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四個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四個

  熱點一:蹬三輪的蔡偉入復旦大學讀博士

  4月23日,復旦大學經過專家和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把38歲的蔡偉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導師為古文字學泰斗裘錫圭先生。38歲讀博士並不稀罕,稀罕的是蔡偉只有高中學歷,下崗十餘年———8個月前,他還在遼寧錦州蹬三輪養家餬口,從未想過,人生最大的折即將到來。

  這必然會是一則充滿色彩的佳話,構成佳話的各種反差元素都有:比如高中學歷、下崗工、蹬三輪、博士生、復旦大學、古文字學泰斗。不過,佳話的生命力不在於傳誦,而在於透過它,窺見這個社會的映象。從這個意義而言,三輪車伕獲讀博士,更像是一張豐富的社會試紙。

  首先,它檢驗了人心的接受度和開放度。放眼百年大學史,破格錄取並不罕見,比如,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何其芳,被北大考察後破格錄取,終成一代著名詩人;歷史學家吳晗,在考試中數學是零分,仍被清華破格錄取。但在當下,破格卻是頗為敏感的事情,公眾狐疑且詬責。

  其次,它檢驗了大學的自主權和獨立性。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學破格彷彿是尋常事,除了學生被破格錄取,老師也被破格任教,比如,梁漱溟沒考取大學,不妨礙他當上北大哲學系教師,拍板者是校長蔡元培;沈從文更是連小學都沒畢業,卻執掌中國公學的教席,拍板者是校長鬍適。一無學位、二無論著的陳寅恪名列清華四大國學導師,成為教授中的教授,也與清華破格有關。那個時代的大學之所以佳話頻出,正在於大學比較具有獨立性,具有自主權,不為權力所左右。或許可以說,一個不敢破格的大學不會是好大學。

  再次,它檢驗了招錄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沒有公平、公開、公正,佳話便可能是假話,是欺世盜名。

  最後,它檢驗了整個社會的溫度和這個時代的厚度。有深入的研究並發表獨立客觀的觀點,才是最神聖的。在這個逐利時代,還有多少人置名利如糞土?還有多少博士拒絕鬻智幹祿?還有多少做學問的人在追求獨立思考、觀點客觀?實際上,學人的浮躁、大學的功利化與整個社會的躁動息息相關、互為影響,如果一個學人汲汲於譁眾取寵,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一些願坐冷板凳的人,而是充滿著喧譁與騷動,註定是貧血的,也是缺鈣的。

  積微言細,自就鴻文———從細微處積累,努力奮進,最終取得大成就,這是蔡偉的自勉。但我們不止把其當作一則佳話,而應該透過這個佳話,來檢驗人心、檢驗制度,檢驗時代體溫,從而讓類似的破格多一點,讓陳舊的羈絆少一點;讓大學的獨立自主多一點,讓暗箱操作少一點;讓這個社會的沉潛多一點,躁動少一點。

  熱點二:五四運動九十週年

  一些提法也有新意,為公眾理解五四提供了一些新線索。比如陳平原說五四對於我們既是歷史,也是現實,謝泳的五四周期率,孫鬱的合理的文化生態觀,林賢治說的文學如同歷史一樣,是可以倒退的等,都為人們溫習五四精神提供了新角度。尤其許倬雲訪談,在極簡的篇幅裡,為我們勾勒了一個反思五四的路線圖。相信他們的批判性思考會像一個助產師那樣,帶動更多人對五四真精神、真價值的追尋。五四之新,新思潮、新文學、新科學、新教育、新國民等,這與五四除舊佈新的歷史目標是一脈相承的。對於新與舊,五四有過多次爭論,但當年多數人是把它們看作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不僅章士釗有新舊調和論,李大釗也提出過新舊並存同進論,認為新舊之質性本非絕異。張之洞過去有個說法,認為只要新不要舊,很容易落下舊者因噎而食廢,新者歧多而羊亡的結果。

