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青”文藝隊演出觀後感

“萬年青”文藝隊演出觀後感

  2014年2月9日,農曆正月初十,成縣城關鎮東街社群“萬年青”文藝隊在成縣體育館門前進行春節專場演出。我應“萬年青”文藝隊隊長劉興漢老前輩之邀攝像,由是有幸欣賞這場精彩紛呈的節目,該隊絕妙的表演令人歎為觀止,進而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一直想訴諸於筆端,然而幾次動筆,又深感技藝匱乏,憑我蒼白的文字功夫實在無法表達心中的崇敬與激動,於是又幾次停筆。時至今日,心中頗有不寧,於是殫思竭慮為之,望能表達其精彩之萬一,更願以諸位前輩的精神照亮我們的道路。

  該文藝隊是以劉興漢等幾位退休老幹部為骨幹組建的、集歌唱、舞蹈和器樂表演於一體的民間文藝組織。隊長劉興漢,是一位鄉鎮退休幹部,現已年近八旬,然而精神矍鑠,神采奕奕。他不僅精通音律,而且是文壇宿將,早年編著了小說《梟匪閆二》、劇本《西施》、詩文集《夢斷蘆河》等,現短篇小說集《網塵》和一部反映文化革命現實的大作也即將出爐。成員韓毅民,亦年近八旬,幹公務四十餘年,以成建局副局長退休,精通韻律,是該隊的二胡手主力,其為人謙和,虛懷若谷。隊員呂和平,系成縣農牧副局長退休,高階農藝師,對農業頗有研究,出有農科專輯,又擅長書法,筆力遒勁,系成縣書協秘書長,全國書協會員。其笛子演奏,堪稱一絕;態度極為謙和,富有長者風範。其餘隊員但覺超凡絕俗,但因不知底系而不能一一贅述。

  是日中午,正值瑞雪初霽而天未放晴,日色慘白,寒氣襲人,而舞臺前熙熙攘攘,擠滿了觀眾。演出在主持人熱情洋溢的講話中開始,頃刻之間,仙樂曼妙,舞姿翩遷,給人崇高的藝術享受。其為舞,袖飄風雨,眉含秋波,舞步中歌詠著太平盛世;其為歌,面笑桃花,詞蘊柔情,歌聲裡憧憬著美好未來;其為樂,曲藏江風,調隱海霧,襟袖間飛出清風明月,絕妙之至,令人歎服。

  節目精彩紛呈,令人沉迷,令人醒悟,令人感嘆。沉迷者,既忘卻了天寒地凍,也忘卻了旅途辛勤,甚至於榮辱,只沉浸於藝術境界。醒悟者,令人明白了什麼叫做藝術,什麼叫做追求,什麼叫做奉獻,不禁激起人對生活的思考。感嘆者,自入中年,負擔累累,做事常常雖心有餘而力不足,每每半途而廢;而他們長我三十餘年,竟能摒棄浮躁,致力於藝術與奉獻,觀其所為,令人想到青春不老,令人想到松柏常青,這也許就是“萬年青”的含義。

  節目內容健康向上,歌唱理想,歌唱愛情,歌唱美麗同谷,歌唱美好生活,歌唱魚水情懷,歌唱黨的恩情,歌唱民族團結,歌唱政通人和,歌唱美滿和諧。美麗的情思引人想起美好的事物,激發人們嚮往美好,創造美。

  其實,我為該隊錄影,這已經是第二次,去年臘月的一天,曾應劉老前輩之邀前往。走到現場,卻看到人丁稀少,樂隊不上十人。板胡、手風琴、笛子、木魚等各一,二胡二,裝置之簡陋令人望而生疑。然而誰知演奏開始,竟令深深感人。隨著一聲木魚,清脆悠揚的笛聲響起,渾沉柔和的`二胡聲中參雜著激越的板胡,正如鸞鳳和鳴,柔美和諧。那旋律如一隻飛船飄來,令人不加思考地躋身其中,在恍惚飄渺中飛起,飛向塞外草原,在百花盛開的季節,看那些少男少女嬉戲;飛向荒灘野渚,在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境界裡,感受清風明月……那些境界,一直縈繞在眼前。

  欣賞之餘感慨頗深。我想:我們有這些前輩實屬幸運。在他們身上閃耀著許多寶貴的精神。首先是耕耘不輟,奮鬥不息的創造精神。他們淡泊名利與世俗,一生奮鬥不息,從風華正茂的青年,到兩鬢斑白的老人,終於爐火純青。天道酬勤,也正因為他們孜孜不倦的奮鬥,鍛鍊了他們完美的身心,使其如霜中紅葉,愈到晚年愈紅得絢麗。其次是良好的習慣,前輩們身懷絕技而又平易近人,他們一般煙酒不沾,飲食有節,不重應酬,不圖享樂而一心追求藝術,既使其生活充實又保證了技藝的成就。三是良好的心態,他們對生活奢望甚少,對社會也很少索取。就如韓毅民先輩所言,其一生平平淡淡,所特別者唯兢兢業業,自己憑一技之長被國家錄用,已屬萬幸,給國家幹什麼不應該呢?正因為良好的心態,成就了他們的才華。筆者曾以一首小詩《秋塘所見》明志“秋景原來勝春景,夕陽何須遜朝陽?”今見諸位前輩,當有讓於前輩。

  至於該文藝隊的意義,就更為顯著,其早晚耕耘,對於晚輩來說,尤其對青少年來說,正是孟氏之芳鄰,經過他們的耳濡目染,追求高雅與藝術之的願望會潛滋暗長。而想想生活的另一面,我們年輕的工作人員,每當逢年節,帶回家鄉的,卻往往是麻將,是,是抽菸,是打遊戲,是大腕的喝酒,是追求燈紅酒綠享樂,甚至是怨天尤人地感嘆世道不公。這些,作為成年人,就某種意義而言,未嘗沒有道理,也未嘗不可;但是把它們帶給一顆顆幼小的心靈,則未免有些惋惜!

  生命本在於運動,人生像一把犁,離開了泥土就會生鏽,生命本在開拓中閃光。衷心祝願該隊極所有老前輩青春不老,奮鬥不息,為建設美好家鄉再作貢獻。

  附:萬年青文藝隊隊員名單,他們是劉興漢、韓益民、汪正文、呂和平、李有紅、劉衛國、高繼興、喬秀珍、姚素花、楊繼霞、潘鳳巧、馬育萍、李 梅、石錦屏、李 雲、王玉蘭、樊曉惠、張曉惠、張雙蓮、鐔雪芹、王竹巧、張芳麗、王 瑩、陳芝玲、喬豔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