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000字(通用40篇)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000字(通用4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長的結尾。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

  中國是一個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新一代的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作為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和戰士為維護祖國的尊嚴和獲得祖國的榮譽為後人做出了榜樣,有多少共產黨員為國捐軀,然而有許多人面對物質的誘惑賣國求榮。我們時刻要重視祖國的利益。還要奮發圖強。一個集體、一個強大的國家要處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立志奮發的精神。俗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只要有堅強的信念,什麼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敗的,他們經過了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錢和物質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語動搖。我們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們。吃剩的菜和飯,他們不是選擇倒掉,而是選擇繼續把剩菜剩飯吃完;破舊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們都會選擇扔掉,他們會用針細密地縫起來,因此,你會看到他們的衣服上有一個個補丁。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取長補短、勇於創新的民族。中國文化遺產格外豐富,這與古代人民的勤學好問是離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顏真卿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無不述說著勤學的重要。弘揚美德還要敬重長輩,有禮貌,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表達了自己對別人的尊重。在現在的社會中,文明禮貌和文明教養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在生活中一定要誠實守信,有了誠實,你就有了朋友,有了堅強,臉上就洋溢著笑容;沒了誠實,你就有了敵人,有了灰心,臉上就愁眉苦臉的。當你在同學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你的孝心的時候;當你向長輩和老師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懂得“堅持就是勝利”的時候;當你學會“寬容對待他人”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是在弘揚中華美德嗎?

  2014年,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一個調查節目“家風是什麼?”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2012年國慶前期央視推出的“幸福是什麼?”電視臺的記者奔赴各個地方採訪了很多工作者。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無奈。“家風”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沒有那麼清晰了。“幸福”是經常會用到的,“家風”就很難回答。經過思考,很多普通老百姓回答:“家風是中國傳統,不能忘。”“做人要誠實、厚道。”“別出去打人。”家風是家庭遵守的規則、道德。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甚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長年品行的沉澱才能形成。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很多新的東西浮現在人類的腦海裡,很多舊的思想漸漸淡去。家風對現在的家庭來說已經變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風被遺忘。現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幾家人會談論家風?親朋好友都是討論如何賺錢、怎樣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重提家風,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這是一種良好文化的迴歸,是一種智慧的挖掘。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家風意識,一個家庭的品德是高尚、純潔的,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的!

  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曾以系列報道形式播出了持續很多天的專題節目《家風是什麼》,讓“家風”這個離我們有些遙遠的詞語瞬間成為被大家討論的熱點。家風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來,卻又隱隱想起什麼,也許是看到的一部電視劇,也許是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一句掛在耳邊的不經意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著歷久傳承的家風。家風是什麼呢?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範,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有形的傳承。家風一般透過家規、家訓等有形的行為遵守,形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無形的道德精神氛圍。自古以來,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傳承,很多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如《國語》、《論語》等許多典籍中都蘊含家風家教精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更是成為家教典範。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處事之道。有的家訓處事公道,積德行善;有的則自私自利,背信忘義。因此,家風的純正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裡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

  落日的餘暉灑滿爺爺家的院子,望著美麗的夕陽,我想著剛剛看到的問題:家風是什麼?一轉身,我看見那個忙碌的背影,頓時有了答案……

  家風是承擔。老太太生了三個兒子,他是老大,自然是最辛苦的孩子。聽爸爸說,他16歲以前,幫父母照顧弟弟,16歲以後,開始分擔農活。“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從未向父母撒嬌偷懶,而是以一個小男子漢稚嫩的肩膀默默承擔起自己作為長子的責任。以前沒有化肥,人們就從河裡挖河泥作肥料,老太爺要幹別的事,挖河泥的任務就交給了他。寒冷的冬天,破舊的屋子裡,一位少年被凍醒。他幫兩個睡的正香的弟弟蓋好被子,咬牙穿上冰冷單薄的衣服,離開了尚有餘溫的被子。他來到河邊,小心進入河中,開始挖河泥。刺骨的河水讓他的腿幾乎沒有了知覺,他咬牙堅持,直到幹完活。他,就是我的爺爺。因為挖河泥,沒有錢治腿,爺爺腿部患了風溼性關節炎,膝蓋疼了大半輩子,但他從未抱怨,他把這當做自己的責任。家風告訴我要勇於承擔。

  家風是嚴格,爺爺只上了幾年學,認識僅有的一些字,但他仍在幹活休息之餘和弟弟學習寫字。他保守了沒文化之苦,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孩子做個有文化之人,所以,他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爸爸說,小時候,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他便不敢回家,爺爺那失望的眼神和板起的面孔,是他童年無法抹去的記憶。如今,每次回老家,爺爺都會詢問我的成績如何,並告訴我要努力學習。記得7歲的暑假是在爺爺家度過的,爺爺每天都會問我當天的作業有沒有寫完,當時剛上一年級,正貪玩,我便滿口答應。暑假的最後一個星期,爸爸來接我時發現我在補作業,懲罰我不許吃飯,直到把作業寫完,我哭著看向一向疼愛我的爺爺,他只是板著臉,轉過身去,一言不發。家風告訴我嚴格使人優秀。

  家風是孝順。聽奶奶說,因為爺爺老實憨厚,什麼苦都吃,但不愛說話,所以老太太不喜歡他,覺得他木訥呆板,不及小兒子靈巧精怪。小時候,當三爺爺欺負爺爺時,老太太總當沒看見。分家時,將最不好的一塊地給了最辛苦的爺爺,老太太和老太爺跟著三爺爺過,錢也大部分都給了他們。但爺爺從不計較,老太爺去世後,老太太時常一人發呆思念太爺,所以爺爺叮囑我們常去看看老太太,陪她說說話。若三爺爺家有事無人做飯,爺爺就讓奶奶做好了送給老太太。家風告訴我要孝敬父母長輩。

  我靜靜看著被金紅色餘暉籠罩的爺爺,想起他無聲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了我。他並不點明,只是讓我自己領悟。用行動向孩子證明,是最棒的教育。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4

  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漫長的言傳身教的過程。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乃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澱才能形成。好的家風,教給子女的是優良的品質,傳給後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風的薰陶,有家訓的指引,有家規的約束,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才會風雨無阻,一路前行。

  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司馬光雖位高權重,但他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告誡其子:儉以立名,侈以自敗。後來便撰寫了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司馬光借鑑了諸多達官顯貴之子的墮落與腐敗的教訓,吸取經驗,從嚴教子,使得其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我們熟悉的三字經裡曾有這樣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的一個細胞,良好的家風,與我們的父母息息相關。父母對我們的影響與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有好的父母就能樹立起好的家風。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雖然我的父親母親不識字,但是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從小他們就對我說:“不要出去招風惹事,更不能和別人打架,不能拿別人家的東西,貪圖人家的小便宜……”雖然是些普普通通的話,但我一直按照父母的吩咐,認真地做著每一件事,直至我長大。

  現在我也結婚生子了,我和妻子一樣,時常用父親和母親教育我的話教育兒子,雖然兒子不懂,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會懂,他會和我一樣做好自己的事。其實,家風有時就是一席話,一席讓我們銘記一生的話,雖然不是哲理,但它卻是為人的道理,一直引領著我們前行。

  家風是一種傳統美德,好的家風對社會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優良的傳統,更需要這種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真誠地希望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向善的,家庭裡每一個成員的品德都是純潔的、高尚的,那麼我們的社會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民風,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

  我們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家庭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付出與努力,更需要我們對優良傳統的繼承。家風,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傳承,需要時光的沉澱與積累。只有不斷地提升我們的小家風,才能更好地塑造我們的民風,中國風。

  有人說家風是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待人忠厚;有人說家風是勤勞踏實、節約樸素、正直清白;還有人說家風是詩書繼世、謙虛謹慎、精忠報國。我說家風是一面鮮豔的旗,一面承載著道德、文明、誠信、禮儀、和諧、團結的旗。相信有家風這面旗的引領,我們的家會更幸福,我們的社會會更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更強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5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每當耳邊想起稚童誦讀的《規》,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回首中華五千年,長江黃河不絕流,炎黃血液於水濃。

  古人云:家—國—天下。不論是原始的母系社會,還是後來至今的父系社會,無不是以家庭為單位。周朝禮儀萬古傳,宗法情緣,讓家人間情感相通。一代,一代,父教子學,家訓家風就這樣傳承了下來。社會的穩定依賴於家庭的和諧,而家庭的和諧,正是良好家風的傳承。

  細品古昔,諸賢家風名揚萬戶。

  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中雲: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仔細想來,這也是他的生平寫照。少時家貧,劃粥分食,刻苦攻讀。蒼天不負,終成名相。成功之後的他卻依舊嚴於律己;簡約樸素,不忘初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致生前不曾豪奢,入殮竟無新衣。一日,看到為朝廷之女的兒媳用從孃家拿來的絲綢做帳幔,心裡不高興,道:這樣好的絲綢,怎麼能用來做帳幔呢?我們家一貫講究清素節儉,你們如果把這些奢華的壞習慣帶到我家裡,亂了我的家規,我就要燒了你的綢緞!正是這樣嚴格的範氏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後人。

  “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曾氏後裔經歷的餘年而不衰:中國近代外交家曾紀澤,數學家曾紀鴻,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翰林院最年輕的進士曾廣鈞等等,而這些卻是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兒孫。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家風的薰陶,而曾國藩家訓更是眾多家訓中的代表。曾家門風,以“八本”“三致詳”為精髓,為今人提供了堪為典範的藍本。曾國藩曾留下了十六字箴言家風: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家訓如此,而曾國藩自己的言行更是“苛刻”。家裡不得僱傭僕役,男人必須下田耕地,女人需要親自紡織。據說,他穿的鞋都是夫人做的。他對祖訓的恪守,不得不讓人們肅然起敬。也正是這樣的家風和這樣的模範作用,讓曾氏家風傳承數代而不衰。

  縱觀古今,戶戶家風平凡而又偉大。

  央視“家風走進基層”專訪欄目,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不論是問鼎諾獎的作家還是各行各業的普通市民,都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莫言說:“重視文化,與人為善。”

  麵攤老闆說:“天上不會掉餡餅砸到我頭上的,做人要實在一點,樸實一點,厚道一點。”

  臺灣企業家黃梅頓說:“父親崇信儒家思想,常說一句話,我們不要做不要孩子做的事。”

  撫今追昔,不難發現,中華兒女的成長道路上,都有各自獨特的家風,或大如朝廷大員,或平凡如市井居民,家風都沐浴著我們。

  雲往哪兒,取決於風的方向,風不定,運會迷茫。人如雲,行走在人世的天空裡,家風尤為重要。良好的家風有如春風化物,雖默無聲息,卻指引人生,淨化心靈。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6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風。良好的家風需要家裡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而好的方面要一直延續下去。

  什麼是家風?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父母常常告誡我對待別人要胸懷寬廣,不要斤斤計較,對於別人的錯誤要大方原諒,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記得一天晚上,我正準備睡覺,卻聽見樓上的小妹妹在哭鬧,哭聲一直圍繞在我耳邊,我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心想:樓上的小妹妹真令人討厭!可是當我準備去敲他們家的門時,媽媽卻攔住了我,並叫我不要去打擾人家。聽了媽媽的話,我感覺難受極了。第二天早上,樓上的阿姨一臉抱歉地對我媽媽說:“真對不起,昨天晚上我女兒不舒服,所以吵到你們了,請見諒。”“沒關係,你女兒沒事吧!”媽媽一臉關切地說。“沒事,沒事”阿姨連連擺手,“實在是太對不起了”我在門後聽了她們的對話,感到十分羞愧......對於這件事,我一直忘不掉。當時我的做法是錯誤的,而媽媽的做法是正確的。這次我沒有按照父母的話做,所以我以後一定要“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嚴己寬人,既往不咎”。

  記得在我八歲那一年,有一次我和爸爸玩捉迷藏。我趁爸爸不注意,飛快地往房間裡跑,卻沒有注意到茶几上的玻璃杯,我跑過去的時候,手肘不小心碰到了玻璃杯。一陣脆響後,玻璃杯掉在了地上。我嚇壞了,趕緊躡手躡腳地飛快躲了起來。聲音驚動了爸爸。他轉過身,看見碎了的玻璃杯。過了一會兒,爸爸走進房間,躲在櫃子裡的我心就像懷揣一隻小兔子一樣,怦怦直跳。爸爸發現了我,一臉嚴肅地問:“玻璃杯是你打碎的嗎?”我聽了爸爸的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心想:如果我承認是我打碎的話,爸爸一定會責怪我的,這該怎麼辦啊?爸爸看到我猶豫不決的樣子,心中有了答案,便說道:“好孩子要誠實,是你做的,就應該承認。”最後,我鼓起勇氣對爸爸說:“是我不小心打碎了。”本以為爸爸會批評我,可爸爸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和藹地對我說:“一個人犯了錯並不可怕,只要勇於承認就是好孩子。”那一次爸爸對我的教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現在我還銘記於心。從那以後,我也一直堅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我家的家風還不止這些:比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在它們的影響下,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家風好似一面明鏡,能從你的言行舉止中反射出你的個人修養,所以優良的家風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7

