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四冊第五單元作文:觀看電影《暖春》有感

高中第四冊第五單元作文:觀看電影《暖春》有感

  愛是什麼?愛是溫暖,溫暖是甘甜的雨露滋潤著你的心田,它使你感到幸福,它使你充滿信心。沒有溫暖的春天,萬物就不會再生長。只要人人充滿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高中第四冊第五單元:觀看電影《暖春》有感,歡迎閱讀。

  篇一:觀看電影《暖春》有感

  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催人淚下的電影《暖春》,影片主要講述了一位偏僻山村的老爺爺在荒郊野嶺發現了無父無母的孤兒小花,並把她帶回了家。從此,爺孫倆就相依為命,共同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讓小花能夠上學讀書。小花終於不負眾望,以每一次都考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最終成為了山村裡的第一位大學生。畢業後回到家鄉,當上了山村教師的感人故事。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思緒萬千。小花生長在大山裡,父母雙亡,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過著衣不避體、食不裹腹的生活,被好心的老爺爺收養,但又不被叔叔、嬸孃接納。於是老爺爺和小花不得不同叔叔、嬸孃分開居住。由於大山人煙稀少,生活條件差,再加上老爺爺年紀大,沒有能力供小花上學讀書,老爺爺只好和小花上山砍枝條編竹籃、竹筐,賣的錢供小花讀書。小花也很懂事,為了節約紙張,她讓老師用鉛筆來改作業,目的是為了用完本子後用橡皮擦乾淨了再寫,她的鉛筆也是用得實在不能用了為止。她堅持到校學習,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每天放學回家後,她除了完成作業外,還要幫爺爺編筐。但是她的學習總是年級第一。並且用善心感動了叔叔、嬸孃,一家人從此過上了既幸福又美滿的生活,小花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上最好的大學。

  我們現在有了良好的家庭環境,有了優美而又舒適的學校環境。我們還時常出現上課亂講話、上學遲到、早退的現象。回家後不但不幫父母做家務,反而吃飯讓人盛,喝水讓人倒,就連襪子、紅領巾自己也不洗,還愛和別人攀比,衣服不好看就想扔,文具沒用完就扔掉了。自己的學習任務沒放在心上,總是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才極不情願地完成作業,把作業當成了一種負擔,還時時給父母出難題、使性子、添麻煩。我們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學校是花朵,小花卻生活在大山裡,但她不向自己不幸的.命運所屈服,想憑藉著知識走出大山。於是她克服困難拼命讀書,最終成了大山裡的第一位大學生。我真的為小花的命運而感到悲傷,為個別同學不愛學習感到可惜,為小花熱愛學習的精神感到欽佩。面對小花,反省我們自己,我們真的應該向小花學習,珍惜現在的學習條件,面對困難不屈服,做一個像小花一樣勇往直前的好學生。

  篇二:《暖春》

  11月22日,星期四,一個多麼有意義的日子——“感恩節”。這天下午,老師帶我們來到三樓的多媒體教室觀看電影《暖春》。這部電影中的小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花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一天放學後,小花從她簡陋的鉛筆盒裡拿出一枝短鉛筆來到老師面前對老師說:“老師,您能用鉛筆給我批作業嗎?”老師問:“為什麼?”小花說:“這樣,我用橡皮擦完後還可以再寫。”教師問她是不是家裡很困難。小花沒有說別的,只是輕輕地說:“我只想讓爺爺少砍幾根柳條。”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小花為了不讓爺爺那麼辛苦地賺錢給她買學習用品,所以才讓老師用鉛筆給她批作業,她是多麼的懂事啊!

