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觀後感範文

愛國電影觀後感範文

  

  篇一:愛國電影《地道戰》

  暑假期間,我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這部影片中的人物都很聰明,日本軍總以為很聰明能夠打敗八路軍,卻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八路軍打得落花流水。

  還沒有挖地道時,日本軍來攻打這裡,人們都躲到井旁邊的密道里,日本軍就把沒有一個人的村子掃蕩了一遍。八路軍和鄉親們開始挖每家每戶都連線的,四通八達的地道,利用這地道總是打勝仗。

  我認為,有了困難,不僅要團結一心,還要動腦子想辦法,這樣才能解決難題。影片中的鄉親們不僅團結在了一起,還共同挖地道,使得日本軍在明處,我軍在暗處,總是讓日本軍摸不著頭腦的吃敗仗,真的好過癮!

  所以大家一起動腦想辦法,打了勝仗,勝利也是大家的!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有這種精神,大家一起解決困難,一起享受成功的快樂!

  成功是快樂的,也需要大家共同付出。影片中第一場仗我軍是失敗的,雖然人都活著,但房子被毀了,所以大家吸取教訓,集體的智慧想出了利用地道來打勝仗的辦法。如果沒有第一次的失敗,可能就沒最後的勝利。既然我軍在失敗時都沒有灰心喪氣,那麼我遇到了小的困難,失敗了,又能怎樣呢?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只有嘴上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遇到困難要知難而進”光說不做可不行,要有實際行動才能證明自己不是隻會喊空口號的人。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認為這裡面的所有的勝仗,都是靠大家團結一心才得來的,人多力量大!如果有人在第一場敗仗時灰心了,而大家都沒有灰心,那個人的情緒也會變動。所有,一切的困難都要靠大家團結一心才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篇二:愛國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蕩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幹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階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裡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佈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裡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篇三:愛國與奉獻--電影《錢學森》觀後感

  懷著崇敬的心情看完了《錢學森》這部電影,錢老這位科學巨匠一生為國家,為人類社會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我被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科研精神所感染,同時我也懂得了科學救國和科學強國對一個發展中國家所具有的現實意義。我更是為錢老這種不為名利,一心報效祖國,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奉獻一生的愛國熱情所深深的觸動。

  一部電影,記錄了一個人的傳奇,掀開了一個國家的歷史。《錢學森》不僅在為英雄立傳,更是在為民族鑄魂。訴說這部歷史,不僅是對先人的緬懷,更是對老一輩人精神的弘揚!

  影片中記錄了錢老不平凡的一生。錢學森教授,學問有如森林,豈能不服哉!錢學森在美國學習工作期間,始終心繫祖國,密切關注國內局勢變化,決心早日學成報效祖國。新中國成後,他回國的心情更加急迫。1950年夏,為了順利返回祖國,他向加州理工學院提出回國探親,但臨行前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拘捕,此後遭受無理羈留達5年之久。他不屈不撓、頑強鬥爭,即使有無數的美國間諜監視著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沒有向惡勢力低頭,依然堅持著自己回國的信念和執著。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經過我國政府的嚴正交涉和國際友人的熱心援助,終於衝破重重阻力,於1955年10月回到祖國,並立即投入到新中國建設的熱潮中。回國後,為了新中國的國防事業和航天事業,為了新中國億萬同胞的安全,他一直在堅持著科學研究。他堅持帶領科技人員學習導彈技術。他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堅持在前線指導工作。錢學森和普通科技人員一樣,睡帳篷、吃粗糧,組織導彈試驗的測試、計算、分析、研究。在前蘇聯突然撤走全部專家的困難條件下,他帶領著中國科學家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枚導彈飛行試驗。在現場的聶榮臻元帥高興地說:“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966年10月27日,錢學森又參與組織了我國第一枚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爆炸試驗,即原子彈、導彈“兩彈結合”試驗。核彈頭在預定地點上空成功實現了核爆炸,此舉震驚了世界。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又一次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至今我仍銘記著錢老的那句話“In my country I can do anything,If I want I can grow apples”“在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祖國不在嘴邊在心裡。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當他作出回國決定之時,包括美國政府官員都不敢相信,一個事業如日中天,極有發展前景的科學家竟然會選擇回到一個既沒有先進科研裝備,又沒有雄厚科研資金的農耕國家。正是這種令常人難以想象的舉動,不僅深刻地展示出了一位愛國主義者的高尚情懷,而且有效地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這部電影同時也呈現出了錢學森與妻子蔣英相互欣賞、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情真意切的忠貞愛情。青年錢學森被美國當局關押入獄,飽受囚禁之苦,但蔣英沒有絲毫遲疑,始終堅定地守護在他身邊。在錢老為祖國國防事業日夜操勞時,她放棄自己大有前途的歌唱事業,無怨無悔地照料家人。最後當錢學森問她是否有遺憾時,她的回答是如此讓人感動:“中國可以缺少一個歌唱家,但不能沒有你這樣的科學家,為你而犧牲,這輩子沒有遺憾,只有光榮!”這恰好驗證了那句話: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