  每每在工作勞累的時候,就會想家,就會想父母。而每想到父母,就會想到我們家的家風。

  生於典型的嚴父慈母的四口之家,可能稍微特殊一點的就是父母有兩個暖心的小棉襖。因此,在父母獨特的“育女”理念下,形成了我們家的良好家風。

  在傳統的觀念影響下,父母對我們姐妹二人的要求非常嚴格,第一個生存之道就是自立自強。還記得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很忙,常常加班至深夜,但是即使是如此忙的工作也從來不會耽誤給我們做飯。那是一個晚上,玩了一下午的小夥伴各自散去,只留我和妹妹兩人在家焦急等待父母回家做飯,時間在流逝,而父母的加班似乎並未停止。這時候我想嘗試一下自己做飯,那時家裡還是用煤球爐,只見過母親怎樣淘米、放水,卻不知煤球爐要把通氣蓋開啟,也不知要放多少米和多少水。就這樣父母回來看到的是滿滿半鍋米,哭笑不得。但我依舊記得父親驕傲的對著鄰居說:“我女兒長大了,知道自己做飯了。”也就是從這開始,每次在我外出求學還是遠行,老爸總是告訴我,女孩子要自立自強,鼻子下面就是路,大膽的走下去。也是帶著父母的信任和鼓勵,我們姐妹兩才能獨自在外求學多年並留在鄭州打拼。

  誠實守信是父母處事做人的一貫作風,這應該也算是我們家的家風吧。父親近年來做些工程上的小生意,去年過年的時候,資金週轉出現問題,一時間臨近過年,工人工資遲遲無法到賬。父親周圍的朋友均採用“以物抵錢”的方式來給工人工資,也就是用廉價的酒發給工人來抵大部分工資,有朋友建議父親這樣做,但是父親毅然決然的拒絕,他說,我不會做這種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工人辛苦一年最缺的是錢,而不是酒,如果缺的是酒,他們可以用工資去買自己需要的酒,做人要講誠信!最後,父親臨近大年二十八還在借錢,終於在年前把所有工人工資結算清楚,看著父親忙綠的身影和工人們開心的笑臉,我熱淚盈眶,感動於父親的誠實守信,為我有這樣一個用自己的行動告知我何為善良的父親而驕傲和自豪。

  和氣寬容是父母做人的又一準則。父親家中兄妹6人,作為家中老五,理應受到哥哥姐姐的照顧,但父親確是整個家裡的“調和劑”。無論是家裡房子的劃分還是爺爺的贍養問題,都是父親主動站出來出方案並徵求大家的意見,父親考慮到我們家只有兩個女兒的情況,會主動捨棄一些東西。也正是父母的和氣寬容才使得我們整個大家族團結一心,幸福和諧。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這些品質或多或少的體現在我們姐妹二人身上。兩個人在鄭州互幫互助,多少不會感到孤單,雖然沒有大起大落的經歷,沒有大紅大紫的光耀,都如父母一樣,從從容容,平平淡淡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8

  聽到老師佈置這個題目,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我腦海中盤旋:什麼是家風呢?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向媽媽求助,她告訴我,家風就是父母給予自己的好教養,好品行,好習慣,我似有所悟,心想:尊老愛幼,勇於懂得承擔責任也是好品質,好家風吧。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後在媽媽校園裡玩,我把一塊小石頭拿起來,往旁邊的一根柱子上投去,不小心砸到了正好從旁邊經過的一個小妹妹,她“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我感覺自己闖了禍,趕緊跳到草叢裡躲了起來。她的哭聲把她媽媽招了過來,她一見到她媽媽,哭的更兇了,嚇得我大氣不敢出一聲。她向她媽媽說了事情的經過,她的媽媽緩緩地向我走來,並心平氣和地給我講道理,但我就是不敢出來,也沒有勇氣向小妹妹道歉,於是阿姨拿起手機,撥通了我媽媽的電話,給媽媽說了這件事,並讓媽媽下來。

  過了一會兒,媽媽從辦公室裡走了出來,她和阿姨溝通了一會兒,把我拉到旁邊,對我說:“孩子,你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能掩蓋自己的錯誤,更不能逃避錯過了一會兒,媽媽從辦公室裡走了出來,她和阿姨溝通了一會兒,把我拉到旁邊,對我說:“孩子,你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能掩蓋自己的錯誤,更不能逃避錯誤,作為大哥哥,愛幼是一種擔當,也是一種美德”聽了媽媽的話,我內心經歷一番激烈的鬥爭,既有對小妹妹頭被砸傷的恐懼,還有害怕被批評的難為情,更有作為一個大哥哥的擔當和勇敢驅使我向她鞠躬,表達了我的歉意:“對不起,妹妹,我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我,好嗎?”她說:“沒關係,我原諒你了,就是我的腦袋有點疼”。我跑到媽媽辦公室裡給她拿了一兜週末媽媽剛給我買的零食,她又開心地和朋友去玩了。我從小妹妹那學到了做人要寬容,從媽媽的教導裡,明白了勇於承擔責任和愛幼的重要性,並感召我還要學會尊老,發揚我們家的好傳統,我的爸爸,爺爺就是非常孝敬老人,對老人十分關心的我的榜樣。

  放寒假時,我和媽媽去火車站小商品城,在公交車上,我看到最後上車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七旬老人,我毫不遲疑地對老奶奶說:“奶奶,請您坐到這裡來吧!”老奶奶慈祥地對我說:“謝謝你呀,孩子,你真是懂禮貌!”“不用謝,奶奶,您歲數大了,就應該坐著。”回頭看媽媽,媽媽正含笑地看著我,對我點頭。我偷偷地對媽媽說:“媽媽,我這麼做,以後如果我的奶奶坐公交車時也會有人給她讓位的。”媽媽說:“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是會互相傳遞的!”

  我一定要把勇於擔當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傳下去,讓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和我的同伴,都去做一箇中華美德好少年,那樣我們國家也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美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9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家庭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同的家風蘊養出不同的孩子。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頗有道理的。因為一個孩子在他沒有選擇能力和選擇意識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受原生家庭的薰陶,形成不同的性格,品行,擁有不同的為人處世方式。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權力的繼承,也不是充盈的金錢,而是一個良好的家風,這也是真正能夠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我生活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在我的印象中,從小父母幾乎沒有在學習上過多督促過我。說的最多的,反而是要求我晚上早早睡覺。爸爸空閒時總會看書,媽媽則是聽著廣播上的音樂,心情愉悅的做家務。因此,家中的電視機似乎成為了一個擺設。由於每天早早睡覺,早晨媽媽起來做飯時,我也從睡眼惺忪變的充滿精神,背一背乘法口訣,或者翻翻桌子上的唐詩。那時我便領會到,一日之計在於晨。至今我仍覺得早睡早起是一個好習慣。

  生活中的儀式感,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小時候每學期發新書,大人都會極其認真的幫我包書皮,小心翼翼,像是在做一件工藝品般。早上上學時,文具盒裡的十根鉛筆一個個被削的尖尖的。從出生到現在,每年過生日當天,都會有一張專屬的照片,還有牆上畫出身高線來記錄我的成長。從不流於形式,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表達。我時常想,在以後,我也會把這些小小的儀式感帶給我的孩子。

  婚後的我,時常在收拾衣櫃,用一個個透明的儲物袋分類並貼上標籤時,想起在家時媽媽井井有條的衣櫃,我會把剛整理好的照片發給她“炫耀”,她則回應我一個大大的贊。我還曾設想,要把自己會做的所有食物,像酒店選單那樣,印出來裝訂成冊,附上做法,成品圖,在家中讓大家實現“點菜”。現在的家中,擺放最多的,就是愛人一冊一冊的書,據說這是他從小就開始攢下的。每每整理書房,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如他描述的畫面:週末父母去商場買東西,把他送到旁邊的書店看書等候,歸來時作為獎勵,便可以挑幾本喜歡的書買回家。直到現在,週末我常常陪他去河南省圖書館,看書練字,累了泡杯茶,去樓下打打羽毛球,傍晚詠而歸。我們常說,以後我們的孩子大了,週末也要常帶他來少兒圖書館讀書。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在我看來,“家風”一詞,並不是只有像《曾國藩家書》中那般處處蘊含人生哲理。我們普通家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像春雨般,細細無聲的潤養著下一代,也正是這些微小的點滴,映射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豐富起來,走出越來越寬廣的道路。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0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由此可知,如果一個人他的家庭中有好的家風,那麼他一定可以少走彎路,而如果他家中的家風敗壞,那麼就少不得要走彎路了。好的家風會使我們一輩子受益,我們為人做事,受好的家風影響,必定為人受歡迎,做事諸順利。

  我家的家訓有兩條,誠實守信和懂得感恩。雖簡單,但卻是我們為人處事的根本之道,而我的誠實守信,懂得感恩的美德便是在這誠信感恩的家風中日益薰陶而逐漸形成的,它使我受益至今,我相信,它將伴我一世路。

  誠實守信是我們與人相處的根本之道。誠信是華夏民族從古至今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由此可見它非凡的重要性,我的爺爺自小就教導我與人相處要誠實守信。對於一件事,印象尤為深刻,深秋的一個週末,我因昨晚晚睡而導致今早賴床不起,但我與朋友有約定,要在今早見面。爺爺看到此番狀況,便語重心長地說起誠信的重要性,我本對此漫不經心,但在聽到爺爺能夠一生與人為善,人們尊敬他的原因是誠信守信時,便肅然起敬。我在一瞬間醒悟過來,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傳最廣,人人都強調它的重要性,我們就應該深刻的反省它的重要性。古時許多聖人便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立家之德,思索其深意,不就是因為誠信誠實守信是我們與人相處的根本之道嗎?如果一個人待人不誠實,與人不守信,那麼他便可能形單影隻,有時甚至可能成為眾矢之失,當他有困難時,不會有人伸出援手,他將得不到任何的幫助。所以我們應該深刻的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我們要努力在家中形成誠信的優良家風,使之成為我們與人相處的根本之道。

  懂得感恩是我們處事社會的必擁之道。我的家人時常教導我,要恩怨分明,感恩的心時刻不能忘,即使他後來有錯,也要把人家的好時時記在心上。我的奶奶便十分懂得生在這鄉村鄰里之間的處世之道。我時常記得我的鄰居們總是樂於分享,在他們收到我奶奶的禮物後,總是會在下一次帶著擁著同樣祝福的禮物送給我們。在明面上這雖是禮尚往來,但其內在何不是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呢?他們懂得感恩,時刻會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這便是懂得感恩的家訓。沐浴著感恩的家風,有感恩之心的奶奶的訓誡深駐我心。她總是宣揚著家風,讚歎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我聽著懂得感恩的家訓,處在感恩的家風之中,深刻的認識到,懂得感恩是我們處事社會的必擁之德。

  優秀家風家訓的重要性不次於一個家庭優的物質生活環境,我們要與人誠實守信,處世知恩,感恩,報恩。要知道,誠信感恩的家風將伴我一世路。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1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每家都有自己的家訓、家風。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我家也有家風、家訓。總結起來,我認為就是勤儉節約,家和萬事興幾個字,這些都是長輩經常教育我的。他們不但這樣教育了我,也是這樣做的。

  記得有一次,我的一條牛仔褲膝蓋處破了。奶奶說補一補吧,還能穿。我覺得非常委屈,感覺有了弟弟以後,自己的地位直線下降,不禁大聲吼道:“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誰穿補過的東西,我才不要!”奶奶語重心長的說到:“你先別對我大聲叫,這褲子也沒穿幾次,只不過膝蓋破了個洞,奶奶找個卡通圖案給補上,別人看不出來的。”“我不要!就不要!”我歇斯底里的叫道。奶奶看我這樣,也不理我,自顧自的找了個卡通圖案縫起來,邊縫邊說:“等你爸爸回來,你問問他。”說實話,家裡我最怕老爸。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連忙把事情告訴他,並明確了自己的態度。爸爸聽了,拿起補好的牛仔褲故意說:“哪破了,牛仔褲不錯,特別是膝蓋上的圖案,很新穎。”我說:“你也看出了膝蓋上的不同了,我不要穿,同學會笑話我的,你們只管弟弟。”爸爸這時收起了嬉皮笑臉的神態,嚴肅的對我說:“兒子,看來家裡增加了新成員,你還是有心結的。我們先說褲子的事,你現在正是生長髮育期,個子長得快,老是買新的太浪費。當然如果確實舊了,破了,那也要買。但是就這件事來說,我覺得你不對,老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中華民族艱苦樸素的傳統不能丟。毛主席你知道吧,他老人家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非常簡樸,一件睡衣你知道補了幾次嗎?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再說說你弟弟的事,在他沒有出生前,爸爸媽媽就說過,對你的愛不會減少。你看看現在,你每天放學到家,弟弟總是撲到你懷裡要你抱,家裡他最喜歡的也是你。”這時,弟弟睡醒了,奶奶抱著她從樓上走下來。他看見了我,從奶奶懷裡鑽下來,跑到我懷裡,“哥哥,好哥哥!”的叫著,並用他那肥嘟嘟的小臉使勁的蹭我的臉龐。

