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紀錄片觀後感(通用11篇)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通用11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鏡子紀錄片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1

  最近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央視CCTV-12頻道《天網》欄目上映,該紀錄片分三集講述了各種“問題”孩子被強制帶入訓練營的事情,讓人感受頗多。筆者並非心理專家、也非教育相關職業,所以本文僅僅是帶大家瞭解一下這是一部什麼樣的紀錄片,以下內容為業餘觀點。

  看完前兩集,筆者不禁深思,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家長本身就存在“問題”?這些“問題”難道都是孩子造成的?哪一個“問題”孩子背後,沒有一個“問題”家庭?究竟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家長的責任真的能推卸掉麼?難道這些孩子不想做一個陽光少年?為什麼我的童年和別人不一樣?本紀錄片都給您帶來詳細解答!

  海報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筆者記得片中有這樣的情節“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這些“狠話”都是出自幾個花季少年的口中,有的孩子甚至才上小學,為什麼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也許,紀錄片《鏡子》能給你帶來更多思考。

  叛逆的孩子

  正如片名《鏡子》一樣,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也是整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所在,恰恰是反映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做的不足。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味地強加,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對家長對學習都產生了較大的牴觸,到最後出現基本無法正常溝通的局面。這個時候只能忍痛把孩子送進某些機構進行“特訓”。面對圖中的場景,家長心裡肯定也是非常難受,他們也知道這一切本可以避免,但……

  而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了孩子過早的叛逆心理比同齡的孩子更強。當孩子渴望得到家長關心的時候,你們往往表現的是不耐煩?孩子對於家長的表現是最為在意的,你們的一些行為,一些語言都會對成長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家長敷衍孩子

  家長總在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孩子的心理,而不是真誠的去和他去溝通,去弄懂他真正在想什麼。但是這些始終是片面的猜測。

  家長的猜測

  孩子也認為家長過於意識強加,讓自己在生活中沒有自己的主見。自己買的東西回家就被家長丟掉,自己的想法還沒說完,就被他們否決。

  其實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長的理解,得到家長的愛,但是家長的錯愛往往造就了這些“問題”孩子。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2

  14歲的澤清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學醫的有留學經歷,爸爸是事業單位,本科畢業,這樣的幾乎的頂級配置的高知家庭,澤清說,我來是因為有跟蹤報道,因為這樣有存在感;我來是因為這裡有家長課堂,我覺得他們才是要呆81天的人,我只需要呆6天就可以了,我為他們付出了這麼多。

  澤清的爸爸說:這個家庭需要改變,但我覺得我不需要改變,至少不用改變很多。

  家明的爸爸不想去家長課堂時說,公司領導安排的事情要做啊,很多人在等著我面試呢!你們誰會同意讓孩子不上學去當揹包客,難道讓我放棄他不管他的學習麼?

  媽媽說,我覺得江校長說的兒子的關鍵在家長課堂上,我覺得太誇張了,沒有那麼多。

  心理諮詢師李老師說:“我們做律師需要執照,開車需要考駕照,可是我們做父母卻不需要,但這是我們要做一輩子的職業,父母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也需要學習。”

  那麼需要學習的是什麼呢?

  1.尊重個體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因為他們除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他們自己,要象尊重你的朋友一樣尊重他們,包括尊重他們的感覺。

  2.正確表達愛

  當江老師帶著兩個教官去接家明的時候,大家看到一個細節,家明在家裡聲嘶力竭的喊著“讓我見他們!讓我見我爸媽!”,而門外的父母拿掉眼鏡趴在牆邊掉眼淚。

  他們不愛對方麼?愛,只是用這樣扭曲的形式表達出來了,反彈回去讓他們自己也難受。愛的正確表達,就是帶著愛一點點的放手,讓孩子在引導而非控制的環境下尋找自己的人生。

  3.糾正行為前先連線感情

  鄰居有個老太太想要老頭名下的房子,未果,這個老太太天天有一空就坐在窗戶前大罵老頭子,幾乎沒有間斷過,左鄰右里不甚其煩。大家覺得這個捱了罵的老頭子會開開心心的把房子給老太太麼?你自己會對批評你的領導說:領導你批評的太對了,我真是等不及要照你的話去做了,你對我太有幫助了”你不會的,所以也不要指望你的孩子會在被批評指責的情況下心甘情願去改正錯誤。

