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西洋鏡》有感
觀《西洋鏡》有感
在一九零二年的老北京,有一家叫“豐泰”的照相館。老闆是一個忠厚的北京男人,有一個刻薄吝嗇的妻子,和可愛伶俐的兒子福官。店裡的掌機叫劉京倫,雖然窮,卻有一股不屈從於命運的心氣和傲氣。任老闆對他很好,沒有因為劉京倫只是個夥計就看輕他,而將他當兄弟般看待。
但也只是這樣了。一個復一個的普通日子過去,像田間流過的小溪,散入不知名的地方。將來,任老闆老了,就讓福官接手照相館,娶一個如意或不如意的妻子。劉京倫也會定一樁親事,他還會有一個孩子,而他的心氣和傲氣,也將隨著時間的流逝,帶著不甘與無奈消磨殆盡。但是在這個平常的陽光明媚的下午,忽然來了一些人,又發生了一些事。於是所有人的命運都發生了一些偏差,最後脫離了預設的軌道,走上一條不同的、完全不同的道路。由自己走出的路。
他們在歷史的洪流中哭和笑,他們是普通人也是時代的先驅者,他們曾為夢想孤身一人。
影片中,雷門·華萊士帶著歐洲的電影來到京城,卻被認為是“魔光鬼影”,是壞的,是敗壞祖宗的東西。而當劉京倫親眼目睹了電影之後,它向人們展現了大洋彼岸的生活,它為那些始終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光影的魔力。
華萊士問劉京倫,你們中國人怎麼那麼喜歡哈腰鞠躬啊?對這個問題,小劉子以中國人特有的阿Q精神回答道:因為彎著腰,你看著人家的鞋子,你就知道了這人是富人還是窮人吶……
電影是存在的意義所在。馬克思說,人在和自然物的遭遇中領會到存在物的存在,而藝術是人在自己創造的世界中欣賞自身。這一刻,福光普照,黑暗中亮起來了,他們的存在散發著光芒。
夢想是在年輕時燃燒的東西,希望是那時映出火光的眼睛。當法國人華萊士被趕出那座琉碧鑾金的宮門時,我喜歡看人們第一次面對電影時的驚慌。他們尖叫著逃跑以為火車就要開過來,他們踉踉蹌蹌地躲閃以為人群正向他們走來,他們急切地揮舞抓撓以為簾子後面有隱藏的機密。年輕人好奇地打量它,熱切地研究它。這讓我覺得新的東西是如此的美好。它充滿了燦爛的希望,璀璨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