  我摟著弟弟,回想著爸爸剛剛的一番話,感覺臉上滾燙,心想:“是啊,爸爸說的對。艱苦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毛爺爺一件睡衣竟然補了這麼多次,我有什麼理由不穿補了一次的褲子。”想到這裡,我不由的用力抱緊弟弟,惹得他咯咯咯咯的笑出聲來。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更是我家的家訓,它是一種正能量,伴我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2

  家是什麼?家是陽光。不管遭受多大的風雨,它一直都在溫暖著我;家是港灣,溫馨的心靈港灣,旅途中疲憊了,一個提供休息的地方;家是岸,永遠的岸,不管漂泊到任何地方,他都在那,在等你歸還。

  家風奠定了每一個家的道德素質,代表了一個家的整體形象。就好比學風,學風是靠同學們良好的學習氛圍、行為舉止形成的。一個有素養的人就能體現出他的家風很好。一個家風的人,就說明他的家庭素養是很高的。家風是從一代人,一個家庭日積月累和他們的文化修養所沉澱下來的,父母的行為舉止、家教對孩子的影響特別重要。父母的一些舉動,總是能影響孩子。孩子的生活習慣,做人的原則就是從生活中各個方面中培養起來的。從小,父親就教導我如何做人,做人要有原則,做人要有本分,不要輕易受別人影響,我想這便是我的家風吧。每個人對家風的定義不同,比如著名小品演員趙本山說人心要坦蕩,要學會放下,還要有信仰,不愛國的人他看不起;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用行走江湖多年經驗教子“吃虧妨,但當防欺詐”;當代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們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視學習,重視文化,就是學上進,與人為善”;體壇明星姚明和作家陳忠實的家風都是“誠信第一”;湖南省著名書家石書紅先生認為家風是一個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等等。我家有五口人,父母,我,還有兩個疼我的哥哥。我們構造了一個快樂溫馨的大家庭。在學習上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然後可以找到好工作;在做人方面爸爸總是教導我要樂於助人,踏踏實實地做事,在生活上,我們家裡5人和睦相處,在節假日的時候我們會有家庭日,大家一起出去旅遊。平時我有不懂的方面,哥哥們也會給我講道理,讓我可以學習。

  我家的家風是和諧,有可能家人比較多的關係吧,親人的感覺會比較強烈,相反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子,這樣他們也就體會不到兄弟姐妹的感情了。我最喜歡家裡人其樂融融的感覺,尤其是年齡越來越大,更加深有體會,哥哥們都上班了,平時在家的時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大家在一起遊玩的時候就會尤其幸福。這就是一種和諧的幸福,爸爸媽媽平時總是讓我們兄妹幾個互相照顧,以後他們不在了,我們三個是最親的人。就像我國是一個和諧發展國家,不支援戰爭,因為這個只會給我們帶來災難,百害無一利。相反各國和諧相處,人們安居樂業,這樣國家安定,人們幸福,不是很好嗎?何樂而不為呢?

  有了和諧的家風就會有和諧的社會,這樣人們在社會中才會快樂的生活。所以我認為擁有和諧的家風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也希望以後的生活也可以很和諧,和諧地對待每個人,日子也可以和諧地過下去,傳承到一代又一代。

  我的家風,我傳承。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3

  家是什麼?家是陽光,不管遭受多大風雨,它一直都在,一直都在溫暖著我;家是港灣,溫馨的心靈港灣,旅途疲乏了,一個提供休息的地方;家是岸,永遠的岸,不管漂泊到任何地方,它都在那,在等你歸還。

  家風奠定了每一個家的道德素質,代表了一個家的整體形象。就好比學風,學風是靠同學們良好的學習氛圍、行為舉止形成的。一個有素養的人就能體現出他的家風很好。一個家風好的人,就說明他的家庭素養是很高的。家風是從一代人,一個家庭日積月累和他們的文化修養所沉澱下來的,父母的行為舉止、家教對孩子的影響特別重要。父母的一些舉動,總是能影響孩子。孩子的生活習慣,做人的原則就是從生活中各個方面中培養起來的。從小,父親就教導我如何做人,做人要有原則,做人要有本分,不要輕易受別人影響,我想這便是我的家風吧。 每個人對家風的定義不同,比如著名小品演員趙本山說人心要坦蕩,要學會放下,還要有信仰,不愛國的人他看不起;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用行走江湖多年經驗教子“吃虧無妨,但當防欺詐”;當代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們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視學習,重視文化,就是要勤學上進,與人為善”;體壇明星姚明和作家陳忠實的家風都是“誠信第一”;湖南省著名書法家石書紅先生認為家風是一個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等等。我家有五口人,父母,我,還有兩個疼我的哥哥。我們構造了一個快樂溫馨的大家庭。在學習上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然後可以找到好工作;在做人方面爸爸總是教導我要樂於助人,踏踏實實地做事,在生活上,我們家裡5人和睦相處,在節假日的時候我們會有家庭日,大家一起出去旅遊。平時我有不懂的方面,哥哥們也會給我講道理,讓我可以學習。

  我家的家風是和諧,有可能家人比較多的關係吧,親人的感覺會比較強烈,相反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子,這樣他們也就體會不到兄弟姐妹的感情了。我最喜歡家裡人其樂融融的感覺,尤其是年齡越來越大,更加深有體會,哥哥們都上班了,平時在家的時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大家在一起遊玩的時候就會尤其幸福。這就是一種和諧的幸福,爸爸媽媽平時總是讓我們兄妹幾個互相照顧,以後他們不在了,我們三個是最親的人。就像我國是一個和諧發展國家,不支援戰爭,因為這個只會給我們帶來災難,百害無一利。相反各國和諧相處,人們安居樂業,這樣國家安定,人們幸福,不是很好嗎?何樂而不為呢?

  有了和諧的家風就會有和諧的社會,這樣人們在社會中才會快樂的生活。所以我認為擁有和諧的家風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也希望以後的生活也可以很和諧,和諧地對待每個人,日子也可以和諧地過下去,傳承到一代又一代。

  我的家風,我傳承。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4

  家風,能體現一個家庭的精神面貌,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更是一種約束我們行為的準則。我家的家風幾乎都是無形的,只有“謙讓”二字醒目地貼在書房的牆壁上。

  “寶貝,小表弟等下要來我們家做客,你準備一下。”老媽放下電話,轉過頭來對我說。“太好了,太好了!”我的臉綻放成了一朵燦爛的桃花,“我這就去!”

  “叮咚、叮咚……”門鈴響起,我滿心歡喜地去開門。小表弟不等我牽他手,就直接闖了進來。他叉著腰,咬著嘴唇,盯著我大叫:“怎麼啦?讓開啊!”我覺得有些不悅,心裡的興奮勁頓時煙消雲散,但我沒有說什麼。小表弟徑直走進我的房間,他像“抄家”似的,沒經過我的同意就在那兒翻箱倒櫃,把書桌弄得亂七八糟的。我強壓住內心的怒火,直視著他的一舉一動。突然,他眼前一亮,順手抓起一袋包裝精美、花花綠綠的東西,我定睛一看,是我前幾天剛買的牛奶餅乾!我氣急敗壞地跑上前去,將他手裡攥著的餅乾奪過來,揪著他的衣領,大聲地質問他:“你想幹什麼!“小表弟呆住了,他突然躺在地上直打滾,哭著鬧著,發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聲音,頓時成了個“淚人兒”。老媽趕過來了,見到這場面,她將表弟扶起來,輕輕地安慰他:“乖,不哭……”還溫柔地拍了拍他的背,把他摟在懷裡。“怎麼回事?”她問我。“明明是他亂翻我的東西!”我撇了撇嘴,指著小表弟說。“來,這件事很嚴重。我們到書房去。”老媽安撫好小表弟,指著牆壁對著我說:“讀一下這兩個字。”“謙讓――”我不情願地讀出了嵌在木框裡的那兩個洋洋灑灑的大字。“既然知道謙讓,那為什麼我沒有看到你的行動呢?你好好想想吧。”

  看著這兩個大字,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是啊,所謂“謙讓”,不就是為人謙和會禮讓嗎?自打我記事起,爺爺奶奶、老爸老媽他們一直都是謙和待人,從來不會因為什麼事情而跟他人發生爭執。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更是因為彼此的謙讓,而充滿著濃濃的溫情:老媽會把魚骨頭給自己,把魚身子夾給我們;奶奶總是搶著幹很多家務,讓我們好好休息;老爸會給我們買很多新衣服,自己卻總穿著那幾件舊衣服……爺爺不止一次地說過,謙讓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融洽,大到國家與國家之間,如果有了謙讓,更是可以避免戰爭的發生。現在看看我的表現,小表弟年紀小還不懂事,而我作為姐姐,難道不應該謙讓嗎?

  經過一番自省,我把牛奶餅乾讓給了小表弟,老媽朝我微笑點點頭。小表弟竟然破天荒地對我說了聲:“謝謝姐姐!”就在那一瞬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謙讓”二字的含義。翻開字典,簡單清晰的十七個筆畫,沒有晦澀難懂的釋義,卻有著無窮的力量。

  “謙讓”成為我家最樸實的家風,它將永遠紮根在我的心中,伴我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5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家風則是一個家庭的DNA,是每個不同的家庭獨特的氣質和規矩。我家的家風,從我記事起到現在,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父親對我一直以來的要求,那就是一個人要養成好的習慣,把人做好,把事做好,先立身後立世。

  在平常的生活中,父親對我要求一直特別嚴,我感覺“規矩比較大”。從我記事起,父親就要求我將每一件事竭力做好,儘自己最大努力,不留遺憾,超出了能力範圍,不會勉強。記得剛上小學時,每次寫完作業,習慣於筆一丟,完成任務了。自己房間裡的東西也是七零八落,亂堆亂放,用父親的話說,像搬家一樣。每次都是母親幫我收拾書包,整理房間,我不以為然。記不清從哪一天起,父親提出要我自己收拾物品。母親好心地要幫我,父親堅決不同意,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養成好習慣。”那天我是噙著淚水、一百個不情願地去做的。這件事直到今天仍記憶猶新。事後,父親教育我,有句古話“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我理解這就是現在流行的“DIY(Do It Yourself)”吧,人要從小事做起,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就這樣,保持整潔、做事井井有條的好習慣伴隨我到現在。

  除了要求我做力所能及的事外,父親還培養我有恆心、要守時。比如以前學習笛子和吉他時,父親專門給我制定了《笛子、吉他練習記錄表》,每個月按日曆列印一份標註日期的表格,規定了在家“笛子、吉他週一至週五每天至少半小時,週六、週日每天至少一小時”的要求。每次我練習時,父親和母親都在一旁堅持陪我。有時候惰性上來想打退堂鼓,或者以學習為藉口,想少練一會兒,父親總會在我做完功課後鐵面無私地監督我予以完成。在持之以恆的努力下,11歲時,我終於獲得了笛子十級證書;吉他沒有考級,但也像模像樣地能獨立彈奏曲子了。說到要守時,首先要談時間觀念,我是一個有時有拖延症的人。比如作息時間問題,父親要求我養成好的作息習慣,規定什麼時間休息就什麼時間休息,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有時候就會因為拖沓睡晚了、或者有時候早上想賴床,都會招來父親的批評。長期以往、一以貫之的要求下,我自覺地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年幼時我對父親各種“嚴”非常不理解,但現在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今年我也步入了緊張忙碌的高中征程,父親對我的嚴格要求和以身作則的示範,我越發地體會到了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真正理解了人們常說的“嚴,是愛”。父親的所作所為,正是在培養我認真的生活態度和自強自立的人生信條。我想,家風對人的影響莫過於此。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6

