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800字參考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800字參考

  最近一段時間,一檔名叫《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節目頗受關注,據央視統計,《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播出後同時段收視率飆升4倍,微博話題登頂熱門榜,點選突破18萬,百度搜索高達42萬。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可以選擇透過多種途徑觀看各類影視節目了。在休閒時間選擇看電視的人們,大多都是選擇了《好聲音》《快男》《快女》這類選秀節目,或是品質參差不齊的電視劇上。一檔以冷門的漢字聽寫為主題的節目,在播出不久就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這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當然,之前河南臺也推出過形式類似的`《漢字英雄》,但是因為難度和推廣度的問題,導致這檔節目的光芒有些微弱。

  有人建議把漢字變成中國的第四大發明,因為漢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自發明的那天起,直到現在一直被中國人使用,它是世界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電腦和智慧手機的普遍推廣讓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鍵盤打字,從而疏忽了手寫漢字的能力和重要性。越來越多人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情況,癩蛤蟆,幾乎不會有人唸錯的動物名,誰會想到,只有三成成人在聽寫大會上寫對了。

  像“分道揚鑣”,“妖孽”,“居心叵測”,“棒槌”等等,許多聽起來熟悉寫起來難的字都變成了漢字聽寫大會的試題。不少成年人在觀看了漢字聽寫大賽後,感嘆自己居然不如一箇中學生。鍵盤固然方便,可是當鍵盤的敲擊聲越來越多,我們對美妙漢字的熟悉程度也就越來越少了。

  我想《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對自身語文程度的檢測,更是提醒人們要重視母語教育的一個開端。前幾個星期聽家長說省裡頗有名氣的實驗高中招收學生不考語文,作為河南省師資和教學條件數一數二的高中,竟然不重視學生語文的學習,把評判學生學習好壞都放在了理科和英語上,實在令人無語。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大國,國民學好母語是遠遠要比懂得求應用題,熟背上千個英語單詞重要得多,(並沒有讓大家和老師不學數學和英語的意思)學習外語必須先學習好自己的母語,練數學題也要有一定的語文功底,閱讀能力好,讀懂題目才是第一步。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語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如果只靠死記硬背是不能瞭解漢字的魅力。

  語文老師講,毀滅一個國家必須先毀滅它的文明,強盛一個國家,必須先發揚它的傳統文化。

  多拿起筆練練字方塊字的神韻,多讀紙質書感受墨香。今天的未雨綢繆,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繼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