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觀後感(通用21篇)

《岡仁波齊》觀後感(通用21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岡仁波齊》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

  去看《岡仁波齊》之前,老天爺頗為應景地設計了一場充滿儀式感的橋段——趕在濟南悶熱的夏季晚高峰,下起了一陣夾雹帶雷的驟雨。這使得準備出門擠公交去影院的我,聽著窗外鐵皮雨搭上沒有一絲懈怠之意的雨點聲和不時傳來的充滿恐嚇意味的雷聲,頓生一種彷彿要作一場朝聖之旅的虔誠感和悲壯感。

  當然,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略顯誇張的感受,還因為提前知道《岡仁波齊》是一部有關藏民朝聖的影片。

  說它是故事片,但其實更像是紀錄片。影片幾乎是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在呈現一段生活、一種狀態,而不像是表現一個分明有編劇設計的故事。當銀幕上那一群自發去拉薩岡仁波齊神山朝拜的藏民一遍遍地全身匍地、磕頭、起身、夜宿、唸經,它所完成的不僅是對片中人物的行為儘量如實的還原,也是電影表現手法上對“重複”的不斷運用或顯現。重複的用意何在?

  顯然,用來與內容相對照,影片裡的這些重複隱含著在各種“變數”面前益發凸顯的“定力”——亦是藏民信仰或生存信條的“定理”。電影設計的“變數”體現在一路之上的氣候多變、孕婦產子、拖拉機被撞、跋山涉水、老人亡故等情節,但諸般考驗又都在眾人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動作中變成“執著”“篤定”“堅不可摧”“毫不動搖”的信仰的力證。

  對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經形成某種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維定式。雖然其中不乏真誠的情感,但單純地展示信仰的虔誠,卻也難免流露出一種他者視角下的“遊客心理”。事實上,信仰與生存之間的關係,在許多優秀的影片裡被闡釋為“救贖”;但弔詭的是,恰恰在有關西藏題材的國產片中鮮有觸及(去年的《塔洛》在這方面不知是否有所突破)。信仰在這裡被懸置。信仰成為一種無須討論、無須思考,更無須懷疑的生命記憶而非選擇,如同《岡仁波齊》中那個還沒學說話就先聽到唸經、還沒學會走路就先參與了磕長頭的旅程的新生兒一般。

  然而,這樣一種不問來由、不問結果、單純而熾熱的信仰,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以一種現象學意義上的存在不斷放大、彰顯、渲染、重新整理其意義。此意義不是指向對於這一種或那一種、“愚或是智”的信仰的反思或懷疑,而是對信仰本身的尊重與敬畏。以此,或許影片具有超越他者視角,而賦予普遍關懷的新的可能性。

  現代人信仰缺失是普遍問題。尋求信仰,貌似成為治癒現代社會滋生的各種精神疾患(還並非身體病痛),如空虛、迷惘、厭世等的治世良方。然而,過度標榜功利目的的信仰卻往往徒有虛表,顯得可疑,更其敗壞了信仰的神聖性。真正的信仰,應該是兼具神聖性和日常性的屬性。何謂“信仰”?影片用作片名的“岡仁波齊”或許透露出某種玄思與啟迪:信仰,就是像“岡仁波齊”一樣的一個“目的地”;懷抱著對這個我們信其為“神聖”的目的地的執著信念,一路前行,就是信仰所能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和意義。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2

  路在腳下,即刻前往我們內心的“聖地”

  信仰的極致,是一種心無旁騖的心靈極簡。虔誠的體現,不會有太多花哨的繁複。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純樸而持久的堅持。亦如我們會被匍匐前行風餐露宿,風雨無阻的朝聖人群所感動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與心的合一,路在腳下。如此的堅持,如此的鍥而不捨,如此無所畏懼……

  然而,他們的內心卻少有狂妄的期許和不安於世俗的過分追逐。路在遠方,路亦在腳下。無論我們前行的目地的在哪裡,也無論前方的路途有多麼的遙不可及。信仰的堅定,會讓我們忘卻太多的設計與籌劃。只是,路在腳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開始,便永遠無法到達。開始,即忘記路途遙遠,只是用簡單的身心合一,去縮減與目的地的差距。風塵僕僕之中,我們或許窺見了生命的意義所在,不為此生,卻為來世。

  真正的莊嚴,不在於過度的粉飾。在朝聖者的面龐前,或許更多是滿身泥濘或蓬頭垢面。但是那一雙雙堅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讓人莫名的感動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會體現在無私無我之中。虔誠之心與我們最大的觸動,也是那不為你我,卻為眾生的離苦得樂而不辭勞苦的前行之軀。

  很多時候,我們嚮往一種寧靜,嚮往一種純粹,嚮往一種莫名的感動。往往尋找之時,卻無最好與最真的契合。然而,當五體投地,叩首前行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莫名的感動,不由的叩啟我們內心中,封藏已久的觸動與共鳴。這就是內心純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誦經,只為眾生的祈願與安康。所以,我們被震撼,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該有的最本真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被過度的心與心外的裝飾所迷惑,亂了自我,也亂了內心。

  每個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純粹與極致的信仰與虔誠底蘊。那份極簡的純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縛之後的無私無我。所以,在眼觀純樸信仰與不褪色虔誠的情景時,我們的感動也是最純粹的純善復甦,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心撞擊。

  其實,修行路上,沒有太多的信誓旦旦。如果總是口號大於行動,那麼,路,永遠在遠方。但是,回想那三步一叩首,只為眾生的祈願與祝福而前行時,純樸的形象卻波及著我們尋覓已久,卻又似曾相識的內心共鳴。

  當我們把信仰落實於當下時,人人心中的至真虔誠,都會自然而然的讓我們的身與心合一。那一份感動與純粹屬於我們每一個大家,只要讓路在腳下,立即前行,最終的殊勝,是人人心中有聖地。然而,那卻是不為你我,是為眾生的無私與大愛!

  讓路在腳下,即刻前行,只為眾生的苦與樂……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3

  看這部電影真的需要一顆平靜的心靈……慚愧地說,我中間有一次睡著了一小會。

  我旁邊的兩個人從頭到尾一直在講話……說實話看這種安靜的電影的時候還是很毀氣氛的……

  關於電影,沒有劇本,一切都發生得很平靜,包括生與死。

  導演不斷讓意外和障礙降臨,朝聖者只是平靜,甚至笨拙地悶頭排除萬難,有驚無險之後以為他們會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種災難和麻煩之後是不變的長頭,不變的上路。這些人總是突然就開始投入地磕頭。剛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沒怎麼休息,把襁褓中的丁孜登達放在物料車裡,自己則繼續磕頭朝拜;車子被撞壞了,幾個男人在前面拉車,其他人繼續進行朝聖,拉過一段距離,這些拉車者又返回原點補齊那段沒有磕頭的路。

  面對至高無上的神,自認渺小的教徒們往往透過苦行來表達虔誠。對於他們,朝聖不僅是儀式,更是肉體和靈魂的昇華。藏民身上神聖的氣質得天獨厚,與生俱來。遠離塵囂、祖傳的教義、艱難的生存環境淬鍊出信仰堅定,不怕吃苦,與自然和宗教融為一體的民族性格。

