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電影黑天鵝觀後感2017

唯美電影黑天鵝觀後感2017

  無論如何,當我們從最初的純真,到後來的複雜,再到終老時,回首自己這一生,我們依然要回歸本真,迴歸人性最質樸、最純潔的那一面。下面是唯美電影黑天鵝,快來圍觀吧。

  唯美電影黑天鵝觀後感2017【篇一】

  《黑天鵝》的女主更為人熟知,其中的舞蹈部分也相當唯美。對於不少影迷的質疑,比如“很黃很暴力”、“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週末影院”等等,小編很抱歉沒有迎合各位的口味,也表示這是我個人選片的問題,以【週末影院】的宣傳和福利來講,這個活動以及部門人員一直在努力,希望大家不要一概而論。

  而單單談影片本身,我以為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影片的細節處理得相當到位。比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Nina走路的姿勢?影片多處鏡頭以Nina的背影切入,走路的樣子戰戰兢兢,活像一隻受到驚嚇的小天鵝;再比如,那些Nina身上的異變,背上生出黑色的羽翼,腳趾之間粘連成蹼,直到最後在舞臺上呈現的那個羽翼豐滿的黑天鵝,無不是她一步一步瘋魔沉淪,走向死亡,也走向完美。

  “不瘋魔,不成活。” 不是嗎?

  從小活在媽媽的保護或說監視之下的她,對媽媽有種抗拒但無法抵抗的畏懼之心,28歲的她還‘被’媽媽換衣服,赤裸著袒露在媽媽‘關切’的目光之下,房間裡堆砌著毛絨玩具。Lily改變了她或者說成全了她,她僅僅憑藉嫉恨和臆想,使自己變得神經緊張,變得dangerous,同樣也變的perfect,就像她的前輩Beth一樣。在Nina抹上Beth口紅(很好看的唇釉,求色號)的那一刻,既是被黑暗吞噬的開始。

  人身體裡總有一星半點的陰暗面,Nina壓抑了太久,黑天鵝這個角色需要她釋放,包括性。她一點一點抓開了自己純潔清新的皮囊,蛻化成了被嫉妒左右的可怖的黑天鵝。而舞臺上的她無法再回到純粹的白天鵝,她親手殺死了原來的她,也真實的感受到了完美。

  生命也晦澀難懂,也有沉淪和滅亡。

  唯美電影黑天鵝觀後感2017【篇二】

  一部唯美的電影,一部驚悚的電影。

  影片裡的演員都是美女,很漂亮.這是這部點電影給我的初步印象。當然,這部電影也有很豐富內容告訴觀眾。

  舞者妮娜(娜塔麗-波曼飾)已經二十八歲,技藝無可挑剔,卻一直以來沒能成為她們藝術團的臺柱子。她的藝術總監,法國人托馬斯告訴她,“四年來,你每一次舞蹈都毫無瑕疵,但我從未見你失控,從未見你釋放自己。”。是的.,一位謹慎,優秀,不允許自己犯錯 要求完美,不能施展自我的女芭蕾舞演員---妮娜,她演繹代表著善良,純潔,懦弱的白天鵝,當仁不讓是最佳人選。但團領導為了給團創受益,為了博得觀眾的喜愛,為了把芭蕾舞演繹的更完美,他決定演黑白天鵝的演員讓一個人來演。這給妮娜帶來了挑戰。儘管後來她終於有機會在《天鵝湖》中一人分飾黑白天鵝兩角,成為當女一號,她卻始終惴惴不安。

  妮娜,是媽媽眼裡的乖乖女,每天很認真的練舞蹈,力求每個動作做得完美。每當她很累的時候,她只是在自己的床上靜靜地躺著,似乎內心總有什麼被壓抑。她消瘦的身體,讓人看著心疼。還有她背部的皮疹,這是她內心壓力的軀體化表現,這也讓人心疼。我知道,我是把自己的某些情緒投射在她的身上了。我的大女兒身上的某種氣質特別的像妮娜。這讓我內心很不舒服,有點自責。我在反思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把自己的某些期望,焦慮,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嫁給了孩子。希望透過孩子來實現我的自我價值。

  再回到劇中,白天鵝的矜持、優雅和無害是尼娜本色,她演繹白天鵝完全不成問題,但事情的關鍵在於,她要如何化身為邪魅而妖冶的黑天鵝。怎樣才能把把黑天鵝的野性,激情,自我,以及對王子的誘惑表達出來。

  一人分飾兩角的尼娜,在現實中也日漸分裂。她難以突破多年來“媽媽的乖女孩”的角色。導演為了激發他內心的自我,親吻她,性侵犯她 甚至把這一角色給了團裡的另一個女孩兒。此時,妮娜內心萬分痛苦.她覺得她的競爭對手是靠色贏得機會,此時她出現幻覺,尼娜被幻覺和慾念折磨到幾近瘋魔。她把自己內心的那份“黑天鵝”幻化成競爭對手,她用玻璃碎片刺傷了對方(其實是刺傷了自己),她內心的黑天鵝幾番掙扎破繭,終於成功完美的被演繹。

  人性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嗎?一位印度老人對孫子說,每個人身體裡都有兩隻狼,他們殘酷地互相搏殺。一隻狼代表憤怒、嫉妒、驕傲、害怕和恥辱;另一隻代表溫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愛。小男孩著急地問:“爺爺,哪隻狼更厲害?”老人回答:你餵食的那一隻。—— 你的心所朝的方向就是你未來人生的路!

