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神秘的西夏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歡迎大家分享。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1
不是專業人士,無法專業評價紀錄片的好壞。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非常感動的是一個貧弱少數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生存,帝王也是親力親為。元昊二十多歲繼位,表現如此傑出,是值得讚美的。
這更讓我重新看到了,什麼是優秀,什麼是強大。毫無疑問,党項,西夏,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從來不曾強大過一天,卻從來也沒有屈服過一天,如果這都不叫優秀,還有什麼才能叫優秀?他們在很多轉折點上的作為,也真正配得上壯舉二字,更勝於成吉思汗征服歐亞大陸,鄭和下西洋。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2
之前對西夏文明感到很神秘。看了這個紀錄片發現其實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記不清在哪裡看到說西夏文字,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因此他具有某種現代性。當時我有一種誤解,西夏的文字,他的其他文明都具有這種現代的理性,具有一種文化上從高層去理性創造規劃,因此他們就有理性高效,和快速的成長,也會具有理性的脆弱。
然而在看了這個紀錄片之後,才發現一切都是歷史自然發展而成,自然而然的。並不是有一群高度文明的,超越歷史的人,橫空出世在黃土高原上建立一個神奇的國家。紀錄片從西夏原始社會怎麼一步步發展過來,都加以介紹。再到李元昊,模仿漢字建立了西夏文字。
其實發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還是很有道理的。從狩獵文明—到遊牧文明—到農業文明。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3
刷完《神秘的西夏》久久不能平靜,觀感更像是一次顛覆對寧夏認知的尋根之旅:今天看似尋常的小城靈武在西夏王朝時期其實是個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寧夏人耳熟能詳的興慶區在過去其實是王朝宮室興慶府的所在地,佇立在鬧市中的西塔其實是見證西夏時期佛教興盛的重要遺址…從李繼遷到李德明到李元昊,三代人打下江山的文韜武略,再到最後党項民族面對蒙古族征伐時的鐵血傲骨和誓死不屈,西夏人的智慧,包容,堅忍,血性都令人的震撼和唏噓。800年後,隕落的西夏文明有幸再次受到關注,文明雖被掩埋,但党項民族的精神仍然激勵著這片黃土高原上的子孫後輩繼續開拓未來。
好了煽情完了安利一波影片製作真心精良,用演員和史料最大可能的還原了歷史,元昊是真心帥啊,禿了也帥,另外以後自我介紹時可以說自己是戰鬥民族的後裔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4
西夏的發現絕對是二十世紀考古中最大的發現之一。科茲洛夫在黑水城中竊取了數不清的西夏文獻,現在大多存在俄羅斯的東方研究所,同時也使得西夏再一次被人民所關注。其實在更早之前有一位名叫張澍的人在涼州就發現了一種文字,並猜測是西夏文,只是並未引起關注。總的來說,西夏再度被關注和研究是幸運的,使我們能夠再一次體會到這個曾經先與北宋、遼,後與南宋、金成三足鼎立之勢的國家的面貌。
《神秘的西夏》這部紀錄片是良心之作,從西夏的起源到輝煌再到結束,從西夏的軍事再到文化,從滅亡再到延續,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不能說這部紀錄片完全沒有錯誤,畢竟有很多的問題其實目前仍在探討和研究當中。例如梁太后為什麼要廢掉自己的兒子?西夏王陵為什麼不是成對稱的?……很多疑問都留著後人來解答。觀看整部紀錄片最大的感受就是西夏帝王的審時度勢辦得非常漂亮,指的'是前期。到了後期貴族奢靡成風,尚武精神早已消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帝國已經逐漸崩壞。也正是西夏時期前幾位傑出人物的不斷努力才使得帝國有建立的可能,無論是隱忍的李德明還是張揚的李元昊,都是適當的時機做出來適當的決策,引導帝國走向更好的發展。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元昊時期的各種措施,尤其是西夏文字的發明和嚴明的律令;文獻有《番漢合時掌中珠》《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等等,非常的詳細,可惜的是現在這些文獻都不在中國。這些都讓人非常向往。西夏是唯一一個後世沒有為其修史的帝國,這無疑也是一大遺憾,研究西夏的史料更好,也使得西夏更加的神秘。
我認為觀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可以帶著走進西夏的心情去看,那將會是視覺盛宴,文化盛宴,歷史盛宴。然後再來探討這部紀錄片的問題,比如拖沓,猜測過多等等,但是整體來說,個人認為,這還是一部關於西夏的好作品。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5
我對片中的一眾男演員還是挺滿意的,從形神到表演都可圈可點,要給個整體贊!
