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觀後感(通用27篇)
博物館觀後感(通用27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博物館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博物館觀後感 篇1
伴隨著春天的到來,國家博物館也迎來了復甦的腳步。國博重灌運營後,《復興之路》是國家博物館重新運營的重點展出之一。
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天安門廣場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國外友邦的旅遊人士,也有來自外鄉的兄弟同胞。而最熱鬧、隊伍最長的當屬國家博物館的參觀隊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龍,雖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經過了2個小時的排隊候,我進入了國家博物館的主展區,找到了《復興之路》主題展覽區。
《復興之路》展區透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展示了歷史如何選擇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等一系列國家基本路線方針的時刻,同時也展現了屹立於世界的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
此次《復興之路》總共分為五部分,以時間為順序,透過大量的圖片、史實、雕塑、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國近170年來的風風雨雨。在參觀舊中國鴉片戰爭時,心情無比沉重,一組《苦難的中國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著柺杖,婦女挑著竹籃,竹籃中還坐著一個小孩,每個人的眼神充滿了無奈和痛苦。這組雕塑是當時中國人民的一個縮影。辛亥革命的爆發是中國人民不滿國內現狀,對國家未來進行的一次偉大的探索,而新文化運動則解放了國人的思想,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新的思想浪潮。而當看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時,國內的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為國家找到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的新道路。這是全中國人民的希望,自此,中國人民有了奮鬥的方向。
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無數的革命先輩為了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業而前仆後繼,無怨無悔,無論當時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在這個篇章中,我看到了有關苦難的另外一組雕塑,名稱是《艱苦歲月》,一位老紅軍吹著笛子,而旁邊的小孩則偎依在他的身旁。同樣的苦難,這幅雕塑的人目光堅定而深邃,無不展示了當時人民對未來的堅定和嚮往。1949年隨著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的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刻,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無數先輩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此時此刻,在這片熱土上成為現實。自此中國人民走上了國家復興的偉大之路。從建國時期一窮二白的國內現狀、帝國主義封堵圍截的國際事實,中國人民不畏強權,始終堅持自主發展、和平共處。經過自建國以來60餘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為國家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中國人民在偉大的復興之路上,已經走得更加的從容和淡定。
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後,我思緒萬千,既感慨幸福得來之不易,又感受到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而我作為新時代的千萬黨員的一份子,又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們既要維持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也要進一步的擴充套件國家的綜合實力,實現我國偉大的復興。正如參觀完後我在電子螢幕上的留言“繼往開來,繁盛恆昌”,相信祖國在我們這代人的繼續努力下,國家會更加的昌盛。
博物館觀後感 篇2
天灰濛濛的,卻能給人一種激動的心情,我們踏著整齊的步伐穿梭在道路上,向著目的地出發。
道路上依舊穿梭著忙碌的車輛,呼號著從我們身旁經過,大家排著整齊的隊等候在博物院門口,享受著博物院外圍所帶來的盛大氣勢,宏偉的建築算不得高大,卻隱約地透著點威嚴。一個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洋溢著青春的微笑,彰顯著作為院工作者的驕傲。
跨進了這嚮往已久的大門,逐漸融入了一種和諧安詳的氛圍,心飄飄乎,彷彿又重新見證了歷史,彷彿又重見了各古國的前身,演繹著戰爭、和諧與繁華。曾幾何時,看到了它們一個個為這遺留的文化付出了多少鮮血、多少代價。
踏進這神聖而又莊嚴的建築中,重新領略到先人的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件件遺留的都印證了這一切。在此彷彿又看到那漸行漸遠的身影,那印證著艱辛與汗水的沉重腳步,那悄然滑落的汗水。
就是這棟只有四層的建築,融合了多彩的文化。雖然有些已鏽跡斑斑,但它們使我們對那些古老的故事無法忘懷。每間展廳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彷彿我們成了考古人員,仔細地觀賞著這些在我心中如星辰般閃耀地殘骸碎片。看著這些只有在電視上只能看到的實物,心中很是激動。
上到四樓的時候,我驚呆了。本不喜歡藍色的我竟能陶醉在這藍色光芒中。
幾個小時悄然流逝,我卻還沉浸在這古典美美中。
博物館觀後感 篇3
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這天雖然細雨濛濛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坐上巴士,感覺時間過得很慢,怎麼這麼久還沒到啊?終於,我們來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館門口。
在大廳裡有宣傳冊,上面是自然博物館的地圖,一向喜歡小動物的我,看到上面有以“動物——人類的朋友”命名的專題館,自然不能錯過,便急忙奔去。“哇!”我不由發出驚歎,一進展廳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隻很大的北極熊標本它身上的毛像雪一樣白,眼神是那樣的可愛,如果沒有東西擋著我真想抱抱它。但一想到這麼可愛的動物已瀕臨滅絕了我不由難過起來。跟它和了好幾張影才接著往前走。在一面牆上有幾十種蝴蝶標本有紅鋸蛺蝶、虎斑蝶、鶴頂粉蝶,色彩斑斕,讓你眼花繚亂,可惜這些蝴蝶也瀕臨滅絕。不光有蝴蝶標本還有豹子、金絲猴、馬來熊、東北虎、熊貓標本,一個個都是那麼逼真、可愛。
參觀完這個展廳我的心中有了同這個展廳的名字一樣的感覺“動物—— 人類的朋友”,是啊,現在許多動物都已經滅絕了,如果人類再不保護動物的話,動物可能會從此消失,所以請保護動物吧!