  錢老的一生,是一部警醒國人的絕好教材,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越是發展,越是需要像錢學森那樣的愛國精神。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一個民族是否贏得其它民族的敬佩,更重要的是賴於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賴於整個民族形成的強大內聚力。作為一箇中國人,理應向這個低調而又溫和的逝者學習,把熱愛祖國與無私奉獻作為一生最為崇高的信仰,立誓做祖國最忠誠的衛士!

  篇四:對無名烈士的崇高敬意--《集結號》電影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到東莞圖書館參加“我的中國心”愛國電影展播。我看的電影是《集結號》。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從心裡湧出一股自豪感,為中國抗戰史上許許多多為國捐軀的無名烈士感到驕傲!

  《集結號》這部愛國電影講在淮海戰役中,九連連長谷子地接受團長交給他的阻擊任務,要求聽不到集結號不得撤退。戰場上,九連的47名戰士英勇抗戰,但終究寡不敵眾,戰士們相繼犧牲。然而,他們卻始終沒有聽見集結號。最後,全連戰士除了穀子地一人存活下來,其餘全部犧牲。解放後,穀子地得知自己部隊的番號被取消,戰死的46個弟兄都被視為失蹤者,他們所做的貢獻也無法證明。穀子地後半生便踏上一條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榮譽的路。他來到原來九連弟兄犧牲的戰場,發現那裡已經成了煤礦。他不停的挖煤,想要尋回戰友的屍體。後來,在摯友趙二斗的幫助下,穀子地找到了原來給他下達命令的團長的警衛員,知道團長為了大部隊的安全,沒命令吹集結號。穀子地大怒,大罵死去的團長。最後,經過不懈的努力,穀子地終於證明了九連戰士的功勞,上級決定加封他們為烈士。他們在九連烈士紀念碑前吹起了意味悠長的集結號······

  《集結號》這部電影中戰士的英勇,穀子地的執著令我感動。戰爭是殘酷的,一旦踏上戰場,就準備著獻出寶貴的生命。而所有戰士們都有勇氣踏上這個戰場,為保衛國家與敵人殊死決鬥,他們都是英雄!我們都能說出一些知名英雄的名字,但是,中國的革命事業就是靠這幾個英雄打拼出來的嗎?不是的!他們背後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他們與這些英雄一樣偉大,一樣默默的為祖國做著貢獻!就像《集結號》裡這47個戰士一樣。不到最後一刻,他們決不放棄,為了祖國而戰死。他們用青春譜寫著一首可歌可泣的革命歌曲,我為他們而驕傲!而這些戰士的名字,可能不為人所知,沒有人去證明他們對祖國的豐功偉績。誰來為他們申冤?誰去證明他們?也許,他們在為國捐軀那一刻沒想那麼多,但一個曾經為國家戰死的人,沒有人去紀念他們,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對穀子地來說,屬於46個弟兄的榮譽是寶貴的,如果他們就這樣白白犧牲了,那是多麼惋惜啊。他要用一生去為弟兄們討回榮譽。所以,穀子地才不斷努力,為戰士們爭回了烈士稱號。最後那聲集結號意味深長,因為它代表著九連戰士對祖國的貢獻與熱愛。

