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中作文指導:材料作文的分類指導

2017年高考中作文指導:材料作文的分類指導

  下面是小編整理材料的分類指導,歡迎閱讀。

 

  一、新聞時事類

  新聞時事類材料作文是指提供的作文材料往往是現實生活中鮮活的時事新聞熱點,藉此考查學生如何分析、思考、議論、評析這些時事。如何寫好新聞時事類材料作文,不妨注意以下幾點:

  梳理情節。新聞時事類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情況下是一則情節性強的故事,主旨含蓄,不像一般材料那樣有明確的中心句或主旨句,整個故事的主旨常常蘊含在故事情節中。因此,梳理清楚整個故事情節,就成了概括這則故事的重點。任何從情節某一處資訊出發的審題,都是片斷的、零碎的,都將是悖逆主旨的審題。如2012年高考重慶卷材料,其材料“保安救人”取自2012年4月20日《參考訊息》刊載的文章,這則故事的情節意義可以梳理成“某某因導致某某果”這樣一個蘊意框架,因此不管考生從哪個角度來立論,其中心論點必須是在探討某個範疇產生的結果或某個範疇延伸出來的關係。有的考生選擇“善良”或“堅持”等命題,這隻能算情節中的區域性資訊,只有改成“善良產生怎樣的結果”或“堅持會產生怎樣的結果”才算扣題之作。

  比拼亮點。時事類材料作文因為是生活熱點或生活現象,作文與現代生活相近,學生認知也很相似,因此這類作文容易寫得雷同,篇篇相似,千人一面。考生要感染閱卷老師,在眾多的應試文章中要能跳得出來,就要憑藉文章有一個比較突出的亮色,使閱卷人共鳴、感動、叫好。這就需要考生立意時要高遠,不要僅停留在這一個事件上,要善於聯想類似事件,分析這一事件所體現出來的社會的本質的東西,藉以提高認識的深度與高度,而不能僅僅侷限在問題的表面上。還以2012年重慶卷作文為例,材料在情節中展現了善良、禮儀帶來的美好結局,鋪展了“細節決定成敗”的論題,但僅僅侷限於此,恐怕也很難寫出出眾的文章,如果能夠運用有文化厚度的材料,站在中華文化或世界文明的角度上,立論或敘說人性良善的威力、細節成敗的道理等命題,無疑給自己的文章營建了亮點,爭取了獲得高分的極大可能。

  二、漫畫作文類

  漫畫作文是指提供的'主要材料不是文字,而是有一定意義的圖畫。作文的要求是把圖中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及包涵在形象之中的思想感情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要寫好漫畫作文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善於悟意。所謂 “悟意”就是深刻領悟漫畫的深刻寓意。不管寫哪一類漫畫作文,把握寓意都是第一關。首先要理解畫面意義,包括畫面上描繪出來的人物形象(面貌、表情、服飾、動作等)和景物、器物。看圖時,要抓住人物、景物和器物的特徵,對畫面上提供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能輕易放過。其次聯絡現實生活思考,看看漫畫中有哪一方面的隱含著的意義,因為漫畫的畫面意義與現實生活是有直接聯絡著的。

  善於選點。所謂“選點”就是確定寫作的立意點,不是泛泛而議,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點”,深入鑽研。前面說過,一幅漫畫的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審讀的時候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開啟思路;但在確定寫作內容的時候,就必須選取某一個角度而“不及其餘”了。否則,文章內容駁雜,頭緒眾多,是不利於表達的。

  善於引發。所謂“引發”,就是由此及彼地加以聯想與引申,在畫面意義的基礎上聯想到另一層新的內容。要看懂漫畫,不妨將漫畫的直觀影象所反映的內容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想想自己周圍有沒有漫畫中所要歌頌或諷刺的物件,從而理解、把握漫畫的要義。一般來說,漫畫作文要求借助於圖畫所提供的形象,聯絡自己的生活進行合理想象,把圖上的人物寫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總之,要把靜止的畫面“活動化”,要把平面的事物“立體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想象不是盲目的,要有根據,絕不能脫離畫面和生活實際而任意想象。

  三、寓言故事類

  寓言類材料作文是指所提供的作文材料由一至兩則寓言故事來組成,它看似淺顯、生動、幽默,卻含蓄、深刻,具有感染力。那麼如何寫好寓言類材料作文呢?

  把握寓意。作文的寓言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情境,而虛構的情節又與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相關,閱讀這樣一段虛實相間的故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對材料意義的提煉。要從整體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般來說,一則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義,也就是這則材料的“主旨”所在。讀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關鍵。如201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材料,主角是老魚和小魚,老魚和小魚的對話是主要資訊。材料中的提示語“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我們忽視”則點明寓言中所深含的寓意。只有抓住了這些關鍵處,才能準確並正確理解與把握材料,進而正確立意。

  聯想感悟。我們能否將抽象出來的含意轉化為表達的意向,使文題的概念演化為可感的內容,關鍵的一步就在於聯想力、感悟力的發揮。因此在把握寓意的基礎上,不妨拓展思路,由假託的故事作相似聯想,聯想人生、社會等,根據材料主旨確定立意。比如201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材料,弄清了寓意後,可以從人、社會、自然等不同層面進行聯想,從而選擇自己熟悉的切入點,如親情、友情、幸福、傳統、禮儀、道德、環境等,進行“我或我們忽視了什麼”“為什麼忽視”“忽視了會怎樣”“怎樣才能不忽視”等不同層次的深入思考感悟,從而對身邊的一些社會現象和問題進行探究和多元思考。

  四、哲理材料類

  近幾年來,哲理性材料作文與其他型別的作文相比,以其能更深入地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而倍受出題人的青睞。因此,寫好這類材料作文成為高考作文備考的關鍵。那麼,怎樣對哲理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呢?

  整體理解。即全面地理解作文材料。部分學生在閱讀哲理思辨類材料時,總會或多或少地或“一葉障目”,或“丟三落四”,遺漏材料中的部分內容,造成審題偏差。比如2012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題目是一則與水有關的兩節詩,並且命題者明確提出“根據閱讀全詩後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文章”,這就提示考生要整體理解材料的核心資訊,而不是盲人摸象。所以,只抓住“手握一滴水”的題目寫把握機會和命運,忽略材料中“小”中蘊含“大”的關係是有失偏頗的;只抓住“水”寫“水”的內涵是缺乏辯證的;一味談水資源的匱乏或只泛談珍惜而不把“珍惜”與“小小的意外”結合起來是膚淺的……因此,提醒考生在審題時切勿“斷章取義”,或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概括準確。讀懂材料、分析材料之後,要概括材料內容,給寫作立意奠定一個牢固的基礎。哲理類材料作文題的材料一般不是很長或太複雜,但如何做到準確概括而不會“以偏概全”,就需要一定的審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有些學生由於平時作文訓練中養成的一些不良習慣,造成概括材料內容時以偏概全。比如201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提供了一段有關微光的一段話,要寫好作文就要準確地概括“微光”的含義。材料中的“微光”是一種比喻說法,可以是一種靈感、一個念想、一種志向、一種對某事的感悟、一種智慧之光……它不能具體落實為某樣東西,也不能將“微光”泛化,比如自信是“微光”、機遇是“微光”、道德是“微光”等,以致寫出作文牽強附會,得分不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