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葉問的觀後感

關於葉問的觀後感

  電影葉問600字

  今天我、爸爸、媽媽、一起去匯泉影院看電影,我們看的電影是葉問,葉問是武打巨星李小龍的恩師,這部電影是《葉問》是首部記載葉問的影視作品,改編自葉問的生平故事,描述了正值戰禍亂世的民國初年,身為武學大師的葉問從醉心武術、追求武學自由的武痴到無懼日軍兇殘欺壓、勇敢反抗日本人蹂的民族英雄的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師生情、家國愛、民族恨交織在轉合緊湊的劇情之中,把一個大時代的悲喜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好景不常,中日戰爭爆發,佛山淪陷,葉家大宅被日軍強佔,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廢屋。葉問一家生活艱苦,但葉問仍積極面對,一改闊少的態度,到煤炭廠當苦力,自力更生。眾中國人默默耕耘之際,一批日軍卻前來生事,陪伴著日軍主任佐騰旁邊的翻譯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釗!

  日本將軍三蒲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獎賞,邀請中國人到打鬥場與日軍切磋,藉以觀摩中國武術。葉問的好友武痴林於打鬥場內侮辱三蒲,被活生生擊斃!葉問為尋找武痴林,到打鬥場檢視,甫一進場即見廖師傅被佐騰無理射殺!葉問遂把心中悲憤於打鬥場上發洩出來,以一敵十,痛擊日本人!三蒲對葉問的身手大為欣賞,並表示期待與葉問一戰。

  三蒲帶兵至棉花廠捉拿葉問,要求葉問向日軍傳授中國武術。葉問不甘作漢奸,且欲替中國人挽回尊嚴,遂公然挑戰三蒲,要以雙拳喚起中國人的團結心。三蒲自視甚高,為保名聲毅然應戰。佐騰為保三蒲勝出竟暗設埋伏,葉問未知已身陷危機,以詠春力戰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臺上展開激烈生死決戰……

  電影葉問觀後感800字

  葉問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有著妻兒,他熱愛武術,生活過的很平常然而。就在1937年的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了,可惡的日本人大舉侵入我們的土地,令我們中國人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在1938年10月,佛山淪陷,日軍大肆破壞廠房,裝置和樓宅。擁有30多萬人口的佛山,僅僅只剩下七萬餘人,全市亦儲存十多個作坊繼續生產。。而葉家大豪宅亦遭日軍霸佔,用作日軍總部,葉問一家三口無家可歸。生活苦困。

  葉問在工作的時候發現了一場比武:是廖家拳法的創始人挑戰他們日本人三個,但是沒有打過那三個可惡的日本人,當他拿起日本人給他的米後,“碰”的一槍。。。。他也永遠的離世界而去了。。 雖然輸了,但是他為我們中國人贏回了尊嚴。就在葉問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一骨怒氣從他身上散發出來,大聲的喊著:“我要挑戰十個。”不堪一擊的日本人被葉問打的滿地爪牙,一個個狼狽的躺在地上。而當時日軍領頭人物“佐藤將軍”見葉問武藝精湛。想要他繼續再來比武,佐藤將軍讓翻譯給葉問他的話。而翻譯正是當年崇拜葉問的一個地方治安隊隊長。葉問很有骨氣的說:“我不是為這些米來的。”而佐藤繼續追問他的名字後,他說:“我只是個中國人”。而此時翻譯跟佐藤說:“他說他會再來的,他說他叫葉問”。其實這個翻譯也是很有骨氣的,只是在當時的局勢下,他不得不這麼做,也許他會被人說成走狗,但是他始終是個中國人,在繼續觀看後。佐藤因為找不到葉問,把翻譯打了個半死,而翻譯卻幫助葉問找藏身地,幫助他們一家人,擺脫日本人的搜查。但是始終躲不過日本人的搜查,日軍在一家綿織場找到了他,而這個綿織場是他以前一位非常友好的朋友開的。他的名字叫:“周清泉”

  葉問被日本人帶走後。周清泉幫助葉問把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帶到臺灣去,而就在此時,葉問的妻子哭著喊著說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比武了,周清泉又回到了比武現場。

  在比武的前一天,佐藤旁邊的一個助手威脅葉問,如果這場比武你贏了,我就一槍斃了你。切切相反葉問在比武的時候把佐藤將軍打死了,而佐藤將軍的助手拿起槍一槍打中葉問胸部上前方,就在這一幕。。。鏡頭緩緩倒下,翻譯憤怒地把槍奪來,向日本人開了一槍。彷彿我當時就在現場,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發生。幸好的是葉問的好友與妻子在現場,急時把他救走。

  電影葉問觀後感1500字

  以前,一直聽身邊的朋友說《葉問》這部電影很好看,我利用空閒的時間,把第一部、第二部都看完了。看完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過去,我一直以為,我這顆隨著社會的冷漠而逐漸變得麻木的心,再也激不起一點兒漣漪,看了《葉問》之後,我才發現,不是這樣的,原來我有血有肉,有靈魂。