博物館觀後感 篇4
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也是我們外語系黨小組第一次群體出遊的日子。雖然凌晨的廣科有點寒意,但我們那顆衝動不已的心早已驅散寒意,大家都對此次的行程佈滿等待。
早上8:10分我們準時動身,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中充斥著歡笑聲、歌聲。我們像小孩子般一起玩遊戲、猜謎語、高聲歌頌,旅途的疲乏早已雲消霧散。
當汽車進入珠江新城一帶時,我被這裡的景緻吸引住了,特殊是這一區標新立異的修建作風讓我深深地感觸到了廣州這座城市的活氣和魅力。古代化的建造群到處可見,一座座高大宏偉的寫字樓和住宅樓無不彰顯著它的奇特和品位,像一群女在爭芳鬥豔,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廣東省博物館位於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核心區南部的文化藝術廣場,總投資8.842億,被稱為“月光寶盒”。博物館以廣東歷史文化、藝術、天然為三大擺設方向,以求充足反應嶺南文化的獨特個性和廣東省博物館的館藏程度。廣東歷史文化展覽破足於“從世界看廣東,從廣東看世界”的歷史視線和文化廣角。用豐盛的人證和文獻重點展現廣東三大系,海上商業歷史、廣東華僑史和近代史。
在參觀的程序中,令我印象最深入的就是極具潮汕特設的木雕文化、文房重寶端硯、廣州彩瓷這三個富有處所特點的展廳。由於以上這三個展廳展示了真正的廣東文化,讓我這個隧道的廣東人著實驕傲了一番。潮汕木雕是我國有名的民間傳統木雕統派,重要風行於粵東的潮州、潮安、饒同等舊潮州從屬地域。潮州木雕歷史長久,源遠流長,它以豐滿繁複、精緻細膩、琳瓏剔透、金碧光輝的藝術風格著稱。那竹苞松茂、造型各異的器物品類,那生活力息濃烈、民俗意蘊深沉的題材紋飾,那惟妙惟肖、纖毫畢現的雕刻工藝無不形象的展示著潮汕人的風氣風俗和人文精力。另外,我還參觀了一些真切還原的傳統潮汕仙民居廳堂、臥室、書房等場景,透過傢俱擺設與修築裝潢的有機聯合,活潑地再現了木雕製品在潮汕民居的普遍利用,更讓我有置身於某個片子場景的幻覺。
另外,在短短1個多小時的參觀時光內,我們還參觀了以下主題館:《我們的寶藏礦石資源館》、《石之精靈寶石館》、《嶺南本草中草藥館》、《大陸動物世界海洋館》等。每一個主題館都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及驚喜,在大包眼福之餘領略到了不同層面的廣東文明的博大高深。
參觀之後,咱們又一起步行到餐廳用餐,停止了一天的行程,大家固然疲累但始終難掩心中的滿意跟喜悅。圍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談談此行的播種,氛圍樂也融融。
透過此次的參觀,我受益匪淺。我早已被廣東積厚流光博大精湛的歷史文化折服,盼望本人可能為廣東的發展奉獻出菲薄之力。
博物館觀後感 篇5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每當我看到如此精美的文物時,我不由得感慨古代中國的文明的燦爛與偉大。然而,我亦不禁為那些命運多舛的文物的背後的經歷而感慨萬千,我也瞭解到在館內有一份長長的捐贈者名單,已經有800餘位捐贈者的名字。上海博物館汪慶正先生曾披露:上海博物館的藏品由建館之初的9000件,增加到現在的近100萬件,其中有近1/10的館藏來自於民間的捐贈。當初建館時,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們的捐款達1000多萬美元。可見還是離不開各界人士的支援。
然而,我在欣慰之餘卻又想到,流失於海外的文物千千萬萬,有幸能重回故里的文物何其之少,或許這是中國的不幸,是民族的不幸,儘管有無數的愛國人士傾力回購海外流失文物,那也僅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就以圓明園十二獸首為例,目前有丑牛,寅虎,午馬,申猴,亥豬五首迴歸祖國,然而,子鼠,卯兔二首卻仍流落海外。我由此而想到,如今流失的海外文物,我們是否都應用重金購回。我認為當然不是這樣,這隻會助長了那些文物販子的氣焰,以為其中有利可圖。雖然文物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歷史,但是歷史終究已是過去,雖然我們不應忘記過去。但是,我們更應著眼於現在和將來。只有自身強大了,才會有能力追討回更多文物——而不僅僅是用無窮無盡的金錢去滿足利益燻心的文物販子。
無論過去的歷史是多麼的輝煌,但終究已是往事,仔細一想青銅器,無非是奴隸主貴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無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貴之物;雕刻,無非是統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書法和繪畫,無非是那些讀書人予以揚名天下的途徑;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無非是文人們藉以“含沙射影”、抒發心中苦悶的媒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作為以四大發明為自豪的我們來說,著實令人汗顏。儘管中國已不再是昔日的東亞病夫,然而世界四大文明最後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僅存於世,現在卻也是傷痕累累。在我們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尤其是最近幾個世紀,沒能出現一批劃時代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是我們的遺憾,它直接導致了中國近兩個世紀全面落後於西方列強的局面。中國人不應該怕暫時的落後,自由的思想氛圍、開放而富有開拓氣息的社會、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國民素質是我們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一切束縛國人思想的力量都不應在當今時代產生和存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幾千年的發展機會,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所以,我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僅僅能夠證明一點:我們華夏民族具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我們應該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拿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於不敗之地!
博物館觀後感 篇6
午後的學校沐浴在太陽的光輝下,顯得格外的朝氣蓬勃。同學們三五成群地拉著手,悠哉悠哉的向博物館走去。一路上,秋風習習,我憧憬著博物館的龐大和古物的豐富及歷史的悠久。
一進大門,映入我眼簾的是高低不平的琴銅器,它們整齊地擺放在展示框裡。共有12件造型精美的青銅器,每個青銅器背後都蘊藏著朝代的背景及文化禮儀。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青銅器是祭祀禮器——豬尊。它上面雕刻了許多精美的花紋和凹凸不平橫縱交錯的線條。它雖然只有腹部刻著引人注目的八卦圖,但是它創造於西周時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豬尊高22.4釐米,長39釐米。也許卓文王和博學多才的姜子牙祭天神,拜地神的時候就是拿它來盛酒的。他們一邊灑酒,一邊向天發誓:“絕不助紂為虐,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博物館裡,我還看見了精緻的鳥尊。龐大的壺,在燈光下照耀出歷史趣味的龍形弓和引人入目的酒杯。
剛同學們一邊漫步,一邊向教室走去時。我腦海裡浮現出西周時期那派農民安居樂業的景象。在溫暖的陽光下我慵懶地揚起下巴腦海裡幻想著男耕女織,老人小孩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情景。
隨心所欲的球風盪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樹葉互相摩擦,簇簇作響。好像在說:“快點回到現實吧!同學們都回教室。”
博物館觀後感 篇7
