自上陣,結果都不理想。直到2004年發現了著名公路片《摩托日記》的導演沃爾特·塞勒斯,這部電影才終於成行,才使得《在路上》終於開始上路了。
不得不說,公路片對於中國的影迷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電影型別。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也想了很多的理由,最後只能把禍根歸結到中國人太多了,走到哪裡都是人,開到哪裡都堵車!或許也正是這種情況,公路片裡展現出的荒蕪景色和主人公的頹廢氣息才讓我如此著迷。
《在路上》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根據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創作於1957年的小說改編而成。這幾乎是一本自傳體式的小說,而其提倡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也讓讀者在閱讀上和劇本在改編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然而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我們為之著迷的.就是影片中主人公們頹廢的生活方式。
依靠著杜魯門總統的名言“我們應該降低生活成本”,可以去偷罐頭果腹,可以給汽車加油的時候調低加油量而少付錢。與其說是頹廢,不如說他們在嘗試更多的生活方式,從而尋找生活的意義。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乏的,循規蹈矩,千萬人都走在同一條路上,沒有人願意去探討生活的意義,沒有人願意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如果說電影裡的主人公是“垮掉的一代”,那麼我們連垮掉的勇氣都沒有。
電影《在路上》開始上路了,電影中的主人公同樣在尋找著一個又一個的上路理由。與我們不同,我們展開一次旅行首先要百度,找到“攻略”,然後開始存錢、訂票、訂酒店,最後打包行囊開始旅行。(觀後感 www.guanhougan.net)然而看完《在路上》之後,我才知道上路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可以是對某人的思念、可以是一次衝動、可以是工作需要,甚至可以什麼都不是,只是單純的想上路!
只需要抓起幾件衣服塞進背囊就可以出發了,搭便車、打零工,一切順其自然。有不少的影評人在評價該片的時候認為其沒有交待清楚主人公們出行的理由。但是我不得不說,對於被譽為“垮掉的一代”的青年,如果每一次出行都有充分的理由,那麼就根本配不起垮掉一代的名頭!所以在影片中導演故意忽略,讓觀眾自己去尋找一個上路的理由。
電影《在路上》或許不會在中國上映,但是這部電影卻有不少的大明星客串,“暮光少女”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蜘蛛俠女友”克爾斯滕·鄧斯特、維戈·莫特森等等都參與了演出,使得該片星光熠熠,值得大家慢慢的去品味。筆者肯定你可以從影片中找到一件你曾經想做卻沒有勇氣去做的事情,所以就讓《在路上》來彌補你的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