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歲月悠悠,車載幾多情
2017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歲月悠悠,車載幾多情
2017江蘇高考真題
江蘇卷作文題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除外。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展,承載了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歲月悠悠,車載幾多情
在記憶中,我家有車大概是二十年以前,一輛上海鳳凰牌腳踏車。從那至今,有過輕騎、電頻車,還有現在的福克斯轎車。這些車,不單是生活所需,還承載著世間的真情。
腳踏車凝聚著親情與友情。
我家的腳踏車,兩個輪子特別大,承載力好,上坡輕鬆。
這輛車,輾轉兩地——瀘州古藺、德陽綿竹,一直從女兒幼兒園用到高中,儘管換過無數輪胎,但其他部位均完好無損。修車的師傅直誇鋼材紮實,要我不用時處理給他。我最終沒這樣做,而是送給我的一個好朋友,交給他父親用於鄉下趕路。
這輛車,女兒享受的時候最多。她從幼兒園用到高中都沒學騎腳踏車,自然坐的時候最多。後坐沒設定坐墊,而是一個方型鋼架,上面還有個夾子。母親見狀,就用軟軟的綿花縫製了一塊厚墊,和鋼板一般大小,捆在它的上面。這樣她的孫女就不會被扎受夾。還有一個好處,冬天不冰屁股。這塊軟墊,送人前一直沒取下來過。
這輛車,讓我載著女兒,穿街走巷,由學校到家,又由家到學校,除了下大雨,一直沒停用過,無論是炎炎盛夏,還是凜冽寒冬,就這樣過了無數個春秋。
這輛車,有些時候還載著妻子去買菜,極盡其浪漫情調。
這輛車,為全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一輩子都感激它。
電頻車與我們共渡艱難
2008年,綿竹遭遇特大地震,隨後得到了江蘇的援建。作為災區學校,我們只能被安置在板房學校和板房居處區。
妻子考慮我在板房學校上班,經常早出晚歸,而板房學校距離板房區的家約兩里路。一下大雨,騎腳踏車便全身溼透;板房路到處是泥濘,只要下雨,是無法保證鞋不溼透的。所以,妻子堅持要買一輛摩托。
從計劃到購買,經歷了較長時間。大地震之後,作為教師,我們不知道未來的日子是怎樣的,僅有的一點錢不敢用,房子成了C級房,還不知加固要花多少錢,而綿竹的經濟較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停滯狀態。我兄弟都答應借錢給我們了,可我們還是不敢下手。一直到我們教師的工資正常化,加固房有了明確政策,我和妻子才開始選購。用油摩摩托會添一筆費用,所以我們最終選定了“玫瑰之約”F4電瓶車,充電相應來說,花的錢要少一些。
有了這輛電頻車,我們的生活方便了許多。從板房區到城頭家裡,只需20多分鐘,不用走一個多小時的路。有了它,哪怕下雨,滿地泥濘,也總算能保住鞋褲的清潔和上身的乾爽,因為配了雨衣。接妻子也方便了,她電話一“嘀”,電頻車鑰匙一擰,一陣快駛,很快就把她接回家了。特別方便的是,從板房的家到城裡的家,就用不著等“土(小)8路”(非正當營業的'車輛)或“大8路”(公交汽車),且可免去兩頭行路之苦——因為“土(小)8路”要進板房區,但只由回瀾大道到中心廣場,而“大8路”基本上不進板房區,也由回瀾大道到中心廣場,不會走旁門岔道。
有了這輛電頻車,我們進城就自由方便多了,想到哪裡,就到哪裡,而且不受時間限制。擠緊點,全家三人可一齊乘。有時想進城取點東西,時間已11點,不要緊,只要願意,就可去取;有時想在城裡的家多呆段時間,也不要緊,什麼時候走,都行。
有了這輛電頻車,我們可在郊外防震板房“別墅”和城裡C級房裡輪換住,城裡缺水,或覺得不安全就到郊外防震板房“別墅”;在郊外防震板房“別墅”悶熱,或要換洗大件衣服,就可到城頭房裡。
這輛電頻車,成了抗震時期患難與共的朋友。
福克斯,將我們與故鄉相連
我們工作的地點在川西小成都——綿竹,家卻在川滇黔交界的古藺。以往回家,需老早地請人在成都預定車票,特別是寒風臘月,一家人行進在勞碌奔波中,十分辛苦。而回學校,同樣要先預定車票。只能早走,想在家裡多玩一天都不行。
一直堅持到2009年,我們決定買一輛汽車。三廂,1、8T,這樣的話回家帶東西方便,而且行駛山區,動力充足。
可是,錢不夠,只好向大姐、二姐,還有朋友借。好不容易籌齊錢,在10月份買回了家。
我和妻子都特別注意這輛車的保養,8年時間,有老師已經換了新車,而我們還開著舊車。雖是舊車,內外部整潔,幾乎沒出過大問題,所以我們仍把這輛福克斯當新車對待。
有了這輛車。我們每一學期都回家看父母,與親朋好友相聚。無論是我父母,還是妻子爸媽,都坐過我們的車。
如今,我父母和岳母都不在,但他們在我的車上留下的歡笑聲,還能讓人清晰地記起。
如今,家鄉通了高速,我的車也不再受難路的折騰。
有了福克斯,與故鄉雖遠猶近,一天時間我們便能從綿竹趕回古藺。這對於漸漸變老的我們,是一種精神的撫慰。
從腳踏車到電頻車,再到福克斯汽車,顯示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還承載著世間無比美好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