4月12日,學校組織全校同學進行了本學期的第一次走進博物館活動,我們五、六年級的同學興高采烈地參觀了著名的北京首都博物館。同學們一下汽車,就看到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築物呈現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牆晶瑩透亮,而一個繡跡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牆而出,斜倚在幕牆上。沒錯,這正是北京首都博物館。
走進首都博物館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簷,高大敞亮的牌樓,上面刻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牌樓左右兩邊的展廳別具一格,一個像長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個簡直就是青銅鼎,剛才那個破牆而出的怪物,原來就是那巨大展廳的一角。老師說:“青銅鼎是圓廳,“木匣”是方廳。”在它正對面,有著用花壇包圍著的兩條金色的巨龍,在兩條巨龍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顆用花束圍起來的“龍珠”。
我們乘著電梯來到圓廳的六層,這裡正在展出“玉器精品展”。進入展廳,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這裡有用來求雨的玉豬龍、盛酒的樽和撓癢癢的如意。最吸引我的還是翠扳指,它渾身閃著翠綠無暇的光,有瓶蓋大小,是清代大太監李連英珍藏的,是皇家才能擁有的珍品。
走到五層,我們參觀了“書房珍玩精品展”。在這裡古代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樣樣齊全,還有著名的湖筆端硯,但我的眼睛卻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因為這小小的墨盒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去京城趕考,妻子覺得他揹著硯臺太重了,於是就把自己粉盒裡的粉到掉,裝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倒進棉花,書生寫字時,只要沾上一點水,就能寫字了。這樣就發明了中國第一個墨盒。 參觀完圓廳最後一個展廳“青銅器精品展”,我們又來到方廳參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傳統老北京的牌樓,小衚衕、四合院的場景也隨處可見。三個體現老北京習俗的場景:結婚習俗—洞房花燭美姻緣,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生子習俗—降龍誕鳳添人丁,祝壽習俗—古稀大壽福如海。我們置身於這些場景中,充分體味著北京深邃和厚重的文化,彷彿把我們帶回到遙遠的過去。
中午,老師安排我們在地下一層進行分小組解散活動,在解散活動中,我們在不破壞室內環境的情況下吃午飯,並適當地挑選一些有紀念價值的紀念品,在解散活動前,老師告訴我們,地下一層新開了一個展覽,叫“龍行天下”,我們可以去參觀。
下午,我們戀戀不捨地結束參觀離開了首都博物館。整個參觀過程中,總在感受著首都的名勝古蹟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麵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首都博物館向世人展示出了北京悠久的歷史風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特色民俗,是展現北京的一個新視窗。透過參觀我們真正立體全方位地瞭解了我們的首都。
我不禁想到:首都博物館真是一個北京歷史的長廊,讓我們穿越了老北京古老的歷史歲月,又回到了現在。
博物館觀後感 篇8
上海博物館總面積達39200平方米,建築高度29.5米,建築以圓頂方體的基座象徵著“天圓地方”,它把我國的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巧妙地融為一體,所得到不同凡響的視覺效果,在世界博物館之林獨樹一幟。館中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晴朗的冬日,我有幸與同學一同前往並參觀了上海博物館這座沉澱了華夏幾千年文化底蘊的每個炎黃子孫都為之自豪的豐碑。懷著一份期待的心情去尋覓歷代能工巧匠與文人墨客的足跡。
展館寬綽,光線暗淡,人影稀疏,寂靜幽幽的。你可以靜心、自由瀏覽,也允許拍照。這裡,沒有喧譁,人們墨守契約,用眼與心觀察,平與靜穆,品位歷史文化藝術珍品,沐浴一種精神享受。
整個博物館設有青銅、陶瓷、書法、繪畫、雕塑、印章、玉器、錢幣、少數民族工藝十個固定陳列廳,另有國際交流書畫展等。
大千世界的神秘不會屈從於任何公式,沒有一個體系能夠萬古長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會被體系的廢墟掩埋,一旦除去體系的虛飾,它們反以更加純粹面貌出現在天空下,顯示出他們與陽光,土地,生命的堅實聯絡,在我們心中喚起親切的迴響。在一件件的文物薰陶下,我們沉睡的感覺喚醒了,失落的記憶找回了,朦朧的思緒清晰了。我只能說,有一些文物,他們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在我的心靈留下了痕跡......
在陶瓷館裡,各種形態迥異的陶瓷作品中凝聚著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我不禁為古人的心靈手巧而讚歎;在青銅館裡,我見識了中國鑄造藝術的博大精深;步入繪畫與書法館,我頓時被那一幅幅大氣恢宏的作品所感染,俗話說字如其人,透過風格各異的作品對各位書畫大家的性情可見一斑;在歷代錢幣館裡,我們領略了中國及波斯等文明古國的貨幣演化的歷史;四樓的明清傢俱館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一件件散發著檀木香的案几或是搖椅讓我彷彿置身於那個遙遠的時代,去感受其中的獨特韻味。
從一開始看到上博的標誌性古代銅板建築開始,我們就對我們的參觀充滿了期待。從一樓的雕塑館與青銅器館到四樓的少數民族工藝館與中國古代貨幣館,每個館都展示了中國歷史獨特的一面。所有館共同構成了輝煌的中國歷史,體現了中國古代人們的偉大智慧。我想每一箇中國人,在看每一件展品的時候心中一定會有一種自豪感,一種作為中華兒女獨有的自豪感。我只想用一句話來表達心中的感想:中國,我以你為豪。
此一遊讓我收穫頗豐,讓我暫時從喧囂的城市生活中解脫,讓心靈得到一次淨化與洗禮。
博物館觀後感 篇9
去安陽參觀了殷墟歷史博物館有感殷墟是我國奴隸社會商朝後期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
殷墟博物館於2005年3月動工,9.25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的建成彌補了殷墟一直以來都沒有展示真品的缺憾!整個博物館分為5個展廳向我們展示殷商文化:1、大亦商廳;2、青銅廳;3、玉器廳;4、文字廳;5、特別展廳—司母戊鼎真品展示!整個博物館只有兩件是復原品,其餘都是真品!
這次去安陽,看到了博物館裡的各種出土文物,使我開闊了眼界,歷史悠久的古文化遺產,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實物去研究,參觀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遺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響,精美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同國家的收藏家和美術愛好者;二是提醒參觀者,這些流失到異國他鄉的殷墟文物,仍需國人掛懷這件展品很遺憾的是隻看到了底,沒看到蓋。安陽,駐足殷墟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看著那些文物,似乎觸到了他們的脈搏,聽到了他們的呼吸。
真為祖國,有這麼璀璨的文化而驕傲,更為有幸親眼目睹而自豪此次殷墟之行,我們的收穫都是超長的頻多。當我們置身於殷墟博物館時,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還有歷史塵埃,聽到的不只是專業講解,還有心潮起伏。設計者們用獨特的心去感悟歷史,感悟藝術,作為遊客的我們則聽到了來自先人的呼喚,內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襲上心頭,讓人咀嚼得百味叢生。歷史與藝術的結合終究是一種絕世的驚豔,此刻,我們感覺同三千年前那個謎一樣的時代貼得很近,很近,這便是殷墟博物館的魅力所在!