  而在今天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不愁吃不愁穿,能夠在教室裡學習,是多麼快樂啊!我們應該時時刻刻銘記是誰帶給了我們幸福生活:是無數愛國烈士!他們在戰場上揮頭顱,灑熱血,我們的幸福和快樂,是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

  我們新一代少年,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祖國的未來就掌握在我們手裡!國家的繁榮富強,就是對所有英烈戰士的最大安慰。行動起來吧!從現在開始掌握知識,學好本領,像那些戰士一樣,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作出貢獻吧!

  篇五:《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呂安萍

  在眾多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閃閃的紅星》。而“想要勝利不能靠等,要去鬥。”是《閃閃的紅星》裡最讓我刻骨銘心的話。

  《閃閃的紅星》給我們講述了潘冬子的爸爸去執行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臨走前他給潘冬子一棵閃閃的紅星當紀念,後來,冬子的媽媽為了保護人民解放軍被地主胡漢三活活的燒死在了一間茅草屋裡,於是要為媽媽報仇就當上了紅軍,在與敵人戰鬥時,冬子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在大叔和宋大爹的幫助下潘冬子終於殺死了地主胡漢三,又在第二年的春天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看完了這部電影后,我感觸很深,有兩點:一是感動於潘冬子的智慧。勇敢。不怕犧牲的信念。他敢於和敵人作鬥爭,在敵人的強力威脅下,他沒有退縮,敢於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來爭取革命的勝利,當胡漢三為了阻止紅軍吃上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鹽,封鎖了上山的路冬子竟把鹽粘在衣服裡,帶上了山,如果被敵人發現他將有丟掉生命的可能,這麼做他簡直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二是感動於吳大叔的那一句話:“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鬥”,是啊,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喝,我們卻不懂得好好珍惜一下,這愉快的生活都是那些老革命家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呀,如果之前你等。我等。他也等,只靠運氣,不去努力,那我們的祖國何時才能強大呢?

  雖然我們的生活比以前明顯的好了,科技也發達了,但是我們的希望還是需要我們來努力奮鬥的。

  篇六:《南京!南京!》觀後感

  沉重的心情溢於言表。曾經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聵的影片將戰爭的醜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2009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牆,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直在城裡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後,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築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築的中國精神。

  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於那樣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可以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離去了72年,當初倖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希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後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然後讓看到的後來人叩問自己的心,至於會得到什麼樣的迴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複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篇七:《黨的女兒》觀後感

  偉大的中華大地,養育了億萬兒女,圓明園的火光,列強的入侵,喚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蘆溝橋的槍聲,日本浪人的狂笑,激發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捨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難。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都閃耀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

  觀看影片《黨的女兒》後,我的感觸很深。

  影片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豺狼,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

  影片中的一個鏡頭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三名共產黨員有重要情報彙報給游擊隊,在半途中,一名共產黨員走失了,她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逼她說出另外兩名共產黨員的下落,但她死活不肯說,因為在她的心中,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她周身每個細胞都浸透了這種精神。

  她知道,只有不讓敵人得逞,我們才能贏。敵人發怒了,殘忍地用火將她活活燒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她的身影一下子變得那麼高大。

  此時的我已是熱淚盈眶,這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是啊,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歷史已經證明了這條真理。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的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當年趕走侵略者、消滅反動派的血火戰鬥,我們應用我們青春的熱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

  沒有烈士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他們的壯舉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發奮學習。我們中華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滌盪自身,戰勝艱難險阻,積累著日月精華,奔向那更加光輝燦爛的前程。這正是我們每個今天的中國人所驕傲的。當然,作為炎黃了孫,我們在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的時候,要大膽吸收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不斷熔鑄和培植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新世紀的少年應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需要成千上萬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報效祖國。因此,我必須先立足當前,展望未來,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實際行動,紮紮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愛國主義傳統吧!用我們的雙肩擔當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重任吧!

