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精選15篇)

2021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精選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精選1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

  得與失

  歲月騖過,山陵浸遠。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於是,我們感嘆,我們痛心,光陰流逝。因為,我們沉浸於這時光中,我們所丟失的,我們所錯過的,我們曾不捨的。

  然,歲月也帶給我們昔日未曾降臨的期盼,帶給我們一直渴望的光亮,帶給我們,不得不學會的成長。

  人生在世,得與失在所難免。但在我看來,得失是辯證統一的,沒有無失之得,也沒有無得之失,關鍵看我們怎麼去理解。

“花開花落總有時”,一切都有它的所得和所失。

  科學家貝佛裡奇說過:“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於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其實,“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夠正視現實。不要感嘆命運多舛不公。命運向來都是公正的,在這方面失去了,就會在那方面得到補償。當你感到遺憾失去的同時,可能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失去群星了。”泰翁看似平常,實則深刻的哲理名言幫我們架通了一座橋——一座失望化為希望,痛苦化為快樂的橋。讓我們明白了得到一種幸福,失去是另一種幸福,明白了擁有什麼就品嚐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如畢淑敏所言:歲月送給我苦難,也隨贈我清醒與冷靜。清醒與冷靜是時光的.饋贈,是歲月的溫柔,是一份難得的禮物,是得到。在我們悲痛著歲月帶來的苦難,失去著歲月偷走的美好的同時,它也帶給了我們,或許並不想要的成長。因為,歲月靜好時,你會忘記清醒與冷靜。只有經歷苦難後,才學會了清醒與冷靜。

  我們姑且將失去放入苦難,把清醒與冷靜納為得到。如此,暫定得與失。

  得失是如此的辯證統一,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認識得失。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沒有不失之得,也沒有不得之失,不以物為喜,不以己為悲。不必為“失去”而難過,因為世間之物本來就是去住無常。我們所能做、所應做的只是在“得到”時珍惜它。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2

  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人生百年,白駒過隙,豈能困惑於得與失的方寸之地。陶醉於一城一池之得,或惆悵於一時一事之失,都屬於一葉障目,不見遠方的星辰大海。只有看淡得失,把它當成人生的過程,才能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錯把得失當終點。

  年逾不惑,事業小成,工作穩定,業務熟練,於是乎滿足於現狀,失去奮鬥目標,喪失鬥志與激情,不再期望更高的山峰。這不妨稱為“得之殤”。單位高階職稱指標稀少,個人積分排名又靠後,即便努力三年五載也未能如願。既然晉升無望,又何必累死累活?於是對自己放鬆要求,得過且過。這不妨稱為“失之痛”。

  緣何如此?細思極恐。不管“得之殤”,抑或“失之痛”,實質都是錯把得失當成終點。在這種錯誤的思想認識下,或是小進則滿,小富則安,躺在功勞簿上自我陶醉;或是聞失則憂,聞敗則餒,不再奢望新的挑戰與作為。久而久之,心靈受到羈絆,人生陷入困境,蹉跎了歲月,浪費了人生。

  把得與失當成過程來看,你就會發現得與失既是終點,更是起點。

  得失只不過是一個過程。就如同父輩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管旱澇,無論悲喜,週而復始,勞作不息。耕種與收穫就是農民的生命,豐年也好,災荒也罷,都是生命的一個過程。既然如此,就應當認清前路,看淡得失,鍥而不捨,馳而不息。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消除後顧之憂,這是終點;然後上《出師表》於劉禪,六出祁山,攘除奸兇,這又是起點。2020年,中國實現全面脫貧,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這是終點;但鄉村振興還任重道遠,必須再接再厲持續發力,這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人生就像一輛列車,得失都是過程,不痴迷於某一個站點的得失,才能到達終點,贏在全程。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這是蘇軾面對得與失的態度,得與失不過是河流中的朵朵漣漪,河水不會因為漣漪而停留腳步,人生又哪能因為一時得失裹足不前。持有寬廣的胸懷,良好的心態,智慧的心境,得不驕傲,失不沮喪,你才能看淡得失,享受過程,收穫厚重的人生。

  願你把得失當成過程,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3

  生命過往的故事與風景

  時光行走,初夏時節,天氣會有一些激烈的變化,還會有些風雨交加。歷練成長,迎接未來,這就是一個成長的世界。

  人生在路上,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歷練著情懷,經歷著得失,展望著前方。每個人都要經過生命向前的歷練,需要內心的昂揚,需要內心的致敬,需要內心的溫柔,需要內心信念的強大,去看那片未知的風景。

