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500字(通用5篇)

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500字(通用5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500字(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 篇1

  青春,是一朵嬌豔的花,永不凋謝;青春,是熾熱的驕陽,永掛天邊;青春,是一首壯烈的讚歌,永遠迴旋於心房。《青春之歌》透過青年知識分子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來反映了一場歷史大風暴,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青年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我們作為熱血青年,更加應該把握青春,學會成長。人,總是要一天天長大的,任何人都回避不了這個事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起來的,它需要我們的勇氣。現在的青年學生,不少人害怕長大,不想長大。只是一味地玩世不恭,遇到什麼事情都找父母,求朋友,而自己就根本什麼都不去想怕辛苦,怕麻煩,怕失敗,怕承擔,怕勞累,怕責任他們習慣了讓別人安排好一切,走被別人設計的人生,迷迷糊糊,並自以為順理成章、盲目地一路走下去。

  林道靜雖然有著悲慘的命運,但他卻一直與命運作鬥爭,無論是多大的困難,都沒有將林道靜擊倒。面對後母對她的刻薄;官僚特務一次次的苦苦相逼;餘敬唐的欺詐;愛人餘永澤的懦弱、自私、迂腐和專制,他並沒有委曲求全,為保生命過安逸、舒適的生活。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氣,她的剛毅和那一顆勇於面對生活中不幸的心。

  成長,確實需要勇氣,需要承擔,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之一,是不可逃避的,就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吧!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迷失,迷惘,但是從中會得到教訓、教育,林道靜正是這樣,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要在我們青春時期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增長知識的同時多累積生活閱歷。學著去面對,學著在逆境中生存,學著在困境中磨練心志,逐漸成熟。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那是我們一代代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取來的,他們用鮮血譜寫新的歷史,他們用鮮血澆灌大地,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勇於扛上歷史的重任,把自己的生命與祖國母親的關懷下茁壯地成長起來的精神。林道靜那充滿坎坷、充滿荊棘的,但又豐富多彩的人生隨著她一步步成長,一步步成熟,這也是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寫照。我們青年一代要勇於成長,善於成長,牢記革命精神!

  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 篇2

  自古以來,青春是文學史上不朽的話題。青春餘韻未失,有著童年的音符;青春熟而青澀,有著成年的韻律;青春迷濛含蓄,有著一發不可收拾的亢奮。曾有幾時,稍縱流失;慢慢看不見盡頭的人生,青春只是那首乳臭未乾的交響樂;坎坷彌矇的世界,青春就是那積極向上的大合唱。高低起伏的音符,譁眾取寵的節拍,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因為我們在奮鬥,在那不曾看見終點的路上一次次尋找著真諦,尋找青春的希望。純淨是有的,憧憬是有的,幸福是有的。奮鬥是五線譜,理想是韻律,朝氣是歌詞,這就是所謂的《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國著名作家楊沫的代表作,小說主要是寫了主人公林道靜在那個坎坷不平、充滿黑暗的年代,不平凡的一生。為了尋獲自己的一條出路,不受到繼母的無情蹂躪,他踏上了流亡之路,走向了這個未知的社會。也正因為這樣我們,讓我們看見了一個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主義、日本帝國的侵略,拯救失魂落魄的祖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戰爭,我們也深深感受到,她對做祖國的熱愛和她堅貞不屈的信念和堅守。

  讀完《青春之歌》似乎見證了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似乎也置身於這場戰爭,只是一個旁觀者罷了。相比之下,發現自己是那抹的微不足道,我們的青春何曾奮鬥過,只是沉淪罷了。他們的青春與眾不同,儘管坎坷可是卻有著不可忽視的滿足感。試問我們滿足感是整天打遊戲嗎?他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但她不甘於當一個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於當特務的玩物,她擇了走上這個即將甦醒的社會。但現實是殘酷的,一連串的打擊使她筋疲力盡,“可笑”的她竟然堅持了下來,這是何等毅力。看吧,他們的青春是令人震驚的。