  篇八:《國歌》觀後感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國歌》結束了。但在我的腦海中,電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臟也依舊在隨著國歌而跳動。

  電影主要塑造的是國歌的作詞者--田漢,又在其中夾雜一些愛國熱血兒女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他們在“9。18”事變、滬淞戰役後,在上海、在東北為抗戰作出的巨大貢獻與犧牲。而電影的主線,則是田漢的思想變化。從他遇到兩位東北學生開始,深入地瞭解了侵略者對人民造成的巨大創傷;後來感受到了全世界的華人對抗戰的支援與貢獻,又差點被日本軍隊綁架,從而瞭解到了精神對人類的鼓舞,著手開始拍抗戰電影;而在最後,當他經歷了好友妹妹與東北學生的犧牲後,完成了思想最後的蛻變,終於一氣呵成寫下了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也就是後來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這部影片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寇肆無忌憚地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屠殺我國人民,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恨和反抗。而國民黨卻採取不抵抗政策,使中華民族遭到踐踏,大好河山淪陷敵手,祖國母親倍受凌辱。就在這關係民族生死存亡之時,田漢、聶耳認為必須有一首能夠激發人民鬥志,壯我中華氣勢的歌曲,來喚醒中國人民,鼓舞他們不畏流血犧牲,為祖國、為人民而戰,於是《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了--國歌誕生了。

  “起來,起來,起來……”聽著這熟悉的歌詞,使我感到民族振興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到,田漢先生在寫歌詞時的那份渴望國家振興,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對現在而言,這句歌詞也並沒有過時。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在為我們敲響警鐘,告誡我們不要為眼前的進步和發展而滿足。雖然我們已經“站起來”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趕追發達國家,增強綜合國力。讓歷史的教訓不再重演。

  縱觀全片,高潮迭起。高潮的出現,也使觀者的思想處於亢奮的狀態。在影片的最後,當已身處在監獄中的田漢聽到了高牆外人們為他播放的《義勇軍進行曲》時,我們的情緒也已到了最高潮。當時,就好像全身都充滿了勇氣和希望,敢於在任何時候都衝在隊伍的最前方。這是精神帶給我們的力量。

  片中田漢意識到對抗戰的支援不全部是錢財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奮人們的力量。因此,他想到了用藝術的形式。而在不斷的摸索當中,也終於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傳遞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藝術。而說到底,其實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們的身體,血肉之軀,會疲勞、會傷痛、甚至會消逝。但精神,卻延續了我們肉體存在的時間,也讓我們的肉體ǐ獲得力量。當軍隊已經疲勞不堪,無力繼續,嘹亮的歌聲響起的時候,士兵的精神會為之一動,會為之振奮。這不是因為睡覺或吃飯,而是因為精神上的滿足。貝多芬的“命運”,流傳於世,被人們所稱讚,那是因為作者已將自己的精神傳入作品當中,聽者,也感受到了這種精神的振奮與鼓勵。力量,是我們的思想與精神傳遞給我們的。

  當我們靜靜地感受精神帶給我們的力量時,聆聽一首歌,或是觀看一部電影,我們的內心,也會一點一點地充實起來。就好像熱量傳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身體上;就好像一塊沒有點的電池板被一點一點地啟用。那種力量,能夠持續很久很久。

  多少年來,《義勇軍進行曲》一直鼓舞著中華兒女。在戰場上,在天安門,在學校裡,在我們的心中,它都曾被無數次地唱響過。它鼓勵著我們前進,支援我們繼續。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它永遠是最偉大的歌曲。

  作為跨世紀的接班人,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真實的本領。如何做才能學好本領,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學習固然重要,但不能僅僅侷限於“主科”,而忽略了課外知識的“吸取”,更不能放棄自己的業餘愛好,否則,就會成為一名“正宗”的書呆子。而要努力培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特別要敢於探索、敢於攀登知識的高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