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精選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精選

  有一種痛是“生命中無法承受的痛”,不能輕易觸碰,不能說放就放下,更不會須臾遺忘。yuwenmi小編整理了相關的,歡迎欣賞與借鑑。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一:

  《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並不是英超曼聯的那個,而是美國當地的一個小鎮,如今這個小城故事卻成了201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熱,對於這部片子的討論也是不絕於耳。很多人在為馬特達蒙放棄該片而惋惜,但轉念一想,卡西·阿弗萊克在電影裡的精彩,是不是該讓你慶幸馬特·達蒙太忙了呢。

  比起大熱的《愛樂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確實人氣不足,但這並不能掩蓋其優秀影片的事實。名不見經傳的男主卡西.阿弗萊克因這部片子增加了曝光度,也讓更多人瞭解他,他的故事也如同這部電影一樣,充滿了話題性。人的一生本來就是這樣起起伏伏,而這樣一部充滿人生哲理的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足以令我們陷入思考。

  《海邊的曼徹斯特》和那些偉大的以塑造角色而著稱的傑作一樣(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比如《阿甘正傳》),有著經典好萊塢電影的結構和特徵,與此同時,本片在劇作上的高明和深厚功力,是這部影片出類拔萃的原因。《海邊的曼徹斯特》就像是一部懸疑電影,很多人都會產生非常多的疑問,例如:這個男人怎麼面癱成這樣?怎麼老拍這個水管工在剷雪?這就是電影吸引人的所在。

  《海邊的曼徹斯特》敘事主線是李·錢德勒要處理哥哥的後事,他的侄子正值青春期,令人頭疼。深層次的則是是他們倆之間的關係,一個叛逆的侄子和叔叔在這段相處時期鬧出了許多矛盾和鬧劇。他們倆之間雖然常常不愉快,可是卻彼此深愛著對方,也成為電影的一抹亮色。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很多細節都令人回味。比如哥哥喬的溫暖和細膩,他雖然戲份不多,可是形象非常豐滿。弟弟生無可戀,住進了地下室(電影開頭拍他天天剷雪的地方,就是那個房間唯一的窗子),哥哥來看他,二話不說,拖他去買了幾件傢俱:“這才有點家的感覺。”

  這部電影最令人觸動的就是每個人的喜怒傷悲,都只能自己承受。命運將你擊倒的時候,無論選擇振作、放棄、遺忘、逃避、為別人而活著……選擇權都在你自己的手上。生活的確要繼續,可是生活的目的在哪?這是故事最後給我們留下的伏筆。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二:

  第89屆奧斯卡頒獎日期臨近,沒有被獲14項提名的《愛樂之城》煽哭,卻被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原創劇本6項提名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慢慢地灌了一大壺,好幾天緩不過勁兒來。

  李,波士頓的一個水管工,工作中的他是一個像沒有情感沒有嗅覺被抽掉了神經的人,會和客戶吵架,拒絕道歉。在酒吧他又敏感得非得打一架才能活過來。

  鏡頭回閃,年輕時曾經陪著哥哥和小侄兒出海,一個勁兒地想討好小侄兒,試圖想擠走侄兒心目中佔第一把交椅的老爸,自己躍居其上。沒想到,機會終於來了。哥哥去世,留了遺囑,把侄兒的撫養權交給他,還給他留了5000元的搬家費。

  曾經轉念一閃的鬧笑,沒想到終於有成真的一天。但早已是物是人非。小侄兒已經成了16歲的大小夥子,個子都高過他一頭。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小毛頭,除了對那艘船的熱愛以外,他要約會、要組樂團、要打冰球,忙得團團轉,不肯離開他習慣的生活,甚至對父親的屍體他只遠遠地看了一眼。

  李貌似只能接受哥哥的安排,搬回此地。每個人告別故鄉的理由都不一樣,有的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有的是要斬斷不能回頭的過去,李顯然屬於後者。

  傷疤就這樣一層層揭開:他因為一次雪後深夜的步行買酒,在孩子們居住的房子壁爐裡沒有放防火板誘發了一場致命的火災,三個可愛的孩子被大火吞噬。他成了罪人,法律雖判他無罪,他卻拔出警察的槍欲自盡。