  生活免不了得得失失,冷暖炎涼,行走其間的時候,不是挑剔世態多麼曲折,而是要保持一份清醒,遠離抱怨,凝神聚氣,用智慧去引領生活,去轉化它的缺憾和錯失。

  不挑剔人間百態的諸多不是,也不在得失中迷失沉淪,而是化解自我內心的分別和對立,活出對生活的一種陽光心態,積極出發。

  對生活有一個堅定的態度,才能有更好的人生把握,不是小聰明,而是一種大智慧,而是一種化解得失的能力,而是指引未來光明的象徵。

  能於內心紛擾的時候,用自己的心態去產生一種內心情懷的統一,產生生活的智慧。所有的故事是成就內心的品格和情懷,所有的遭遇是輔助於生命的光陰和自己經過的感知,我們叫做覺醒。

  得與失之間,舍與得之間,讓它迴歸內心的安寧、平靜與祥和。人生一場,走的是世態炎涼,看的是人情涼薄,經一事,長一智,所有的智慧就是在這人與事之間磨練,擦亮,閃光,能付出忍耐是福,能消除煩惱是慧,福慧雙增。

  在這是非得失當中,不迷茫,不忐忑,不緊張,不缺失,真正地完成自我的更新,能夠更多的迴歸內心世界的自省功夫,化解得失,安頓取捨,迴歸安寧,成為自我內心世界的一種安穩和平衡。

  走出一份笑而不語的榮光青春,終將會強大,終將會發現,終將會覺醒,力量越來越強,淚水越來越少,希望越來越大,脆弱越來越渺茫。讓脆弱去逃亡,讓那些曾經的不安、崩潰、迷失和那些絕望,在青春的力量面前無處可遁,化為烏有。

  願生活光明,願生活有力量,願經過的時光帶走那些曾經的煩憂,讓自己在生命時光這份鍛鍊中自我強大,不被外界所影響,歡喜接納,柔軟改變。迎接世態炎涼,對應萬般得失,成為自己內心的一種生活的智慧與明亮。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4

  最好的時代

  得與失可以是個人功名利祿的得與失,可以是家國天下的得與失,也可以是理想淨土和現實世界的得與失……當我們把得與失賦予不同的內涵時,就會看清不同選擇的不同意義。

  如果得與失僅僅事關個人的功名利祿,那暫時的得到與失去遠遠談不上是終點。若把它們看成終點,取得小小成績時,得意忘形,暫時失去時,妄自菲薄,這便是汲汲營營,患得患失的人生。

  只在乎個人利益的得與失,不在乎山河破碎,不在乎賣國求榮,甚至還會出現石敬瑭、秦檜、吳三桂……在這些遺臭萬年的人眼中,民族利益不過爾爾,只有個人利益的得失是終點。

  如果把得與失賦予了更為遼闊的內涵,上升到民族大義的程度。那麼失去家國天下是就是最大的失去,失去尊嚴傲骨就是最大的失去,失去自由理想就是最大的失去。在這樣的失去面前,理想主義者一定會把它當成終點。於是乎,屈原抱石自沉汨羅江,陸秀夫負帝崖山跳海,文天祥在元大都慷慨就義……

  由於時代的侷限性,這些理想主義者們,報國只有華山一條路。所以他們把失去家國當成人生的終點,這是何等壯烈決絕的終點。

  當然,也正因為我們的民族有那麼多像他們一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視死如歸、視失去如終點的英雄們。我們民族的脊樑才能屹立不倒,我們民族的魂魄才能熠熠生輝。

  慶幸我們生活在一代又一代英雄們共同締造的時代裡,這是最好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理想是多元的——有無數條路通向終點,也有無數座山峰可供攀登。不會再有屈原、陸秀夫,報國無門、報國無路的孤獨與絕望。這個時代裡,任何職業、性別、年齡、出身的人都有達成理想的可能。

  明朝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只有透過科舉考試才能出人頭地、青史留名的年代,遊歷天下二十餘年,踏遍中華十三省。在他的人生裡,所有得失都只是過程。

  被時人當成異類的他晚年走廢了雙腿,臨終時有人問他:這一生“何苦來哉?”他回答:“張騫鑿空,未睹崑崙;唐玄奘、元耶律楚材銜人主之命,乃得西遊。”“我只是個平民,沒有受命,只是穿著布衣,拿著柺杖,穿著草鞋,憑藉自己,遊歷天下,故雖死,無憾。”

  古人多不解徐霞客,因為古人看待得失更為單一,今人理解徐霞客,是因為我們對成功、對得失的理解更為自由、更為多元。高考的學子可以把考場的得失當成人生新的起點,經歷災難意外的人可以把健全肢體的得失當成生命必經的考驗過程,犧牲在火海、邊疆的戰士們會把國土的得失當成不可逾越的終點。

  在最好的時代裡,每種選擇的得失都可以有非凡的意義。桃李滿天下的人民教師可以成為時代楷模,治病救人的醫生可以成為時代楷模,在荒灘種下千萬棵樹木的農民可以成為時代楷模,資助貧困學子讀書的環衛工人可以成為時代楷模……