  “勤儉節約是傳家寶,祖祖輩輩傳到今天,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記心間。勤儉節約,國更富,民更安,咱生活幸福美滿。”這首歌不但是我們家族的家風,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詞在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會了我。記得,有一次我和爸媽一起去飯店吃排骨米飯,由於肚子餓的“咕咕”哭,我頭也不抬,低著頭狼吞虎嚥地吃了一碗又一碗,媽媽笑咪咪地看著我說:“這孩子,真能吃。”而爸爸則留心於碗中的米粒兒,瞧!我剩的米粒一個個晶瑩剔透,遍佈於碗中。爸爸有點不耐煩地說:“先別吃了,先別吃了,自己看看你的碗。”我低頭一看,哇哦!我慚愧的臉都紅了,爸爸有點生氣:“今兒早上才看的新聞,要進行‘光碟行動’,怎麼?一會兒就忘了?快,馬上吃乾淨!一粒米也不許剩。”我應了一聲,便行動了起來。是啊,每一粒米都包含著農民辛勤勞動的汗水,每一元錢都是父母辛勤勞動的成果。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本也。”回憶2010年的暑假,我收穫無窮。我與媽媽去北京遊玩,那些我們家鄉沒有的食品、玩具,牢牢的把我那充滿好奇的心勾住,使我流連忘返,見什麼都想據為己有,媽媽自然不同意,開導我說:“孩子,戒奢從簡,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警句,大人們賺錢不容易,我們應該節約才是啊。”10歲的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滋潤著枯涸的土地。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陽光,給予我們溫暖與溫馨。勤儉節約的美德似花朵,點綴著青青的草原。勤儉節約的美德似小鳥,唱響了寂靜的森林。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志士,是以樸素、節儉來約束自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三國名相諸葛亮的修身之道;毛澤東則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大到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小到一個家庭,每個人。要想生存,要求上進,絕對離不開勤儉節約。翻閱我們剛剛學習的歷史書,哪一位勵精圖治的開國皇帝不懂得節儉?翻閱世界歷史,哪一個國家不知道節約?“節約便士,英鎊自來。”這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諺語。聞名世界的日本現代豐田汽車公司的“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他們公司的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紙張用完了正面要接著用反面等等事例讓我們震驚。

  總而言之,勤儉節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一種美德,讓我們一起傳承下去,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把鋪張浪費的現象徹底消滅掉。讓我們90後、00後的後代人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7

  葉梢漸漸淡黃了,炙熱的夏氣一點點地褪去。初秋的風,沁涼又夾雜著幾絲溫暖。

  ——題記

  “自古逢秋悲寂寥”,總是會勾起人們蘊藏在心底的親情。拂去歲月厚厚的風塵,記得,正是外出奔波的幾年。每一天,每一夜,我都只能從那小方盒子裡,靜靜聆聽遠方熟悉的聲音。

  我的生日快到了,早在一個月前,我就在電話裡和爸爸嘮個不停。爸爸答應我,我的生日,他一定會早早回來的。距離生日的到來還有三天,我早就興奮地不得了,爸爸說他為我準備了一份驚喜,我猜了很久都沒有猜出來呢。不過,我還是希望先不要猜出來,我期待著它,也期待著爸爸的到來。

  一大早,窗外的喜鵲就嘰嘰喳喳地唱個不停。陽光明媚地透過窗,點點地映在地板上,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整整半天,我都在幫準備著飯菜,走路都一顛一顛得,活像只小,我滿心歡喜,忙得不亦樂乎。終於到了晚上,我和坐在客廳,臉上滿掛著掩不住的笑容。我都有好幾個月沒見到爸爸了。只見秒針滴答滴答地跑過一圈又一圈,八點多鐘了,桌子對面空空的。爸爸答應了要早點回來的,他不會趕不上我的生日了吧。眼看著時間一點點流去,我的心越發忐忑,爸爸那麼忙,會不會把我的生日忘記了?他會不會沒有趕上發車,沒有買到車票?他是不是不會回來了?爸爸不接電話,會不會遇到了什麼危險?不行,我不能讓自己胡思亂想,我可是堅信爸爸一定會回來。親愛的爸爸,我好想你啊。我的眼淚早在眼眶中打轉,我竭力地命令它們回去,儘管我的肚子已經抗議了無數次,但我還是沒有提起那雙筷子。我只有一個念頭:爸爸還沒有回來!

  迷迷糊糊地,也不知過了多久,爸爸來電話了。我死死地盯著螢幕,手無比沉重。我不敢接,我怕聽到那個訊息,我怕他會告訴我:“今天還有事,爸爸就不回去了。”還是抱著一絲希望,我顫顫巍巍地接起了電話。就在那一瞬間,門開了——爸爸出現在我的面前。是的,我沒有看錯,就是那個身影,那個不算高大的身影。我撲過去,眼淚實在忍不住,奔湧而出......爸爸說:“我既然答應你了,當然不會騙你,你看,我這不是回來了嗎?”是啊,爸爸從來都沒有騙過我,答應我出去玩,不論如何,也一定會帶我去;答應為我們做飯,一定會擺上滿滿一桌;答應給我驚喜,也同樣沒有失約。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做人要誠實,要守信。他們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爸爸也許並沒有那麼高大,但我從來都相信,爸爸媽媽永遠都不會失信於我,永遠永遠都會以身作則;我呢,也會永遠永遠地,把它傳承下去。可是爸爸,我想對你說,工作再忙。也別忘了早一點回家,有你才有一個家。

  這就是溫暖的誠風——我的家風。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8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家風琳琳琅琅,在我們家,便是:耕讀為本,勤儉持家,這八個字。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有人講,現在更應該講政風社風,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風。可是,家風家訓不應該人人遵守嗎?

  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明朝書畫家徐渭,晚年曾撰寫一副令人費解的家教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告誡子孫珍惜時光,趁早好好讀書。

  家風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這幾個標準,不苛刻執行起來也不困難,應該遵守的不正是“勤儉”二字。

  記得父親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勤和儉》:從前有一個農民叫吳成,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一定要照著兩個字去做。”後來,兄弟分家時,將匾一據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日後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以前,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每天吃飯都剩下許多白花花的米飯在碗裡。媽媽看見我這樣浪費糧食,決定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裡走一走,一路上,猛烈的陽光像一團大火一樣,讓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額頭上滲出來。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裡。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著許多人在忙碌地幹著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他們手臂上的汗珠都隨著秧苗飛灑向田中,用雙手去接觸那雜草和汙泥,太陽照射在每個人的後背上,汗珠溼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隨著全市率先進小康,我們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美好。日子富起來了,可節儉的家風卻不能丟。當下,許多青年人用錢大手大腳,生活過分講究奢靡的現象已司空見慣。別讓家風也成為“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

  千年家風,底蘊厚重,韻味深長。在家,便是風範;於國,就是脊樑。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9

  良好的家訓,總藏著一串串感人肺腑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像一顆顆美麗的藍寶石,每一顆藍寶石的上面,都刻著一個個溫暖動人的故事。

  從我懂事起,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也因此立下了家訓:“做人要誠實、守信,知錯就要改。”

  古人云:民無信不立;又說:“言必信,行必果。”誠信不但是一種高尚的品質,更是一種責任;誠信不但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誠信不但是一種崇高的榮譽,更是一種豐

  富的資源。如果人人都說老實話,人人都辦老實事,做一個老實人,那麼我堅信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誠信之誠是指誠心誠意,忠誠不二,開誠佈公;誠信之信是指說話算數,信守然諾,言而有信。在良好家訓的薰陶下,我們家一直樹立了良好的家風。在學校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都做到講誠信。

  我還清清楚楚的記得有一次,我在到處玩,到處短跑,手也甩得高高的。突然,我聽到了什麼東西敲碎的聲音,回頭一看,才知道,我剛才跑來跑去時,不小心把鄰居家走廊上的花瓶打碎了。這時,鄰居家裡剛好沒有人,本來我想逃之夭夭的,可想了想,才知道這樣是不行的,爸爸、媽媽經常教導我,做人要誠實,要守信,做錯事要承認……我怎麼能這樣做呢?於是,我就在鄰居家的門口等著,等著承認錯誤。過了好久,他們終於回來了,我跟他們講清了事情的經過,向他們承認了錯誤,還表示會賠償一個嶄新的花瓶。第二天,我就給他們家買了一個新的花瓶。他們誇我是一個誠實、勇於承認錯誤的好孩子。

  還有一次,媽媽買了許多橘子,我很喜歡吃橘子,於是,吃了很多,因為吃了太多,所以上火了,媽媽就把橘子藏了起來,不讓我吃。第二天,媽媽出去了,在出門前,警告我,說:“不許去找橘子吃,你都上火了。”我心想:就上火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媽媽說完,就出門了。媽媽一出門,我就開始瘋狂的找橘子,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讓我找到了,我見橘子,就剝殼,開始吃,過了一會兒,吃了許多橘子,看著那袋本身滿滿的,現在只剩一點點的橘子,我心虛了,想把橘子藏起來,不告訴媽媽,我的心裡糾結著,要不要告訴媽媽,就在這時,我想起家訓,決定告訴媽媽。晚上,媽媽回來了,我跟媽媽說明了一切,媽媽,不僅沒罵我,還誇我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只有千千萬萬個家庭有好的家訓、家風,社會風氣才會好;只有千千萬萬個家庭和諧,才能實現全世界的和諧。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會清,社會清才有社稷安。

  “誠實、守信、知錯就改”這就是我家的家訓,已被我牢牢的刻在心中。古人云“誠實是金”我做到了,我也知道了,誠實是千金都難以買來的。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0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受祖輩和父母的言傳身教,勤儉節約的家風滲透到我的工作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上班節約用紙、用電。全家節約糧食,節約用水,從不亂花錢,日子過得年年有餘。

  記得在兒時,奶奶經常在給我梳小辮的時候講“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句話,當時小,不能完全理解是啥意思。只記得奶奶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打掃院落,給我們做早飯,疊被、收拾屋子,要好一整子忙碌,那時想來可能奶奶就是那種沒有文化的農村老太,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相夫教子就是她們的生活。

  直到今年春節回家,大年初一,母親又非常認真地講起了“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在我家的由來。母親是四川人,我的奶奶是河南人,母親嫁進家門奶奶就對她和父親經常說這話,意思就是早上時間是最寶貴的,不能貪睡,早上起得早了,什麼事情都有條不紊的幹完了,晚了慌慌張張就啥事也幹不好。聽了母親大年初一又提起已故30年奶奶的話,讓我又想起了奶奶和父親經常說起的老話,“大年初一早起,勤快一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勤勞土生金、節儉五穀登”、“晴帶雨傘、飽帶乾糧”,這些聽來是順口溜的話語其中蘊藏的深刻道理卻能讓我們受用一生。

  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親就非常的勤儉節約,母親每天晚上在燈下給一家人做鞋子、織毛衣、毛褲,從奶奶那裡學會了做棉褲、棉衣,衣服褲子穿爛了洗乾淨補一補繼續穿,她還經常教導我們,衣服只要穿得乾淨整潔就是最美的。這樣家裡一年可以省下許多穿衣的費用。

  父親是受奶奶的言傳身教,從不浪費一粒糧食。記得小的時候,我家是面多米少,我們都愛吃米飯,每次吃麵條等其它麵食我總要剩飯,父親就把我們吃剩下的飯也都吃了,家裡的剩飯菜父親總是捨不得浪費,也是熱一熱自己吃,留給我們吃新鮮的,母親有時也勸他,倒給自家的雞吃得了,父親總是非常固執地自己吃,他總說浪費糧食就是犯罪,我們為此都不以為然。他還有屯糧的習慣,家裡隨時保持有2袋以上的麵粉、大米,佔地方不說,有時來不及吃還會生蟲,就這樣固執地保留著他的屯糧習慣,這就是父親認為的“飽帶乾糧”,因為他是遇到過饑荒年代的,有錢也買不上糧食,受盡了饑荒的折磨。我就是從小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

  現在生活富裕了,但我的父母依然過著勤勞簡樸的生活。我現在特別能夠理解父輩、祖輩們日子是怎麼過得,我們的生活又該是怎樣,還是那句老話,老理不認不行,還得輩輩往下傳。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1

  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品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他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我們的習慣、性格、生活甚至道德素養、為人處世。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顯而易見,家風的好壞,可以決定我們的一生,它是個極其重要的存在。

  不嚴不能成器。——清.曹雪芹《紅樓夢》

  父母深知這一點的重要性,所以,從我小時候開始,他們就讓我學會了自立、自強,記得有一次,我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父母發生了爭執,不留意間竟撕毀了我心愛的布娃娃,吵完後,我非常後悔,邊哇哇大哭起來,姥姥聽聞後,心疼的走過來,溫聲問我:“青青,你這是怎麼了?怎麼哭了?”我聽到這安慰後,哭的更厲害了,並把手中一半的布娃娃扔給姥姥,姥姥看到後,笑呵呵的安慰我說:“不怕,姥姥給你縫起來好不好?”我聽後,嚷道:“我要一個新娃娃!”“好好,姥姥給你買一個”。我立刻喜笑顏開,正欲離開,突然,爸爸對姥姥說:“媽,你別慣她!她想要娃娃自己縫起來!”姥姥說道:“青青還只是個孩子,大了再說“。“媽!正是因為她還小,才要從小抓起,否則等她長大了,想改就難了!到時候可怎麼辦啊!”