  我在結尾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是結尾......全片都瀰漫著平淡的感動,特別是在看到老爺爺說朝聖是為了祈求眾生幸福的時候。

  但更多的感覺還是,以前對於藏族的朝聖覺得非常崇高到無法觸及,現在發現其實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樸實和平靜,這反而更加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4

  《岡仁波齊》上映的時候,我正在看《人類簡史》,一邊是人類信仰的精神追求,一邊是人類發展的群體變遷。

  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是想到《人類簡史》中的評價,“一切苦難並非來自噩運、社會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於每個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信仰就是一種思想模式的極致。而對於信仰的踐行,除了有依據的修行,便是朝聖的身姿。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著生老病死,將一切的遭遇與離別都解析為因緣的聚合離散,而朝聖,既包含了對過往的懺悔,也融攝了對未來的期許。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與心的合一,如此的堅持,如此的鍥而不捨,如此無所畏懼……只是因為,我們對於生命的敬畏。

  然而,我們必須牢記在心裡的是,朝聖的重點並非只是去參訪聖者的誕生地,或只是去凝視發生過重大事件的場所而已。我們前往朝聖,為的是要幫助自己記住佛陀所有的教法,而其精髓就包含在他對於四諦的開示之中。

  影片中的朝聖者們,內心既有著狂妄的期許,也有著不安於世俗的過分追逐。且不論藏民這些實踐來源於哪裡,但如果我們行進在這條路上,必須要有自己的追求與祈請。

  事實上,朝聖的正路途中,最理想的,是要培養智慧、慈愛、悲心、虔敬心和真誠的出離心。所以在你出發前,應該發願,願你的朝聖之旅,不管以什麼方式,都能不斷地靠近佛陀的功德、感受佛陀的恩德,並能因此讓你積聚福德、淨除染汙。

  佛法所有修行,都能夠幫助我們擁有無上的智慧。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皈依。藉由皈依佛、法、僧,修行的所有基本要件都因而齊備;依賴皈依之道,也確定讓我們能夠安住於正見和正道之中。

  而皈依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我們在修持時所專注的皈依物件,並非只是某種的代表物而已,而是真正地成為佛、法、僧。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會體現在無私無我之中。因此這種皈依作為朝聖的路途中所必須憶念的功德,會不斷地增加我們對於佛法餓信心,也會減少我們對於諸法的執著。

  影片中,眾人行進與2000公里的山路上,三步一拜地祈求加持,不急求成,也不惱恨障緣,始終保持著最精進的姿態。同樣,我們在朝拜的路途中也必須要在心裡靜默地修持皈依,同時在身體上不懈怠於禮敬。這是對治驕慢非常好的方法。禮敬諸佛,所以將身心的姿態都放低,如此做,是象徵你將自己降服於佛、法、僧的庇護下,並且將自己最執著的“我”——你的身、語、意——供養給他們。

  我們嚮往一種寧靜,但這種寧靜,需要透過自己的實踐才能獲得,當我們的身心五體投地時,叩首前行的畫面,我們內心中,才會展現出那封藏已久的觸動與共鳴,這至少說明,我們的內心,有著最質樸的對光明的嚮往。

  只希望,我們每個人在修行的路上,少一些信誓旦旦,在朝聖的一生中,多一些對於三寶的虔誠。

  願我們在風塵僕僕中,能夠覷見最純粹與極致的信仰與虔誠。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5

  何為信仰?是在生病難受的時候,祈求菩薩的保佑,是在廟會上香的日子,在未曾看過《岡仁波齊》之前,我從未想過信仰的力量會如此之大,讓我震撼,也讓我思考。

  電影一開始,描述的是西藏小山村的鄉村生活,這裡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也沒有利益衝突,有的只是樸實無華的人情味和一幫虔誠的信徒,能去朝聖,是他們一輩子的願望。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沒有去過,那麼可能這一輩子你都去不了了,它不僅僅是克服各種險情的發生,更是對於自己身體的挑戰。但是如果你去了,我想他們在以後的日子更會一往無前,一直開心健康。

  有信仰的人,不會去幹壞事;

  有信仰的人,但也會變得頑固。

  為了能夠去朝聖,他們可以捨棄一切外在的東西,求家人幸福安康,更求眾生幸福。這也是我真正透過電影知道了朝聖在我國藏族地區又稱為磕長頭。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復前,該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唸之聲連續不斷。不得不說,有信仰的人值得敬佩;不得不說,信仰的力量真偉大。這要是換做沒有信仰的人可能走一半或者一個周就不能繼續走了。

  我想起了之前大傻子跟我說過用石頭搭一個塔,能把最上邊的石頭放下去不掉就可以許願,並且願望成真。大傻子,我跟你說這東西叫做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型別:“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有機會我自己也嘗試搭一個,然後許一個大大的願望,希望大傻子永遠健康開心,嗯,我會幫你許願的。

  在朝聖的路上,不可避免的就是各種險情的發生,有向下滑落的石子,有路面積水,更有可能發生車禍。但是當遇到各種險情的時候,他們選擇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難而上,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比朝聖更神聖的事情。

  但是更讓我深有感觸的是中間穿過拉薩的時候,他們和遊人的對比,讓我對他們的敬佩之情達到了最高,那種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那種沒有遊人的匆忙,試問現在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在五彩繽紛世界裡不迷失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心靜如水,我想應該很少很少吧!因為他們一生只做一件事――朝聖。

  有信仰的人,令人敬佩。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6

  6年之前的這個季節,我一個人去了青海西寧的塔爾寺,是我的朝聖之旅。

  喇嘛們唸誦經文的聲音,轟隆作響,如同天啟。在一座大殿的門口,我看見一字排開磕長頭的信眾。石頭地面被他們套在雙手上的木塊,磨出了光滑又深刻的痕跡。10萬個長頭,一下一下……我真的很難想象,他們在用什麼樣的毅力去堅持這件事。我也有點不懂,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到今天,其實我也不太懂。但是,我好像也在慢慢懂得,生命中很多事情,或許也就根本不需要知道“原因”。只要它,擺在了你的面前,好好去做,就是了。

  片中,扎扎的父親,一直在追問:“老天是不是有時候不公平?我的爺爺什麼壞事沒做過,我的父親也沒做過壞事,我也沒做過壞事,為什麼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他無法理解,本來歡歡喜喜蓋房子,為什麼會發生那件意外,導致兩個工人死去兩個工人受傷。為了賠償傷亡者的家屬,他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務,有些一蹶不振,賦閒在家。他的生命,在出發朝聖之前,是卡住了的。他在這條路上,其實一隻在追問因果,追問命運。

  “為什麼?!”是人探索自己的起點。

  就如同,書寫這件事,我一早就知道,就是我在紙上追問我的命運,追問何為因何為果。我是在紙上,做一趟靈魂的朝聖。

  曾經有人問我,你為什麼一直一直在寫,到底你獲得了什麼?我回答說:好像在紙上磕長頭,一個字一個字地修行,在過程中,似乎慢慢把自己寫明白了。明白了一切有因有果,明白了為什麼那時候活成那樣。懂得了過去,於是,我就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活。這在紙上行過的每一步,都是修行。生命中的每一刻,也都是修行。去做就是了,去活就是了,盡心盡力就是了。