  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要相信他們,要和他們做朋友。

  4.請把指責變成鼓勵,把命令變成啟發式提問

  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用腦子想問題解決問題,哪怕問題並沒有解決甚至更糟,要給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好機會。

  5.言傳身教

  家庭環境是競爭的還是友好的,取決於父母。孩子從一出生就透過觀察在學習處理關係,看到父母總是指責對方他學到的是什麼?所以一個問題學生背後,肯定是一個有問題的家庭,至少是有問題的父母。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3

  之所以取名《鏡子》,是因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總導演、央視《天網》欄目製片人盧釗凱說。

  紀錄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鐘,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兩年攝製。

  內容很簡單: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簡單的內容卻反映了不簡單的問題。

  片子的第一集展現了孩子被強制入學的過程,第二集講述孩子與父母分別上課的情況,第三集交代了課程結束後,父母和孩子回家後的表現及近況。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4

  看完了《鏡子》這部紀錄片,引發的是更長時間的思考,沒有思考的片子,不是好片子。片子更適合父母觀看看,討論的就是家庭教育問題。一些平時生活裡的非常常見的家教觀念、方法、習慣,在一些孩子身上發生了那麼嚴重的後果,日積月累,最後成了父母和孩子的互相絕望。鏡頭記錄了這一個個就在我們身邊,活生生的家庭樣本。那種鬱悶、迷茫、掙扎、絕望,讓觀看片子的也身為父母的人,產生內心共鳴,去思考。

  把片子作為我們自己的一面“鏡子”,面對這面“鏡子”,自問“我身為父母,也有這樣的問題嗎?”

  思考1:“最該進培訓營的是我爸媽,不是我!”

  思考2:“孩子要去做揹包客,換了你,你說你可能同意嗎?”

  思考3:“我們家孩子是留守兒童,出了問題,沒啥說的;可他們家可不是啊,都是天天能陪著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有文化,居然也出這麼嚴重的問題,這怎麼說?”

  思考4:“我小時候家裡窮,我奮鬥打拼,我有今天不容易,我一時一刻不敢懈怠,我希望孩子和我一樣,我錯了嗎?”

  思考5: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連石頭都能被打動,為什麼不被孩子理解接受?

  思考6:孩子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件物品?若是人的話,應該是一個獨立的人還是父母的附庸?

  思考7:教育有幾千年的歷史,教育理論和名言,真是多如牛毛;對於教育的研究,幾千年的探討,不可謂不深入;那為什麼還是爭論不減?教育問題有答案嗎?為什麼今天還是有問題少年?問題出在哪裡?

  思考8:孩子和父母的想法,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對孩子的引導,當和孩子的發生衝突時,怎麼辦?都知道要多傾聽和溝通。那當溝通不成時,又該怎麼辦?

  思考9:“他們是未成年人,教育他們是父母的權利和責任,錯了嗎?我給孩子指出正確的路,錯了嗎?我都是教他學好,他偏偏不學好,是我的錯嗎?”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5

  超過十年的醞釀和準備工作,從拍攝到製作又前後歷時兩年之久,按照總導演、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製片人盧釗凱的話說,紀錄片《鏡子》的創作過程始終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我們真實展現這群人的生存狀態,就是希望更多的人透過看片子,認識到這個問題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有更多的人瞭解它、思考它,或者做一點點事情,這就是我們創作這部片子的初衷。如果說這個片子講的是家明的故事、張釗的故事,某種程度講的也是我們自己的故事。整個創作過程當中也是我們完成自我蛻變的過程,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製作,我們都在努力完成足夠剋制的表達。用內容去表達,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過程。”

  而“痛苦”的根源在於,對於《鏡子》而言,紀錄片只是一種形式和一個載體,它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於成為折射現實問題的那面“鏡子”。惟有如此,才值得全情投入。