  當時聽了爸爸這番話,似懂非懂,但還是“乖乖地”縫好了娃娃,現在想來,著實是得感謝父親了——感謝這個家風。

  家中是不許晚起的,(這該也算是一條家風吧…..)我們是和姥姥姥爺住在一起的,父母認為,除了姥姥姥爺以外,是都要早起。一來呢,是因為一天之計在於晨,早起不會浪費這段時間,二來是因為早晨起來,空氣最新鮮,人的精神最好。而能堅持每天早起的人,必然是勤勞的。

  “鄰居好,無價寶”。這時父母常說的一句話,他們非常重視保持鄰里的友好關係。還經常告誡我“人帶人,無價之寶”。

  合夥雖好,還靠綠葉相扶。一家雖好,還需左右鄰居都好,生活才能安寧,批次間能和睦團結、相扶相助,是最要緊的。

  在我家,禮節是非常重要的,家中一直認為,沒有禮節的家庭是粗暴的,父母在理解方面對我要求極高,若那一天偶然忘了進門先叫人、吃飯有長輩先動筷子、長輩教訓你,要虛心聽著,不能頂嘴這些禮節,那麼,父母的.訓斥就會毫不猶豫的朝我而來。經過這幾年的教導,以禮待人基本已經成了我的習慣。

  哦,我的家風,哦,我的家風!

  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2

  一說到家,我心裡滿載著幸福,甜滋滋的,因為我生活在一個民主,健康,快樂的家庭中。成員不多,有親切的爸爸,和藹的媽媽,還有一顆碩大的開心果——那就是我。下面就由我這顆開心果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快樂吧。

  小時候在外公外婆家長大,一年級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加入到這個“新家”。印象裡從那時開始,家裡的所有活動及大小事務,我都有一票的投票權。爸爸常說,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樣能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幫助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做出正確定的選擇。媽媽也從不會因為我年紀小而不聽取我的意見。她認為,從我小孩子的角度上看事物,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可以看到一些他們看不到的東西。這幾年,家裡小到買一件衣服選什麼款式,大到買房購車,我都認真提出了我的看法,爸爸媽媽也會認真聽取,遇到與我相關的事情,更是以我的意見為首要參考。不接收我的意見時,他們會很有耐心的解釋,同時教育我想事情要全面,鼓勵我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下次就不敢再提意見……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多次“幼稚可笑”的提議中不斷總結經驗,現在我的意見被爸爸媽媽採取機率越來越大,這種成就感你感受過嗎?哈哈……

  說了半天的民主,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健康生活吧!大家都知道,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玩電腦,刷朋友圈,看電視成了每個家庭最重要的娛樂專案。很多家庭都是,爸爸媽媽各自抱著手機玩的津津樂道,孩子在電腦的遊戲裡打發著自己的課餘時間。曾經我也一個開心網的忠實粉絲,酷愛“偷菜”,感覺偷來的都是我的財產,看著“小土豪”的資產越來越多,便更加喜歡開心網了,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寫完作業,然後馬上衝向電腦,(因為我感覺我寫完作業,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去擴大我的資產了。)爸爸媽媽看到了我的狀態,沒有責罵我,和藹的跟我說:“寶貝,不能每天玩電腦。”還沒等媽媽說完,我馬上回駁:“我作業寫完了。”媽媽聽了沒有生氣,笑了笑接著說:“經常玩電腦,對眼睛不好,你願意從小就帶上一副眼鏡?而且運動太少,不但會長胖,還長不高,你願意跟媽媽一樣,長大小成為一個小胖子嗎?”聽了媽媽說自己是小胖子,我哈哈大笑起來,敵意順意消失。從那以後,爸爸媽媽每天跟我一起散步,跑步,打羽毛球,打籃球……再也不沉迷於“小土豪”的遊戲生活了。現在我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心裡每天充滿陽光。這個是爸爸給我總結的,哈哈……

  這就是我的家,民主,健康,開心,快樂的過著每一天。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3

  星期六中午,爸爸媽媽帶我去飯店吃飯。點好菜之後,媽媽微笑著朝服務員點頭道謝。吃飯時,爸爸媽媽不時提醒我和弟弟要安靜地用餐,不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其他顧客。結賬之後,我們把剩餘的飯菜裝進餐盒裡打包帶回了家——“光碟行動”可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

  這其實每天都會發生,在每一個家庭裡。父母們總是身體力行,把好的家教和好的家風傳遞給家裡的每個孩子。

  我們經常聽父母說:“家教和家風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每當這時,我總是會想:家教和家風究竟是什麼呢?它們究竟有什麼用呢?

  家教,是指家長對子女的言傳身教,透過自己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禮節。家風,則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家教的重點在於道德、禮節方面;家風的重點在於習慣方面。好家教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經驗,使人博學多才,必然代代相傳;好家風是無聲的教誨,如果銘記在心,定會代代受益。好的家教、家風使子女從中吸取到積極、健康的正能量,對於他們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才能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好的家教,是一種充滿正能量的經驗。它一代一代地傳下來,融入了祖先的智慧。擁有好的家教,無疑是一種福氣,因為它總是能在關鍵時刻給你一些好的建議,讓你做出更好的決策;或是在緊張關頭提出一些好的想法,使你化險為夷。

  好家風的養成,是每個家庭必須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在過馬路的時候,不闖紅燈,綠燈再走,既是對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避免事故對他人帶來不便和傷亡的措施;在排隊的時候,不插隊,不推搡,便是對他人的尊重;在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座位,則是對他人的理解與謙讓。這些生活中的好家風一點一滴積攢下來,就是全社會的好風氣。這時,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道美麗的、值得讚揚的風景。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北宋名臣司馬光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後,告誡其子:“有德者由儉來也”、 “儉以立名,侈以自敗”。名人名家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好的家教家風是有多麼重要。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一定要養成好的家教家風,讓它們為我們所用。

  好家教、好家風,是讓我們受益終生的朋友。它們時時刻刻都在幫助我們,不斷把我們向好的方向引導。我們一定要時時與它們相伴,讓所有人都自信、陽光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讓整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歡聲笑語!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4

  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只有六個字:誠信、孝順、進取。我無時無刻謹記著我家的家風,它影響著我生活的每一天,讓我受益匪淺。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立人之本,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要把誠信放在第一位。

  有一個星期六,媽媽上班,爸爸有事去上海,只有我一個人在家。媽媽出門前交待我把週末作業完成,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早飯吃好後,我拿出作業來寫,剛寫完英語作業時,小宇打電話來讓我跟他一起聯機玩迷你世界。我本來想不理他,可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和他一起玩了起來。

  到媽媽快下班時才驚覺還有作業沒完成呢!為了怕媽媽責罵,我在媽媽下班前把作業藏好,想等媽媽晚上出門散步的時候再拿出來做。媽媽回來問我做好了沒,我面不改色,爽快地回答:“做好了。”心想媽媽肯定要急著做飯不會來檢查的。誰知媽媽說拿出來看看,我的心怦怦直跳,忐忑不安地拿出作業慢慢地走向媽媽,媽媽一看,臉上頓時陰雲密佈,狠狠地批評了我:“我批評你,不是因為你沒寫作業,而是因為你不誠實,不講信用。你沒寫你可以告訴我,而不應該用謊言欺騙我。記住,做人要一諾千金。”

  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下,我時刻謹記誠信比任何品質都珍貴,努力成為一個講誠信的人。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行善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兒女的義務責任。爸爸就是我們家最孝順的人,去年爺爺住院,爸爸怕爺爺在醫院的伙食吃不習慣,每天醫院來回燒爺爺喜歡吃的菜,給爺爺按摩捶腿,還叫我每個週末去醫院陪爺爺,給爺爺端茶倒水,講故事給爺爺解悶,說笑話逗爺爺開心。

  最近爸爸公司為獎勵優秀員工,爸爸可以帶一個家屬坐豪華郵輪去日本遊玩。爸爸和媽媽商量後決定帶爺爺去,可我很想去見識見識,我都沒去過這麼遠的地方呢!可是爸爸說什麼也不同意,他說:“爺爺年紀大了,以後出國的機會也不太有了,你還小還有大把機會呢!”我聽了很慚愧,心裡暗暗地發誓:我也要像爸爺一樣,孝順父母長輩,平時也要多體諒爸爸媽媽,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晨讀晚誦裡有一段話:“飛禽走獸,飢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則於禽獸何異?”是啊,如果我們不進取讀書,那又和飛禽走獸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家最勤奮的要數爺爺了。他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每天晚上依然專注地看著論語之類的書,就算在住院期間或外出旅行,少不了的就是他的寶貝書,他還常常教育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喜歡上了看書。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在這種家風的薰陶下,也逐漸成長成一個有良好品德和習慣的人,我以後也會把它好好地傳承下去。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5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是一種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無言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庭每一位成員,尤其對我們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影響更是深遠。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在陽光下健康的成長,而我就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具有良好家風的家庭中。

  我家的寬容之風。寬容就是理解他人,原諒他人。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與解放。媽媽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善解人意的人,她的言行一直影響著我。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積極幫助有困難的人,要心胸大度。有一次,隔壁家的小妹妹來找我玩兒,無意中摳掉了我的布娃娃的眼睛還露出了棉花,我當時生氣極了,正想對她大喊,媽媽及時出現微笑著對我說:“別生氣,妹妹還小,你這次原諒她,下次告訴她動作要輕一點、要愛護玩具,媽媽幫你縫好就行了!”我知道了原諒就是寬容。有時媽媽收拾屋子把我的東西不知道放哪兒了,我很著急很生氣,但是想想媽媽天天工作,還操持家務不容易,以後我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收好,這樣既減輕媽媽的負擔也方便自己,我知道了理解就是寬容。我覺得學會寬容並不難。

  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香水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香水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並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香水不見了,怎麼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一定知道媽媽的香水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香水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並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孝順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裡。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裡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不停的討好。事後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去年暑假爺爺生了一場大病,一個暑假,媽媽在高郵和揚州之間穿梭。照顧病重的爺爺,因為這場病爺爺不能說話了,媽媽在他背後,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這些我都看在眼裡。媽媽曾經對爸爸說過“百孝順為先,孝敬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做孝順的女兒。

  每個家都有不同的家訓家風,良好的家訓家風能使人積極向上,走向成功;不良的家訓家風會使人誤入歧途,墜入深淵。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也是是我們做人和做事的標杆。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6

  中國是禮儀之邦,它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地銘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因為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這不,最近在我耳邊和腦海中時常會聽到和湧現的總是爺爺奶奶教育我的話語和一幅幅畫面。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我的童年幾乎是在奶奶的疼愛下度過的。奶奶每天在送我上學校之前,總是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咱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從小就要有大度之心,如果真要有人欺負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你看!奶奶就是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總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甚至有時還給我講一些經典的故事,透過故事教育我遇事做人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搞好關係,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和別人發生衝突……”就這樣我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最疼愛我了,他總是認為我比其他的孩子缺少愛,所以在生活中就加倍的補償我。但是爺爺有時對我還是很嚴厲的。我有一個習慣,吃飯時總是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經常剩飯。在我洗手時,每洗一次,就要浪費大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這樣就白白浪費了很多水。這時爺爺就給我講起了他當年生活的經歷,並且告誡我:“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還要勤儉節約,因為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爺爺還教導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這樣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才可以出類拔萃。

  在爺爺奶奶的薰陶下,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而且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和同學和睦相處等好習慣。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我養成的這些好習慣都和我們家的良好家風有著密切的關係。雖然我已經長大了,但是奶奶依舊在我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永不停止的“政治課”,而爺爺也還是經常在飯前飯後給我講一些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故事。現在我也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確實是值得我們弘揚的民族文化。正是有了這些“正能量”的傳遞,使得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已經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社會風氣會更加的純潔,人民的生活也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7

  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是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我們要樹立家風,傳承美德。

  古人也有良好的家風,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的家風是怎樣的:孔融讓梨,是受孔融家風的影響;毛澤東家風:低調做人,清廉;陸游家風:要做好人,改過遷善,等等。許多古人家風值得我們去欣賞,去品鑑。

  “長輩先動筷,晚輩後動筷”是一種現代社會的良好家風。它在我家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讓我們小孩子都養成了好習慣。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外面下著鵝毛大雪,氣溫驟降至-9攝氏度左右,冷極了。但那也不能阻擋我的興奮之情,因為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姥姥的生日!通常生日宴會都在飯店裡進行,正巧大人小孩兒都放了假,所以大人們決定在飯店舉辦姥姥的生日宴會。