  拿寫文章這件事說,當你想寫的時候就寫。你當它是一種生命的召喚也好,是過日子的本分也好,想寫的時候,就好好寫唄。我的健身私教,常常對我喊話“動念合一,動念合一,動念合一”。我心想,這不就是禪修了嘛,這不就是臨在了嘛。

  磕長頭的朝聖之旅,或許也是這樣:意義並不在遠方,而是在動念合一的每一個當下。

  片中的朝聖隊伍走到某個村莊,遇到一位老爺爺。老爺爺不斷叮嚀,走的步子不要太多了,你誦什麼經就怎麼走,喇嘛告訴你走幾步就走幾步。磕頭的時候,額頭一定要碰到地面,碰不到地的,不算。心要誠,心要裝下眾生的平安健康。每一步都算數,所以,每一步都要用心去走。你有朝聖的目的地,但它又不在遠方的拉薩或剛仁波齊。它就在你每一步每一步的路上。真正的朝聖,是在去遠方的路上,回到自己心裡面的家。你要朝拜的聖殿或神山,就在你心尖尖上佇立。每時每刻,它都在,須臾不曾遠離。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7

  和同學談起電影《岡仁波齊》,一部11位藏族人走上朝聖之路的紀錄片,但同學顯然興趣不大,說她當時在電影院看睡著了,讓我有滿腔感情,卻無處傾瀉,因為在我心裡,這部影片是給我震撼的,與其說是影片本身,更應該說是藏族人自身的信仰。

  影片中楊培爺爺一生都守著羊,從未出過遠門,所以最大的願望就是去朝聖,他善良、淳樸,一直都是為照顧哥哥的孩子們而默默奉獻,所以侄子尼瑪扎堆為了完成他的心願,下定決心帶叔叔走上朝聖之路,而其他的同行者,也都有著各自的原因,屠夫是想減輕自己殺牛的罪惡,仁川晉美是為在建房中死去的兩人祈禱......

  影片沒有宏大震撼的場景,只有他們一路認真虔誠的叩拜,在朝聖的路上,他們遇到了路邊建房的藏族人,遇到了從四川出發,拉著一頭小毛驢的夫妻,還曾留宿在一個大爺家裡,當中充滿著真誠與溫情,同族人邀請停下喝茶,夫妻把小毛驢當家人一樣,只是牽著走,大爺給他們講解磕頭時心中要裝著眾生的幸福。在看到這樸實的一幕幕,心中只有感嘆,城市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防備,在他們這裡無從感知。到了後面,他們裝行李的拖拉機在公路遭遇車子撞擊,只能推著走,而我注意到的是,男子們在推著走完一段後,又會返回原點,繼續磕頭,就像他們之前在遇到大水也不肯少磕頭一樣。

  影片的結尾,是楊培爺爺在岡仁波齊的山下長眠了,一行人在風雪中送走老人後,開始轉山。這樣的結尾無疑使影片得到了昇華,讓看完影片的人心中燃起信仰的火光。

  我覺得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即使他們身處逆境,也不會抱怨生活。有人在看完影片後覺得當中有的做法很愚昧,不可理解,就像婦女對小女孩說“磕頭好,磕頭長知識”,以及大爺在抱怨機械化加快生活節奏一樣,都是和年輕人的思想格格不入的,但是,我們真的不必高姿態的去評判那些心懷信仰之人,因為某種程度上,我們什麼都沒有。

  現代的資訊化看似讓我們掌握了知識,覺得就是掌握了真理,然而呢?一個懂法律的人往往最能鑽法律的漏洞,一個新聞報道者最能說假話,他們號稱信仰法律,標榜公正真實,行事上卻還是可以跨越規矩。而藏族人民的信仰,只為尋求內心的安寧,希望一生幸福安康,他們的信仰都建立在了對人對物的慈悲上。

  我有幸和一位藏族同學關係頗近,上週六在兼職地方吃飯時,她迴避掉了我們,細問之下,她告訴我那天需要戒葷,後來在問及她鮮少吃肉的原因,她說:“我們少吃一點,就能少一點殺生。”那一刻我絲毫不覺她的話有任何做作之嫌,只覺得從她口中說出及其自然,就像我在她身上感受到的單純與善良。

  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個媒體人,白巖松就多次談及“信仰”,他說:“信仰不一定與宗教有關,但一定與我們內心的充實有關,我們內心要建立一種信仰,就是要有敬畏。”就我看來,中國人內心的信仰,是植根於我們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的,就像人們常說的做人要有“底線”,並且每個人的底線都不盡相同。這個底線,就是一種信仰。我希望做一個“正直”之人,那麼一切有違我良心之事,我都不會去做,這可以說是一種做人準則,道德約束,但比起虔誠的信仰還差了那麼一點點,是什麼呢?我想就是白老師說的“敬畏”吧。我們總認為人是萬物的主宰,特別是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人工培植,可以機械化操作,可以奪取一切資源,但卻忘了人生來行走,便與土地有著深厚的情誼,人與自然和諧,才能共生。最怕的,就是人高估自己的聰明,失去信仰。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8

  最近,張楊導演的西藏題材電影《岡仁波齊》上映。這部安靜的公路片在《變形金剛5》的喧囂中闢出了一條幽徑——9天,票房破2700萬,對於藝術電影,這個成績可以稱得上“大賣”了。

  因為口碑和上座率持續高走,《岡仁波齊》的院線排片也從最初的1.6%升到了今天的5.9%,但上座率依然是所有在映電影中最高的。

  去年年中,張楊導演正帶著他在西藏拍攝的兩部電影《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奔走於各大電影節,本刊在那段時間採訪了他,從《岡仁波齊》聊到在西藏風餐露宿的十個月,從近些年的的電影創作,聊到他的`堅持、侷限和困惑。

  那時,張楊對《岡仁波齊》未來的院線表現並不樂觀,具體的宣發策略也不明確。對他來說,今天的票房成績是個驚喜。對於藝術電影進院線來說,《岡仁波齊》也將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個案。

  《岡仁波齊》看起來是紀錄片,實際上是個故事片。導演的控制力在於擷取藏族素人演員的生活,講自己的故事。“一個孕婦,一家三口,一個屠夫,一位死在朝聖路上的老人,電影中的這些人物是早就設計好的,只有現場拍攝是紀錄式的。”張楊說,他讓演員們正常燒火、做飯、喝酥油茶,攝像機一直開著,碰到好的場景就暫停,想幾句臺詞,加在剛才的場景裡,“整部電影都是這樣拍攝的”。

  這種“偽紀錄”的形式也曾出現在張楊的另一部電影《昨天》裡。當年,張楊把演員賈宏聲吸毒戒毒的經歷寫成了劇本,讓賈宏聲和父母一起,在鏡頭前表演他們真實的生活。《岡仁波齊》看似與張楊之前的作品不同,但“偽紀錄”和公路片的形式都曾在他過往的作品中使用過,“形式和核心早就有了”。