這次旅遊,我也跟著你們再一次領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歷史。
博物館觀後感 篇10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但這次社會實踐給我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自然,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自然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增長才幹,在實踐中為自己的知識庫儲備更多的能量。
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感覺很無聊,很乏味,現在細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對自然的新奇與渴望。
參觀博物館實踐活動給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學生提供了很好與自然接觸的機會,使我們能更方便的學習自然,學習更多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透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增長了很多知識,是在增長中成長,但在實踐過程中,我也表現出了知識大量缺乏,只會書本運用而不會實踐運用等。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透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自然,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知識的海洋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我回到家後會更加珍惜在家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豐富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為今後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博物館觀後感 篇11
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參觀博物館。
我們走進博物館中,首先參觀古動物陳列室。一進門,只見大廳正中,擺著一具巨大的古動物骨骼模型。它很古怪,小而扁的頭骨,細長的頸骨,足有八九米,龐大的軀體,有腰那麼粗的大腿,他爪子伸得長長的,瞪著眼睛,好像要展開猛烈的攻勢。我們看了都驚呆了,情不自禁地說:"這是什麼動物啊"這時,講解員走過來告訴我這是動物王國的巨人——河川馬門溪恐龍的骨骼模型,科學家從它顯示出中生代恐龍生活情況。然後我又參觀了許多古動物。
我們又走到了動物第一室。我邊走邊看,瞧,那三角腦袋,紅脖頸,短尾巴,叫響尾蛇。那橢圓腦袋,身上有一道道白環,叫銀環蛇。那條翹嘴的蛇,叫五步蛇……他們張開嘴,舌頭伸得長長的,嚇的我毛孔都豎起來了。然後又參觀了許多海洋生物等等。
我們又參觀了動物第二室。獸類中有長著大犄角的犛牛,有的大熊貓黑眼圈,好像戴了太陽鏡,有的大熊貓黑耳朵,好像戴了黑手套。有頑皮的猴子。鳥類中有美麗的孔雀,有善於學別人說話的八哥。
這次參觀,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使我更熱愛大自然。
博物館觀後感 篇12
今天下午,爸爸帶著我和弟弟還有媽媽去參觀南京博物院。
一開始我們去了歷史館,我們是從恐龍時代開始參觀的,然後去看了舊石器時代,那時候的人找到什麼可以用的,就用什麼東西,隨後我們又去看了新石器時代,人已經會發明一些工具了,而且會燒製陶器了,想不到遠古的人們也很聰明。接下來是青銅器時代,我看到了古代的樂器青銅編鐘,真是偉大的發明啊!此後我還看到了漢代的金縷玉衣,是漢代的王侯死後穿在身上的,十分精緻,他們的墓也規模很大,還有很多規矩。最後我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東西,都是中國古代輝煌時期的文物。
從歷史館裡出來後,我們去了數字館,裡面很好玩,裡面有很多古代房子的'模型,有動畫和電影介紹古代的歷史和風俗,十分有趣。
正當我玩的很開心的時候,閉館的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我和爸爸講好了:這次沒有參觀完,很快我就還想來。爸爸臉上帶著微笑說:好。
博物館觀後感 篇13
週末那天,爸爸帶我和妹妹去東陽參觀恐龍博物館,據說現在東陽已經是恐龍的故鄉了。
我們一走進恐龍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巨大的恐龍和一隻小的盔龍骨架。被命名為中國東陽恐龍是一種草食型恐龍,屬晰腳類恐龍中的巨龍類。中國東陽龍和盔龍的骨架是根據在東陽發現的窟窿化石,按照生物學原理等比例復原裝架而成的。中國東陽龍骨架全長16米,高5米。盔龍骨架長3.6米,高1.8米,中國東陽龍是在2007年發現於東陽市西路西嶺頭,盔龍在1981年發現於東陽白殿村胡公山。
我們順著人流向右拐進第一個房間,那裡有一隻很大的盔龍,那盔龍的頭和前肢都會動,我們看了嚇了一跳,以為是一隻真恐龍,仔細上前一看才發現是一隻模擬恐龍,我們還跟它親密接觸,照像留念呢。我們還看了許多恐龍蛋化石,它的形狀是橢圓形的。博物館裡還陳列著其它型別的許多恐龍:有三角龍,地震龍,鐵頭龍,快盜龍,暴龍,蛇頸龍等等。
我們透過參觀恐龍博物館後知道了以前恐龍的生活情況。可由於地球氣溫的下降、環境的不斷惡化等種種原因,使恐龍漸漸地滅絕了。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地保護好地球的環境,不然的話,我們必定會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
博物館觀後感 篇14
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生命都是渺小的,包括人類。——
題記
曾經懷疑,地球上真的有恐龍嗎?當看到這些化石,摸到它的龍骨,真切地感受到了它們的存在。血肉已經風化了,骨頭卻留了下來。頭骨、齒骨、肱骨、恥骨訴說著那個時代,那個屬於它們的恐龍時代。耳邊彷彿聽到它們訇然作響的踏地聲和吼叫聲。
恐龍曾經佔領了地球,佔領了食物,佔領了天空和海洋,它們曾經在地球上肆意的遊走,悠閒的吃喝玩樂,繁衍著子孫後代。是什麼樣的突然變故使它們滅絕?火山爆發,隕石撞擊,酸雨危害,氣候變遷,互相殘殺?那麼龐大的身軀掩埋在歷史的塵埃,沒有人知道地球發生了什麼。遭遇滅頂之災的那一刻,它們有著怎樣的掙扎和牽掛?有一窩剛剛出孵化出的小恐龍,六條,它們的頭都向上向前拼命伸出去,那是在突然的轟塌時本能的求生慾望!
我想,如果恐龍時代與人類同時存在,會和諧相處嗎?同行的朋友說:那太可怕了,恐龍一隻腳就能踩碎我們的轎車。恐龍有那麼可怕嗎?災難來臨時,它們是那樣的脆弱和無助,屍橫遍野。
人類,現在只能對著恐龍的殘骸化石,唏噓不已!
