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的勝利高三作文

宋襄公的勝利高三作文

  公傷股,門官殲焉。

  以兵家所不恥的姿態,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一敗塗地。從古至今,口誅筆伐之聲不斷,毛dong ze更是稱此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然而,宋襄公的做法當真沒有可取之處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宋襄公也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他以春秋戰爭禮的形式,堅守著商朝遺民的貴族精神;以隆重的儀式,堅守著大國的尊嚴、霸主的氣度。

  首先,從文化層面上解讀,宋襄公此舉是貴族精神對這個禮崩樂壞時代的抗爭。西周到春秋,諸侯爭霸仍以貴族式的車戰作為主體。“結日而定,各啟一面,鳴鼓而戰,不相詐”,這本就是一套約定俗成的禮制。而宋襄公作為商超遺君則更為注重對禮的維護,“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雖亡國之列,不鼓不成兵”。

  所以,以兵家出奇制勝、戰無不用的原則來要求當時的宋襄公,的確是苛刻了些。倘若將泓水一役作為標誌,在往後的諸侯兼併、朝代更迭,近現代的世界大戰中,“禮”的約束作用愈發削弱。當人們為獲勝而走向極端暴虐的時候,禮作為一種規範,就又會彰顯出它的現實意義。宋襄公所維護的不是無用的條條框框。

  除了堅守禮制、維護傳統的勝利,宋襄公作為一國之主、春秋五霸之一,於他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諸侯割據的情況下保持大國的地位。

  泓水之戰來源於會盟時楚國的輕蔑侮辱,既如此,此戰是宋國的“體面”之戰。戰爭禮所帶來的儀式感正契合了這一背景。宏觀或微觀的主體,需要儀式感來彰顯尊嚴、責任與意志。

  於今而言,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中,lingdao人注重自己的言行,以求展現得體的國家形象。而在國內,設立各種法定節假日、紀念日,也無不是希望藉助儀式的力量去延續傳統、彰顯民族的氣節與精神。而這些舉措與宋襄公所為又有何異?

  泓水之戰本是一場普通的戰役,勝負乃兵家常事,之所以被後世如此批駁,根源在於宋襄公敗給了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敗給了一心求勝的`後人。

  《公羊傳》評價其“臨大事而不往禮”,《史記》評“宋襄公有禮讓也”。隱去戰爭本身,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貴族精神的君王,在烽火狼煙中維護著國家的尊嚴,這本就是一種勝利。

  注:說一下我的看法

  佈置這個的前兩個星期,我正好看到一篇關於宋襄公貴族精神的材料,拓展開來有八頁。所以,我的材料和觀點也算是比較好切入的。

  但這篇在我看來,其實寫的並不怎麼舒服。大家也可以看出,無非就是開篇提出觀點,兩個角度論證,每個論點後附一個現實意義,最後結尾。但真的,就是縮手縮腳,各種堆砌,而且現實意義那兒,都是為湊字數硬生生邊上去的。

  好了,就說到這,這篇大家隨便看看就好。勿批。觀點上不與爭論,只是作文練手而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