  在藏文化裡,馬年是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張楊追求儀式感,希望在馬年把它和《皮繩上的魂》拍出來。擺在他眼前的第一個難題是找投資。早年拍電影,張楊沒為錢發愁過,但眼前的兩個片子,無論從題材還是他希望呈現的影像風格,都沒有能賺錢的賣相,想要籌錢不容易。《皮繩上的魂》起碼是個完整的故事,《岡仁波齊》連劇本都沒有,他只能和投資人說說自己的想法,大致的拍攝方式和希望呈現的風格,能不能拍成他都不敢打包票。“誰敢投啊!”張楊也覺得,自己這看起來不靠譜的專案有些為難投資人。

  眼看著已經到了2013年底,再不進藏,《岡仁波齊》就來不及拍攝了。這時,好友李力站了出來。作為合力辰光的董事長,李力最賺錢的一筆電影投資是《小時代》,從那部電影裡看得到他追逐利益的本能。他也曾勸張楊拍商業片,大製作、大IP、大卡司(演員陣容),張楊總是猶豫不決。他投資過張楊的上一部電影《飛躍老人院》。那部電影沒能讓他賺到錢,眼前的這兩部電影更沒有賺錢的希望,但他依然對張楊承諾:“不管其他人投不投,你去拍吧,我給你託底。唯一的要求是,注意安全。”

  2013年11月底,投資還沒到位,張楊就帶著一個30多人的劇組進藏了。劇組買了七輛麵包車,一路走一路拍,遇到縣城就住旅館,沒有旅館就住帳篷。隨隊的有廚師和醫生,餓了吃大鍋飯,病了也有人照看。他們還在當地僱了藏族的攝影助理,剛開拍的那段時間,因為高原反應,攝影師扛不動攝像機,全靠助理們出力才能順利拍攝。

  拍完《岡仁波齊》,張楊把劇組擴張到120人,又花費兩個月拍完了《皮繩上的魂》。在藏區的10個月,張楊幾乎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絡,只有缺錢時,才打電話催催投資人。

  10個月下來,張楊成了現在的張楊,皮膚黝黑,戴上帽子、手串和銀戒指,坐在人群中寡言少語,他有意無意地與周遭保持著距離。“剛從原生態的地方回來,大家都不適應或者排斥亂糟糟的城市生活。”刁亦男試著分析張楊,“但他的這個勁頭持續的時間有點長。”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9

  高中起就想去一次西藏,一夢十年,終於得以成行。為了避免高反坐了五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猶記得翻越唐古拉山口時的呼吸困難,到達那曲時下車點菸,幾十個人點了十分鐘都打不著火,大風把原本稀薄的空氣吹散。車窗外的藍天白雲彷彿觸手可及。你若問我西藏美不美,我只能說去了才知道,應該比掛曆上漂亮得多,人眼是最強大的取景器。

  西藏的風光在進入相機後,電影就已經不需要構圖佈景來維持美感。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選擇大面積遠景和中遠景的拍攝獲得景象,每一幀都可以當做明信片。

  初到拉薩,便見識了朝聖者的虔誠。

  每日108圈,或繞著布宮,或繞著大昭寺。電影中展現的就是最真實的朝聖者。孩子出生便出生,繼續朝聖。老人逝去便逝去,咱們繼續朝聖。導演並沒有刻意去展現信仰有多麼神聖,多麼牛逼。它就在那裡,平淡得就像每天的呼吸,你越想知道他們為何信仰,卻越是看不透,就像佛法,其中的大智慧只有你真正的放下,才可參悟零星。

  經過兩天的適應後,終於決定去珠峰大本營打個卡。一路上的顛簸曲折讓你只能對自己開解,一切都是為了最好的風景。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錯過了羊湖藍寶石般的湖水之後,到達珠峰大本營,並且拍下了我攝影生涯中最漂亮的一張銀河。

  好景不長,沒想到兒子的高反嚴重到根本不敢告訴我,自己買了車票準備溜回拉薩。在全團隊員的勸說下,又陪著他玩狼人殺,他終於被遊戲的樂趣戰勝了理智,把票退了。

  有的人把信仰寄於真善美埋藏於內心,有的人卻把信仰寄於投入功德箱的人民幣。燒香算命拜佛並不能帶給你什麼,只有內心的真正強大才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懼風雪。

  一心向往的納木錯也由於風雪被耽擱了,沒法拍到銀河倒灌,天月逆行的美景。想看一看,是納木錯的湖水清澈還是朝聖者的內心,抑或是你望向一心所愛的目光。

  電影並沒有講述什麼故事,如果老朝聖者的死去,以及新生兒的誕生,這是一個故事的話,那麼確實告訴我們這是一種迴圈,大概是“相逢近道乞還山,公乞還山便得還”最好的表達了。

  片子整體的沉悶是我一貫喜歡的風格,看罷了之後會讓你悵然若失,卻又彷彿有所得。片子的最後老朝聖者死去後,年輕一輩的朝聖者明顯磕頭更虔誠,不再走路多磕頭少,不再彎不下腰額頭不著地。但又彷彿老人的死並沒有帶給他們什麼觸動。故事最後朝聖者們來到岡仁波齊,但導演卻刻意沒有表現如何在這兒轉山,講而不表最後做到絕妙。而是借了一句兒歌告訴我們,只追求結果,一心想要成功,恰好無法參透朝聖真諦。

  命運好的做了喇嘛,命運不好的我,去了遠方。

  命運好的人生成了喇嘛,不必去理會凡塵俗世,一心只向佛便好,內心不必受到諸多煎熬。命運不好的人如我,生而為人,必被俗事煩惱,便下決心斬斷三千情絲,卻也無法避免輪迴苦道。只好心懷善念,一心向佛。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0

  《岡仁波齊》像“朝聖”,平靜至極,而《掌紋地·皮繩上的魂》則如“降魔”,兼具“西部公路”與“魔幻現實主義”氣質,神秘、懸疑、時空交錯,人物環環相扣,愛恨交織,相生相殺,如入天堂,如墮地獄。

  “這兩部作品創作形式雖大相徑庭,但內在有著極強的關聯性,它們探討的都是在路上和尋找的主題。實際上,我最終的目的,是尋找自己真實的生命和電影的關係。

  岡仁波齊是很多教派的神山,大家都為著自己心中的信仰轉山。拍片的時候,團隊經常會遇到兩個三十多歲的苯教信徒,每天都會逆時針圍著岡仁波齊轉,而藏傳徒是順時針走,所以兩支隊伍每天都會相遇,打個招呼,再擦身而過,各自沿著自己的方向前行…他們的計劃是轉一千圈,我們到時,他們已經轉了兩年,六百多圈了,看起來面目漆黑,衣衫破爛,但眼神裡卻都是虔誠和執著,我常常被他們的眼神感動。大家都在按各自的方法修行,包括我自己,這一年的拍攝正是我的電影修行,而這兩部看似風格迥異的電影,實際上是我同時朝著兩個方向出發,朝著自己的電影神山進行的一次完整的修行:放棄已知的技巧,跳出創作和市場的安全區,像第一次拍攝電影那樣,用純真的眼光去發現,用最笨的方法去尋找,沒有完美的電影,但能在藝術上給自己設定一座岡仁波齊,走在朝聖的路上,堅定地去尋找自己心中的電影神山,已經足夠幸福了。”