  最新一期《半月談》雜誌曾發問:五四精神中,德先生在中國為何常常不及賽先生?為何科學、民主被一再提起,平等、自由被有意無意地遺忘?顯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口號裡,不僅包含科學和民主,也還包含自由與平等。這四個關鍵詞成為現代中國的發展方向。正視近兩百年來的中國歷史,就不難發現,五四精神更包括一個在困境中求生的民族本應具有的、自強不息的內生力與自新力。所以,胡 錦 濤強調說:讓偉大的五四精神在振興中華新的實踐中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青年者,國家之魂。一個國家有著怎樣的前途,關鍵在於青年對自己、對國家有著怎樣的態度。畢竟,沒有國家的前途就沒有青年的前途,而國家的前途也離不開青年的前途。誠如溫總理所言:科學、民主、愛國應該是我們紀念五四,牢牢記住並且應該發揚的精神和傳統。故而,隨五四而起的公共精神,近年來在不斷成長的NGO、志願者、有參與精神的網民、具備啟蒙精神與公民意識的知識分子等越來越多的人身上,孕育出新的希望,展現著新的光明。

  熱點三:地震一週年

  別把5·12搞成周年慶

  這種紀念方式,既不能過於悲情地讓大家重拾悲傷;也不該浮華到讓人感覺是在消費悲傷;更不能以做政績的心態,將悲傷變色變味。

  什麼才是對地震遇難同胞的最好紀念?

  在地震災區的重建資金當中,有部分是全國各地民眾的捐款,其中有些還是經濟困難人士節衣縮食擠出的資金。如果北川縣有關方面不將全國民眾捐助的資金更多地用於災區群眾生活改善,而是不必要地建設形象工程與購買豪華車輛,則不但違背廣大奉獻愛心民眾的心願,而且還可能一定程度地挫傷民眾的捐助積極性,並進而影響到其他需要捐助的地方與領域得到民眾更大的支援,影響與妨礙各項慈善事業獲得更大發展。

  以人權的名義,公開汶川大地震震亡者大名單

  強調建立並公開震亡者名單,詳實登記他們的性別、年齡、籍貫、身份等,並非為了爭取什麼權利,只是為了抵制無時不在的遺忘,實現更莊重的紀念。名字型現人權,名字就是悲歡離合,展現往昔的生活片斷。由此,呈現他們生前的笑臉,察見那些已然破碎在五月的夢想,撫慰那些永遠不能癒合的傷痛。在名單的幫助下,地震就不可能真的奪走那些同胞,因為他們留下了一世為人的憑據。

  汶川地震一週年,怎樣紀念我們的遇難同胞?

  不是對於殘酷的災難背景下的真情和榮譽的宣傳,因為人們的心理或許依舊還不能承受這份負擔;不是對於災後重建專案的展示,因為這本該就是工的職責,如此展示,難免有邀功的嫌疑;更不是聚堆的舉行這樣的`研討會,那樣的招商會,因為這也應該是災後重建過程中的系列工作,而不是在5月12日前後的紀念形象專案。

  既然是紀念活動,筆者倒是覺得一味的宣傳民族精神有失偏頗,雖然地震災難已經過去一年了,但是人們依舊沒有忘記在災難中所暴露出來的生產質量安全問題;沒有忘記那些孩子的死是因為學校教學樓質量的問題;更沒有忘記對於存在著建築質量安全企業問題的企業的核查、公佈、懲戒、問責一直都沒有良好的執行。藉著紀念活動大張旗鼓之際,與其過多的宣傳好人好事,不如好好的打擊一下違法犯罪分子。

  災後重建和汶川的紀念,不是任人表演的星光大道,人們需要的是切切實實的災後重建,而不是在這幾天裡的應景專案。

  熱點四:世博會中國館

  據悉,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位於世博會規劃核心區,處於世博會園區浦東區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規劃中的中國館由建築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中國國家館、3萬平方米的中國地區館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臺館三部分組成。在世博會舉辦期間,中國館是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的主要展示區和重要載體。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割槽、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誌性建築群體。世博會期間,國家館將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下,展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現出一幅偉大的中國城市文明圖。地區館將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提供展覽場所,展示中國多民族的不同風采,以及全國各地的城市建設成就。世博會後,國家館將成為中華歷史文化藝術的展示基地,地區館將轉型為標準展覽場館,和世博會主題館一起,作為舉辦各類展覽和活動的場所,並與周邊的世博建築共同打造以會議、展覽、活動等功能為主的現代化服務業聚集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