  能填補這一領域內的空白部分,讓《鏡子》有了存在的必要性,事實上,對於當代中國在青少年教育領域記憶體在的問題和痼疾,一直都有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不斷推出。具體到紀錄片這一題材,也有《中國學校》、《出路》、《兩百萬分鐘:一次跨國考察》、《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教育》、《兩個季節》、《教育能改變嗎》、《爭氣》等影片先後面世,只不過其中更有名氣的作品大多來自以BBC為代表的國外影視製作機構,國內同類題材即便是藉助真實案例羅列出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卻往往都把矛頭指向了教育體制上的某些弊端,導致最終成為批判有餘而灼見不足的表面文章。

  究竟什麼樣的紀錄片作品,才能為當代中國在青少年教育領域所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之道呢?《鏡子》的製作團隊並不覺得自己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倒是片中的一句話讓人記憶猶新:“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它的背後一定會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教育。”

  這就是紀錄片《鏡子》藉助90分鐘的內容試圖傳達給每個人的核心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強調的不是有問題的“家庭”,而是有問題的“家庭教育”。

  如果對涉及教育問題的各類國產影視作品有所瞭解就不難發現,能把最終的落腳點放在“家庭教育”上,無疑是對這一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後在縱深方向上的一次延展,這在以往的同類作品中尚屬空白。也正是因為能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部分,才讓作為紀錄片出現的《鏡子》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同時也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值得欣慰的是,《鏡子》在達到這一維度的基礎上並未就此止步,而是把視角繼續深入,去著重展現人與人的關係,在尋找和追問人與人究竟應該如何相處的過程中,去展開針對青少年完成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的深度思考。那些溝通和交流、阻礙和隔膜,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個體人格與時代特徵間的種種關聯,都成為這部作品關注的重心。

  “敢第一個吃螃蟹”,

  體現的是央視一貫的引領作用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出品的《鏡子》講述了三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的故事。

  片中出現的幾個孩子,所展現出的“問題”也各有不同,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癮的,但他們身上存在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比如有的家長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兒子身上,一切以學習為目標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和反抗隱患;而有的家庭裡,母親的忍讓妥協、父親的冷暴力讓孩子產生了只有做出一些過格的事情才能得到關注的錯誤想法……

  由此可見,這些“問題孩子”身上存在的所謂“問題”,往小了說是家庭壓力帶來的偏激反應,往大了說則是整個社會大環境造就的結果。初等教育學院張志坤副教授指出,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全世界的青少年在人的自我覺醒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出現類似網癮,早戀等現象也都屬於正常現象。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社會、學校甚至大眾媒體都非常重要。每一個方面缺少了、錯位了,一個人的成長就可能出現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鏡子》已經跳出了作為一部影視作品而存在的範疇,而是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透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一句話概括,就是用一種近乎直白的拍攝方式,來揭示當代中國客觀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

  雖然片中只涉及到三個普通的家庭,折射出的卻是整個中國社會不得不去直面的一些客觀現狀。對於創作者而言,這不僅意味著一種嚴謹求實的態度,更需要具備一份敢說真話的勇氣。

  用盧釗凱的話說就是:“當聽到這些、接觸這些事實以後,應該做一個比較深刻、值得大家思考的片子。所以從十幾年前一直開始關注這個題材,後來不斷地在思考這個事。對於創作者而言,如果說電視是一門藝術,應該是鏡頭表達的藝術,而不是自己跳出來說話。”

  而這種“敢第一個吃螃蟹”的創作態度以及探索精神,體現出的是央視一貫的引領作用。尤其是在涉及到社會敏感問題的拍攝和製作工作時,如何能夠第一個做出一家權威媒體應有的反應,在行業內起到表率作用,需要的不僅是仗義執言的勇氣,還要具備敏銳的視角和更加深刻的洞察力。在這一點上,《鏡子》無疑為同類題材的影視作品打開了另一種思路。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6

  片子的內容很簡單,講述了三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片中出現的幾個孩子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癮的,所展現出的“問題”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比如有的家長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兒子身上,一切以學習為目標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和反抗隱患;有的家庭母親的忍讓妥協、父親的冷暴力,讓孩子產生了只有做出一些過格的事情才能得到關注的錯誤想法……

  但故事反映的問題卻不簡單。

  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透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紀錄片在充分呈現社會生態複雜性的基礎上,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心靈回家!讓愛不再變成傷害。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問題",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癮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

