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精選6篇)

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精選6篇)

  《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故事。下面是語文迷整理的朗讀者觀後感,希望你喜歡。

  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篇1

  有人說:每一首詩都有為她朗誦的人,每一個人都有一首等他朗誦的詩。《朗讀者》恰好提供了一個平臺,讓這些作品找到了為她朗讀的人,而那些人也遇見了值得他們用詩去表白的陪伴。

  陪伴,一個多麼溫暖的詞,便是不經意從唇齒間吐露,都會帶著絲絲幸福與感動。親人的陪伴,朋友的陪伴,愛人的陪伴,陌生人的陪伴……每一種都是人生的一份驚喜。人的一生很長很長,一段旅程裡會發生太多太多故事;人的一生很短很短,每個故事匆匆開場過後又匆匆散場。你和我都是這故事裡的角色,總要面對坎坎坷坷,經歷起起伏伏,體會雜陳五味。這百態的人生裡最黑暗的日子、最難過的日子,往往都是沒有陪伴的日子。陪伴的出現,彷彿一道光,穿透了霧靄,照亮了生活。恰恰因為有了陪伴,才有了面對一切的勇敢;恰恰因為有了陪伴,才有了不再沉重的嘆息;恰恰因為有了陪伴,才有了繼續向前的力量;恰恰因為有了陪伴,才有了鐫刻在心底的震撼。

  遇上那些陪伴是一種幸,擁有那些陪伴是一種幸,記得那些陪伴也是一種幸。陪伴,讓所有不幸的日子都開滿了花朵,讓幸福的日子陽光更為燦爛。有幸,在寒冷的日子裡,有你為我取暖;有幸,在悲傷的日子裡,有你借我肩膀;有幸,在寂靜的日子裡,有你陪我聆聽風來的聲音。

  所有的陪伴都是一場驚喜,如果遇見,請好好珍惜。

  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篇2

  最近,開始看一檔電視節目《朗讀者》,節目中主持人說“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令我印象深刻。節目每期有一個主題詞,有關“遇見”,有關“選擇”,有關“陪伴”,有關“眼淚”,有關“告別”,更有關“勇氣”。每一個嘉賓都會朗讀一段文字,或者是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這些人,這些文字給我們分享了親情、友情、愛情以及理想和信仰,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體會。

  節目的開始在各個城市的朗讀亭裡,朗讀者都說“謹以此篇,獻給我愛的人們……”短短的朗讀,飽含著心中的愛與思念,思考與期盼,理想與信仰。當李亞鵬讀著朱自清的《背影》,父親在月臺買橘子蹣跚的背影就在眼前浮動,父愛的深沉悄悄地在心裡流淌;當楊乃斌和媽媽讀著冰心的`《不為什麼》:“‘媽媽,你到底為什麼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額,抵住我的前額,溫柔的,不遲疑地說:‘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讓我深切的感受到母愛的無私與偉大;當徐靜蕾讀著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我會想起外婆慈祥的臉和那和藹的目光,格外的思念;當斯琴高娃讀著賈平凹的《寫給母親》,“現實告訴我,媽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陰陽兩隔,母子再也難以相見,頓時熱淚肆流,長聲哭泣啊。”眼淚不停地流,趕緊打電話給媽媽,覺得媽媽在身邊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初為人母的母親對女兒祝願:“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作家寫給遠方兒子叮囑“要保護你的生命,要冷暖自知,要勞逸結合,更要遠離一切形式的衝突……”;自閉症兒童的父母的勇氣“在生命的意義上,我們都是奇蹟,正如未來不一定比現在更重要,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我愛你,僅此而已”……文字就是這麼的神奇,總能擊中我們內心柔軟的部分,恰如其分的表達出我們的情感。

  在節目中有許多年輕的戰士,燃燒著自己的青春,拼搏著自己的理想,給了我深深的震撼:無國界醫生蔣勵在戰火紛飛的阿富汗接生了數千名新生兒、維和戰士申亮亮在異國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耶魯大學生秦玥飛和年輕的同事們在希望的田野上,帶領村民致富……也有許多年長的前輩依然在堅持著自己的信仰:敦煌女兒樊錦詩不忘初心,一輩子守衛著敦煌文化、已故清華教授趙家和,他曾將一生積蓄全部匿名捐獻給了陌生的貧困學生、紅絲帶校長郭小平,選擇了用愛和奉獻,為一群特殊的兒童撐起了一把傘,為他們擋風遮雨、九十多歲的翻譯家許淵衝說:“生活吶,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生活中有那麼多可愛的人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創造著更美好的世界,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的努力奮鬥呢?