  子散妻離,他一個人遠走波士頓,過著沒有知覺的日子。被哥哥的葬禮拉回故鄉的他發現時間在流逝,每個人都在治癒:前妻又結婚了,還有了孩子,向他道歉過去的傷害。甚至瘋瘋癲癲的嫂子也再次開啟的新生活。唯獨他像被囚禁在過去的時間軸上,無法脫身。就像漲潮退潮時衝到海岸上的浪花,潮一退,就又回到原來的軌道。

  所有的人都可以原諒他,唯獨他不能。

  有一種痛是“生命中無法承受的痛”,不能輕易觸碰,不能說放就放下,更不會須臾遺忘,就像那三張從頭到尾沒有露面,但觀眾都知道的三個孩子的照片一樣,時刻相伴在他的床側,但卻不能隨便觸碰。

  回到故鄉,就像回到了他過去的原罪現場,不管多少年過去,那些傳聞總會如影隨形。他愛自己的侄兒,盡職盡責,想完成哥哥的託付,但是他不能。

  我們一向只對生活中的勇者獻上敬意,對弱者似乎不屑一顧,但李在認慫的這一刻卻特別地被打動。誰都有過不去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過去都可以翻篇,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另起一行。

  他認慫的一刻,甚至替他鬆了口氣。

  看過了太多痛苦掙扎過來的故事,很少有這樣被生活吞噬、反抗無力的,但他們也是這世界上真實的存在。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三:

  無論是英文原名,還是中文翻譯,本片片名都給人很浪漫、很溫柔的感覺。

  但這是一個錯覺。因為“海邊的曼徹斯特”,並非描繪一個名叫曼徹斯特的海濱小鎮,而是那個小鎮的全名,就叫“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by-the-sea)。很自然的,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這個小鎮上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一點都不溫柔。

  再看預告片,它讓人覺得本片會是那種有笑有淚的正劇,應該會表現人生有得有失,最終會主打親情,以溫馨暖調收尾。畢竟,一大波所謂“獨立電影”,都是這個路數。然而,以那樣的期待來看本片的話,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取決於每位觀眾的偏好——這種偏差,或者會讓你不滿到鬱悶,或者會讓你在意料之外,有一絲領悟。我是屬於後一種。

  像很多文藝片一樣,本片開場非常“平常”,但一點也不“平淡”。因為除了給出主角的日常工作,觀眾依然對他一無所知;敏感的觀眾,可以從很多場景和表演的細節,看出主角身上“有戲”,接下來,似乎可以期待很精彩的戲劇衝突。

  影片接下來的情節,似乎也在逐漸揭示所謂“戲肉”,可能是一出家庭鬧劇:這當中涉及到兄弟、夫妻、父子、叔侄的關係,其核心,可能是兄弟強加的對侄子的撫養權問題。

  先不說後面的轉折,影片前半段在展示這些表面情節時,若隱若現似乎有所保留。比如,主角看起來比較怪,別人看他的眼光不一樣,特別是家鄉熟人對他的態度,總有一種熱情中夾雜著擔憂的神情,然後再回頭細品,“熱情”也變了味,依稀更多是“同情”。再聯絡主角那種“近鄉情怯”的表現,在“海邊的曼徹斯特”那座小鎮裡,一定發生過什麼事情讓他難以忘懷。

  這種對真相的期待,可能會讓不耐煩的觀眾、有按“快進”的衝動。但文藝片老饕們都懂,這種“欲蓋彌彰”的隱忍,才是此類影片的魅力所在。其中關鍵,在於編導得在“揭示”那一刻前、提供足夠豐富的細節,一方面讓觀眾的胃口越吊越高,另一方面,則為提升“揭示”的震撼效果,而暗自積蓄力量。

  本片在這方面的動作,多半靠那些貌似不經意的“閃回”。透過那些回憶場景,編導讓觀眾瞭解了處於不同時期、處理不同關係時的主角,但這種瞭解,同時又被刻意侷限在難以融合的範圍內,觀眾雖說對主角過去的生活、以及他的個性瞭解更多,但這些細節還缺少一個擔任連線——確切地說是“轉折”——的關鍵節點;在這些有意製造的支離破碎細節中,編導無論是在情節演進節奏上,還是在觀眾的情緒上,都儲備了足夠的能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