  大道如青天,我輩均得出!在最好的時代裡,何懼得失?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5

  生活於得失之間

  從得到生命開始,到失去生命結束,期間無數的得與失,便是人的一生。

  自有意識起,我們總是渴望得到,而害怕失去。每次去超市,常常不可避免地路過玩具區,總能看到有小朋友跟父母討要某樣玩具,為此他們或撒嬌賣萌或撒潑打諢。不由地想起,自己小時候也總是渴望得到新衣服、新玩具,得到愛和關注,而若是失去了某件自己的心愛之物,更是耿耿於懷久久不能平復。渴望得到、害怕失去,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的起點。

  孩子漸漸長大,渴望得到的、害怕失去的也不再僅僅是玩具之類,也漸漸明白得與失不能全然仰仗父母,而是取決於自己。我們為一個好的成績而挑燈夜讀,為了一段感情而徹夜難眠,為了一個專案通宵達旦。學習、生活、工作皆是,為每一次的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獲得而欣喜,也為每一次的僥倖獲得而欣喜;為每一次可以避免的失去而痛苦,也為每一次不可避免的失去而痛苦。努力得到,避免失去,我們執著於得失的結果。

  我們繼續長大,也經歷了更多的得與失。渴望得到的總是太多,試著抓住得與失的主動權,卻難免由不得自己。有些時候,我們拼盡全力卻如平地摘月不可得,拼命挽留又如掬手捧水般留它不住。一次次地求而不得,我曾一度被困在人生無奈的患得患失之中,陷入自我的猶豫徘徊,母親總是勸我別想那麼多,有些東西不是非得到不可,生活過得去便可以了。母親的寬慰和理解我全然明白,卻始終難以與自己和解,她看在眼裡也不再多說什麼。某天突然接到電話,母親不知哪裡得知了一部電影《敗者為王》,叫我有空一定去看。我一時感到莫名其妙,她從不關注電影卻特意打來這樣一個電話。其實這電影我早有聽聞,是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的紀錄片。爸媽喜歡羽毛球,尤其喜歡林丹,那時家裡常看羽毛球比賽,林丹的對手常常是李宗偉。兩人的比賽總是格外精彩,父母作為林丹的粉絲總笑著叫李宗偉“千年老二”,為林丹的一次又一次勝利而歡呼。李宗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們也逐漸誇起了李宗偉,父親說李宗偉的技術越來越好了,母親說他其實也很棒。

  當我開啟電影,才真正明白了母親的電話。我們在失去的過程何嘗不曾得到,只因得失心太重,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不可得之中卻忽略了自己早已得到的最寶貴的東西。這才明白珍惜得到,接納失去,得與失皆是生活,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6

  鑑往知來,創造美麗人生

  得與失,是終點,是起點,還是過程?我認為都是,也都不是。得與失,是人生某一階段對所做事情的一種判定,一種結果。什麼是終點?終點就是一段路程結束的地方。什麼是起點?起點就是一段路程開始的地方。什麼是過程?過程就是事物發展所經過的程式。但我認為得與失是起點或者是終點,都割裂了事物發展的聯絡。而過程,是得與失這個結果所經過的階段,不是得失的本身。

  綜上所述,我認為,得與失,不僅是終點,也不僅是起點,而是人生中的一個個節點。

  得與失,是對前段時間工作和學習的歸納和總結。

  人生在世,我們總要經歷某些事情。在人生的某一階段,我們面對的都是未知的人生。由於時代不同,條件有異,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最終的得與失,都是事物發生的自然結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先確定哪些是得,哪些是失,然後從“得”中歸納出經驗,從“失”中吸取教訓。比如說,我在高二年級參加學考,語文成績是A,數學成績是C。A是符合我的預期,是“得”;而C不符合我的預期,是“失”。那麼,我語文為什麼考得好?是因為我對語文的興趣大,平時喜歡閱讀,作業比較認真。這些是成功的經驗,我要好好歸納總結。為什麼數學考不好?是因為我不喜歡數學,作業也不認真做。這些都是失敗的教訓。為了改變數學成績差的局面,我要好好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多花時間,認真對待,爭取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所以說,得與失,就是對前段時間的歸納和總結。

  得與失,是為後一段時間工作和學習提供參考。

  總結前段時間的得與失,就是為了下一階段處理事情提供參考。有經驗,可以借鑑;有教訓,必須避免。有了經驗,做事就有章可循,也能增加信心;有了教訓,做事就能避開不利因素,避免重蹈覆轍。古代有一個官員,精明能幹,處理政務井井有條,頗受同僚、上司讚賞。但因為貪汙受賄,被罷免官職。經過多方奔走,他重新任職。他沒有接受教訓,還是管不住自己的手,結果第二次被罷免官職。他的一個窮親戚得知後,跟他講了一個故事。窮親戚說,他家有一頭毛驢,第一次過橋的時候,不小心踩進了橋上的小坑,傷了蹄子。治好之後,毛驢每次過橋,都小心避開小坑。而你,第一次因為貪賄被罷官,第二次還是因為貪賄被罷官,你還不如俺家的毛驢。這個貪官,就是沒有吸取教訓。如果這個官員,第二次上任後,利用自己超強的能力,一心為國為民,就能名利雙收,怎麼會又被黜免?所以說,前段時間的得與失,能為後一段時間的工作提供參考。