可那些女演員我很不以為然,完全就是一票模特,外形上沒一點西域民族的特徵不說,舉手投足也誇張做作,更不要說表演了。走臺回首擺pose放媚眼,有木有?小妹妹夾著胳膊拉玩具弓箭,有木有?小丫頭嘟著小嘴耍脾氣,有木有?這就是影響了歷史的女強人?!難道這是紀錄片版的小燕子和武媚娘?為什麼男女演員會差距這麼大?導演那邊那邊我都懶得說了,看看評論我就釋然了,什麼影視都要考慮大眾收視趣味啊,歷史專題片,也得照顧愛看美女的俗人嘛!
再說另一個大槽點:佔了片子至少四分之一的武打鏡頭!沒錯,就是武打!我知道,導演肯定看過30多年日本人拍的《敦煌》,自知沒有財力和資源去再現那樣波瀾壯闊嚴謹還原的戰爭場面。但不知道導演是否仔細鑽研過央視9套反覆播放的《拿破崙入侵俄國戰爭》和《蘇聯衛國戰爭》這兩部戰爭紀錄片?人家老毛子用很少量的演員、攝影棚綠幕攝影、後期電腦合成也可以做出很牛逼的效果嘛!當然我也知道,中國影視人還是愛影視城、群眾演員那一套是為什麼,經濟原因唄!
除去這些,基本上我還是滿意的。不過要強調的是,厚重、嚴謹的文史資料與眾多文史專家學者的學術研究才是此片成功的最大功臣。這套專題片最大的價值正在於此,至於影視再現。我覺得把日本人拍的《敦煌》和《絲綢之路》重新剪吧剪吧替換掉我吐槽的那些,真的會藝術化多了,這個遺憾只能留給未來多少代的中國影視人了。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6
花了四天的時間把十集的紀錄片看完了,首先作為一部紀錄片,成功做到了生動有趣的一點,表示一點都不枯燥。
西夏,党項人,一直是中國歷史中比較神秘的一部分,因為正史裡就沒有西夏史(有說是因為成吉思汗在滅西夏的過程中死去了,所以蒙古人特別痛恨西夏人故意不給修史,也有說是因為西夏一直以來比較妥協比較依附強國的外交政策使得它不受待見,各朝各代都不把當做正統的王朝),造成歷史資料的相對缺乏,還有各種考古文物神秘的丟失(比如西夏王陵被毀之謎),研究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有不小的難度。
而這紀錄片在儘量根據史料以及最新的考古發現,用情景再現的方式還原了幾百年的西夏史,儘管限於紀錄片的時間長度或者其他背後的原因,有些重要歷史可能還是被忽略了,但是,這個片子還是儘量做到了客觀的還原歷史,插入了不少西夏曆史的專家學者的片段,比如史金波先生。也提出了不少西夏未解之謎的合理猜想(比如西夏王陵建造及被毀之迷,西夏被滅後党項人,特別是党項王族的下落之謎,西夏羅太后之謎等等)。
總之,如果你對遼金西夏史感興趣的話,這片子絕對值得一看。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7
利用午休的碎片時間看完了《神秘的西夏》這部紀錄片,用比較抒情的英雄主義方式講述了党項人的故事,短短的十集言簡意賅地概括了西夏王朝的興亡史。最近這幾部國產歷史題材的紀錄片都是差不多的路子,看到豆瓣上也有噴的,我覺得大可不必,國產紀錄片的路還很長,我更傾向於鼓勵。一個不到二百年的少數民族王朝,而且就目前寥寥無幾的出土文物,用大段篇幅來感性渲染並加以酌情推測的方式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你我都不是專業學者,能夠濃縮近幾十年來的考古成果,掃盲、普及這段歷史,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對於自己國家的歷史產生興趣,更為重要。西夏雖然消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但他們留下來的文化卻不曾消亡,融入於相容幷蓄的中華文明中,而党項人的血脈也許就在我們之間……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8