  《葉問》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傳播了佛山的歷史文化。佛山原是一個武術之鄉,各種武術人才聚集之地,著名的武術宗師葉問就誕生於此,我們耳熟能詳的、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的李小龍正是葉問的重要門徒之一。同時,葉問不僅深深的掌握中國功夫的真正要旨,同時還是抗日戰爭中的一位英雄,他在日軍面前寧死不屈,誓死捍衛中國人的尊嚴。這對增加我們的歷史知識、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整部電影裡,貫穿著兩條主線:愛國主義精神和中國武術精神,這兩條主線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在《葉問》1裡,當日本人以觀看中國人與日本人比賽功夫為樂時,激起了一批愛國青年的仇恨,其中也包括葉問在內。一向行事低調的葉問,在面對自己同胞受難和國家被侮辱的'時候,挺身而出,以其精湛的中國武術將日本的三蒲將軍打倒在地,但他也因此受了傷。在這裡,不僅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也展現了中國武術精神,不是欺壓、逞強,而是正義,是一種儒道合一的精神。在《葉問》2裡,更側重的是團結精神、愛國精神,當中國人受到外國人的欺壓時,原本對立的中國人都變得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在敵人面前,寧死也不肯倒下。葉問在一個號稱拳王的外國人侮辱中國武術的時候,公然向他挑戰,由此也拉開了生死之戰。在搏鬥中,葉問被打的遍體鱗傷,臉上的血一滴滴的流著,但他始終堅持著,因為他想起了好朋友洪師傅為了捍衛中國人的尊嚴,死在外國人的手中,激起了他滿腔的仇恨,這種情感支撐著他,給了他戰鬥的力量,最後,葉問戰勝了外國人。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一些侷限。它並不完全按照歷史敘述,有些情節是增添的,是由於商業利益驅使的緣故,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震撼觀眾的心靈,這也是商家必須使用的手段之一。另外,它的故事模式都是中國人與外國人打鬥,結局都是中國人勝利,大團圓結局。雖然,我也知道這部電影有這些弊端,但我並不認為認為它們佔主要地位。因為我在觀看的過程中,對侵略我們國家的敵人咬牙切齒,它激起了我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團結和愛國主義精神,它也激起了我心中的正義感。所以,我覺得雖然它有這些弊端,但也不影響我們觀看的意義。大團圓結局一直都是中國人喜歡的,它可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而不是用失敗的結局來使我們洩氣。

更多熱門文章:

1.

2.

3.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報道是關於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撫順戰犯管理所原本並不是關押戰犯的地方,這座由日本法西斯在侵華戰爭時期修建的監獄,曾經是一個關押中國普通百姓、愛國人士和無數英勇的抗日救國者的罪惡的淵之地。作為一名戰爭罪犯,曾經在日本侵華時期任過該監獄監獄長的大村忍回憶說,當年偽滿時代的撫順監獄,每天都回蕩著鐐銬聲、皮鞭聲和飽受酷刑之下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當這些昔日惡貫滿盈的戰爭罪人和侵略者一旦淪為階下囚,被關進這座記錄下他們恥辱和罪惡的人生牢獄之時,也許有人口頭上還想為自己的戰犯罪名申辯,而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早已是不寒而慄了。昔日的監獄管理者作為戰犯被羈押在撫順時,他們中有人向管理所工作人員狡辯稱自己是戰俘,不是戰犯;有人以抗議的方式向所方要求中國政府儘快給予釋放回國。對此,戰犯管理所工作人員的回答是:是戰犯,還是戰俘,你們心裡最清楚,中國政府沒有邀請你們來,你們在中國燒、殺、掠、搶,不是侵略是什麼?!

  從這一天起,這批戰犯在這裡接受了正義、良知的審判和改造,他們在這裡生活、學習、思考,少則5年,多則14年,在一座人道主義中國監獄裡得到了高度國際化的和平改造,他們在心靈的深處開始反省自己的戰爭罪行,審視自己靈魂的醜惡,其間,他們的思想也逐步發生了轉變,對於侵略戰爭及人類的和平事業,也漸漸產生了新的認識。我認為我們把些侵略者稱之為“戰犯”而不是“戰俘”,也很好地體現出我們的寬容之心,面對破壞自己家園和殺害自己親人的殘酷無人性的劊子手,我們卻選擇寬容的對待他們,至少尊重他們的人權,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裡給他們重新認識自己錯誤和反省的機會,而且對待他們的方式也絕對說得上是以德報怨。

  被戰爭摧殘過的中國人民,忍受著極大的傷痛,接納了他們,在這裡給了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曾經泯滅的良知在甦醒,曾經淪喪的人性在抬頭。 面對胸懷博大的中國人民,戰爭罪犯們最終跪倒痛哭,為過惡行而悔恨,為雙手洗不淨的鮮血而懺悔。

  中國人民在撫順創造了讓世界側目的奇蹟。

  撫順奇蹟 —— 把魔鬼變成人,我們也應該用寬容的心回望歷史……

更多熱門文章:

1.

2.

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