  在漫長的人生中,一段時間的得與失,構成了生活中的一個個節點。在每一個節點,我們都要總結經驗和教訓;在每一個節點,我們都要開啟我們下一段航程。只有鑑往知來,我們才能總結過去,做好當下,展望未來,我們才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美麗的人生。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7

  此心安處是吾鄉

  海明威說過,“只要你不計較得失,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想法子克服。”自古人生多磨難,不如意事常八九,得失總在剎那間。放下得失,關注內心,“此心安處是吾鄉”,相信世界為你關上了一扇門的時候,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

  1000年前的蘇軾,一生跌宕起伏,經常身陷漩渦,不停被放逐貶走四方,但他不管身居何處,均能安之若泰,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紮紮實實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在杭州,他疏浚西湖、築蘇堤;放逐海南,他辦學堂,介學風……這種不計較得失、豪放豁達的心態,也成就了他清雄絕世的文風,他留下的詩詞歌賦和實事工程一樣,千百年來一直為百姓所稱頌,膾炙人口,流芳百世!

  蘇軾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哪有成與敗,得與失?“此心安處是吾鄉”,時刻堅守內心對真理的執著與對民生的關懷,放下個人的榮華富貴和眼前得失,才是最大的“得”。

  19世紀橫掃歐洲的拿破崙,一生叱詫風雲,但他卻坦言,“我這一生從未有過一天快樂的日子,我從未尋得真正的歸宿。”在世人眼裡無比風光的歐洲“皇帝”,內心卻是不盡的寂寞和荒涼。究其原因,單純地追求霸權和個人英雄主義,讓他脫離了人民,給歐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這種狹隘的世界觀,使得拿破崙的精神家園是不完整的,也是支離破碎的,因此他從未從真正意義上找到過可以安放心靈的家園。離開了土壤的拿破崙,雖然看似風光輝煌、不可一世,得到了許多,實則他丟失了人生最珍貴的東西。

  臧克家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不同的人對待得失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他存在的人生價值。尤其在在物質豐富、奮鬥當道的今天,有一種不和諧的存在,那就是“佛系”青年和啃老族的出現。他們安然躺在父輩的奮鬥成果中享樂揮霍,看似令人羨慕,實則無比可憐。失卻了精神世界,丟失了理想信念,失去了追求的方向,也就沒有了奮鬥的快樂,他們找不到魂牽夢縈心靈的故鄉,到哪都是流浪。這樣的“得”又有何意義?

  所有的“得”與“失”都是相對而言的。考量“得失”最重要的尺度就是是否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是為了人類的進步,人民的幸福而付出,那麼這種“失”,其實就是最大的“得”。

  袁隆平遠離家鄉,紮根稻田,一生奉獻給土地,用千百次失敗的實驗,讓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撐起了禾下乘涼和讓天下人吃飽飯的夢想。錢學森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千辛萬苦回到祖國,組織研製“兩彈一星”,為的是祖國的強盛,讓中華民族不再受制於人。他們何嘗沒有想到安穩的生活,含飴弄孫,安享幸福?可他們把個人的幸福與民族、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為了大“家”,可以不計小“家”。誰又能說這樣的“失”,不就是最大的“得”嗎?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人生何必計得失,此心安處是吾鄉!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8

  得失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有的人以為得失是終點,這個說法是危險的。把得當作終點的時候,就沒有心思去追求新的高度了。成功制約了一個人的進取心,使其意志消沉,固步自封,逐漸喪失競爭力。相反,把得失當作新起點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愈挫愈勇,再接再厲,他們會從失敗的泥潭中奮身進擊,會從鮮花和掌聲中悄然離去,開始新的征程。因此,如果一定要把得失當作起點或者終點的話,我願意它永遠只是我人生的新起點。

  把得失當作終點的人,胸懷太小,註定不能善始善終。在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吳王夫差、秦始皇,無不是把得到當作了自己的終點。

  吳王夫差破了越國,把一代梟雄越王勾踐變成了自己的奴僕,當他讓越王勾踐為自己擁彗折節的時候,那是何等意氣驕奢;當他讓越王勾踐卑躬屈膝品嚐大便的時候,又是何等心情舒暢。滅了一個國,降了一個王,報了一場仇,成了一番業,人生到達這種程度,難道還不是巔峰和高潮嗎?一代君主,能做到這一點還有什麼不痛快?然而,這就是人生的終點嗎?不,這不是人生的終點,但是,吳王夫差十分可悲地將這當成了他人生的終點,等待他的是什麼呢?