一口氣看完這部史詩般的記錄片,對西夏,党項族又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拋開記錄片本身對這個民族的偏向成分,其實這部記錄片確實可被稱為經典之作。大氣磅礴的畫面很有帶入感,節奏也拿略的特別棒,畢竟是央視拍得,用的演員也都不是網紅臉,把沒有一句臺詞的記錄片演得比馬桶臺得古代言情劇還好看,這部10集的記錄片,確實是一部可以讓國人能夠更深刻的認識這個民族的作品!這個神奇的民族,發源於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隨著歷史的變遷一路來到了黃土高原,從遊牧民族過度到農耕生活,從顛沛流離到金戈鐵馬,從一個部落到一個國家,党項族在短短的歷史長河中畫下了屬於西夏文明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崇拜大唐盛世,一直學習效仿著漢文化,這也是因為大唐的包容給了這個名族從沒有過的榮耀。
他們也同樣用自己的忠肝義膽來回報挽救大唐於危難。他們有自己的民族氣節,重視文化教育,一代梟雄不僅建立了西夏王朝,而且只用四年的時間建立了屬於整個民族的文字,這在歷史上是一個奇蹟的存在。短短几年便將西夏族推向繁榮昌盛!雖然西夏的歷史一半被女人掌控,但她們也是響噹噹的巾幗英雄,大小梁皇后,以及充滿神秘的羅皇后……給這個民族留下了美麗的倩影!西夏始於馬背,亡於安逸。這或許是歷史生生滅滅中不變的規律,但他們曾經的驍勇善戰,曾經的輝煌是不可否認的,即使歷史被塵封了多年,但這個民族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了整個中華文明!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9
以前讀書的時候只記得一個叫做李元昊的人,建立了西夏王朝與北宋抗衡,並創造了一種第一眼看去像漢字仔細看卻怎麼都不認識的西夏文字。
把這部十集的紀錄片看完之後才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一開始在吐蕃和吐谷渾之間夾縫中求生存,後來歸附大唐從青藏高原走向黃土高原開始定居,因為幫助唐朝收復黃巢起義佔領的長安而被封為節度使,從此在政治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宋朝要把他們全部遷至開封方便控制,結果還是有人逃出來,幾經波折終於還是立穩了腳跟。後來的事情就是幾代創業,李繼遷被吐蕃害死,李德明韜光養晦積累實力,終於在李元昊這一代開始稱帝,剃髮改姓創文字,然後與宋遼幾場大仗下來終於確立自己的地位。可惜,受漢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政權在進入定居生活之後,表現得往往比中原政權差很多。遼 金如此,西夏也不例外。短短190年,最終毀於剛剛崛起的蒙古之手。
當然,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算是成就最高的了。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10
西夏,這個立國一百九十多年,在承受了鐵木真暴風驟雨般的六次攻擊後,終於白骨蔽野,党項全族盡被屠滅。紅紅火光裡,有一隻鳥從金碧輝煌的殿脊上墜下,落入瓦礫殘垣之中,她微張著嘴,似乎還要發出聲音,但再沒有人聽到,灰燼和塵土掩埋了她,一埋便是千年。那隻鳥,便是西夏國的妙音鳥,名曰“迦陵頻伽”。
賀蘭山下曠野上的一攤攤土堆,是西夏王陵。党項人、羌人這些遊牧民族,一直生活在這裡,從語言到服裝,他們構建了一個奇特的世界,最終難逃被蒙古人屠城掘墓的命運,留下這黃土殘堆。他們存在過,又像夢一樣消失了。層層疊疊起伏的賀蘭山脈孕育了西夏文化,沒有它,就不會有氣質獨特的西夏文明。
臺灣作家駱以軍的“西夏旅館”以古代的西夏王國作為小說的背景隱託,這個消失了千年的神秘國度又溝起了我無限的遐想。他的文字,他的文化,他那極具創意的“番漢合時掌中珠”……哦,“我們飄搖著,從數千年走來,已經不堪承載,懷抱中落滿塵埃,形體已無意義,只有靈魂間才有釋懷。”