博物館觀後感 篇15
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去參觀位於瀋陽鐵西區的中國工業博物館,聽爸爸媽媽說: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對現有的瀋陽鐵西鑄造博物館進行改造、擴建而成,博物館總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館藏文物器件繁多,年代從商代至今,內容十分豐富。
經過20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中國工業博物館。遠眺那造型獨特的建築物,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厚重感,“中國工業博物館”七個黑亮的字型沐浴在陽光下,那一抹金色彷彿照進我的心裡,感受到無比強大的吸引力,作為瀋陽人心中那“自豪與驕傲”的情感油然而生。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描繪產業工人及機器的巨大浮雕,氣勢磅礴,宏偉壯觀!透過博物館的文字簡介,我們瞭解到博物館中有很多展館,如:通史館、機床館、鑄造館、香港工業館、汽車模型展廳、城市規劃展廳、重灌館、機電館等。在參觀過程中我們見識了博物館的展物含有的多項“工業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徑的鑄管(直徑2.2米)、最大的超高壓斷路器殼體(鋁合金鑄件、重2噸)、最大的立車橫樑鑄件(重115噸)、最薄的鑄件(厚0.38毫米)。中國第一個鑄造用機械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壓管的樣管、第一臺萬能鑽床、第一臺八軸立式機床、第一臺精密絲槓機床、第一臺五軸聯動機床等等。我們逐一參觀了這些展館,爸爸媽媽也為我做了一些相關知識的講解,讓我瞭解到瀋陽市籌建中國工業博物館,對於研究中國工業發展史、保護儲存近代工業歷史文物資料,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強區域競爭力,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重要價值。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的參觀之旅就要結束了,此次參觀的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展館還是通史館。它從四個發展階段詳細講述了工業的發展歷程,透過展出各國工業工藝品,如大炮,鐵軌,輪船,汽車模型等方式讓我瞭解了世界工業的發展歷史和中國工業的發展歷史。看著過去機器與現代機器的對比,看著歷史和現在的對比,看著中國和世界的對比,這一切告訴我們工業同樣可以輝煌,同樣可以讓國人驕傲。背後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同樣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積極進取,把握時代潮流,緊跟世界腳步,運用智慧不斷創新,為現代創新工業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當代小學生同樣需要跟上時代腳步,腳踏實地把我們的基礎知識學好,學牢。不斷學習先進理念知識,樹立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信念,擺正學習態度,為中國現代工業的騰飛做出自己的貢獻。
博物館觀後感 篇16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參觀拉了遼寧省博物館,一進館內看到了幾位知名畫家的諸多作品,我尤其喜歡張鳳藍畫家的《大美南極》、《北極熊的家園》、《海上升驕陽》三幅作品,畫面栩栩如生,神情活現,讓我流連忘返。
進入二樓,參觀了遼海遺珍展示廳,裡面陳列了遼寧省各個地區留下的珍貴歷史遺物,文武官員官服上的補子很有特點,文官補子上繡的是飛禽圖案,武官的補子繡的走獸,繡工精美、技藝高超,還有形象各異的陶勇,各種精美首飾等等等等,簡直目不暇接,讓我體會到家鄉古代人的心靈手巧和智慧。接著我們進入了古錢幣展示廳,看到了最古老的貨幣——貨貝,是用貝殼做的;戰國時期燕、齊、趙流通的是刀幣,是由當時的戰爭武器’刀‘演變而來的;楚國的貨幣蟻鼻錢形狀比較特殊,是最小的貨幣;春秋戰國時期通用的貨幣是布幣,布幣是從青銅農具’簿‘演變而來的,形似現在的鐵鍬;還有進代銅錢、銀元寶、銀票等等;最讓我驕傲的是展示廳裡的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家的貨幣,不但形狀與我國的貨幣相似,而且上面鑄的字也是我國當時的繁體字,說明他們深受我國鑄錢技術和文化的影響,這一發現讓我特別興奮,為祖國的文化發展感到特別自豪。
進入三樓是牛河梁遺址,裡面的‘女神廟’和當時的瓷器也給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是多麼有意義一天,會成為我心中永遠不忘的記憶。
博物館觀後感 篇17
埃及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古埃及更是神秘的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對埃及謎團的求知就三毛對撒哈拉的渴望一樣,我想了解金字塔的秘密法的傳說木乃伊的神秘……
我雖不能走到那裡一探究竟,卻可以隔著螢幕觀看它的雄偉,感受它的魅力。走進埃及博物館的大門,穿過長廊,我能看到那些3000年前的生命和那3000年前的輝煌。看到那些刻在石頭上歌功頌德的文字,我就能感受到埃及國王征戰時的威風凜凜,看到他大興土木時的驕傲,我透過它乾枯的臉,竟然能感受到那份尊嚴,黃金散佈在他身邊,他在等待醒來重拾曾經的輝煌。
不過在這所有的法老木乃伊中有一位“普通”的法老,卻吸引了我,他的棺材,不是金的不是銀的,而是木製而成的,他的身邊沒有黃金也沒有過多證明它曾經的輝煌的文物,他就是拉美西斯二世。歷史記載他曾是一位勇猛的勇士、一位偉大的建築師、一位擁有上百個子女的父親,他是安吉歷史上最有名的法老之一。可是現在他卻如此落魄,究竟是經歷了什麼才會成為今天這樣?