  把得失當作人生新起點的人,深謀遠慮,不可限量。越王勾踐受盡屈辱,終於得以回國,他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報仇雪恥。他臥薪嚐膽,與百姓同甘共苦,他獎率士卒,吊死問傷,勞身焦思,鼓舞士氣。對他來說,失敗是人生的新開始。

  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是越王勾踐率領三千越甲,將驕奢淫逸的吳國給滅了。

  吳王夫差把一時的得失當作人生的終點,他就不再前進。越王勾踐把一時的得失當作人生的新起點,他不懈進取。不再進取者,由強而弱,不懈進取者,轉弱為強。

  看到這裡,你還願意把得失當作人生的終點而不是新的起點嗎?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共同獲得了一九零五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原本沒有多少名氣的這對夫婦,一下子成了世界名流,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各個媒體報紙的記者紛紛來訪,各個知名學府紛紛邀請他們。面對如此多的榮譽,居里夫婦選擇了悄然離去。他們覺得自己的路還長,一時間的得失並不是終點,他們還要有新的起點。他們擺脫了一切送往迎來的無聊應酬,重新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新的科學研究中。後來,皮埃爾因為車禍去世,居里夫人陷入極大的悲傷和孤獨中,她失去了最愛。但是,她並沒有消沉,她從一時的悲傷中解脫出來,重新振作,重新投入新的科學研究中,繼續開始她的新徵程。你知道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嗎?居里夫人擺脫了丈夫去世的影響,再次摘得諾貝爾獎。她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她第一次獲獎還算是沾了丈夫的光,她第二次獲獎完全是靠她自己。

  各位朋友,人生終有得失。把得失當作終點還是新的起點呢?這確實是個問題。我認為,最理智的答案是,得失,是人生的新起點。

  把得失當作人生的新起點,你才永遠有日新月異的新氣象;把得失當作人生的新起點,你才能不斷地向上,永保一種真實的快樂,永保精神的健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有為者,看淡得失,每天都是新的開始。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9

  得失只是一個過程

  人生是一個過程,歷史也是一個過程。漫長的人生,只是浩瀚歷史長卷中的一個段落,只是無限歷史長鏈中的某個環節。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到,而得意洋洋,以為這是人生的終點;我們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失去,而意氣蕭索,因為它可以成為新的開始。人的生命,本無所謂起點,也無所謂終點,要知道,即便是肉體的死亡,人生的故事也沒有結束。懂得人生得失只是一個過程,我們才能夠活得坦然,活得堅定,活得理智,活得精彩。

  以為得到就是終點,這樣的人,容易鬆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把得到當作人生終點的人太多了。吳王闔閭打敗了越王勾踐,變得驕奢淫逸,他與西施終日尋歡作樂,過上了李白所描寫的那種生活:姑蘇城外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他對越國失去了戒備之心。而這個時候,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最終,三千越甲可吞吳,將吳國徹底滅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把得到當作人生的終點,是失去了深謀遠慮的一種表現。秦始皇把統一六國當作人生的終點,他大興土木,營造驪山陵墓,阿房宮,鞭撻天下黔首,滿足一己私慾,卻不知道,統一六國其實不過是人生的一個新的開始而已。他喪失了理智,瘋狂索取,最終,引得天下騷動,土崩瓦解,咸陽一炬,可憐焦土。

  把失去當作人生的開始,這其實也是好事。越王勾踐失去了自己的國土,但是,他沒有消沉,而是把他當作新的起點。王陽明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做驛臣,人生不可謂不失意,但是,他的內心強大,他知道,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他沒有消沉,而是與當地的人民打成一片。他將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運用到生活的實際當中,任何時候都不悲觀不絕望。終於,他龍場悟道,在失去以後,在坎坷之中,成就了聖賢品格。後來,他平定叛亂,報效國家,成了明朝文治武功皆為第一的人物。在浩瀚的歷史畫卷中,他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筆。他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致良知的學說,是他用生命證明了的卓越智慧。這一智慧,與孔孟思想暗相聯通,對中國文化產生影響深遠。

  其實,從長遠來看,人生哪裡是起點,哪裡是終點呢?一時的得失,又怎麼能稱為人生的起點和終點?人生只是浩瀚歷史長卷中的一個段落,它與前文相呼應,為下文埋伏筆,它立足於歷史,又影響著歷史。

  一時間的得到,何必沾沾自喜,而應繼續努力;一時的失去,何須意志消沉,而應奮勇向前。要知道,得失只是一個過程,失以後,我們要奮發,得以後,我們要再接再厲,這樣,才能保證人生的精彩,為下一個勝利的到來做好準備。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0

  得失:接受·體悟·追尋

  詩人弗羅斯特在《雪夜林邊駐馬》中所言,“我已決心履行我的承諾,在我睡前還有很多路要趕。”漫漫人生路上,有人一味視得失為起點,安之若素;有人一味視得失為終點,患得患失;亦有人一味視得失為過程,終日掙扎而惶惶然。而私以為三者均有失偏頗,得失之於起點、終點與過程,不能一刀切地蓋棺定論,我們應當安然接受得失之起點,用心體悟得失之過程,努力追尋得失之結果。