目前最棒的關於西夏國的記錄片,金鐵木導演作品必屬精品。令你徘徊流連於逝去的西夏國,久久不願醒來。
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篇11
一千年前的西北有這樣一個民族,他們被蒙古成為唐古特人,他們即是党項人,建立了西夏王朝,王朝在世190年,最終被蒙古鐵騎消滅。
党項人起源於青藏高原。公元7世紀鮮卑人佔領他們地盤,建立吐谷渾王國。一部分黨項人選擇歸順,一部分黨項人選擇離開,離開的人去了河曲地區(黃河彎曲之處,如今青海地區),其中就有拓跋家族。
吐蕃人崛起,消滅了吐谷渾。時代處於吐蕃和唐分天下時期。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而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党項人選擇歸順大唐,遷居黃土高原。党項的首領被封為節度使,掌管當地軍政,實行地方自治。
党項人也回報了大唐,在881年黃巢起義的危難時刻,為大唐奪回長安城而戰。
時代到了唐滅,遼宋分天下時期。宋與唐對党項人的政策不同,宋讓党項貴族遷出夏州至汴梁,實際接過了党項人的地方政權。此時,李繼遷拒絕,佯裝送葬,逃出夏州,反宋自立。
李繼遷:同遼建立合作關係,反宋。在攻涼州時被暗算身亡。
李德明:遵從父親遺旨,韜光養晦,與遼、宋都交好,被遼、宋都封為王。
李元昊:西夏開國之君,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稱大白高國。一是頒佈“禿髮令”改“嵬”姓;二是命令野利任榮建立西夏文字;三是興建皇城興慶府。
李元昊軍事才能突出:與宋軍的好水川之戰,利用鴿子作訊號,當宋軍開啟裝有鴿子的盒子時,拉開了大戰的序幕。戰爭武器先進:一是鐵鷂子,西夏冷鍛技術發達,騎兵的馬和人都穿上了冷鍛的鎧甲;二是強弩弓,利用犛牛角做成,射程達150米;三是步跋子,來自黃土高原的步兵,在山地作戰如履平地。
諒祚:第二任皇帝。李元昊佔兒子之妻,被兒子殺。兒子被國相殺。國相的妹妹是李元昊情人,帶著襁褓中的兒子繼位,即是沒藏太后。沒藏太后有兩個情人,自由出入宮中,後在其與一個情人打獵的途中被另一個情人殺害。諒祚在叔叔家愛上了叔叔兒子的妻子,就是後來的梁太后。叔叔和兒子密謀殺害侄子,梁太后下注諒祚,最終幹掉了叔叔和兒子,成為皇后。
秉常:第三任皇帝。諒祚死後,梁太后帶著年幼的兒子秉常繼位,梁太后親自上戰場指揮戰鬥。秉常主張儒家文化,梁太后主張党項習俗,為了控制兒子,梁太后把自己的侄女嫁給兒子,即是後來的小梁太后。
乾順:第四任皇帝。小梁太后帶著幼小的兒子乾順繼位,小梁太后同樣好戰,自大,被遼國使者進貢的毒酒毒死。
李任孝:第五任皇帝。中興之君,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尊孔為帝,將忠孝寫進律法。他的皇后即是羅太后,羅太后大力推廣佛教,她沒什麼政治影響的。不過,羅太后聯手侄子,推翻了自己的兒子,自己也被囚禁於黑水城,屍骨在1908年被俄羅斯的科茨洛夫發現於黑水城中一做佛塔內,後搬運至聖彼得堡,二戰期間不知去向。羅太后的做法真是匪夷所思。
純佑:第六任皇帝。就是被羅太后坑的兒子。
李安全:第七任皇帝。就是在羅太后幫助下篡位的侄子。此時的時代到了夏、金、宋三足鼎立時期。
西夏曆任共十個皇帝。後期由於長期征戰,缺少男丁。勞動力不足,農婦開始賣田。佛教興起,大量圈地,再放高利貸,農民沒有活路了,失去了國家的根基。貴族奢侈享樂,又開始宮廷內部的權力爭鬥。全家日漸衰弱。到了成吉思汗西征歐亞大陸返回漠北,依照沙州、肅州、甘州、靈州、中興府的順序,把這個國家給滅了。成吉思汗的征服政策是要地、要財、要人,只要歸順就不殺,然而血性的党項人誓死抗爭,招致屠城,只有小部分民眾得以逃生。至此,西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