  當孩子出現迷失的行為,例如不想學習、情緒不穩定、有牴觸性情緒時,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間夫妻關係的失衡或模糊。

  當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依賴、易結交壞朋友時,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雙重標準、夫妻關係分裂、在家中缺乏歸屬感。

  當母親的位置缺席時,孩子容易空虛憂鬱、焦慮緊張、較優柔寡斷,也比較容易發生人際關係問題,難以表達自己,也難與人連線。當父親的位置缺席時,兒子很容易發生成癮行為,例如沉迷於電玩、抽菸、喝酒、吸毒;女兒則很容易發生早熟、暴食或厭食症、對成年男子有興趣、期待有人保護。

  當父母一方或雙方想離開家或死去時,孩子在潛意識裡會接收到這個資訊,並以逃家、重病、發生意外危險等方式反映,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因為他們小小的心靈裡幻想著:"我代替你走,這樣你就可以留下來"或是"我會跟著你一起走,這樣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

  作為家長,並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遠正確,其實我們需要學習謙卑,對人生、對生活,對孩子,我們可以做一個學習者,在自我的成長中帶動孩子的發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對事物、對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與表達。

  相信孩子成長的潛力。

  沒有必要過度擔心孩子的未來,更不應該去剝奪和干預孩子自主的選擇權力。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重視和鼓勵孩子的獨立判斷和選擇,在他們無力的時候推一把,在他們跌倒的時候給予鼓勵,相信他們自己成長的潛力,給它們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去創造和實現自我的價值。

  我們應該努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活出生命自我的意義和存在價值。父母是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榜樣,只有我們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會受益。事實上,很多的家長不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少而是太多,孩子幼小的心靈上承受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擔憂和太多的恐懼,這份厚重的"愛"壓得他們透不過氣,其實這都是家長缺乏自我價值的表現。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分享了觀看《鏡子》的感受:“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實,因為這種跟蹤拍攝中間沒有太多的造作……我覺得這部片子值得中國的家長們看一看,因為對於孩子教育的啟示還是蠻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

  生活的過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過程,我們隨時隨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現,為孩子示範我們希望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品質和言行。如果說父母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影印件。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家長朋友們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真實的幸福。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7

  昨天晚上看了央視教育紀錄片《鏡子》,看後一聲長嘆,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是家長卻不一定是好家長。今天看完學生的日記,再次印證我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純真、善良,但家長卻不見得。

  陳雪媛的媽媽長期在國外,由爸爸帶著。

  劉雨荷的日記寫的非常感人,媽媽的留言也是愛意濃濃。

  江謝語哭得最傷心,從她的日記中可以看出,她完全看懂了《愛心樹》中的那棵樹就是一直在付出的媽媽。

  姜淏月的日記讓我一陣唏噓。他說每次考試沒考好,媽媽都打他,但是他一直默默忍受,即使如此,他依舊愛媽媽。多好的孩子啊,可是家長面對孩子純真的愛,又是怎樣的呢?我想,姜媽媽看到這封信,一定會有所觸動。

  看完《鏡子》後,結合同學們的日記,我覺得我不能把孩子們逼在讀書這條路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成功地人生設定了唯一的終點,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老祖宗告訴我們,各行各業都有成才之人。這次讀書,不僅孩子們成長了,我也成長了。孩子和父母本是親密無間的關係,自從進入學校,自從有了考試,多少傷痛和眼淚都是圍繞成績而來,我不能改變目前的教育形式,但能最大限度地保護這種親密的親子關係。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8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級停課半天。9點鐘,在老師的帶領下,三百多名學生列隊進入學校大禮堂,同時,一百多名學生家長也紛紛落座,他們將在這裡觀看一部還沒有公映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鏡子》是由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經過十年醞釀與策劃,兩年拍攝和製作才最終完成。該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透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這是中國首部深刻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為了讓社會公眾更深入地瞭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紀錄電影《鏡子》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開啟了進校園活動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相似”,“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鐘的放映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每一段對白都牽動著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情緒。