  安然接受得失之起點,是“枯榮有數,得失難量”的人生智慧。在我們踏上征途之前,此前的所有得失便向後退成風景,化為我們旅途的起點。試想,如果老舍先生能有一顆更強大的心臟,相信公道總會降臨,也許就可以熬過最黑暗的日子;倘若傅雷先生多活二十年,或許世間又會流傳數百本偉大的翻譯作品。一方面,我們感慨他們的情懷和剛烈;另一方面亦感喟傷痛,如果他們安於接受得失之起點,放下得失的桎梏,或許會是另一番風光。視得失為起點,是為過往之告別。

  用心體悟得失之過程,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人生態度。用心體悟途中得失過程,誠如詩人泰戈爾所言:“假如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不必沉湎於過去之失,亦不必憂患將來未得,將來的得失無非每個此刻得失對於時間之累加。試想,倘若惶惶終日,因得失而畏懼不前,又何以用腳步丈量世界?視得失為過程,是為蛻變之積澱。

  努力追尋得失之結果,是“終此一生,志在鴻鵠”的人生目標。得失之於結果,是目標與遠景。“試看未來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李大釗的鴻鵠志,是他對得失結果的追求,並以之為目標拼盡了終生。倘若喪失了對得失結果的追尋,彷彿如此便消弭了一切來自外界的未知險阻,終日掙扎而惶惶然不知所如往。試想,當一群正值奮鬥年華的青年失卻對得失結果的追求,對著目標望而卻步,觥籌交錯間嘆一聲“與自己和解”便繭居於自我世界,那麼建設的大旗又將由誰扛起?視得失為結果,是為奮進之蒿矢。

  然而糾糾其民,往往沉溺於得失因果的縲紲中而不自知。或鳶飛戾天,深陷功利得失計較之囹圄而不能自拔;或無病呻吟,在奮進的年歲空喊“得失看淡”自我麻痺;或患得患失,憂未得、憂既失,卻遲遲未曾付諸行動。站在時代的浪口,我們更應巋然,以理性清醒的頭腦看待人生道路上的得與失。

  紅塵滾滾,永珍朦朧。得失之於人生旅途,既是起點,是終點,亦是漫漫人生路的過程。安然接受得失之起點,用心體悟得失之過程,努力追尋得失之結果,人生之路必將出彩!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1

  守得初心,何論得失

  人多喜於得而哀於失,然世間之得失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人之喜與哀豈有窮焉?且得失之事無常,能堅守者,唯人之初心耳。故言,守得初心,何論得失!

  初心既明,故知所得失。初心者,初發之心願也,是行為之所由。豫才初學醫於日本,欲醫治國人之病軀,強健人民之身體。然國人之病不在軀體,而在思想也,遂棄醫從文,以筆伐戈,其心可謂明矣!豫才之初心,在喚醒人民之思想,追求民族之進步,故知其所欲得,守其所不欲失,終其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此謂“初心既明,故知所得失”。

  初心不改,故不計得失。古者有五柳先生“環堵蕭然”“簞瓢屢空”,然不改其樂,雖“草盛豆苗稀”,無違其願;今者,庚子之年,疫魔肆虐,有白衣天使奮戰一線,縱有染病之險,縱物資緊缺,數日無眠,卻從未言退。五柳先生者,其心在隱,故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真意,而無憂於貧賤;白衣天使者,人不知其姓名,不識其容貌,而默默奔走,無言逆行。其無畏乎?其不欲流芳於世乎?惟其初心不改,故不計得失。

  初心如磐,思無分得失。或曰,得與失,差之千里,豈能無分?君不聞“居安思危”乎?臥薪嚐膽者,勾踐也,其嘗敗於吳王夫差,為奴於吳地。彼夫差,獲此一勝,漸得意忘形,耽於享樂,大興土木,縱情聲色。三千越甲,終吞吳地。勾踐之勝,在其心之不改,夫差之敗,在其無堅毅之信念耳。初心如磐者,有所安,則必思危;有所得,則不得不備於失。我國之華為亦如是——方其脫穎而出,便受美國之抵制。然其未雨綢繆,海思兒女日夜兼程,數千日夜,堅守共同之信念,為公司之生存打造“備胎”,故無畏於他國之魔爪。

  是故,得為失之鏡,失為得之鏡,得與失為人之鏡。人之慾獲成功者,得則思失,失則思得,為有如磐之初心也。

  世人或視得與失為始,或視之為終,或視之貫穿終始。然實不必深究,所貴者,人之初心耳!初心既明,故知所得失;初心不改,故不計得失;初心如磐,思無分得失。故言,守得初心,何論得失!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2