  看到這裡的時候,常常會在想“如果是我,我會想給誰朗讀什麼呢?”想起上次看到巴金、老舍、朱自清這些文學大家的名字還是在上學的時候書本里,長大後的我,丟掉了書本,忘記了文字的看讀寫,也忘記了最初愛書的情懷。而《朗讀者》,讓我重新遇見了那些曾經熟悉的名字和文章,也遇見了曾經的自己。我想,在今後的時間裡,試著放下手機,安安靜靜的去讀一段文字,思考下生活,關心下身邊的人,收穫一個充實的生活。

  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篇3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我都認為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的含義包含著世間一切,一花一草一菩提。它所組成的詩句蘊含著詩人的心境,短短的幾句話就能把一幅幅的畫面放映在眼前。

  品詩,品的是故事,是場景,是字裡行間抹不去的情愁。“牆內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內佳人笑”是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情。詩,是我們華夏的瑰寶,在歷經五千年的時光裡都不曾在人們的眼中消失,而如今懂詩的人越來越少,品詩的人也越來越少,只有極少數人才有發現美的眼睛。

  詩,需要去朗讀,需要將自己帶入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去。以前我只知詩美,卻從未想過朗讀它,可是如今的我才知道只有朗讀才能讓詩的美更上一層。“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要用豪氣去朗讀;“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要用溫和;“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要用悽美。這些好詩如果不去朗讀,不去品味,那詩中的豪情壯志,悽美柔和就展示不出來。古人時讀書要求大聲的朗讀,雖然現在的人也有朗讀,但他們大多是學生時代,只求的大聲不求理解其意,埋葬了詩的意境。

  如今我國還有大量的詩集流落在外或埋葬在土裡等我們去發現,那些因出土而破損的詩集是我們損失最大的財富。試想一下,當你老了,兩鬢斑白,帶著老花鏡,手裡捧著一本詩書,坐在長椅上,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空雲捲雲舒,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呢?

  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篇4

  《朗讀者》帶給觀眾的感受,無論是企業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學者、醫生和普通人,他們雖各有身份之別、建樹之差,但都有著同樣濃度的性情之真。 一對平凡的夫婦上臺念情詩,丈夫為妻子的願望種下滿谷鮮花,更讓人擊節讚歎的是丈夫遇到妻子後的所有荒唐舉動。妻子說,如果當年我有一萬個結婚物件可以選擇,他也只排在一萬名之外,卻被丈夫先通知了所有親朋好友結婚的訊息,收了禮金後再求婚的破釜沉舟之勢反攻,妻子說更打動人的是那一往無前的勇氣。從此一生,丈夫偕著妻子,以開闊的胸襟踐行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古諺。

  濮存昕帶來的散文與故事,屬於半個多世紀前那個弱小的、不名一文的孩子。“我小時候有綽號 濮瘸子 ,直到小學三年級還踮著腳走路。”鮮為人知的'往事裡,是一位名叫“榮國威”的大夫,醫好了孩子的腿,也救贖了一顆幼小的、自卑的心。所以,當濮存昕從老舍散文裡遇見那個改變作家的宗月大師,“便如同看見了改變我生命軌跡的榮醫生,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濮存昕”。牆外是炮火隆隆,圍牆內有人生的初啼,這是無國界醫生蔣勵的真實經歷。太多戰爭中降臨的“生”給“死”帶去希望,她朗讀鮑勃·迪倫《答案在風中飄揚》,“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彈要多少次掠過天空,才能永遠被禁止……”

  96歲高齡的翻譯大家許淵衝譯作等身,《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他榮獲過國際翻譯界的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然而舞臺上直指人心的是當念及生平翻譯的第一首詩,林徽因懷念徐志摩的一抔深情,瞬間令這位老人淚盈而泣,在舞臺上抽噎。由此可知,許淵衝先生能夠在翻譯上不止步於“美”,更追求“真”的心性源頭。

  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篇5

  據瞭解,未來幾期節目中,航天英雄楊利偉、作家劉震雲、配音演員喬榛,以及演員斯琴高娃、蔣雯麗、梅婷等人都將成為“朗讀者”,分享他們喜歡的文字和故事。其中說話略有口音的作家劉震雲,成為朗讀者中的“另類”。而董卿極力說服他來參加,並向他解釋:“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並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核心,真情實感才是最打動觀眾的地方。”

  董卿認為:“這個舞臺屬於每一個人,為所有人開放。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錄製節目時,她為那些非專業的朗讀者們傳授經驗:“隨著音樂醞釀情緒,不要著急,你們讀得都很好。”她還告訴觀眾:“你們的傾聽很重要。如果你們給朗讀者一個聚精會神的眼神,會讓他們更有信心。你們讀過情詩嗎?沒讀過情詩的人生不完整,讀過後你的人生會升華的。”

  首播之後,來自好友和觀眾的反饋令她興奮不已。董卿透露,婁乃鳴導演用了兩個字兒來形容第一觀感“驚了”,“就是完全沒有套路的一個節目,哪裡請來的大神。”她笑:“很多人透過濮存昕的朗讀才知道,原來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真是長知識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身為製作人,董卿直言文化類的節目難做:“我並不認為因為《中國詩詞大會》或者《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誌著今天中國文化類節目開始大火,或者說真的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是起碼它是個風向標。另外也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類節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設計。”

  電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篇6

  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透過情感的紐帶聯絡不同時空的生命。節目中第一個“人”是可見的朗讀嘉賓,針對不同的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為“情感人”的一面。

  之前在採訪中,董卿曾回答過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做《朗讀者》的問題。她說,在文藝綜藝領域裡幾乎所有的節目形態都已經做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但從央視一系列的動作和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朗讀者》的誕生又成為一種必然。對此,主持人白巖松表示:“今天站在這裡,彷彿看到鄰家的妹妹突然之間就弄成這麼大一件事情。《朗讀者》不僅對董卿有意義,《朗讀者》也將對中國電視的觀眾和文化的傳承有意義,它是一個迴歸本源的過程,朗讀雖然是一個現代的字眼,但也是中國文化一直以來的讀、說形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