我隨著鏡頭去探索究竟,我們穿過茫茫沙漠來到了埋藏它的地方——帝王谷。這裡埋藏著許多有名的法老,但是經過探尋我們發現,拉美西斯的墓並不在這裡,而是轉移到了其他地方,於是我們繼續探尋,終於在一個偏僻之地發現了拉美西斯的蹤跡,據考古證明,3000年前,帝王谷,經歷了盜墓賊的洗劫,所以,守墓的人為了保護拉美西斯的墓,才將他從黃金裡抬出來放進木棺,以便轉移。
還有一件令我感到驚奇的事,就是關於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一開始我以為只有法老才會被做成木乃伊埋藏在金字塔以求永生,但是當我真正瞭解時才現木乃伊在當時是多麼盛行。古埃及人不只是把人做成木乃伊,還有動物甚至是食物都會做成木乃伊。在當時有上百萬的動物被做成木乃伊。有的用來供奉神像以求通通往永生,有的與人一起埋藏,希望來世再做伴侶,動物還有一個巨大的陵墓——塞拉加山谷。那裡有鳥、狒狒、狗等各種動物。動物進口和製成木乃伊在當時是非常大的生意,會有豐富的利潤。
人們在當時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呢?這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在天昏地暗時,在努海上出現了一座金字塔模樣的小山丘,而有一束光就照在山丘頂上,所以人們就認為金字塔代表了永生,只有建造金字塔才是昇天通神的捷徑。在埃及流傳著一句話“人類害怕時間,時間害怕金字塔”當時人們相信金字塔是永存不滅的。
透過《埃及博物館》,我們可以感受到埃及古老文明的燦爛,感受那些雄偉建築的輝煌以及人們對永生,財富和權利的渴望,這些也讓我們受到震,撼不禁讚歎於古人的力量和古老文明的輝煌。
博物館觀後感 篇18
今天我和同學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踏進了新疆博物館,初進博物館就被它氣勢磅礴的雄偉外觀所折服。
博物館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雄偉莊嚴,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物產豐富,可謂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我們是星期一去的,一個笑容燦爛的塔吉克解說員領著我們一行人對博物館進行了參觀。新疆博物館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石頭,看起來與平常的東西沒什麼兩樣,但它卻是塔吉克人民勤勞智慧勇敢頑強的象徵。解說員告訴我們它們過去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它們是塔吉克人民那段悲壯的抵禦外辱的歷史的見證,雖然我的腦子始終不能融入到那個神秘的世界,但石頭的歷史事蹟足以使我震撼,另外我們還觀看了一些少數民族的工藝品和文物。博物館展品的佈置與陳列極富想象力,分為各種不同的展區,有蒙古區,哈薩克區,塔吉克區及文物展區,還有一些絲毛麻織物、文書、木雕、泥塑傭像及紙本絹本人物,花鳥繪畫,具有斯基泰文化的青銅器,以及新疆各兄弟民族的服飾與工藝品構成的獨具一格的藏品特色,此外,還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屍標本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古墓中發現的古人類的遺體。由於時間關係,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不禁感慨自治區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新疆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參觀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還是依依不捨舍的站在大廳,有的照相,有的記錄,大家都認為這次團活動搞得非常有意義,不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同時也讓我們對新疆的傳統文化有所瞭解,希望在今後我們團支部還能組織更多類似的活動。
博物館觀後感 篇19
粉牆黛瓦,清新雅潔;古色古香,江南情懷。在今年9月上午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來到了我仰慕已久的蘇州博物館。到蘇州去看貝聿銘先生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建築,今天終於得以實現。
這時我的眼中:蘇州博物館苑如一個楚楚動人的江南女子,端莊而秀麗的歡迎我的到來。我再次想起了“大藝術書房”系列圖書之《貝聿銘談貝聿銘》主編肖關鴻先生所說,希臘繆斯之神走向我們:“走向社會,走向公共空間,走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藝術不再是祭品,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繆斯也由女神變成了平民。”在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之初,就如同裝滿傳統文化經典的豔麗繡線,在承載現代科學文化資訊的繡布里織出出了一幅“傳統蘇州”和“現代蘇州”相融合的“雙面繡”。在這個有著眾多著名古典建築的“文化聖地”中,建一座21世紀的新館建築,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現代與傳統相融合。貝聿銘先生用“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當代建築設計領域中,貝聿銘先生是世界範圍內最為公眾熟知的建築大師,是躋身於世界建築師行列的唯一華人,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藝術之一。
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廣州,祖輩是蘇州望族,童年時曾在家族擁有的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渡過。20世紀30年代中期,貝聿銘先生遠赴美國學習建築。在幾十年的建築設計生涯中,貝聿銘先生在世界各地的建築作品達70餘項,獲各類獎項50餘次,1983年,他獲得了被稱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茨克獎”。他在美國設計許多博物館、學院、商業中心、摩天大樓等,在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伊朗、中國北京、香港等地設計過不少大型公共建築。貝聿銘先生多夢想的執著追求和對自身的不斷超越,使世界各地眾多貝式建築成為不朽的經典之作。
蘇州博物館新館就是由時年己85歲高齡的貝聿銘先生與貝氏建築事務所設計,投資3億元人民幣,於二00三年十一月奠基開工,2006年10月6日中秋佳節正式對外開放。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後,新華社等眾多媒體評述為:“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是這座建築的最大特點,它既在蘇州古城以獨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貝氏的烙印,又與周邊傳統民居渾然一體,成為中國建築發展創新的一個里程碑。當我步入博物館內庭院茶園紫藤園時,吸引我特別留意了園裡西南方與東北方各種植一棵紫藤。貝聿銘先生將內庭院將內外空間串聯,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互相連線而又佈局精巧,庭院內外的園藝,互相依託,自然融於建築。聽導賞介紹:紫藤園裡的兩棵紫藤,還嫁接著從文徵明當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來的枝蔓,以示延續蘇州文化的血脈。新館園林造景設計是在傳統風景園林的精髓中提煉而出的,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在當今的創造性延續。