  到了飯店,大人們都在談笑風聲,而我們小孩兒在飯店裡玩耍。直到中午吃飯的時間。我們幾個孩子早已飢腸轆轆,所以在第一時間坐在餐桌前。人到齊了,給姥姥戴上生日帽,照了幾張照片後,我們幾個孩子迅速抓起一雙筷子夾自己愛吃的菜。我剛要夾菜,就被媽媽攔住了,她一臉嚴肅,說道:“你是哥哥,不能帶著弟弟妹妹先吃,要等長輩先吃,你們才能吃。”我聽了,只好放下筷子,等著長輩先吃。這時,我的妹妹端坐著,鼓著臉說:“對,媽媽也對我說過,我們應該等著長輩們先吃。”看著妹妹認真的樣子,我們不禁捧腹大笑,聽了大家的話,姥姥欣慰地點點頭,微笑著說:“真懂事!”妹妹看著我們,也咧開嘴開心地笑了起來。之後,表姐嚴肅地說:“‘長輩先動筷,晚輩後動筷’是現代社會的一個良好家風,我們不能違背它,應該去欣賞,去實踐!”聽了表姐的一番話,大人們不禁鼓起掌來,我們小孩子都對她讚不絕口,姥姥也向她伸出了大拇指。表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站起來,像紳士般的說:“表姐說得很對!我們老師說過,要尊重長輩,愛護晚輩。我們中學生要以身作則,爭取做得更好!”姥姥很高興,誇獎我說:“嗯,說得好!”“很好,比我說的棒極了!”表姐站在我的身旁,微笑著看著我。我很不好意思,因為在眾人面前被誇獎還是頭一次。這時,表弟也發言了:“我也要懂事,讓長輩們先吃!”“孩子們都長大了!”姥姥欣慰地誇獎著表弟,大人們和我們大孩子都笑得前仰後合,歡快的笑聲傳出了整個屋子。

  家風是良好的,美麗的,它能令人欣賞,令人看待,令人學習。它教育我們每個家庭要有良好的習慣,一直到永久。每個家庭都要樹立良好的家風,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一直把家風傳承下去,這樣,我們的每個家庭都會成為良好家風家庭。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8

  家風,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卻如同一罈陳年老酒,醇香回味悠長、經久不衰。在我小的時候,並不懂得什麼是家風,只記得父母經常在我們身邊嘮叨的那些所謂“道理”。如今快知天命的我,終於在生活的經歷中慢慢的明白,這些“道理”就是父母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精神財產——我的家風。

  我的家庭完全就是標準的“中國傳統式”家庭:父親主外,賺錢養家,性格強勢,在家裡是權威,說一不二,我們犯了錯絕對逃不了他的嚴厲懲罰,人人都怕他。而母親主內,賢良淑德,所有家務活全包,對我們也是十分慈祥,不捨得打罵我們,所以我們都喜歡母親。雖然父母一個嚴厲、一個慈祥,但是他們行為都給我們做出了傳承家風的好榜樣。

  父親在政府部門工作幾十年,一直堅持自己為官的原則,從不越雷池一步,以至於我家的經濟條件一直不好。許多年前父親得了重病,有許多來看望的人要送紅包,但是都被父親拒絕了。父親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做人做事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經常舉一些實際的案例告誡我們為人處事絕對不能貪,今天貪一點,明天也貪一點,就會越貪越多,連覺都睡不好,最後進了牢房更加悔之晚矣。現在他已經退休很多年了,仍然經常這樣告誡我們,現在我們步入社會這麼些年,終於漸漸明白了父親這樣做真正的含義。

  和父親的強勢相反,母親是一個相當柔弱的人。父親脾氣很大,現在年齡大了更加變本加厲,稍有不如意就大發雷霆,而母親卻從來沒有和父親爭吵過。她經常跟我們說,父親脾氣大,但是身體又不好,我們就讓著他一點,非要爭那一口氣最後搞的大家都不愉快,何必呢?退一步海闊天空。母親在單位工作幾十年,從來沒有跟別人爭吵過,即使是別人有意找茬,她最多也只是置之不理,從不和別人發生衝突。

  如果說正直和忍讓是父親和母親各自的特點,那麼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誠實。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這樣一個觀念:做人最基本的是靠自己,不能偷不能搶,更不能騙人。這句話讓我們從小就踏實做人,認真做事,受用至今。

  正直、忍讓、誠實——我的家風不僅讓我學會了自立自強,更重要的是時至今日,它仍然像一盞明燈,為我們指明瞭正確的前進方向。當我感到心浮氣躁、心情鬱悶時,它可以讓我排除雜念、保持冷靜;當我面對誘惑、舉棋不定時,它能教我明辨之非、保持純潔。面對充滿誘惑和競爭的世界,不去同流合汙、隨波逐流,這不僅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家庭的良好家風能夠讓一家人受用終身,而千千萬萬個家的良好家風就能夠鑄成和諧、文明的華夏國風,為構建和諧社會、復興中華貢獻每一個家庭的一份力量。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9

  家風是陽光,我是小草,沒有它我無法生長。家風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了它,我無法成長。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行。家風是無言的朋友,伴我成長。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著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後,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說:“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孝順、能堅持的人。這句話我銘記於心。可我小時候並不懂什麼是孝順。

  每個週末,都能聽見爸爸媽媽說同一句話:“看看,鄰居家的小孩多孝順,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我努了努嘴。心想,做家務有什麼了不起,我也會。我決定做家務孝順爸媽。可是,並不那麼容易,打掃完客廳,我就累得滿頭大汗,癱在床上,喊不幹了。當我一想到,爸爸媽媽做的家務比我還累,可卻什麼的沒喊。我就繼續對付“天敵”。打掃完,爸爸媽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誇道:“我們家的孩子最棒,最孝順”。我頓時感覺不累了,心裡暖暖的。在以後,當爸爸媽媽上班累時,我會給他們捶捶背。

  堅持。我們家流傳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我一直以為勝利,是物質上的勝利,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它是精神上的勝利。

  夏天,蟬兒唱起了歌謠,夏天的太陽和風烘烤著我們這群“螞蟻”。夏季運動會是夏天的標誌,夏天的炎熱讓同學們懶洋洋,作為班上的跑步干將之一,我主動的報了800米長跑。在等待比賽來臨的期間,我們被老師進行了“魔鬼訓練”。一到操場,大家就覺得“世界末日”來了。我們一圈,一圈,又一圈的跑著,汗如雨揮灑著,我們累得氣喘吁吁。都打算下次訓練裝病不上了。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媽媽。爸爸一頓數落:“你做事三分鐘熱度,不會堅持,你忘了我們的家風了嗎?”我搖了搖頭。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我刻苦的訓練,努力的堅持到運動會開始。我奮力一搏,用風一般的速度奔跑著,我們努力不是為了名次,而是為了證明我們的努力沒白費。雖然到最後,我拿了第四名,但是,我沒有輸,起碼在堅持和精神上我贏了,戰勝了以前的我。

  家風是改變一個人的力量,家風是堅持,是我的朋友。在這個快樂文明溫馨的家,我頑強的面對風雨,茁壯成長著。

  在這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又有一個好朋友——家風。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0

  “唰唰唰……”“媽媽,不用洗這麼久啦!”“要的,要的!”我媽媽每天喜歡把碗洗個三四遍。

  我們家忽然起來股“潔癖”風,做什麼事情都要非常的細心,不能有一點點的閃失。

  我爸爸是一名大學的教師,每天差不多都要很晚才能回來。

  最近,爸爸正在寫書,叫《點選世界》。爸爸用了兩三個月才寫好,但在寫完的那天晚上,本以為爸爸已經寫好了的我興高采烈地跑到爸爸那,來好好看看爸爸寫的書,仔細一看,爸爸還在用手在鍵盤上打字,我看爸爸,他在電腦刪除了一些句子,又加了一些,於是,我跑過去問爸爸:“爸爸,明明寫好了的幹嘛還改啊!你都改了好多遍了!”我跟爸爸說。因為我想爸爸快一點交稿,這樣,書就出的早點了。“楊洋,要細心的看一下的嘛,如果不細心看,這本書不就有很多錯別字了。你也知道爸爸對待事情是要求嚴謹細緻的,一個錯別字也不能逃過爸爸的‘法眼’哦。”我看著爸爸細心地修改,心裡想這應該是對工作嚴格要求的“潔癖”,想著想著就高興起來了。

  一般的人書寫好了就交上去,可爸爸不同於其他人,爸爸卻是非常細心的把書稿看了一遍又一遍,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媽媽是一名交通銀行的會計,非常喜歡和爸爸算錢。

  “唰唰唰。”“媽媽什麼聲音啊!”我看見媽媽熟練地用布擦碗,然後在碗裡倒入洗潔精,水一衝,碗裡裝滿了泡沫,刮一下,一吹,一個個小泡泡飛在了天空上。我看見媽媽把碗筷洗了一遍又一遍,“媽媽,不用擦了,已經夠乾淨了,你還要帶我去玩呢!”我叉著腰說。“要擦乾淨的,我在網上看見,有一些人因為洗潔精沒有洗乾淨而肚子吃不好了!”媽媽非常認真而嚴肅地說。“你都洗了N遍了!”“小孩子別管這麼多!”媽媽繼續洗著她的碗。

  雖然,媽媽洗了這麼多遍,但我知道,她這樣做是為了我們的食物安全,不管怎樣,都是為了大家能健康的生活下去。

  我是一個馬鞍池小學的學生,是一個在生活中非常喜歡用塗改帶的人。

  “哎呀!這個字寫不好了,塗了塗了!”我在本子上塗了過去。“呀!塗得太不乾淨了,再塗一下。”看見塗乾淨了後,我心滿意足又開始寫了,“楊洋,寫作業寫快一點,以後初中的時候你作業要怎麼辦呀……”媽媽看我作業寫得慢不耐煩地說我,“寫作業不一定非要每個字都寫得好看啦!差不多就行了!”可是,我對自己要求很嚴,不管怎樣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字,總要把字寫的非常好看。因此,媽媽跟我講的,我一句話都聽不進去,自顧自的把不好看的字劃掉,在一邊的媽媽都快氣病了。

  “媽媽,慢工出細活,你就再忍一忍嘛!這樣,一本書抄寫下來我看了才舒服!”我笑著對媽媽說。

  有很多人討厭有“潔癖”的人,但我感覺,有“潔癖”的人做事是最細心的,生活習慣是非常好的。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部完善的憲法可以讓一個國家的社會和諧,社會和諧了國家才會穩定富強。同樣一個家庭優良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家庭和諧,家庭和諧了,每個人的身心才會和諧,生活才會幸福。

  我們家在孩子還上小學時就制定了嚴格的家規:

  1、作業必須按時獨立完成。

  2、每天必須彈兩個小時的琴。

  3、絕不能無理取鬧。

  4、全家共同學習弟子規。

  因為孩子還小,你規定的太多她也記不住,反而會引起好的反感,所以只要她做到這四點就可以了。我們把家規貼在客廳最醒目的位置。每當孩子犯錯或是不遵守家規時,就讓她自己反思,或是我們給她解說,而她也自然的被裡面的內容和圖片深深吸引。我們覺得這種遵守天地大道和人類天性的至善的教育,儘早的啟發更多迷失的心靈,尤其是要大人、孩子來一起學習才見效果,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孩子錯誤的根源在大人沒有教好,沒有教好的原因,根本在自己沒有做到,學好《弟子規》就是我們全家家規中的重中之重。

  一人家庭制定了嚴格的家規做為基石還不夠,還必須有警示的家訓做為支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好讀書,讀好書。這些家訓也是我們全家必須共同遵守的。

  記得孩子小時候老是喜歡摘公園裡的花朵,我就告訴她,你應該讓她呆在自己的家裡,讓它在它的家裡開放,要是讓你離開自己的父母,你也肯定會很傷心的。這樣跟她說過幾次後她就再也沒有采摘過花朵了。我們還教導她,在路上碰到了乞討的人,就把你的零錢和食物送給他。雖然你只出了綿薄之力,但卻可以帶給他溫暖。孩子的本性純樸善良,而大人教她做次數多人她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好習慣就形成了好品格。

  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這條家訓也是我們全家共同遵守的。而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聞不問的話,你就可以想象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在社會上也不會被人尊重。我們全家都對電視裡報道的那些把年邁的父母拋棄、置之不理的人深惡痛絕,這些人從小肯定是沒有一個好的家教,他們沒有嚴格的家規、家訓價值觀全混亂了,他們沒有了標準,所以就喪失了人格。