  電影《岡仁波齊》此前曾入圍多倫多電影節,並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評委會特別表彰,但他們最想得到的,恐怕是觀眾最真誠的靜默或掌聲。

  我們不能確定這個時代談“信仰”是否合適,但在這樣緩慢平靜的電影面前,我們未免都走得太快了……

  6月20日,朝聖者們將帶著這部虔誠的作品踏上大銀幕。

  請和我們一道,花一部電影的時間,坐在寧靜的漆黑之中,朝著高處的明亮的光,等等自己……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1

  我這個人大概生性涼薄,很不容易被一些事情感動。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不太喜歡看電影。上次的《摔跤吧,爸爸》這次的《岡仁波齊》都是跟著朋友圈走進了電影院。

  網上好評率88%,一部震感靈魂的信仰歷程,平凡樸實艱辛無畏地行走在一條虔誠的路上,你看過就一定會被感染,這裡沒有宗教,只有深入骨髓的信仰

  看不到活著的矯情,只有生與死的寧靜,看完這個片子睜眼看紅塵時內心的平靜。

  如果你不能理解,我希望有一日,你能放下所有壓力,世俗,偏見,靜下心來走走那段路,你會感受到那是一種怎樣的信仰,漫漫人生路,心中無信仰,何去何從?

  我小時候那個時代,社會上把信仰宗教當迷信,是愚昧,是無知。風水輪流轉,宗教信仰在某些人眼裡又變得高大起來了。是純潔,是高尚,是質樸。

  信仰錢,信仰權利,信仰物質富裕,是庸俗,是市儈,是內心的汙濁不堪。

  在我看來,信仰宗教,信仰權利,信仰錢,信仰科學,信仰自我獨立,信仰愛情。這一切沒有高下之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守住道德底線,敬畏法律,這就夠了。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我不認同,至少我從小環境不是這樣的。我媽信佛,她相信因果報應,所以她善良。她相信我們家庭的順遂是佛祖與祖宗的保佑,所以她會禮佛,會記拜祖宗。

  當然還有人說,西方人信教是為了感恩,中國人拜佛是為了私慾為了有求與佛祖。如果你要這麼理解就這麼理解吧。

  我們農村有一種風俗,新年過後,各個村莊要一百人以上的老人唸佛,以祈求這一年全村人的平安。一個村沒有這麼多老年婦女,就互相幫助了,每個村的老人都會到各個村莊去唸佛,這些都是自願的,沒有強迫,沒有道德的譴責,我奶奶,我外婆都會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去。這些老人是免費的,但老人吃飯,點心,香錢,佛紙錢,還是需要付出的,我媽媽就很願意這樣的付出。

  為了全村人的安康,這些無償的付出在某些人的眼裡怎麼就成了只有私慾了呢?是,我媽並不全是無私,她會祈禱佛祖保佑我們一家的平安健康。一個女人基於愛與責任的祈禱,在某些人眼裡怎麼就變成的汙濁不堪的私慾了呢?

  原生態家庭多少還會影響我,我也會禮佛,但只是以旅遊的心態進入佛堂之後的敷衍。因為我媽從來沒有強迫,引導我向佛。那些年輕的僧人,我不理解,但我尊重他們。

  我向不向佛是自由的,每個人的信仰都是基於自己的認知之後的自由選擇,這才是重點。

  但是你看《岡仁波齊》的十個人,一千二百多公里的朝聖之路,歷經春夏秋冬,歷經各種艱辛,甚至於還有孩子和孕婦。這麼一件宏大的事,全村人居然沒有一個人反對的,沒有現實理性的思考,一片叫好之聲。

  無論你的信仰是多麼崇高和偉大,無論是信仰科學,信仰馬列主義,信仰宗教,當週圍只剩一種聲音的時候,你的人生其實是被綁架了,而你還津津樂道感動於這種綁架,這就是愚昧和無知。

  當然,世界是多元的,感動著你的感動,理性著我的理性。這本來就是一件事物的兩個不同角度,並不矛盾。

  很多人會帶著朝聖,神秘的心去看待西藏,幾年前我去過西藏,那麼借這篇文章談談我的感受。

  藏民很質樸嗎?

  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有太多的接觸。但有一件事可以說一下。汽車路過一個山坡,剛好日落,我們覺得站在那個山坡拍日落是很好的角度。這時有一個藏民過來要我們200元錢,要知道這時一個荒山坡啊。當然這不說明什麼問題,每一個人族都會有敗類。但令人深思的是我們的表現,在野外,他一個人,我們三十個人,拍好照,不給錢他能把我們怎麼樣?但我們還是放棄了,因為現在通訊這麼發達,他打個電話聚集一幫人在某個村口把我們攔截了怎麼辦?

  也就是說我們的潛意識裡對藏民是不信任的,所以給你安全感的一定不會是某個宗教,而是法制,是文明,是倉鼎足而知禮儀。

  西藏的幾大聖湖美嗎?

  是的,很美,蔚藍的湖水倒影著聖潔的雪山,但它不像西湖一步一景,到了湖邊,啪啪幾張照片之後,你就不知道幹什麼了。

  天很藍嗎?

  是的,很藍。就像夏天高溫中的杭州天空一樣藍,就像G20時候的杭州。

  布達拉宮好嗎?

  好,雄偉,莊嚴,夜幕下的布達拉宮就像一幅徐徐開啟的巨大畫幅。潔白的牆體發出自然光澤,真正的低調奢華。看過很多城市耀眼,華麗的燈光秀,如果要我評價的話,我首推布達拉宮。

  西藏值得去嗎?

  當然,西藏和世界每一個你不熟悉的角落一樣,值得你去涉足。

  去西藏因為高原反應會很危險嗎?