  潮起潮落,踏浪高歌

  “越高貴的靈魂越懂得知足;在人的一生中,失去之物終會以得相報。”瓦爾登湖不過是梭羅於得失間茫然時的暫寄之所,而人生如海,潮起潮落間,以自身淡然與廣闊攜百川與雲汽翻騰不歇的海洋,才終將於天際線上迎來最耀眼的破曉。

  所謂得失,不過一時欲滿,一時望空,是細小暗流,而非此生長歸。將得失視為終點之人,一生似矇眼之鶩,只顧向浮利掙扎而錯過所至之處的每刻風景,如白頭進士終成笑柄,亦如葛朗臺可惡而可悲;而將得失視為起點之人,一生竟頓足不前,視未來為既定,白白浪費寶貴而不復的時光。

  需知得失絕非靜止之物,而是人生之海中終日恣意咆哮的海風,於浪花中有礁石也有波光。為後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大多失平庸而得卓然,從薩風的風中之姿到蘭波的放蕩不羈,最終只是凱魯亞克在車斗裡放聲高歌的自由,“懦弱的暴君的評價”反而戲劇化地充當火中煤塊熔鑄獨特的人生。

  “人生總是匆匆忙忙,在迎面而來的一切中一往無前。”正如賽弗爾特所言,而主觀臆造的得與失,不過是人以精神力量同質化的破立相接之處。

  貶至江州的白居易夜聞琵琶女之曲,落魄至道州的君子陽城為百姓保骨肉而廢矮奴之供,世間淺薄以為“失”正是讓京城鮮衣怒馬的少年“得”人生至道的波瀾。同樣,不僅蘇軾得以觀江南山水,李白得以雲遊四方,杭城一湖亦得以名徹天下,沉默的大地也綻放了浪漫主義之花。可見得失的矛盾本就相生相蝕,於其中浸滌而出的便是“存在本身的熾熱”,也是成外物而銘本心的歡騰的生命力。

  而人生之海本就起伏如常,來處成謎,歸處亦難見,在利慾與享樂主義甚囂塵上,精神荒蕪的人們於鋼鐵叢林間如野獸般求生,深夜的每次哭泣都是生命乾涸的聲音。但現代性呼喚獨立意識與認知力量的迴歸,祖國的蓄力騰飛與民族的真正崛起需要每一片海域的深廣,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接納每一次風景,視之為走向自己內在過程中的重要片段。以詩意對抗失去,以謙虛對抗得到,以海納百川之勢匯萬世之流於幽深海底,在雨後初霽時抬起頭來,一如米沃什“直起腰,看見無邊的海與遠歸的白帆”,悟得存在的真諦。

  潮起潮落,人各成海,人生終究是自我的藝術,生命之洋在起伏間未減分毫。希望終有一日,“得失難料”間紅日緩緩升起,鉛色雲層下人類一同面向東方,人生得失又何妨?

  堅毅超然的靈魂似信天翁飛向破曉,於風中高歌。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3

  得失之途,你我皆行人

  王開嶺曾感慨:“現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行旅於人生大道的我們,常常視一時得失為始發處或終點站;殊不知路漫修遠,得失應成為行路風景。

  將得失看作起點的人,不免期望一勞永逸的“得”;把得失當成終點的人,總是無法面對功虧一簣的“失”。人人皆渴求得到而害怕失去,然而得失實為生活的兩面,往往相伴而生,自孩提至古稀無時不有。方仲永年少名揚萬里,卻在鄉人的喝彩中泯然眾人;王陽明中年失其榮華,反於貴州龍場收穫“心外無物”的頓悟。成長的萬花筒中,得失之光交相輝映;現實的荊棘叢裡,芳馨與尖刺處處聯結。得失無法預料,充實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始終如紀伯倫的詩行一般,是“搖擺於憂愁與歡樂間的一架天平”。

  而正是得失之間的這種辯證轉化,在推動我們不斷前行。毛姆筆下“墮落”的愛德華,甘願放棄芝加哥車水馬龍里精英式的生活,前往人們心中沒有未來的塔希提島,卻在慷慨的陽光和粉紅色的晚霞裡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靈魂”。因文采春風得意又因詩言數次獲罪的劉夢得,亦是在幾十年的大起大落中練就了“前度劉郎今又來”的樂觀情懷。得中有失、失而復得,恰如海浪拍擊礁石,得失的轉變會帶來珍貴的起伏與磨鍊,充實並推動我們的人生過程。只以得失為目的的人,便難免陷入心靈的狹隘停滯。