  電影中還有這樣的片段:一天,小花放學回來,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而這時爺爺還在山上砍柳條。小花就趕緊披上一張油紙拼命地往山上跑,她要到山上去找爺爺……爺爺倒在了回來的路上。小花找人把爺爺抬回家後,為了讓爺爺快點醒來,小花一邊哭喊著叫“爺爺”一邊為爺爺唱歌。

  第二天,叔叔要上街為爺爺買藥,嬸孃讓他為自己捉螞蚱,說是吃了螞蚱能夠生出小寶寶。小花聽了叔叔和嬸孃的對話,就向胖嬸要了很多瓶子,每天帶一隻瓶子去上學,放學就到路邊去捉螞蚱,路邊的螞蚱被她捉完了,她就到山上去捉。後來她把捉到的螞蚱都送給了嬸孃,並說嬸孃吃完螞蚱就能生小弟弟了。

  從這些事情中,我感受到小花的確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也更讓我認識到,任何一個人,在接受了父母養育這恩、長輩的關心之情的同時,都應當學會感恩。所謂“知恩圖報”,應該是當今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也是社會進步的主要表現,我們只有廣泛地弘揚知恩、感恩、報恩的社會風尚,才能最終實現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篇三:暖春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暖春》,這部電影讓人很感動,眼淚幾次流下來,看完以後,我感觸非常深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小花兒和老人的鏡頭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

  影片一開始就讓人垂淚、一次又一次感動的鏡頭:在一個柳樹剛發新芽的初春,天才矇矇亮,一位衣襟襤褸、面黃肌瘦的小姑娘拼命在一條鄉間小道上飛快的奔跑著,可能是因為她太疲勞了,一不留神暈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手中那個旋轉的風車也摔在地上壞了。天漸漸亮了,一位農民在村口看見了她,用板車把她運回了村裡。在那個連自己都吃不飽的年代,加上她又是一個女孩,村民們誰也不願意照顧這個可憐的小姑娘。最後,還是把她帶了回家照顧。在他的細心照料下,小姑娘終於甦醒了過來。老人問了半天,她才支支吾吾地說出了自己名叫小花兒,才7歲。由於父母雙亡,就連最親愛的奶奶都去世了,自己又忍受不了養父養母的虐待,所以從那個村子裡跑了出來。看著這個苦命的孩子,老人不顧家裡人的強烈反對,收養了她。

  現在7歲的孩子,已經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了,已經坐在明亮而寬敞的教室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把她當成是他們的“掌上明珠”,寵著她,事事順著她,無憂無慮地幸福的生活著。可小花兒這麼小的年紀,就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受了那麼多的苦。真是很可憐,那忍不住的淚水流了下來……

  老人的兒媳婦看到家裡又增添了這樣一個累贅,幾次都想把小花兒給遺棄,可老人都想方設法把小花兒找了回來。為了不增加兒子和兒媳的負擔,老人帶著小花兒和他們分開住。為了讓小花兒上學,老人冒著生命危險:頂著大雨,爬山越嶺,到陡峭的山坡上砍柳枝條兒,以編成竹籃,拿到集市上賣,來賺錢供小花兒上學。老爺爺終於積勞成疾,病倒了。老爺爺病倒後,小花兒寸步不離地守候在老爺爺的身邊,又是煎湯,又是熬藥,還不停的跟老人聊天、唱歌。在小花兒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終於康復了。雖然兒媳婦這樣對待小花兒,但小花兒仍然不記仇,處處為她的嬸孃(兒媳婦)著想。她的行動感動了嬸孃,嬸孃最後把她當成是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老人與小花兒,他們沒有血緣上的親屬關係,這使他們之間的愛更加高尚、更加純潔。看到這裡,我又被他們這種世界上最高尚的愛所深深感動,淚水不禁充滿了眼眶。

  在像春天的暖暖微風的擁抱下,小花兒茁壯成長。十四年後,小花兒大學畢業了,成為了村子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為了回報老人對自己的愛,為了照顧年老的老人,小花兒放棄了優越的城市生活,回到了老人的身邊,當了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

  愛是什麼?愛是溫暖,溫暖是甘甜的雨露滋潤著你的心田,它使你感到幸福,它使你充滿信心。沒有溫暖的春天,萬物就不會再生長。只要人人充滿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