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太空授課觀後感範文

高中生太空授課觀後感範文

  在看了今天的太空授課之後,我感觸頗深,也覺得十分生動有趣,學會許多知識。

  “太空授課”並不是沒有先例,但是這是在中國首次開展的特別的教學活動,令許多人倍感新鮮。在太空中,航天員王亞平女士給大家帶來了生動形象的課程,內容包括:太空腳踏車、收回漂浮的水以及與同學們進行“天地對話”。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兩個實驗。

  第一個便是我們平時司空見慣的單擺實驗,而單擺的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小到鋼琴上的節拍器,大到建築工程的機器,擺錘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運動,而在宇宙卻截然不同,再失去了重力的環境下無論將擺錘放在任何位置,都沒有了熟悉的往復運動,而是無規則地漂浮。看到這一幕的不禁大撥出聲,因為這隻存在於理想環境的現象終於可以親眼目睹,無疑是一種對眼界的開闊以及對科學知識的落實。

  第二個則是用圓環製作水膜。一般的水膜需要藉助肥皂水的'特性,來形成一層透明的薄膜,而在太空失重環境中,僅僅需要普通的水即可,看見王亞平王老師將手中的圓環分開再合併,便形成了一個水球,並親切地講解到:“透過水球,同學們還能看到倒影成像哦!”說完,便眨了一下眼睛,讓同學們覺得更親近了。

  看完這次太空授課,我學到了不僅僅是一些未曾初觸及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我見到了許多有趣的現象,更讓我鞏固了對過去書面知識的認知,印象十分深刻。同時太空授課的益處也不僅僅侷限於普通的課堂,它更能激發我們對太空的嚮往以及興趣,使我們從小便有所積累,為將來,為了祖國的發展埋下了希望的種子,這無疑是會推動我國科技進步與發展的。另一方面太空授課也向世界彰顯了我國航天技術的先進性,對國家在國際的影響及發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神十的太空之旅,三位航天員任務分工有差異,聶海勝是指令長,他和張曉光兩名男航天員互為備份,他們都具有飛船駕駛、組合體管理、手動交會對接、以及應急情況下的處置能力。而王亞平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擔任這堂太空物理課的主講。其實,這堂課不是光有主講就能完成的,三位航天員都得參與。

  這次太空授課的分工,是結合他們每個人在此次飛行中所承擔的角色,以及個人的性格特點,作出的決定。聶海勝作為這次飛行任務的指令長,他在整個過程中一方面要配合王亞平做一些演示,更重要是天地之間要有一個始終暢通的聯絡通道,就是說,一旦有問題的時候,如果指令長髮現了問題,要給地面通報;地面發現問題,必要時也要給他通報。那麼他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關鍵性的角色。

  二號航行員張曉光在此次授課過程中,他主要負責攝像,這堂課大家能看到的影象清不清楚,主要取決於張曉光的水平發揮。張曉光他對攝像本身在地面就比較感興趣,拍照,攝像,他有這方面的特長。另外,這40分鐘的攝像工作,主要是靠手持攝像機來完成的,而且他是處在失重的情況下。可以想象,這是一個非常累的工作。為什麼不找一個固定機位來演示呢?這在實際上是不現實的。在艙內的展示平臺的選擇,不是想選哪塊就能選的,而要根據艙內的佈局和現有的條件,來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但艙內的空間又非常有限。所以,這堂課,對擔任攝像的航天員,提出了非常高的體力和技術要求,而這些,正是張曉光所擅長的。

  最後來說為什麼說王亞平是最適合的主講人?王亞平屬於比較隨和的人。而且,相對而言,女性更耐心、更細緻一些。王亞平是作為一個女航天員,從形象到她的表述,都比較適合作主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