  白天鵝,黑天鵝,也是妮娜人性裡典型的兩面。她被慾望,名譽,地位,所奴役,為之瘋狂。

  這又讓我想起在炎風神經症群做值班諮詢時,有時會遇到某位求助者,自述有幻覺。看到此電影,也更能理解這些有幻覺的求助者內心的苦楚。這樣的患者,屬於精神分裂症了。還有些追求完美,追求極致的求助者,導致自己患上強迫症。這些人,內心也住著一隻黑天鵝,一隻白天鵝。猶如上邊印度老人所說的兩隻狼。

  再回到影片尾聲,妮娜帶著傷完美地演繹完白天鵝,她從高出跳落下來,躺在墊子上,從腹部取出半截玻璃碎片。我相信妮娜終將會藉著天鵝的軀殼,找到自己。

  再次呼籲家長們(包括我自己)教育孩子,其實質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放棄自己的“執”,讓孩子做他自己,成為他自己。

  唯美電影黑天鵝觀後感2017【篇三】

  今天,閒來無事,我看了美國電影《黑天鵝》,看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異常沉重。

  影片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芭蕾舞演員妮娜,她和退休芭蕾舞演員母親艾麗卡住在一起,她的母親是一位生活裡只有舞蹈以及雄心勃勃職業目標的女人。好機會終於降臨,當導演托馬斯決定為新一季《天鵝湖》挑選新演員時,妮娜成為了第一候選人,不過她還有一個競爭對手——莉莉。托馬斯要求演員能夠一人分演兩個角色:白天鵝和黑天鵝,演員不僅能演出白天鵝的無辜與優雅,還要演出黑天鵝的詭詐與放縱。妮娜是完美的白天鵝,而莉莉卻是黑天鵝的化身。漸漸地,兩位舞蹈演員的競爭與對抗進入了扭曲狀態;同時,妮娜為了能夠出演天鵝皇后,把黑天鵝的角色演得很完美,她入戲很深,開始不顧一切地探索自己黑暗的一面……

  整個影片完全沒有外景拍攝,沒有白天明亮的光線,沒有碧藍的天空。從開始到結束,故事始終被置於昏暗甚至黑暗的背景下——訓練廳、化妝間的長廊、黑暗的地鐵、舞臺等等,正如情節的推進對主人公內心的反覆壓迫。娜塔莉·波特曼以瘦骨嶙峋的身體、蒼白的臉、驚恐不安的眼神,完美地詮釋了那個清教徒般的舞者妮娜。演員舞臺上的分裂促成了現實中隱秘人格的暴露,現實中的裂變又反過來成就了舞臺上兩種相反角色的塑造。而芭蕾舞者那追求至純至美藝術境界的瘋狂,使故事的主題濃縮成經典。

  看完之後,我對人性進行了深深的思考。其實,在我們每個人心裡,何嘗不也具備著白天鵝和黑天鵝的兩面性?——白天鵝代表“善”,即:純潔、美好、善良;而黑天鵝代表“惡”,即:慾望、陰暗、狡詐等等。在我們初來這個世界的時候,心裡白天鵝的成分會很多,我們曾經心懷美好,有著一顆赤子之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我們對社會的複雜性有了一定了解,為了生存,需要去適應,這時,心裡黑天鵝的成分就會逐漸增多,而白天鵝的成分會被慢慢蠶食。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午夜夢迴,一些事件會觸發你內心的善良和純潔,使你經常自省;也或許,你經常處於陰暗的麻木中,久而久之,你就不再是當初那個“純潔”的你,或許你曾經被欺騙、被背叛……你不再相信這世間的美好,你的“三觀”一再被重塑。每天,你都在“善”與“惡”的交鋒之中,一念天堂,又一念地獄,你時常和自己鬥爭——和自己的慾望鬥爭,和自己的狡詐鬥爭,和自己的陰暗面鬥爭……你心裡白天鵝和黑天鵝的成分也在動態變化著。

  越隨著年齡的增長,越覺得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間存在著“灰色地帶”;人也不是非善即惡的,即使是善人,也會有惡的念頭;即使是大惡人,也會有善良的想法——社會有多複雜,人性就有多複雜;反過來說,人性的複雜,又導致了社會的複雜,兩者互為因果。而我們作為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在這個多元價值觀的洪流中,或許會感覺到一次次被衝擊,又一次次被顛覆,我們能夠做的,無非是在一次次的衝擊和顛覆中,努力站穩,不被洪流沖走,不被負面的價值觀佔據頭腦。有時,說是受外界的影響,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和自己博弈,在和自己的慾望博弈?外面,或許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個“我”,一個由我的“各種想法”所營造出的環境。

  無論如何,當我們從最初的純真,到後來的複雜,再到終老時,回首自己這一生,我們依然要回歸本真,迴歸人性最質樸、最純潔的那一面。不過那時的“本真”,已然不同於起初的“本真”,而是一種歷經滄桑世事後的沉澱,是大浪淘沙後留下的珍寶……回顧我們這一生所遇到的人,不會有一個純粹的好人,好到上善若水;也找不到一個純粹的壞人,壞到乾淨利落。生命不過是空間和時間的產物,善與惡就如雲和雨,風的走向左右了他們一剎那的轉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