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條縫隙給尊重高考作文預測

留一條縫隙給尊重高考作文預測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60分)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頭禪是:“注意了,留一條縫隙。”木工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不然易散落。時下,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豐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傅則懂得恰到好處地留一條縫隙,給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留一條縫隙給尊重

  世界上的事情,每件事大體都有一個“規則”,那便是留給彼此一點空間,留一點餘地,這樣安排,才能使今後的相處柔韌有餘。因此,留一條縫隙給尊重,才是創造和諧源泉。

  留下一點縫隙給親人。時下,人們總是抱怨,行走的步伐太快,沒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總是被工作擠得得慢慢的,無空閒之餘地,有案牘之勞形。當歲月的時鐘指向暮年,常常發出悔恨的`嘆息和滿腹的遺憾。假如當初留點空閒,留點時間,照看父母和家人,有事情及時溝通,就會多一些溫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關愛,少一些缺憾;多一些原諒,少一些誤解;多一些親情,少一些摩擦。就連做木匠的曾祖父,都懂得留一條縫隙的道理,學會規避問題的出現。如果“子欲養而親不待”,無法彌補遺憾或埋怨。可見,這條“縫隙”是多麼重要!

  留下一點縫隙給朋友。和朋友相處,如果因過密而誤解,因太近而干涉,勢必會影響兩人長期和諧的關係。古人云:“人有天下事不周,人心怎比水長流。初次相見甜如蜜,日久天長喜變憂。人前背後言長短,翻來覆去往為仇。暫且桃園三結義,那個結髮到白頭?”這種由喜變憂反目成仇的結果,實際就是交往過於親密,以至於互相干涉,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誤會。古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朋友交往也是一樣,一定要保持警戒級別與和諧距離,過從甚密並不是好事,誤判誤解誤會就經常發生。就像裝修一樣,在接觸中留下一條縫隙,給彼此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因過密而情感膨脹。

  留下一點縫隙給他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是這樣,常常因為某種需要而結盟,一方對另一方有需要了,就走得特別近乎,一旦這種需要不存在了,彼此容易翻臉。偉大的外交家周恩來,他制定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國與國相處最好的範例。曾經多次代表國家赴外與之他國交涉,他總是能為國家爭取到最大利益,便是因為他懂得在處理國家關係時要留一條縫隙,即不緊逼它國,也絕不會放棄本國的利益。即講原則性,又不乏靈活性,讓彼此之間,留有迴旋的餘地。正是因這條縫隙益於迴旋,便成就了國家的利益。王毅外長近日成功訪美,照顧彼此關切與核心利益,把中國外交發揮到極致,展示了大手筆和大國風采。

  但縫隙是有尺度的,並不是隨便留的,就像木匠似的只是在板上留一條窄縫,而不是很寬的一條口子。如果那條縫很寬非但不能成事,反而會導致壞事。讓我們學習老木匠的做法吧,留一條縫隙給他人,便可避免生活中的擠壓和拱起。尊重,便是交往中最好的“縫隙”。

  “縫隙”是一種空白,一個狹窄空間,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實作用巨大:能調節因為環境冷熱乾溼壓力等變化帶來的膨脹和收縮。從而不使整體結構不發生改變。這種縫隙的不完美是為了保持整體的完美,提供迴旋調節的“空間”。

  1.本文作者能夠抓住材料的關鍵詞擬題,在題目上就揭示了材料和文章的中心。

  2.運用議論文的總分式+遞進式安排結構。開篇引述材料,提出論點;中間三段分論點統帥,運用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有親人之間的縫隙,到朋友和國家之間的交往,縱橫捭闔,張弛有度地闡述觀點,得出精要的結論,使結構謹嚴;結尾總結上文,回扣段首和論點,給人水到渠成之感。

  3.語言上,運用整散句結合的寫法,參差錯落,樸實而不失文采、深刻而不高調、思辨而不做作。

  4.結構上還可從自身表現上論述:“滿招損,謙受益;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