  孩子從小必須培養她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聖賢經典的教導和自然規律,是一不是二,所以才會千古不朽,這才被世世代代奉為生存下去的標準。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幸福美滿的人生,必須回到聖賢教導這一條路上來,別無他路可走。只有學習經典,才能真實受益。三條家訓陪伴著我們全家共同成長。

  一個家庭繼承了優秀的家規和家訓,就樹立了這個家庭端正的家風,家風中就會傳遞著正能量。而優良的家風使家庭中的每個人身心合諧,身心合諧家庭就合諧,家庭合諧社會就合諧,社會合諧世界就合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2

  鄉村的春節是個農活相對悠閒的時候,但看著跑進跑出的外婆,我忽然驚覺記憶中的她似乎總是這樣忙碌。

  小時候的我是打心眼裡對外婆沒有什麼特殊的記憶,唯一記得的便是外婆滿嘴的土話和忙碌的身影。語言的不通成了我們之間交流的最大障礙,加之難得去趟外婆家的大部分時間裡仍是看不見外婆的,久而久之,外婆在我記憶的影集中只留下了小小的一隅。

  過年,照例是必須跟著爸爸媽媽回外婆家的。遠遠的看到雨霧朦朧的狹窄鄉村小路上外婆一個人傻等的身影----“今天沒有上田嘛!”媽媽驚奇地說,我贊同地點點頭,卻不由愣住,記憶深處外婆已似與那黑黑的黃土地和看不盡的糧田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還沒等車子停穩,外婆便蹣跚著走過來要幫開車門,泥濘小路上的腳印淺淺的,不細看彷彿一點痕跡也沒有。外婆欣喜地拉住我,唧唧咕咕地說了一堆什麼,我並沒有在意,注意力被手背上一陣微痛轉移了,我的視線第一次停留在緊緊攥住我的這雙手上。那是一雙怎樣的莊稼人的手哦!比平常女子寬大的骨架上樹皮一樣的皮膚鬆垮垮的搭著,深深的溝壑貫穿整個手背,指關節突兀地拱著,指甲無一不開裂了,露出黑漆漆的肉來,寬扁的大拇指輕輕摩挲著我的手背----她是那樣的小心,彷彿怕碰壞了一件易碎品,可是我卻如被一張砂紙摩擦般。外婆咧著乾癟的嘴,仰頭衝著我開心地笑著,我不由得鼻子一酸----什麼時候開始,外婆因種莊稼而彎下去的腰再也直不起來了?什麼時候,她竟只齊到我的下巴了……

  看著外婆吃力地扛著一根粗大的釘耙佝僂著向外走去,我不竟喊道:“外婆,歇會兒吧!”外婆迴轉過身,仰著頭笑著揮揮手,隱約聽清一句“不累!”媽媽憂怨地和我說:“你外婆一直這樣,半刻離不開她的地。”是了,這句話漸漸與記憶中的印象重合。

  從前和外婆的有關事情大多是從媽媽和舅舅的通話中聽來的,今天是外婆要回了被舅舅丟給別人去種的地,明天是外婆回掉了舅舅請來幫忙打農藥的人……舅舅和媽媽看外婆年老了,想讓她享享福,外婆聽了可不幹,那好像是好脾氣的外婆唯一一次的大聲嚷嚷:“種了一輩子的田了,怎麼捨得扔掉!”那也是在記憶中外婆說過最多的一句話了,小小的我不懂,只是昂起腦袋幫外婆撣掉衣角上的泥巴。

  “哎,你外婆就只知道種她的地,她的地比什麼都重要!”媽媽憤憤地嘆了一口氣:“種田的命!”我沉默了許久,看著外婆佝僂的身影一點點陷入綠油油的麥田中,心中不由嘆氣:也只是外婆有一顆忙碌的心吧。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那就是外婆的執著和希望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3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這種風氣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一個充滿著愛與幸福的大家庭,家裡的人對別人也充滿著友善,一個不懂得團結,親人之間都勾心鬥角的家庭,一定會被別人唾棄、遺忘。下面,我來說一說我的家和家風,我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家裡四世同堂,有三十幾口人,家裡處處充滿著愛,我愛我家裡的每一個人。

  “百善孝為先”,我的大家庭裡的每個人都尊老愛幼,從來沒和長輩頂過嘴,對待長輩都是恭恭敬敬。太奶奶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卻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她老人家的意見我們都會認真聽取,每年除了春節,我們家最熱鬧的時刻便是太奶奶的壽誕之日,每當這時,工作在外地的親人不論多忙都會趕回來給她老人家祝壽,一家三十幾口人聚在一起,圍在她老人家的身邊,充滿著愛與孝心。

  “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不懂得團結,什麼事情也不會做好,我的家庭祖輩幾代以來就非常團結和睦。一家人永遠都是團結一心,和睦相處,據太奶奶講,她那一代,一家十幾口人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了十幾年,從未鬧過矛盾。到了爺爺那一代,雖然不生活在一起了,但逢年過節,便會在一起小聚幾日。這種和睦團結的家風,影響著我們家庭的每一個人,使我們養成了對人團結友善的好習慣。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樂於助人是一種快樂,這種快樂一直在我的大家庭裡傳播著,我的祖輩就樂於助人,太奶奶年輕的時候針線活計做的好,她總是幫助那些窮苦人家縫縫補補,爺爺這一輩用自己的工資義務為村裡打井修路,奶奶總是用自己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和物幫助有困難的鄰居。這種樂於助人的家風深深影響了我,每當同學遇到了困難的時候,我總是第一個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的大家庭也是因為讀書而一代強於一代,在我們的大家庭里人人都喜歡讀書,正是這種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培養出了許多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從普通的大學生到研究生、博士生,從普通的公務員到醫生、工程師、大學老師,遍及各行各業為祖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是這種家風一直鼓舞著我努力學習,讓自己這一代更上一層樓,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從小的耳濡目染,加上父母的諄諄教導,讓我養成了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拾金不昧、講究文明、勤奮好學、樂觀向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勝不驕敗不餒等良好的性格與習慣。

  我的家風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深深地影響著家人的成長,我一定讓這種孝順、和睦、樂於助人、勤學向上的美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4

  我的家風體現在當我灰心時爸爸媽媽那雙鼓勵我的目光;體現在當我失敗時爸爸媽媽讓我重新振作的話語;體現在當我犯錯時爸爸媽媽那種寬厚的神情。

  “邱俊祥!59分!”老師像一頭憤怒的獅子怒吼著。原本坐在椅子上得瑟的我在想:“這次肯定又會拿到一個好成績。”可是,當我在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就如一條雷電,“轟”的一聲把我給震暈了。我低著頭,根本不敢看老師那怒目圓睜的表情。我雙腳顫抖著,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到了講臺前,用微微顫抖的雙手接過試卷。老師仍大聲喊著:“你平時都能考上90多分!這次為什麼只考了59分?這是為什麼?你驕傲啦!把錯的題目抄50遍!”當我聽完這句話後,眼淚如枯花敗葉般的簌簌地落了下來。

  放學後,我在回家的路上走著。雖然旁邊有許多人,但是我覺得一點兒也不熱鬧。鳥叫聲彷彿成了噪音。我看見旁邊的許多同學說說笑笑,他們好像是在笑話我吧,甚至在恥笑我吧。我自言自語說著,眼淚又不知不覺在眼眶裡打轉,我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終於走到了家門口,這時我心裡彷彿有一個大鐘“咚-咚-咚”地響著。我在家門口猶豫著要不要進去,到了最後,我還是選擇進去。開啟門之後,我就像盜賊似的躡手躡腳走進去,生怕有人看見。可是,就算這麼悄悄地走入,也還是被人發現了。他就是我和藹可親的爸爸。爸爸看了看我的臉,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那張試卷上那刺眼的分數。待了一會兒,他好像明白了什麼,對我說:“你這次雖然考得差,但是以後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所謂“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吸取這次的教訓,沒關係,下次一定會給我驚喜的,對吧!我期待喔!好兒子!”我看見爸爸那和藹的表情,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時,媽媽看見了,也走了過來親切地對我說:“兒子啊!你要多看一些關於學習上的書,正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本就如一艘船,一定就載著你駛向成功的彼岸,加油!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更有百倍的信心去迎接下一次的更強的風暴。在家中,我如沐春風,那被澆滅的希望之火又重新點燃了!

  後來的日子,我總是以陽光般的心態迎接一次次地挫折和困難。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的善良、鼓勵和寬容使我走過了無數次的風雨。在如此好的家風薰陶下我迅速長大,感到很幸福。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5

  家風,就是一股淳樸、美好的風。它從上一輩吹到下一代,為家中的每一代送來淳樸的美好品質。我們家,是一個熱愛運動的家,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家,是一個勤奮學習的家。

  運動是爺爺豎起的傳統。東邊的天空朦朦朧朧發出微弱的霞光,我們一家五口慢跑的身影已經又一次出現在寒風凜冽的早晨。我跑在“一”字隊形的第二位。還記得第一次加入這個奇怪的隊形時,寒風刺得我睜不開眼,冷冰冰的空氣讓我每一個毛孔都結了霜。但爺爺不斷鼓勵我,最終,我忍受了這一切。現在,這對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了。迎風而跑,這不是任務,是錘鍊。

  看著身後一樣輕鬆奔跑的媽媽、爸爸和奶奶,我總會感到自豪:這是我們家的傳統,我成為了這一傳統的又一位傳人,家風已經從我堅強的骨子裡透了出來。慢慢地,我上學了,爺爺奶奶回到自己家去了。但他們傳給我的家風卻沒有帶走。帶著我骨子裡那勁,每天放學回家,我總會放下書包,在樓下一圈又一圈地慢跑。沒有了寒風作伴,但我依然感到那種無法言表的痛快。那是我心裡遺留下的痕跡,奔跑令我自由。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下,這成了我的新習慣。這就是我熱愛運動的家庭。

  尊老敬老是銘刻在我家每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除了平時的孝敬,從我記事起,每到中秋佳節,我們總會帶上一盒盒月餅,開車去外婆家陪伴年邁的外公外婆過節。一開門,媽媽和爸爸便齊聲大喊:“中秋快樂!”說著,把一盒盒月餅送到了笑開花的外公外婆手中。媽媽緊緊地擁抱了外婆,爸爸和外公親切地談天說地。一家人團聚的時刻,無不充滿了溫暖。吃晚飯前,爸爸媽媽走進了廚房,堅決地要求幫忙燒菜。吃飯時,爸爸媽媽不停地往外公外婆的碗裡夾菜,把碗裡的菜堆成了山。吃過晚飯,大家團聚在沙發前,我趕緊捧來月餅跟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看電視,吃月餅,其樂融融。

  爸爸媽媽的熱心關愛,讓我受到了感染。於是,從到家開始,我就不停地要求做家務。早上擦地板,中午燒菜洗碗,下午拖地,忙得不亦樂乎。能給父母送去溫暖,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這便是我尊敬長輩的家庭。

  愛學習是我家故老相傳的風氣。從太爺爺再窮也要學習,到爺爺老了仍堅持每天學習,喜愛看書、學習是我家的共性。每到晚上,我家的書房裡都會擠滿了人。這時,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各自捧著一部大頭書,津津有味地暢遊書海。別人家裡的電視節目,我想怎麼也比不上我們家的陣陣書香誘人。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陪伴我長大成人,讓我能成為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人,讓我能成為一個擁有美好未來的人。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6

  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燈塔是水手的指路明燈。在漫漫的人生中,也珍藏著一盞值得信賴的指路明燈,那就是我們的成長之基——家風。

  家園如碧海藍天,家風如條條航標;家風如一根拉不斷的線,我們像末端繫著的五彩繽紛的風箏;家風如細雨,我們如幼苗,在雨露的悄悄滋潤下,出類拔萃,茁壯成長。

  從懵懵懂懂、呀呀學語起,父母就開始教我們做個懂事的好孩子,在家風的潛移默化下,逐步學會了做人的道理與準則。現在知道,家風就是指引我時刻做好事善事,做誠實守信、品德高尚、勤儉上進、知恩感恩、愛國愛家的人。

  爸爸在教我做人、做事上,是個很嚴謹的人。記得在一個炎熱的中午,我們在大街上,路過一位賣飲料的老奶奶,調皮的表哥買了三瓶,正在付錢時,一位阿姨也去買,在忙亂中,結果多給表哥找了一元錢。表哥和我正在得意地分享他的“戰利品”時,父親知道了,讓他送回去,我們倆都不情願,總覺得不就是一元錢嗎,沒有那麼必要嗎。父親立刻嚴肅起來,後來,表哥只得順從了。爸爸告訴我們:在做某些決定時,道德遠比金錢更重要。在人的一生中,誠實和道德佔具相當的份量。當一個人佔到一點小小的便宜後,另一個會受到精神和物質傷害,是不公正的。做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問題。