  是的,我們在沱沱河無人區的一箇中轉站過夜,那裡只有一家客棧,一家飯店,一家小診所。碰到從北京來的自駕遊客,同伴下車時發現後座熟睡的人叫不醒了,然後在小診所掛上氧氣袋,吊針。診所醫生告訴我們,這個人活不過兩個小時,但無論是前方的醫院還是後方的醫院,都有四小時的車程。後來怎麼樣了我們也不知道。

  當然你也不必太恐懼,自己小心點應該沒有問題。都說318很美,但很遺憾我們是從青藏線進,青藏線出,只看到了茫茫的戈壁灘。

  我的感受是,不必把西藏想象的太過神秘。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2

  自從熱愛戶外活動以來,每到一地,除了欣賞那些絕世的風景,我還關注那些遺立世外,尤其是那些或被忽視或被遺忘的角落。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在雪花與我約定好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們都有同一個母親,但是命運卻不一樣。命好的那個做了喇嘛,命不好我走向遠方聽到朋友圈這首震撼內心的歌曲,激起了我觀看電影《岡仁波齊》的慾望,當然也是想回放一下自駕西藏的經歷。

  花開,花落;有生,有死;陽光、暴雪;眼淚、歡笑。不多的語言,平緩的節奏,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突然像斷絃的弓一樣,你雙手高高舉起,身體伸展開來,匍匐在地上,徹底被震撼看到朋友在微信上曬出電影《岡仁波齊》觀後感後,讓兒子在網上訂票,深夜去萬達觀看。

  之前,網上對電影《岡仁波齊》的評論涇渭分明。而我,作為走過、熟悉這條路朝聖之路,在電影院一直犯困,對電影的感受就一個字:悶。對,是悶,不是剋制。剋制是底下有洶湧澎湃的情感力量,但堅決不讓這種力量流於表面,於是對觀眾產生了一個理解上的時間差。在理解力填補完這個時間差的瞬間,觀眾突然感受到了潛沉的力量。

  直到片尾出來,我不知道這部電影究竟是什麼?如果說它是紀錄片的話,《岡仁波齊》缺乏大量的堅實細節,尤其是一路風景灰暗,完全沒有西藏藍的明快。倒是大量的現代交通工具對原始的朝聖帶來了視覺衝擊。如果說它的故事片的話,那就太乏味了。

  後來想想,這也許是新生帶的表達方式,與我們早就存在代溝。於是問了兒子對電影的觀後觀,他說純是為了陪你,讓你重溫西藏之夢,我快睡著了。

  還是重溫一下我在聖地看到的自然風光神情清爽,真正是眼睛上天堂、靈魂歸故里。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3

  朋友圈看幾次這部片子,老師也提到這部電影,於是我也報著窺探的心理看了這部電影。去看藏人在如何磕長頭,如何讓信仰在內心生長,去看看他們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有什麼區別。平鋪直敘的紀錄片模式,看似沉悶,一點點觸碰我們的內心深處。講述著這十一個一路磕長頭兩千多公里到岡仁波齊朝聖的信徒們,一起有了一年多的時間。首先的觀感是,他們的語言極簡,無論多複雜的事情,去朝聖也是簡單的一句話,我想和你們一起去。

  路上車子壞了,多麼大的困難啊,他們只是說,推著走。到了拉薩錢花沒了,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我們幹活掙錢。語言中沒有囉嗦,沒有對困難的蔑視或增強,就只是簡單的決定然後執行。相比之下,我們的心神很多時候耗費在對困難的畏懼,腦子嘴巴不停的琢磨困難,而不是行動起來立即解決。這才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也最能安定自己的心。第二個觸動我的是,居然有孕婦一起去,路上居然生下了健康的孩子,居然帶著孩子磕長頭堅持完成朝聖。

  這對於城市中的我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對於生孩子我們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其實生產不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越是小心翼翼,現在產婦的問題反而越多,其中也有心神不寧的原因吧。一路上遇到積水攔路,不管不顧磕頭過去,再換下溼衣服禮物磕長頭。困難有各種各樣的,畢竟路上一年的時間,卻一直感受到的只是他們安靜篤定的內心,就只是相信朝聖可以解決一切。信仰的力量驚人,我們很難完完全全相信什麼,完完全全奮不顧身的去做,一起去的孩子可以一年不上學,大人們一年拋開家裡的生活不管不顧。信仰有神奇的力量,人生一世不易,信仰能夠安撫人們的內心。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4

  何謂信仰?

  信仰的極致,是一種心無旁騖的心靈極簡,虔誠的體現,不會有太多花哨的繁複。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純樸而持久的堅持,亦如我們會被匍匐前行風餐露宿,風雨無阻的朝聖人群所感動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與心的合一,路在腳下。如此的堅持,如此的鍥而不捨,如此無所畏懼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會體現在無私無我之中。

  忘記路途遙遠,只是用簡單的身心合一,去縮減與目的地的差距,風塵僕僕之中,我們或許窺見了生命的意義所在,不為此生,卻為來世。

  在朝聖者的面龐前,或許更多是滿身泥濘或蓬頭垢面。但是那一雙雙堅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讓人莫名的感動和心生敬畏。

  影片用作片名的岡仁波齊或許透露出某種玄思與啟迪:信仰,就是像岡仁波齊一樣的一個目的地;懷抱著對這個我們信其為神聖的目的地的執著信念,一路前行,就是信仰所能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和意義。

  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核心,是支撐人堅定走下去的動力源泉。

  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山頂高度海拔6721米,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藏語意為神靈之山。

  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巍峨挺拔的神山既有氣勢雄峻之處,又有幽靜肅穆之所,被眾多的奇峰環抱,更有那奇妙的岩石、峽谷、灌木古柏、潔泉清流。

  岡仁波齊峰經常被白雲繚繞,很難目睹其真容,峰頂終年積雪,威凜萬峰之上,極具視覺和心靈震撼力。

  多種教派共同奉岡仁波齊峰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很多信徒前來朝拜,他們沿著固定的轉山路線,徒步行走約71公里,很信徒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憑著心中的信念,征服一個個陡坡,一座座險峰。

  信仰的極致,是一種心無旁騖的心靈極簡,虔誠的體現,不會有太多花哨的繁複。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純樸而持久的堅持。

  在朝聖者的面龐前,或許更多是滿身泥濘或蓬頭垢面。但是那一雙雙堅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讓人莫名的感動和心生敬畏。

  信徒不遠千里,歷盡辛苦來到這裡,沿途磕頭祈禱,繞山拜罷之後,才算功德圓滿。

  對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經形成某種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維定式。

  信仰是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大氣凜然,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自在灑脫,是粉身粹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視死如歸,還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迫切,還是地動山搖,我自巋然不動的堅定。信仰之於人,人人有異,各個不同,信仰在心底開花,在靈魂昇華,給予人們不斷向前的力量,給予人們明燈般的指引。

  信仰就是相信自己相信的東西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5

  《岡仁波齊》是不多的幾部看過了必須要反芻的影片。與其是在寫觀後感,不如說是在猜謎。影片展現的長跪朝聖就像是迷一樣的儀式存在。影片的副標題為靈魂之路,恐怕首先要向現代人發問有靈魂嗎?相信靈魂嗎? 相信有靈魂和不相信有靈魂的區別是什麼?不相信靈魂的現代人在相信靈魂的人們面前是什麼樣子的?反過來,相信靈魂的人們在不相信靈魂的現代人面前是什麼樣子的?

  僅從物質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呈現了一個前現代、現代、後現代時空密集的場景。服裝、交通工具、日常用具都不是單純地屬於某一個單個時代。有羊皮氈房,也有羽絨服拖拉機,有酥油茶油燈,也有塑膠桶電燈。這些生活在高原上大山裡的人們砍柴放羊,犁地織布,粗茶淡飯,在白雪覆蓋的雪山腳下,日子有條不紊地延續著。物質的畫面向觀眾傳達出一個明顯的資訊,窮困落後,是扶貧的物件。坐在舒適的影院觀影的觀眾在電影一開始展現的當地人生活的物質畫面面前,是不是產生了一絲優越感?是不是還產生了一絲絲的同情和憐憫?甚至產生了一絲絲要去扶貧幫助他們改變生活條件的豪情壯志?