我們只有在參觀完所有室內空間之後,才會真正理解整個空間的設計精神。外立面的形體穿插造就了室內空間的豐富性,而室內空間的多樣結構同時也成就了外立面的風格特質。空間也是人為的,貝聿銘先生最新設計的蘇州博物館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的園林思想在現代審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蘇博的屋頂的造型。光影趣味是物境與心境的交融。“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氏的名言。玻璃頂棚肆無忌憚地讓室內充滿陽光,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光線豐富的語彙和對空間的影響力。陽光透過金屬百葉照射入室內,在牆面上形成了會隨時間發生變化的光影圖案。情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情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輔相生,這才是中國傳統的空間本質。蘇州博物館之所以能讓人感受到傳統美學的魅力,就是因為設計師很好地創造出了豐富多樣的空間氣質,而光影就是讓這些景與人們產生互動與共鳴的直接因素。可以這麼說,光與影一直是空間設計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讓室內室外環境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在蘇州博物館,貝老先生再一次讓光影成為了空間的主角。
在建築的中庭,陽光讓整個空間充滿祥和與大氣。可能是借鑑了傳統“老虎天窗”的做法,中庭的頂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採光井。陽光肆無忌憚地透過玻璃傾瀉下來,並且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地變換著投射角度。所以在不同的時刻,參差錯落的牆面就會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有趣且豐富。同樣,貝先生在處理小空間時,也一點不吝嗇使用光影這一元素。三角形的二坡屋頂全部是由金屬百葉和玻璃組成的,為了體現傳統園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屬百葉都被木質的貼面材料所包裹。陽光透過這些條狀結構在牆面上形成了連續的光影圖案,讓原本單調的走廊頓時生機勃勃,饒有趣味。
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老先生的封刀之作,其保留了江南園林的特點,採用傳統的粉牆黛瓦,然而表達方式卻又是全新的,錯落有致的新館建築以深灰色石材為屋面和牆體的邊飾,與白牆相映,雅潔清新。粉牆下設定了頗具創意的假山,一反傳統的疊石假山,採用些較有紋理的石片和石塊,其中也有剖劈的稜角畢露的“險峰”,與傳統湖石“瘦、皺、漏、透”的審美特點迥然不同,卻也“清、醜、頑、拙”,各顯奇趣,與水中倒影難分軒輊,構成一幅新穎的山水圖景。從傳統藝術中汲取精華,加以創新運用於現代建築中,將傳統藝術昇華,使我們更充分地體會到傳統藝術的魅力。
時間總是短暫的,我還沒有滿足,我是多麼的希望故地重遊,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
博物館觀後感 篇20
星期天的下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去參觀了坐落在汝陽縣的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還沒有進到園區,遠遠的就能聽到恐龍的嘶吼聲,這讓我很是好奇,到底這些存在於許多億年前的古生物是如何生存,又是如何滅亡,又被如何發現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了這次穿越時空的奇妙旅行。
一進園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高大又威猛的恐龍,有樑龍、霸王龍、迅猛龍等等,讓人應接不暇。看吧,坐在迅猛龍上的我是不是顯得很威風啊?順著園區的主幹道往裡走,路的兩旁隔著不遠站立著各種各樣的恐龍,不僅眼睛、尾巴會動,前肢也在不斷的伸展,嘴巴也會不停的張合還發出了“嗷嗷、吼吼”的叫聲,就像是在歡迎大家似的。我弟弟開始害怕起來,感覺這些恐龍像是真的似的,我們真的進入了一個侏羅紀的公園。
往裡繼續走去,一個宏偉的博物館就出現在眼前,拾階而上,進入館內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恐龍化石,在這個博物館中存在的恐龍化石是發掘於本地的汝陽黃河巨龍化石和洛陽中原龍化石。下圖兩張照片中個頭較大的是汝陽黃河巨龍化石,較小的是洛陽中原龍化石。
中原龍體長5米,頭骨長大於寬,尾椎末端沒有尾錘構造,尾端較尖,身體背面披滿形態不一的甲板,呈現出典型的結節龍甲龍特徵,生活在距今1億至8500萬年的晚白堊紀早期,以植物為食。是目前我國唯一發現有確鑿證據的大型結節龍類甲龍。
巨型汝陽龍屬於巨型蜥腳類恐龍,植食性,體長達38.1米,肩部離地面6米,頭部離地面14.5米,體重130噸,相當於20頭大象的重量。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粗壯最重的恐龍。
我們除了認真參觀並記錄了恐龍的基本屬性外還觀看了反應恐龍生存滅絕之謎的電影,瞭解到恐龍在很多年前是由於地球環境變化無法繼續生存下去而自然滅絕的。這讓我意識到,我們必須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透過這次恐龍博物館之旅,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對我們的地球和自然環境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我以後一定要認真學習,努力探索、發掘、瞭解更多的科學知識。
博物館觀後感 篇21
星期二下午,我們中年級老師同學們一起興高采烈去蘇州博物館參觀了一番。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大家邁著輕快的腳步,參觀了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富有歷史的作品。蘇州博物館是一座蘇州地方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它的藏館文物是以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和明清工藝品等。成為一座具有蘇州傳統建築特色又有現代建築藝術風格的現代化博物館。
我最喜歡的一件文物是五代秘色瓷蓮花碗,他是國寶級文物,是蘇州博物館的珍貴寶藏之一,蓮花碗構思精妙,造型精緻,端莊有姿,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瓷蓮花碗的藝術造型與藝術價值是無以倫比的,我看著晶瑩剔透的它,久久不願離去。參觀完之後我們一起吃了糖粥,呀!一眨眼的功夫,老師就對我們說,要回去了。我真是依依不捨啊!
博物館觀後感 篇22
週二,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首都博物館,作為一次實踐活動。在去博物館之前,我們先去聽了一位教授的講座。他給我們講了大英博物館250年的收藏文物,講得有聲有色,用多媒體打出了很多精美的圖片,讓我們瞭解了許多大英博物館的珍藏,也對我們之後去參觀博物館奠定了基礎。
我們先去參觀了瓷器,放眼一看各種各樣的瓷器展現在我的眼前,仔細欣賞,上面各具特色的圖案,完美的佈局,吸引人的顏色,無不說明當時製作時的用心,有的瓷器上面刻有人物,不光是人物的神態,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就連人物穿的衣服的褶皺都那麼生動,體現著自然美。
在看那陶瓷的色彩,紋路。都清晰有條理。整體看,色彩,光澤都很到位吸引人。
接著,我們還參觀了老北京的文化,讓我知道了以前老北京人的生活是那麼的豐富,多彩,那麼的充實!他們在大街上遛鳥的,賣東西的,品茶的,聊天的,舞獅的等等。看著他們自己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是那樣的開心,笑得那樣甜,自己心裡也不禁美起來。
休息一會兒後,我們又懷著好奇的心裡去參觀了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裡最讓我感到神奇的就是埃及的木乃伊。每個木乃伊都用布裹著,而且他們的心臟都要單獨儲存,不像其他的器官都放在一個容器裡。我很不解,為什麼心臟要那樣慎重地儲存呢?經過觀察瞭解,才明白原來埃及人認為心臟是人類思考所在,是靈魂的寄居之處,所以他們對心臟格外地重視,不僅這樣他們還為缺少心臟,死去的人制作了各種各樣的“心性護身符”,代替心臟的作用,讓他們仍然可以重生。況且,製作木乃伊只要是有錢的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屍體做成木乃伊。
參觀了一系列的文物,我覺得古代的文化就像是神話。
不同的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同的地區人們的生產了水平,哲學以及審美觀念的差異,這些因素使得藝術呈現多元的面貌。欣賞文明遺珍,感受藝術魅力,無論何時何地的藝術,都凝聚著人類的精神與智慧,表現著人類對生活和生命意義的思考,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體!
