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時事評論”概述及範文評析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時事評論”概述及範文評析
時事評論,簡稱“時評”,顧名思義,即評論時下的新聞人物或新聞事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時事評論”概述及範文評析,希望大家喜歡!
“時評”要講究“四性”:時效性、針對性、說理性、思想性。“時效性”即及時發表意見,“趁熱打鐵”,不當馬後炮。“針對性”即要有鮮明的觀點立場,要聯絡當前實際,要抓住問題的本質,切中要害,有的放矢。“說理性”即要有根有據,以理服人。“思想性”即要體現評論者的思想深度,體現指導性的意義。
“時評”主要是“就事論事”,但有的時評說理深入,做到“就事論理”“依事生理”,因此有人把時評分為“就事論事”和“就事論理”兩類。
“就事論事”就是對“時事”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向材料以外作過多的挖掘和延伸。“就事論理”指對所評之事進行深入分析,發現普遍規律或闡明一個更具普遍性道理。
“時評”類命題具有開放性,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時評”類命題可以選取一個側面、一個角度立意行文。
時評與“傳統給材料作文”的同異
“就事論事”的時評寫作與傳統“給材料作文”的寫作有很多不同,不能完全套用“十步法”。“就事論理”的時評寫作與傳統“給材料作文”的寫作近似,可以借用“十步法”。
1、“就事論理”的時評可按“引提聯議結”五步立意行文。與傳統的“給材料作文”一樣,時評必須在序論中“引用材料”,並針對材料(時事)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文中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在論證過程中,“就事論理”的時評可以“聯”和“議”:可以挖掘“材料”以外的內容,可以有所外延,比如引用名人名言等道理論據,或引用事實論據作為支撐。但總體上不能離開“時事”,挖掘、外延是為了更好地評論時事。無論是“就事論事”還是“就事論理”,時評在分析、評論之後都會作出結論,或重申自己的觀點。很多時評在結論時與傳統立論文一樣“提出主張”,以起到解決問題的指導作用。
2、很多時候,傳統的“給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只是“敲門磚”,只是作為立論的依據—只是用來提煉論點,論點提出後,在論證的.過程中可以把“材料”“丟在一邊”不再提及,但“就事論事”卻不能丟開“材料”,因為“材料”就是它要評論的物件,必須在行文中處處緊扣材料,針對材料,否則就會跑偏。
3、因為命題所給的材料(時事)就是評論的物件,文章的論點就是對時事的看法,所以時評提煉論點的難度不大,而且不容易偏離題意。傳統“給材料作文”往往更重視立意的高度,要利用材料提煉出一個高新的論點,因而容易“拔髮離地”,致使偏離題意。而且,時評在行文中需要緊扣材料“就事論事”,所以不容易在論證中跑離,而傳統“給材料作文”多數是“丟開材料”論證,所以容易出現不能證明論點的情況。
4、傳統“給材料作文”利用“材料題”中的“材料”提煉出論點之後,可以海闊天空地從古今中外的材料中選擇能夠證明論點的論據,不容易出現“無米下鍋”的情況,而“就事論事”的時評卻受到很大限制,它必須與“材料”寸步不離,常常會“無話可說”。
㈢“就事論理”的範文評析
範文:扶持不是國產動漫的出路
(題目就是作者的觀點)
作文材料:鑑於日本等進口的動畫片充斥國內市場,打壓了國產動畫片的生存空間,國家廣電局下達檔案禁止在黃金時間播送外國動畫,並制訂系列措拖大力扶持國產的動漫產業。但幾年過去,電視螢幕上讓觀眾喜歡的國產動畫片並不多,因此引發各種議論。你怎樣看待這些問題?請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幾年前,廣電局曾一紙令下,對國外動畫叫停:“禁止在黃金時間播送外國動畫。”我還心生喜悅,這下國產動畫的春天總算要來了。可過了幾個春天,我們的電視螢幕上總還只是“喜羊羊”或者“豬豬俠”,真讓人哀嘆:國產動畫怎麼就不能成個人樣呢?(象傳統議論文一樣引用材料)
照理說,國家近幾年花在國產動畫的力氣,不可謂不大,宣傳調子不可謂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謂不足……許多動畫公司也鉚足了勁,要大幹一場,可是,怎麼還落得這種狀況?我看,根源在“扶持”二字上。扶持不是國產動漫的出路。(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念“扶持”,就不由得讓人想到那位扶不起的阿斗。扶持者可非平庸之輩,那是諸葛孔明吶,可是,最終怎樣?所以,扶持有無效果,並不取決於扶持者,而要看被扶持者是哪樣人物。再說,只要禁了那舶來品,本土貨自然可以暢銷,這種想法本身就未免太天真。自己的實力不夠,就索性關起門來自己玩,不敢與世界競爭,叫停的不僅是國外動畫,也把創作者的腦筋也叫停了。所以,放開手腳,以開放姿態來應對外國動畫的挑戰,在競爭中積極提升國產動畫的水平,這遠比強迫人們看只有動物在平移的作品要有效得多。(“聯”和“議”:以孔明扶阿斗的事實作為論據,但分析議論都在國產動畫的出路的範圍之內)。
而且,不能一邊扶持一邊扼殺。中國動漫人才實際上並不缺乏。許多被叫停的外國優秀動畫,幕後的加工者都有中國人,比如《獅子王》;國內也有許多畫技與敘事能力一流的畫手,比如夏達。可為什麼中國動漫還是發展緩慢呢?“政策的扼殺”就是又一大原因。明明是“扶持”,怎麼又成了“扼殺”呢?我們“扶持”的只有那所謂的“適合小朋友看的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而大多優秀作品卻因不符合某些人的品味而被各種理由終結。不知怎地,人們心中就有“動畫是隻有小朋友看的”這種錯誤觀念。於是我們的電視上就只有會說話的羊狼豬貓來來回回的平移,上演一次又一次的與社會脫節的童話故事。那些適宜青年、中年乃至老人看的優秀作品只能因“兒童不宜”而被拒之門外。(“聯”和“議”:以《獅子王》的加工者、夏達為論據,但分析議論繼續在國產動畫的出路的範圍內。)
扶持的“功利性”也使“扶持”發揮不出真正的作用。急功近利者,都是有近視的毛病。畢竟還是與文化和藝術沾邊的事,只知賺錢,而賺錢的方式就少了藝術和美感,其結果只能是像紙幣一樣直接。眾所周知,日本人靠動漫賺了不少錢,可大部分日本漫畫家在創作時首先想到的還是漫畫本身。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甚至還提出過動漫外交,也許他也有要賺錢的想法,但更多的是因為這個蘿莉控怪叔叔想向世人推廣他最愛的《薔薇少女》罷了,這是一種單純的熱愛。漫畫本身是包含著愛與夢想這個內涵的,國家若能基於這個出發點來推廣國產動漫,會比只為了盈利而製造出無數粗製濫造的不成人樣的作品要好。(“聯”和“議”:以日本動漫、麻生太郎為論據,繼續就國產動畫的出路問題分析論證。)
其實,患這種急功近利毛病的不僅動漫產業,國內許多文化產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文化產業,是產業,更是文化,用發展文化的觀念來管理,還可能讓文化產業更好地發展。(此段由國產動漫問題“外延”—上升到文化產業問題,但很快收筆。外延是為了證明“功利扶持”的危害性。)
國產動漫的成長,如同種一棵樹,不要放在漫室裡,也不要剛種苗就想摘果,要讓它風吹雨打,要先培土植根,這樣才能枝繁葉茂。有此用心,中國動畫才能看到成人樣的角色,有動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