  他們對神山的信仰是虔誠的,但是影片中的語言則展現其功利的一面。七十二歲的楊培畢生有個夙願,要去拉薩,去轉岡仁波齊。侄子尼瑪扎堆決定幫助叔叔圓了這個願望。芒康村子裡有幾個人也想去,各有各的祈願,有的因為同屬馬要去轉個運來,有的因為殺生多了,有的因為家裡厄運連連。岡仁波齊在他們眼裡是神靈。他們要一路長跪去朝聖,一共1200公里。影片的臺詞與朝聖者每晚的誦經很不協調。語言在表達靈魂深處的內涵時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影片對長跪朝聖過程的展現等於在考驗觀者的腦洞大小。

  看到第一個長跪時被震撼得眼淚都湧上來了。他們的虔誠重重地敲擊著心靈。這是對神靈的虔誠、對大山所代表的神靈的虔誠。這是對靈魂的跪拜。肉體相對靈魂而言變成了無足輕重的載體。肉體匍匐在靈魂之下,如此,跪拜的痛苦與艱辛瞬間就高大上了。他們的行為如同背景的雪山一樣,深遠,神聖、崇高。

  然而,一路的物質景觀極其混雜。除了高山襯托出了跪拜者的渺小與虔誠之外。還有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修得筆直的柏油路,這些背景把它們和我們拉得很近很近。近距離看他們,肉體對肉體的關照對方,不禁要問,他們的大腦裡面如果輸入了我們大腦裡儲存的資訊,他們還會如此這般麼?我們的大腦裡還能輸入他們大腦裡那堅定的信念嗎?

  現代的物質發展已經在擠壓著他們的生活,物質貧窮的標籤呼喚著現代化的改變,也勢必要抽空他們精神存在的空間。然而人類紀的變化卻又即將剝奪了他們享受現代物質方便舒適快捷的機會。後現代的危機話語又在提升他們精神追求的意義,直接跳過他們肉體的苦痛與物質的匱乏。密集的跨越時空的物質匯聚凝結了靈魂的不確定性。

  影院裡的觀者手裡都握著手機,有的邊看邊查微信,有的邊看邊拍照,更有的邊看邊發朋友圈。靈魂之路長跪朝聖又從虔誠的靈魂的高大上慢慢回落到了卑微的物質苦難歷程。

  我們需要像山一樣的思考,然而當我們的大腦被動或者主動地儲存了現代文明知識的時候,我們的肉體已經被知識同化。靈魂與道德於我們已經失落為過眼煙雲,或者淪為綁架的藉口。於是環保者開車宣傳減少碳排放,在天南地北旅遊中書寫自己保護大自然的豐功偉績。

  人與自然、物質與靈魂依舊是謎一樣的難解難分。

  阿萊的《塵埃落定》裡寫了一個去西藏朝聖的土司家的奶孃德欽莫措。只帶了給五個廟進獻的銀元,多一個銀元都不帶,她說,佛要的是一個窮老婆子的新,而不是一個窮老婆子的錢。沒有哪個真心朝拜的人會在路上花錢。原來,路上不乞討,不四處尋求施捨,那樣的朝佛就等於沒朝。在塵埃落定裡,奶孃不是個受人待見的人。一走就被人們忘記了, 人們以為她會死在路上。相反的是一年零十四天後,奶孃不僅回來了而且讓人大吃一驚這一路山高水寒,他一個老婆子不但走過來了,原來弓著的腰也直了,臉上層層跌得的皺紋也少了許多也不再是原來病歪歪的老婆子,而是一個連膛黑紅身材高大的婦人了。而遺憾的是,小說中的奶孃現場很不起眼。阿萊說,朝聖只是改變了她的樣子,並沒有改變她的脾氣。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6

  今天是第二次看《岡仁波齊》。上次看是一年前,同樣是看完感動得一塌糊塗,對“信仰”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嚮往。但一年過去了,除了生活給予的教訓,讓人無奈地接受某些現實,調整心態平撫情緒,繼續每天平淡無奇的日子外,似乎別無更多的改變。

  但心中想過、念過的東西,就成了思想的一部分,雖然會遺忘,在不經意的時候有時又會漂浮在眼前,作為寬慰自己,或未來可以憧憬的一部分。或者說,當回想起曾經希望憧憬過的場景時,竟然也會產生一種自己似乎已經歷過的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和自己很久之前曾經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似乎一樣真實又飄忽,似夢非夢。如果沒有照片或同行者佐證事實,或有人偽造事實專門合成了你在某現場的證據,又如何確定自己是在現實還是在夢境?自己的感受還是幻覺?

  今天第二次看《岡仁波齊》。看之前我覺得似乎已經忘掉了電影的大部分內容,但在看的過程中,像第一次一樣的震撼減弱了許多,有許多場景似乎覺得和老熟人一樣:就是這樣,本來是這樣。

  第一次看,我像一個旁觀者,心裡迫切地在問“然後呢?”,情緒一直被劇情所牽引。第二次看,我似乎成為一個同行者,小姑娘、老爺爺、小夥子、孕婦、拖拉機手、屠夫,我似乎和每一個心有惺惺的人有了眼神的交流。但我並沒有風餐露宿、飢寒交迫的肉體痛苦,沒有腰痠背痛、腳底打泡的身體記憶,有的,只是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人說,當演員挺好,可以在有限的生命裡,體會不同的人生。那麼,當坐在家裡或者影院觀影時,不也在體會不同的人生嗎?當玩虛擬現實的遊戲時,不也在體會不同的人生嗎?那些癮君子在吸毒後,進入極度的亢奮狀態,產生幻覺,不也在體會不同的人生嗎?將來,有了虛擬性愛,同樣也在體現不同的人生呀。對了,這叫做精神出軌,是對自己愛人的背叛,因為真正的愛情是專一的、存粹的、獨佔的。但這一生一世,此時此刻,不需要專一嗎?可以容忍心在別處嗎?自己的生活過不好,心裡總在嚮往著別人的生活,自己的主角不做,偏要做觀眾。

  理智似乎是個好東西,讓人能夠權衡利弊,算計出何時、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這一切,都需要長期、艱苦地學習。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產生厭倦、懈怠,會有逃離的想法,需要有一個夢境,來給予生命一個喘息的機會,或許這也是書籍、影視的意義之一吧。

  《岡仁波齊》中的朝聖者,平和、執著、樂觀,團隊中沒有抱怨,沒有糾結,沒有放棄,沒有人性中任何消極的表現,2000多公里,九死一生的經歷,看似有了信仰的力量,一切顯得風輕雲淡,這是怎樣開掛的人生。這是造夢師造出來的夢。她似乎不遵循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規律,為一點小事糾結、為一些小利反目、為細密而粘連的網所纏繞。