博物館觀後感 篇23
上海是一個科技文教很發達的城市:上海科技館、上海美術館、上海體育館、上海博物館等等,這些都在展示著上海的科技文教氣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了上海這座世界聞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會,第二天我們便去了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有四層。我們一進博物館,就聽到一個漂亮的導遊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紹,博物館的一樓有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在第一展覽廳裡,中國古代雕塑館裡面收藏有120件雕塑。這120件雕塑展現了從古至今的文化變化和佛教藝術文化。中國古代青銅館有400多件青銅珍品,它們有著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和高超的製作工藝。
二樓有中國古代陶瓷館。在第二展覽廳,二樓有陶瓷精品500多件,個個都是集歷代名窯的佳作。
三樓有中國曆代繪畫館、中國曆代印章館和中國曆代書法館。繪畫館彙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跡。一幅幅畫都那麼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館彙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選的實物展品。
四樓的第三展覽廳,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明清傢俱館、中國曆代貨幣館。在中國曆代貨幣館裡我看到了最值錢的成吉思汗金幣和最不值錢的無名小錢。最大的和最小的、簽字板的袁像共和紀念銀幣、像一把鑰匙一樣的刀幣。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紙幣,明朝和宋朝的紙幣等,總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傢俱館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來傳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書房用品、衣櫃、桌子、廳堂、椅子等。玉器館有300餘件精美的玉器,有樸實神秘的,也有傳世絕品。
上海博物館裡面的東西真是太多了,這次都沒有看完,下次有機會我還要來參觀。
博物館觀後感 篇24
5月16日,新雨後的上海,迎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民建靜安區委新會員支部會員攜家眷共70餘人來到新落成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參加一年一度的新會員支部會員日活動,今年會員日活動的主題是“和諧,奉獻社會”。
這所曾經位於延安東路260號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承載了上海這座城市不少市民的童年記憶,而今搬遷到了幽靜的靜安雕塑公園內。新落成開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面積約4.51萬平方米,共有5層,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天文學等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內珍藏了大量自然標本及圖書資料,是一處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教育的理想科普基地。
下午1點30分會員們正式開始參觀,從探究“起源之謎”到觀瀾“生命長河”,從體驗“演化之道”到眷戀“上海故事”,從領略“生態永珍”到讚歎“繽紛生命”,從感悟“人地之緣”到玩味“大地探珍”,最後新會員支部的會員們共同聚集在“探索中心”瞻仰為人類自然科學探索奉獻出畢生精力的科學家們,他們的傑出成就和優秀事蹟深深震撼了每位會員的心靈。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一場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盛宴,豐富了我們的自然科普知識,也提高了孩子們探索自然的興趣。
透過這次參觀活動,不僅加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促進了民建區委會員小家庭的和諧與和睦,而且讓我們民建區委新會員大家庭的成員相互之間加深了了解,民建大家庭的氛圍更加其樂融融。同時在這次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之旅的道路上,我們重溫了那些默默無聞或耳熟能詳的傑出科學家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忘我奮鬥的事蹟,這些都激勵著我們民建新會員要腳踏實地、矜矜業業地做好本職工作,更要奮勇向前,不斷探索,更好地參與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之中,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共同奮鬥。
博物館觀後感 篇25
本週五我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與九班一同去參觀了軍事博物館。開啟了這段參觀學習旅程。
中午時分,炎熱的太陽照射大地,我們在這樣的天氣下也足足走了20分鐘,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晶瑩的汗水滿身都是。室內的中央空調讓我們頓時感覺到了清爽,我們興致勃勃跟隨講解員參觀各個展廳,我們第一個來到的便是一個有多種武器的封閉展廳,我們在這裡邊看邊實戰演習,感到十分快樂。這個展廳參觀完結束後便是我們的自由活動時間。我環顧四周發現有多種趣味的展廳出現在我的面前,我最為感興趣的是一個擺放現代化科技的展廳,他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科技突飛猛進,這些都的科技工作者和”大國工匠“拼搏奮鬥的結果,才使中國發展成世界科技強國,我深深地被這些科技所震撼,一個個第一名歸屬於中國,在這裡我看到了蛟龍號和大飛機c919的1:100模型這都是我們中國自主研發,這裡也有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膠囊小機器人,新能源汽車以及送快遞時的無人機。這讓我知道了,中國不僅是一個武器大國也是一個科技發展中的強國,這都是中國屹立於世界前列的原因。黑暗的社會已成過去,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和平安詳科技發達的大國。一些小的挫折是無法阻擋中國前進的腳步,中國必定成為一個發達的大國。
中國之後發展離不開我們現代青少年的努力,我們要使中國屹立於世界,讓別人不敢侵犯!
博物館觀後感 篇26
今天是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的一天!
一大早我就和同學們、學生家長及老師一起坐大巴車去了山東省濟南市的省博物館。到了目的地,我們先去參觀了昆蟲系列的知識,然後又去看了長著又細又長的犄角、滿身帶著黑色斑紋的大蝴蝶,五彩斑斕的,好看極了!接著又去看了刻著古老圖案的瓷器,各式各樣、形狀不一,富有許許多多的文化特色。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最後觀賞的——“非洲大遷徙”那裡面有各種各樣在動物園裡所看不到的動物模型,非常有趣!
希望老師多組織一些這樣的活動,因為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學習,把自己沒有聽到的,沒有看到的,都可以借鑑一下,補充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也透過這次的活動把我們不所熟悉的、有疑惑的問題都解答出來了,又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相關的科學知識。
今天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在玩的同時也能學到知識,我非常的開心!
博物館觀後感 篇27
今天,我和父母來到湖北省博物館,欣賞古老的歷史長廊和現代科技的發展。
站在博物館門口,發現整個博物館是一個巨大的仿古建築。當我走進去的時候,我看到到處都是人。我們首先來到一個名為“曾侯乙墓”的展廳。我發現這個展廳宏偉而豪華。然後還有很多做工精緻,奢華珍貴的東西。據說是這個“曾侯”的陪葬品。
然後我們去了三樓,然後去了“鄖縣人”展廳。我發現鄖縣人使用的石器隨處可見,鄖縣人的頭額骨都是用現代裝置修復的。
在三樓,我們還看到了古陶瓷和梁之墓告訴你,在古陶瓷展廳裡,我還看到了許多非常漂亮的“青花瓷花瓶”!
然後我們準備去頂樓,但是不爭氣的我爸說他累了,在下面等我們,我和我媽就離開我爸上樓了。
一開始,我們就設立了一個名為“漢劇文物展”的大型展廳。看到後,我們毫不猶豫地進去了。一進去就看到了一個叫“老狼神社”的東西。然後往前看,我們看到了很多關於中國戲曲的東西,比如中國戲曲的唱片、票、劇本、戲服...我眼花繚亂,無數無數!
走著走著,我和媽媽來到了“荊楚百年英傑閣”。我一進去,就看到了一棟樓的照片。仔細看看武昌首義廣場的“嘟嘟福”照片。我發現有董、等100多位代表人物,他們都是著名的抗戰、科技精英、學術大師、藝術大師...
時間過得好快,就在我陶醉在歷史的長河中的時候,媽媽告訴我,我們要回去了,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