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技能大賽觀後感範文
教師技能大賽觀後感範文
教師技能大賽由於有本校教師參加所以加以關注,二次排練也親自到場,對最後入圍的六位選手有了瞭解,現在回頭再看一下六位選手從彩排到最後總決賽的變化,頗有收穫,技能大賽。
1號選手劉睿,來自大橋中學,音樂教師,由特級教師鄭文乾親自指導,每次鄭老師都親自到場指導。有效教學的環節是《聲音的探索》,出示夜晚的畫面,再引導學生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模擬各種聲音:風聲、雨聲、雷聲等。在彩排時,評委提出“激發學生探究時方法手段欠明確目標”,所以在決賽時,劉老師突出了這一環節。
這讓我想起鄭老師曾經上過的一堂公開課也是如此處理:先出示美麗的畫面,但沒有任何聲音,讓學生產生為之配樂的慾望,這就是教學情境的設定。劉老師的學科專長是舞蹈,在舞伴的配合下,劉老師贏得了高分,最後獲得藝術組特等獎。在前幾項,比賽中劉老師並未領先,但在總決賽中脫穎而出,這與她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加上由她指導的學生表演的爵士舞和現場啦啦隊的有效助陣,使她笑到最後。
2號選手王君婷,來自東林中學,音樂教師,有效教學是《走近非洲》,主要介紹非洲的鼓,在彩排時,她提供了實物,請其他選手擊打敲擊鼓的各部分,效果挺好。但在決賽時,改成了電視影片演示,畫面挺震撼,也下了功夫製作,但我覺得效果不如彩排時請其他選手參與好,加上決賽時英語卡殼,失了分。她的學科專長是小提琴演奏,彩排時有學生來伴舞,她聽從導演意見,決賽時取消了學生伴舞。但從視覺效果看,有學生伴舞更好,有時導演的意見不見得正確,老師要有自己的主見。
3號選手丁翎是一位美術教師,來自風翔實驗學校,她是大家一致看好的特等獎獲得者。每次演出,她的.父親都全程陪同,真不容易。丁老師的有效教學是《扎染》,上得很成功,學科特長是現場畫油畫,即在一幅未完稿上畫完中心的荷花,同時影片放一段她對教育的感悟,影片拍得很美,很有詩意,很有教育哲理。但在最後卻屈居一等獎,甚為可惜。也許是畫畫這個場景與音樂教師的現場演示在可視性上,天生有它的弱點,如果組織一些學生現場展示一下丁老師平時的繪畫作品,效果可能會更好。
4號選手黃音花,來自一女中,是政治老師,有效教學是學會欣賞,她在學校還上國際文化與禮儀雙語課,這節課她主要介紹人們穿衣打扮的TPO原則:穿衣服要顧及時間、地點和場合,觀後感《技能大賽觀後感》。
她的英語說得地道、流暢,彩排時效果很好。決賽時,我覺得她可能考慮不要拖時,所以中文總結不夠突出,這是一個欠缺。不過,從效果看,我個人認為她是場上上得最好的。
另外,在教育知識問答時,場上唯有她一個人犯了一個低階錯誤,下場問她,原來是她位置較偏,沒有看清題目,等到看清題目,底板上已寫答案,真是遺憾。在學科專長上,她設計了電視採訪,以龍蝦門事件為討論話題,採訪了我和匡曉鋒老師,效果還是不錯的。的確,政治老師的學科專長是什麼?怎麼表現?值得思考。
5號選手何閱,來自市一中,是物理老師,也是我的學生,她在十一中讀書時就是一個品學兼優,多才多藝的學生。她的有效教學是重心的選取,這個題目選得巧,用她自己的話說是“老少皆宜”,一般人一聽就懂,又有科學方法的指導在裡面。
我覺得何老師最後還可以留一個懸念:重心一定都在物體上嗎?何老師的學科專長是用儀器演示聲音的幾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透過數字化處理,她的聲音的特點形象地展示在螢幕上,何老師又邀請評委李凱上臺演唱一句,透過比較,男女聲的不同直觀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何老師上課比較自信,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強,在課題的選擇上煞費苦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後獲得特等獎。
6號選手毛慶華,是碩果僅存的男選手,來自江陰高中,教數學。學科的特點似乎侷限了他的發揮,在彩排時,他的有效教學和學科特長都是幾何車板,評委評價是“較枯燥深奧”,在決賽時,他做了改進。數學課如何體現有效性和它獨特的魅力?
其實這方面的內容俯拾皆是,許多數學特級教師的上課精彩片段都可以為我所用。像可以用麥比烏斯帶介紹拓撲學,還可以用兩手穿繩的小魔術介紹拓撲學,還可以用許多數學趣題介紹數論,幾何題等。毛老師開動腦筋,在有效教學環節引用了有關生日的悖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這次沒有看到生物教師走入半決賽和決賽,如果生物教師參賽,該選什麼內容呢?我建議,有效教學選用顯微鏡的有關內容,舌頭味區測定等,這些內容有趣,直觀,可視性強,學科特長就做生化實驗,時間短,效果明顯,如DNA提取,酶的應用等,這些比較能吸引人的眼球,又能充分展示學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