  因為故土難離,我的爺爺奶奶一直生活在農村。父親每天下班後都向老人打個電話,詢問身體怎麼樣,吃什麼飯呀之類的。當老人問及我們情況時,父親都是以形勢一片大好來回答。我有時問爸爸,你天天打電話是不是煩呀,有時在撒謊,還說我們什麼都好。爸爸告訴我:人生首要之事,莫過於盡孝。老人需要精神贍養,更需要善意的謊言。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如果連自己的親人都不尊重和愛護的人,還會為別人和社會做什麼呢。

  每當受到小朋友或者玩伴的不理解、不禮貌對待和挫折時,父親總是告訴我:學會寬容,原諒生活給你帶來的困難,你的心胸會更為開闊和博大;只有成熟的人和有品質的人,才會寬恕別人,才能享受到寬容之後帶來的平安與幸福。

  每當因為一點小小的成績而沾沾自喜的時候,父親總是以“在將魚兒拽上岸之前,千萬不要吹噓自己已經釣住了魚”,這句有深含寓意的話來警示我。

  就是從點點滴滴瑣事中,我慢慢學會了理解父母的慈愛,領會了老師的言行教誨,感受到了社會的和諧與純潔。我們生活在祖國大家庭這美好環境中,都應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用道德的甘露來滋潤心靈,繼承和弘揚我們文明古國崇德向善、文明有禮的優良傳統和民族文化,剔除不良之風,使愛的正能量快速傳遞,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更快樂。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7

  說起家風,要先說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在浙西山區的千島湖,這裡的山山水水,蘊育了我家如大山般質樸、如清泉般甘冽的醇厚家風。

  我曾問過爸爸,我們的家風是什麼?爸爸笑著對我說,我們的家風應該能夠在爸爸給你講過的故事中找到。

  我的爺爺、奶奶是農民,但卻是難得讀過書的農民。因此在老家,爺爺、奶奶也算是文化人,村裡只要有什麼識文斷字的事都會找他們幫忙,大家也公認爺爺、奶奶都是敞亮人。因此,爺爺奶奶在子女讀書的問題上,都有共同的認識——“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爺爺、奶奶養育了我大伯、姑姑和爸爸三個子女,當他們各自到了讀書的年齡時,爺爺、奶奶就會按時地將他們送進學校去讀書。爸爸說,這在當時的農村是很難得的,因為還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沒有機會讀書,而是跟著大人下地幹活,或是在家幫忙帶弟弟妹妹。因此爸爸說,他們姊妹仨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是幸運的。

  但是,不幸的時候也會有。就在爸爸出生不久,爺爺生了一場大病,而且一病就是三年。生活的艱難迫使大伯收起心愛的書包,找了一個木匠師傅跟著學手藝去了。從此,大伯開始賺錢添補家用,支援弟弟妹妹讀書。時間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姑姑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聽爸爸說,當時這在十里八鄉都成了爆炸性的新聞,姑姑是新中國以來我們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轉眼又十年過去了,爸爸也考上了夢寐以求的警校,於是村裡又有了一項新的紀錄,第一個培養了兩個大學生的家庭。聽爸爸說,這些都成了村裡的美談,也成了孩子們讀書的榜樣!

  在這期間,大伯也早已成家,還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堂哥。聽爸爸說,樹大分枝、人多分家,這在農村通常都會分家另立門戶。可大伯卻跟爺爺、奶奶說,我們不分家,我們要在大家庭裡一起生活。就這樣,雖然大伯和爸爸都已成家立業,但是兄弟二人都沒有跟爺爺奶奶分家。這在農村也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爺爺、奶奶越來越老了。三年前,爺爺患上了重病,大伯、姑姑和爸爸帶著爺爺四處求醫。住院的時候,爸爸姊妹仨人輪流照顧爺爺,工作之餘他們也儘量安排時間陪爺爺說說話,走走路。大伯會給爺爺刮刮鬍子,修剪修剪頭髮,姑姑會給爺爺喂水果吃,爸爸則會找來報紙給爺爺讀新聞,而我的堂哥也會給爺爺修剪指甲。聽爸爸說,為了減輕爺爺的病痛,爸爸姊妹仨花了很多錢,但是大媽媽、姑夫和我媽媽從來都沒問過花了多少錢。現在爺爺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我們還是經常會想念他!

  這就是我們家的故事!這些故事包含著崇學、親和、孝老、向善等為人處事的道理,這也就是我的家風。這樣的家風讓我如沐春風、如浴春雨。它教我向上,教我向善,我也會在它的滋養下,成長為一個對家庭負責對社會有用的人。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8

  家風,是一個人成長環境的詮釋。“所謂治國畢先齊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深刻地闡述了家風的重要性。

  家風,是家的一本教科書,更是一個國家的方向標。良好的家風,如誠信、友善、寬容等都會對個人產生重大的影響;一個國家的“家風”,如富強、民主、和諧等都會樹立起一個國家的良好的國際形象。反之,斤斤計較、不誠實等不好的品質都會對個人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不利於良好家風的傳承和個人未來的發展;腐敗、專制、強權等“家風”都會讓一個大國的形象破滅且最終走向亡國之路。由此可見,家風的好壞決定著個人甚至國家的命運。

  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多少優秀的家風、家訓、被流傳下來得到讚頌、繼承和弘揚。包拯是家喻戶曉的一代清官,在包氏一族中流傳著“包氏家訓”期中最重要的就是為官清廉,包氏家訓中曾提到過:“若是有貪官的,將會被逐出祖籍,死後不得葬入祖墳且名字也不能載入族譜。”正是包氏家訓的教化和包氏幾代人為官清廉正直的優秀品質代代相傳才成就了這樣一段佳話。

  當今中國的科技領域,要數錢氏一族人才輩出,如錢學森、錢三強等。據相關調查,錢氏家族的成就與其《錢氏家訓》息息相關,因為《錢氏家訓》中作出了很多對錢氏一族個人的行為準則、為人處世的規範和要求,例如像“兄弟和睦,嚴謹認真,踏實苦幹”等一系列代表科研精神的優秀品質都被列入其中。不得不說,家風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

  良好的家風會發展個人身上潛在的能力,而不良的家風則會處處讓人的發展受阻。司馬家族就是典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說明了司馬昭生性多疑、善嫉的性格特點。司馬昭幾代人身上都有其性格特點,最終正是他們的家風不良最後造成了司馬家族的衰敗。

  古往今來,許多優秀的家風、家訓都被記錄下來。如孔融讓梨、叨陪鯉對、周公戒子等都是良好家風的典範。許許多多帶人處世的名句也被現代人當做“家訓”、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等。由此觀之,家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家風能夠為我們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它能夠在我們迷茫時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能夠照亮我們通往光明的路,能夠載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家風這本“教科書”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還賦予了我們成功的力量。我們要學好、用好這本“教科書”。

  家風強,則人強;“家”風強,則國強。家風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個國家的立根之本。用好這本教科書,讓它助我們一臂之力邁向成功!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9

  家訓這種東西是很早年間的事了,現在不時興了。我家有家訓卻是我們搬進新家後才有的,喬遷時母親一個好友送了一幅竹雕的“難得糊塗”的匾,母親說:”把它掛在書房作為我們家的家訓,”父親說:“裝飾一下書房還可以作什麼家訓。”母親說:“你要是糊塗點主任科員早就評上了。”父親說:“我不評那個主任科員也不用去裝什麼糊塗。”...父母你一句我一句爭執起來。弟弟見狀忙說:“家訓就家訓吧,為這事還值得這樣爭吵。”就這樣“難得糊塗”就成了我們家的家訓。

  對這個家訓除了母親在意,我們誰都不在意。我和父親的觀點是“我要清醒的活著,”弟弟對家訓報的態度是不在乎。但母親還是在我們談論單位裡的事時不斷提醒我們糊塗點好,活起沒這麼累。

  父親工作的單位是管計劃的,那時是雙軌制。一日父親單位的領導來我們家給父親說:“局裡研究把救災油計劃轉100噸給石油公司,從中得的利大家可以多發點獎金。”那時計劃內外的差價是很大的。父親不同意說這樣做是違法亂紀。領導說:“某某縣還轉了200噸呢。”父親還是不同意,領導見狀只好怏怏而去。領導走後母親說父親:“這種事你糊塗一些不就過去了嗎,大家都有好處。”父親說:“你就知道糊塗,那可是救災油,是專項計劃。”

  大約半年過後,父親單位的領導們提著“五糧液”“大白兔”來我們家說是感謝父親挽救了他們的政治生命,免除了他們的牢獄之災。原來那個轉了200噸計劃給石油公司那個縣的領導班子都因挪用,倒賣救災油計劃而判了刑。母親聽後還真嚇得不輕,說:“看來還是清醒點好。”這是母親第一次否定了她的家訓。當然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讓母親徹底否定她的家訓是因為弟弟。弟弟那日從單位回來,手裡拿著一打的中華鉛筆給他剛讀一年級的女兒,弟媳說:“你怎麼一買就買這麼多?”弟弟說:“買什麼買,我在單位上拿的,讓女兒隨便用,用完了我再去拿。”母親大概聽到了,忙從廚房出來說:“你怎麼能這樣做?”弟弟說:“我們單位很多人都這樣,還有的變著花招連孩子用的文具盒,書包都由公家給買呢,我拿幾枝筆算什麼?”母親說:“這不是明擺著佔公家的便宜嗎?這就沒人管?”弟弟說:“你不是時常說難得糊塗嗎,這種事誰管?”父親說:“這就是你家訓教育的結果。”母親這時可能也感到事情的嚴重性忙對弟弟說:“清醒點好,清醒點好,明天把筆還回單位,別糊里糊塗的跟著那些人學,你這樣做還不把我孫女給教壞了,給後代做個好榜樣吧。”母親就這樣徹底否定了她的家訓。

  母親的家訓沒把我們全家訓成糊塗的人,反倒把我們訓成了清醒的人,並讓她自己也越來越清醒。那匾至今還掛在書房裡,它的功能就是提醒我們要一直清醒著。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40

  家風是什麼呢?我想,它應該是人們生活中的好習慣,是家庭裡的好習慣,更是代代相傳的好習慣。每個家庭的家風各有不同,我們家的家風傳承也有很多,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尊老愛幼、遨遊書海和勤儉節約。快一起來聆聽我的家風故事吧!

  尊老愛幼,既是歷史傳承下來的美德,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每當炎炎烈日的夏天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來臨之前,爺爺就會把九十多歲的老太從藍田老家接來,老太腿腳不便,吃飯的時候,奶奶就把飯菜端到她面前。週末,我也爭著給老太端凳子取筷子,老太總是誇我“嗯,娃乖很”。爸爸媽媽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按時輔導我的作業,送我上興趣班,利用週末幫爺爺奶奶買菜做飯搞家務,帶老太及全家去公園等地遊玩……。歡聲笑語聲時常在我們家迴盪,和諧快樂的大家庭氛圍,深深地感染著我。

  “讀書破萬卷,書山有路徑”。我們全家人都喜歡在知識的廣闊海洋裡暢遊,在書中的名山大川中旅行。爺爺的床上枕頭邊常年放著幾本書,一有空就翻看起來。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在《學習強國》上學習,他們一有時間就看學習影片,讀新聞頭條,記學習筆記,還爭做答題先鋒呢!而我呢,在家庭的薰陶和老師的啟蒙下,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做半個小時左右的閱讀。爺爺的兩個大書櫃可是大寶貝,歷史、地理、史記、武俠等種類繁多的書籍琳琅滿目,我經常在這裡翻找我能看得懂的圖書,從中如飢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營養。對於一些有疑問的地方,我就向爺爺和爸爸媽媽請教,探討和爭論也時常發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上幼兒園時就會背誦,但對其中的含義不甚瞭解。記得在我還小的時候,有一次吃午飯,不小心在桌子上撒了幾粒米飯,爸爸媽媽批評我,我心想不就是幾粒米嗎?不以為然,誰知一向和藹可親的爺爺卻嚴肅地對我說:“你知道農民伯伯勞動有多辛苦嗎?一粥一飯可來之不易,應該要節約每一顆糧食。”為此,爺爺還專門為我找來收麥、碾場、揚場等勞動場面的影片,讓我深受教育。後來,我也不止一次看到,爺爺把不小心掉到飯桌上的米粒,夾起來放到嘴裡。還有一次,我用完衛生間,忘記關水和電,奶奶看見了,忙對我說:“娃,要記得關水關電,浪費了多可惜”。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讓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從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我漸漸明白了,家風就是一筆比金子還要寶貴的財富,它會讓我從小養成許多好的品德。媽媽告訴我,好的家風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做人要正直誠實、待人要有禮貌、做事要認真細緻等等,這些,隨著我年齡的增長也會逐步明白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將好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