  隨著禮堂燈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創新人才研究會會長,人大附中聯合總校校長劉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觀影感受:“看完以後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動,跟我有共鳴。兩會剛完十九大之前推出這個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我也很感謝中央電視臺,能夠在這個時候適時推出這個片子。”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劉彭芝校長的強烈共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片中關於家庭教育的思考與劉彭芝近年來的倡議不謀而合。2017年6月9日,劉彭芝校長在《光明日報》上發表過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從教育家長開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觀影后,劉彭芝再次強調,“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長,不要光說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家庭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一個“問題”的孩子就有一個“問題”的家庭。而且我們家長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獨生子女家長,有些家長沒有資格當家長,他有資格生孩子,但是沒有資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訪談》著名主持人沙瑪阿果的主持下,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副總監童寧,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製片人、《鏡子》總導演盧釗凱,《鏡子》導演範永東與在座的師生和家長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問:“我對片子中的一句話特別有感觸,‘人生不止只有學習這一條路’,但是我又在想,我們真的能選擇其他路嗎?”

  一位家長對於當下孩子們能夠選擇的路徑較為樂觀:“我覺得社會越開放,選擇機會越來越多。不像我們成長階段,選擇很少。”

  社會與法頻道副總監童寧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階段的感悟:“合理地把興趣愛好放在不同階段,這是學習最好的時期。”劉彭芝校長把選擇和獲得自由的基礎聯絡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唸書,那麼唸的書比較多、知識比較廣,將來進入社會就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一個人興趣會不斷提升、不斷變化,所以你會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為了我們社會、我們國家做更好的貢獻,你的人生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在場的師生難抑觀影后的激動心情,就影片內容積極提問求解。在問答中,主創團隊還就創作背景和創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鏡子》導演範永東透露了獲取片中家庭支援的關鍵:“拍攝過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衝突,但是我們團隊每一個人在抱著真誠幫助這些家庭的信念上,獲得了家長的信任。”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9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分享了觀看《鏡子》的感受:“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實,因為這種跟蹤拍攝中間沒有太多的造作……我覺得這部片子值得中國的家長們看一看,因為對於孩子教育的啟示還是蠻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以下是我對於《鏡子》的一些心得:

  一、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長,最最離不開祥和安全的家庭環境。首先是和諧安寧的家庭氛圍給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與幸福感。要讓孩子全面發展,和諧家庭至關重要,建立溫馨的家庭。才能讓他們有信心、有興趣學習,在家中,不但要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儘可能地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有愛心。再次,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和遊戲。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遊戲對孩子來說必不可少,父母要讓孩子在學習和遊戲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使孩子在學習和遊戲中充分找到樂趣。讓孩子覺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成長空間。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平時與孩子相處時總會發現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願,有時甚至無理取鬧。但父母應該給孩子辯白表達的機會,耐心地聽取孩子的意見,要讓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說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過錯,進而主動改進。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付諸的行動往往起著關鍵性作用。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幹什麼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於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於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遊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10

  看過這部“大片”人大附中校長一語驚人:有些家長沒有資格當家長

  《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於4月1日、5日和11日開啟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活動,在此期間,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級停課半天。三百多名學生列隊進入學校大禮堂,同時,還有一百多名學生家長,他們將在這裡觀看一部還沒有公映的紀錄片。在整整九十分鐘的放映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每一段對白都牽動著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情緒。

  覺醒,一場盛大的成人禮

  2017年4月11日下午4點,在鋼琴的伴奏下,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九百名高三年級的學生和九百名學生家長坐滿了主樓前的噴泉廣場。高三學子將在這裡與父母互換家書,宣讀成人誓詞,這是屬於他們的成人禮。在父母為孩子們帶上領花和領帶的時候,他們給彼此一個深情的擁抱,這是一個家庭最溫馨的時刻。而就在兩個小時前,中國首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剛在廣場邊的報告廳播映完畢,國內知名實戰派心理諮詢專家張久祥的一句話仍然餘音繞樑。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篇11

  紀錄電影《鏡子》講述了3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專家評價,“《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社會提供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鏡子》雖然講述了關於家庭情感教育的話題,但在其背後,卻融入了我們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慾望的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今天在什麼地方?將來要去哪裡?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於電影始終。”盧釗凱說,做紀錄片除了要會講故事,更要會“選擇”。《鏡子》選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透過真實呈現3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重新審視了當今時代中國家庭所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