  而我們呢,玩遊戲、聊QQ、上網、逃學、打架、追星。一切是不是都那麼正常呢。我們的青春每天都在幹諸如此類的事情,請問我們浪費了多少?我們何曾奮鬥過,迷失自己,說是一種時尚,何不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留下的,是否都是泥濘呢?面對一次兩次的挫折,有人選擇沉淪有人選擇買醉,剩下的只是毫無頭緒的問題。酒醒後還不知道迷途知返,你們對得起像曇花一現般的青春?青春不是空傷感,命運的軌跡不是一開始就鑄造好的,她還有轉折,命運需要我們來改寫,淚水只是懦弱的表現。珍惜青春,創造堅毅青春。

  青春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怎樣奏響每個人所演奏的歌不同,走向成功渠道也不同,我只要演奏好自己的歌就好了。青春之歌沒有固定的歌詞,人生就是最好的歌詞。從現在開始,不要浪費,專注每一秒珍惜青春,遇到困難不放棄,鑄造堅毅的青春。相信原本麻木不知所措的《青春之歌》已經賽比世界名曲《命運交響曲》了吧。讓我們共同唱響激揚的青春之歌。

  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 篇3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炸燬南滿鐵路瀋陽北郊柳條湖的一小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日軍藉機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此後,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使國內的階級關係發生變化,民族矛盾日益尖銳。以愛國青年為先導的抗日救亡運動,到1935年一二九前後掀起新的高潮。

  電影《青春之歌》改編自楊沫的長篇小說,反映了民主革命時期青年知識分子探索革命道路的艱辛歷程。國難當頭,在面臨亡國滅種危機的中國,不同型別的知識分子對民族命運表現了不同的態度,對人生道路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那個時候的大學生,沒有安定的環境可以學習,偌大的中國竟然無處擺放一張平靜的課桌。為了尋找出路,他們紛紛走上街頭,同反動的政府作鬥爭,他們沒有槍,沒有炮,有的人甚至手無縛雞之力。憑著一腔愛國的熱情,為國家的解放作出自己微薄的貢獻。

  主人公林道靜,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從小在繼母的虐待下成長,但她的生母卻是一位被侮辱被殘害的佃農的女兒。特殊的生活境遇使林道靜具備了萌發個性解放思想的潛質。當她接觸到盧嘉川、林紅等堅定的革命者,她的思想逐漸發生變化,意識到女子並不一定要待在家中,作為服侍丈夫的花瓶。而後,由於餘永澤粗涉林道靜的行動,直接導致了共產黨人盧嘉川的被捕,促使她將盧嘉川等人的獻身精神,與餘永澤的自私卑瑣進行對比,經過痛苦的情感矛盾,她與餘永澤徹底決裂,邁出了走向新生活的關鍵一步。

  當她第一次參加愛國學生的集會時,便被他們的一腔熱血所感染了,大家高呼救國,面對軍警的,沒有人退縮,赤手空拳的和軍警搏鬥,保護女學生先離開。這樣一種場面深深地感染了我。現今,很多大學生常常抱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對一切事物持冷漠態度,將個人與集體隔絕。當林道靜投身社會解放事業,積極參加革命揮動,並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充實與歡欣,電影的主題便展現出來,表現出民族危亡的嚴峻時刻,民族知識分子中的有識之士,在經歷了一番探索之後,終於尋到了救國圖存的正確途徑,並孜孜以求地為之奮鬥,甚至不惜犧牲生命。

  此外,電影中還塑造了另一些人物,他們有的曾經徘徊、猶豫,終究覺醒;有的追名逐利、庸俗卑瑣;有的喪失脊樑、背叛革命。他們代表了當時各種型別的知識分子,展現了一幅抗日救亡運動背景下的浮世繪。同時,他們的存在也是對林道靜的一種襯托和突出。今天的和平安寧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人用血汗所換取的。與其憤世嫉俗,感慨命運的不公,何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平靜的書桌?

