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兒女》優秀觀後感範文

《人民的好兒女》優秀觀後感範文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走過了光輝的物質文明建設歷程,舉世矚目。然而,近些年,在人們盡情享受飛速發展的物質生活給人們帶來的便捷時,相對發展滯後的精神文明建設顯現了出來。開啟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我們會發現,對道德、人情、人性的訴求聲越來越高,過多負面素材的關注和報道,讓人們逐漸形成一種思想認識,是不是在過度追求經濟利益的現代社會,人們都變得惟利是圖了呢?

  我們說,不是。我們的身邊還是好人多,他們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為什麼“感動中國”節目能夠牽動那麼多人的心靈,為什麼《人民的好兒女》一系列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報道能引起那麼多人的關注,就是因為他們是平凡人,但做出非凡的事,在他們沒有被關注之前,他們已經默默地付出許多年。

  我們的身邊正有這許多可親、可愛、可敬的人,他們應該為人所知,成為更多人的榜樣。在這些事蹟中,最讓我感觸深、讓我陷入思考的是那些奮鬥在中國最貧困山區講臺上的教師們,他們中大部分人往往是那裡唯一的老師,對於那些孩子來說,老師不僅僅是教授知識的先生,更是另一個照顧他們生活的父母。這些紮根在邊區的教師們就是孩子心中深夜趕路時點燃的火把,熊熊燃燒的火光照亮孩子們前進的道路。他們中很多人放棄城市裡優越的生活和對親人的照顧,不求回報,在大山裡支教一干就是幾十年,無論條件多麼艱苦都沒有退縮,因為那裡有學生們期盼的目光,無法擱舍。支撐著他們的正是這樣的信念:“我希望用我微薄的力量,傳授孩子們知道,改變大山的面貌”。這是趙世術,一個重慶市巫溪縣田壩鎮中鹿小學教師的內心讀白,也是無數個像他一樣戰鬥在第一線的老師們的真實夙願。中國的教育,需要這樣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的人們。

  少年強,則中國強。當社會進步到一定階段,教育便至關重要。中國要想繼續發展,需要前赴後繼的建設人才。而人才的培養歸根結底依靠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受教育一直都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權利,那些在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們、那些進城農民工的子弟們同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當我們一次次討論教育改革、在城市教育中提倡素質教育時,有沒有想過,還有相當一部分適齡兒童還沒有進入知識的殿堂,他們不僅需要一個殿堂,他們更需要一個真正的老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關於鄉村教師和義務支教報道,這些先進的事蹟正在感動一批人、引導一批人投身於教育資源缺乏地區的學生教育事業。引導教育資源、特別是教師更多的'流向貧困地區,最大程度的促進教育公平,這將是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但我們也要看到,僅僅依靠個人的奉獻和道德修養來促進教育公平是遠遠不夠的,那最終留下的只會是些許感動,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這應該是一個國家的政府最應該承擔的責任。加大教育投入,更多的引導資金投入基礎教育和教育資源匱乏地區,尤其要首先改善這些地區教師的生存和工作環境,提高他們待遇。只有由政府主導,引導資金用於留住教師,才能留住教室,留住孩子們的希望,真正讓這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此外,支教作為這些地區師資力量的源泉,我們應該提供支教綠色通道,鼓勵真正有愛心的知識青年去支教,延長支教時間,為支教人員提供了很好的待遇,保住這條源泉。

  現在的十年是轉型中的十年,希望轉型的不僅是我們的經濟,更有我們的文化教育事業,真正讓文化教育的繁榮為中國經濟的再騰飛貢獻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