  “夏蟲不可以語冰”。儘管跟隨一程,要理解朝聖者的世界,終究需要自己親自上路。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7

  《岡仁波齊》是一部藝術片,但更像一個紀錄片,據說投資僅有300萬元左右,票房卻已超過一個億。影片震撼心靈的兩點:一是美麗的西藏景色,二是純淨的藏民的心靈。

  西藏是一個自然美麗、獨特而又神秘的地區,那裡荒蕪的高原,一望無際的原野,豐茂的綠林,高聳入雲的雪山;以及奇特的寺院,精美的壁畫,睿智的喇嘛,虔誠的信徒.......攝像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以唯美的鏡頭語言將這些西藏自然人文景觀逐一呈現給我們。

  故事從一個說走就走的朝聖旅程開始,待產的孕婦、年少的女孩、青澀的少年、負罪的屠夫、年邁的老人,普通的牧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只是幾句簡單的商量,無畏路程的遙遠、過程的艱辛,收拾起行李就上路出發,彷彿上鄰村串門一樣,一路長頭,磕向千里之外的聖地。

  路途中的幾個鏡頭印象極深:碰到積水,一句“咱們磕過去吧”,全隊人員毫不猶豫,依次撲進冰冷的水中。拖拉機頭壞了,人工拉車本已很疲憊,但他們仍一如反顧地走回來再磕。孕婦生完小孩,沒有所謂“做月子”的身體恢復,直接返回朝聖的隊伍。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對佛的虔誠,對聖地的嚮往。

  據說劇組在拍攝時,遇到一輛旅遊大巴,車上好像有40多個人,擦肩而過,就在一霎那間,他們看到那部車輛掉在江裡邊。生命的存在僅在剎那之間。

  製片人李雨林在《拙見》採訪中說:“我的理解就是信仰不關乎宗教,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信仰的東西不一樣而已。”而我想:信仰是你的價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達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為的人。而如果每個人都每一天當作是生命當中的最後一天來活的話,我們就不會再去糾結於人生中的得失、榮辱和苦樂,心中只有現實的寧靜、純淨的嚮往。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8

  好多次看見這個名字不過都沒有選擇進去觀看,今天一個人在家想要一看究竟。電影真的特別真實,沒有漂亮的演員,沒有華麗的服裝,甚至沒有太多語言。

  很抱歉我沒有記住人物的名字,只記得他們一行15人,有年邁的爺爺,有懷孕的媳婦,有9歲的女童,患有先天殘疾的屠夫,他們所有人共同的心願去神山,磕長頭,贖罪,祈福。信仰面前是一樣的。

  當他們製作朝聖的工具和所穿衣服還有準備食物時,我感覺就像東北的過年。我完全沒有想到會走那麼久。一出門就開始磕長頭,晚上搭帳篷生火,唸經文。一直看著他們磕頭,我的心不平靜了,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本來生活的很苦了為什麼還要更苦呢。當我看到孕婦生孩子的時候,那鮮活的生命降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信仰的虔誠要體現在行動上。哪怕生孩子也不能退縮,尤其是帶著小生命一同前往。我說出我當時的想法大家別笑我,我居然想剛生完孩子不用坐月子嗎?後來大喇嘛給孩子我明白了朝聖正好迎接新的生命,讓孩子在拖拉機裡安靜生長。

  旅途中遇見困難大家相互關愛,同樣朝聖的人相互幫助。一群人心無旁騖的為追求眾生平安而付出辛苦。共同追求平安喜樂的目標。

  在他們身上讓我看到了信仰的魅力,擁有大愛,並去愛別人。車子被撞翻到路邊,來不及看自己的傷勢,聽到對方車裡有需要幫助的人,立刻讓人離開。而一行人更加艱難的上路了,途中爺爺的離開了,我在想這應該是他要來朝聖的最終心願,最後他被葬在了朝聖的路上。

  電影裡一路上無盡的雪山,讓人神往的美景,讓人陶醉的聖地。用腳行走2000公里,一邊走一邊磕頭,鞋子不知道穿壞了多少雙。當鏡頭推到他們在拉薩腳下依舊磕頭,我想旅遊的人們大概也和我一樣的心情看待他們吧。電影最後一片白茫茫,幾個微小的人影,繼續行走著。我的心不僅有些震撼,重新對信仰有的新的理解,也有了新的感悟。看到小女孩臉上那堅定的表情,不僅讓我感動,追求極簡心,純淨修行,心無旁騖,唯有眾生喜悅平安是他們今生的追求。

  一場修行,渡人渡己。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19

  電影讓我瞭解了另一個世界,那群我從來都沒有注意過的人群,藏族的淳樸人民們的朝聖之路。信仰真的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可以支撐人類做到想要做到的一切。跪走整整一年多,來到聖山腳下,哪怕即將臨盆,哪怕嬰兒剛剛出生,一樣也沒特殊待遇。讓我感嘆,自己真的太嬌生慣養了,其實人類的潛能很大,可以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在城市嬌滴滴慣了的我們實在是孱弱又矯情。電影中的這群人,極其的單純,腦子裡只有信仰,沒有其他任何追求和雜念,這樣的日子其實是幸福簡單的啊。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20

  昨晚吃著餃子,順便開啟電腦,看了這部下載了很久存於硬碟中的電影。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副原生態的西藏地區的生活畫面,主人公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家裡養著牛羊,一家人揉著青稞面邊吃邊聊天。

  一直知道,藏族同胞是一群堅定的信徒,藏傳的文化也深戶到每家每戶每個藏族人的心裡。不知道電影裡的東西是不是完全按照現實中來拍的,沒有去研究這部電影背後的東西,只是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去觀看它。

  藏族同胞普遍皮膚比較粗糙,也很好理解,畢竟生活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高的地區,常年冰雪漫天,就是凍也得凍紅了,還有寒風吹著。也正如古話長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藏地區的氣候環境養育了這麼一群樸素的人。在這裡,女人作為家庭的一份子,身份地位並不比男人差,都很賣力的為家庭操勞。而無論男女老少,則都透露出一種最原始的樸素,儘管聽不懂藏語,只能透過字幕去了解他們在說什麼。

  《岡仁波齊》觀後感 篇21

  電影院的燈光亮起時,我的第一感覺是終於結束了。旁邊的女士伸了個懶腰,說道,都要睡著了。果然,一個人來看是明智的,這實在不是一部耐看的電影。

  不過一些文青自稱看了兩遍,豆瓣評分也是很高。它一定有它的可取之處吧。

  我以為它的可取之處就是它是一部展示精神層面的作品。哪怕它所展示的這種精神是海市蜃樓,然而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海市蜃樓是無比美麗、充滿吸引力的。並且,很久了,人們在充滿塵埃的土地上迷茫的生活,從來無暇仰望天空,忘記了什麼是信仰,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堅守,什麼是屬於精神的幸福感。

  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價值所在的地方吧。讓我們望洋興嘆,向朝菌描述了晦朔,向蟪蛄介紹了春秋,向井蛙展現了大海。我亦不是有信仰的人,但我尊重所有的信仰、所有的善良。那默默的承受著人生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