  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 篇4

  小時候我看的革命教育片比較多,而且看愛,像一些經典劇目《地道戰》、《小兵張嘎》等,如今仍記憶猶新。如今進大學了,思維以及價值取向早已不同當年,加之平時看其他影片多了,原以為不會再對此類革命教育片有什麼感覺,然而終究我還是錯了。欣賞這部有著與自己年齡相近的主角的影片之後,我不但覺得耳目一新,而且刻骨銘心。

  感受一:主角林道靜,其思想由絕望到尋找希望,再到為理想而頑強奮鬥的變化過程,不但讓我看到了早期中國共產黨的光輝,而且讓我看到了一名女性由平凡成長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輝。林道靜自我獨立的人格意識,敢於向反動勢力抗爭的精神,積極學習追求進步的強烈慾望,敢於為理想和真理獻身的精神,使她本人如願進入革命的隊伍中。更高意義的是,她的精神與行為,能感染身邊的人,能讓周圍的人都看到光明與希望,使他們能由觀望走向鬥爭。

  感受二:盧嘉川、鄭瑾胸懷革命理想,身陷囹圄,仍能保持革命者的高風亮節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至死不渝。在那個動盪需要變革的時代,他們的愛國行為就集中表現為積極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處在和平的社會主義新社會,我們同樣可以保持符合新時代的先進思想,幹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事業。

  在此影片中,三名正面角色均為二十多歲的青年,他們有愛國的思想、對自我人生價值的追求,以及敢做敢為的大無畏精神,他們的人生是極有意義的,以致在幾十年後,仍能深深地打動我們的心。有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面對已是前輩的他們,我們除了珍惜今天的所有,更重要的是為祖國和人民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 篇5

  青春之歌,我們的歌,我們這個時代的歌。——題記

  人最美好的時候就是擁有青春的.時候,就是自己還在說著自己是年輕人的時候,只要有青春就會讓人創造生命的色彩,此後才會為自己的青春而為感到榮耀和自豪,白髮蒼蒼時,才會心滿意足,此生無憾。

  最近看了一本電影,說實在的是一本老電影了,與現在的電影畫質來看,真是差了很大的檔次。但是電影詮釋的主題確是我們正在經歷的過程,青春。這本電影講述的故事可能我們沒有辦法深切的體會,但是透過這本電影,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主人公林道靜思想上的不斷的進步和人生的不斷的成長,從中遇到的風雨,與我們現在的青年們擁有著大不相同的火熱的青春年華。對於電影的主人公而言,青春是一種堅持不懈的求索奮進,是一種堅定不移的信仰追求。在那個時代的有志青年都用自己的方式去追尋自己的青春之歌。

  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迷失、迷惘,但是從中會得到教訓、、林道靜正是這樣,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要在我們的青春時期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大腦。增長知識的同時多累積生活閱歷。學著去面對,學著在逆境中生存,學著在困境中磨練心智,逐漸成熟。

  其實電影在我腦海中的記憶已經不怎麼深刻了,但是電影傳達出來的對青春的詮釋,是我看了電影以後最大的觸動,它讓我有一種衝動,我也要去做一些什麼事情,我也應該去爭取一些什麼東西,讓我的青春變得更加的附有意義,讓我的青春不後悔。“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在這個大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而各自的工作崗位就是實現自我青春價值的大舞臺。在社會中,每個工作都有其積極意義和對社會的貢獻所在,對自己所選擇的工作要像主人公林道靜一樣認同它的價值觀,樹立遠大的工作理想,進而堅定不移的為之付諸努力,在完成工作,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個人青春的價值。

  “花無百日好,人無常少年”,在年齡上的青春是短暫的,而在精神上的青春才是永恆的。朋友們,莫讓青春負年華,只要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工作、對待生活,我們的青春年華就一定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綻放異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