  《菜根譚》有言:“身如不繫之舟,一任流任坎止。”或許唯有將每次得失視作人生過程的簡單一環,方能拋卻急功近利的處世心態,從而真正觸碰到生活價值的美麗裙邊。若不是心無雜念,漁樵於江渚之上,蘇子瞻何以發出“物與我皆無盡也”的感嘆?若計較於一時富貴,則“一簞食,一瓢飲”萬不能不改顏回之樂了。正因一切都只是過程,我們可以剝去功利的繭,抽離得失的絲,於寂靜中探尋世界萬物和你我靈魂的核心。當我們能夠不數數然於世,不再將得失變化作為人生的定功章,而去珍惜當下體驗的分秒,一切便會為我們展開最純粹的畫幅。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不要做一個只顧始終,匆匆離去的乘客,而要學會將得失作為風景,享受每一步前行。如此,心靈將更豐沛,縱身處生活的波濤之中,也能同奧登一樣,為自己“呈上一柱肯定的火焰”。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4

  得失的深處是心境

  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理。

  中美博弈,美國的精英們就認為:成功了,美國可以繼續領導世界一百年,失敗了,美國夢就碎了一地;馬雲的阿里前幾年謀劃著在美國上市,局中人就認為成功者,阿里帝國基業永固三百年,失敗了,則泯滅於江湖;同樣,我們高中生端坐考場,有的同學就在想我高中榜首,進了名校,就已經與未來簽好了期貨協議,反之,高考失敗,則前途黯淡,萬念俱灰。如此種種,貌似在理,實則做的是一錘子買賣,更是一葉障目,視宏大的人生盛宴為眼前的一盤菜。

  把得與失看成起點,似乎也有理。但細細思量,其實終點論與起點論似乎是同一回事。

  起點者,也可以理解為出發點,出發點者,也可以理解為做人做事的基本動機,即當下人們耳熟能詳的初心。終點者,即目的地,是我們做人做事希望達成的目標。如果說兩者一定有所區別,那無非是終點論者看重的是做人做事的前半場,起點論者強調的是做人做事的後半程。但無論哪一種,它們都極為重視得失,得之則喜,失之則悲,人生哀樂全繫於得失。

  但洞悉世事人生者,則不然,他們會把得與失看成一個過程。

  做人做事往往是由無數個節點組成,每個節點都會標示出做人做事成敗得失的刻度,如果只凝視著這些刻度,那每一次都是歷高山,跨深壑,縱然成功多次,只要一次失去,就會墮入深淵。反之,提高站位,放眼整體,就會知曉一個節點的得失常常不影響全域性。天無絕人之路,水隨山轉,危中有機,柳暗花明其實也是世間的常態。

  把得與失看成一個過程者,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但他不會允許自己一敗再敗,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他會像水一樣,遇到阻擋,力有不逮,就靜靜地積聚能量,或者繞行而過,不怨天,不尤人,總會流出自己的河床和前程。蘇軾如此,汪曾祺也是如此,毛澤如此,鄧小平也是如此,他們能容忍失敗,及時轉換思路,旁逸斜出,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把得與失看成一個過程者,絕不是逆來順受,無慾無求,徹底躺平。他們只是看清了所謂的得失很多情況下只是在爭一時的臉面虛榮,他們更在乎的是生命的本真。他們清醒地活在天地間,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活成了莊子所言的“舉世而譽之不加勸,舉世而毀之不加沮”。如此,得與失怎會成了他們的終點或所謂的起點呢?

  得到一棵樹往往要放棄一片森林,兩手空空,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得到,太在乎得失,歲月的盡頭往往兩手空空。世間事只要努力了即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在我們的人生終點到來之前,所有的得失都只是一個過程,終點之後,世事又與我們何干?

  我們的心境決定了得失的份量,得失的深處隱現著的是我們的心境。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5

  如何拿起一把刀子

  得失是終點,起點還是過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可以分三種情況分別討論,最後再提出我的觀點,但是這樣有騙字數的嫌疑。所以,這裡我直接先提交我的個人看法如下:

  佛教南傳上座部的阿姜查大師很喜歡舉一個例子,他說假若一個人要拿起一把刀子,有沒有可能只是拿起刀刃,而不同時帶上刀背刀柄?或者單獨拿起刀背、刀柄?答案是不可能,當你拿起一把刀子的時候,同時就會拿起刀刃、刀背、刀身和刀柄,它們雖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作為實體時它們都是一體,不能脫離另外幾方單獨存在。

  得失同樣如此,世界上不存在單獨的得,也不存在單獨的失,它們是一對對立的概念,也就意味著它們彼此相互依存。失去了其中的一方,對立的另一方也就變得沒有意義。起點、終點和過程同樣如此,它們要比對立的一組概念略微複雜一些,但它們也是一組相互依存的概念。起點是針對終點而言的存在,終點是針對起點而言的存在,而過程則同時針對起點和終點而存在。

  把得失的概念運用到起點、終點和過程上,那麼無論在哪一個點都有得失,都有生滅。要論證前後的因果關係,要討論前後的時間關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是把得失看做是起點、終點還是過程,其實都有錯失。當你強調其中一點的時候,你就失去了另外兩點。就像是高考,無論這一次的結果如何,它可以是初等教育的結束,也可以是高等教育的開始,還可以是教育的中間過程,這取決於你如何去定義事物,採用多大的觀察尺度。但有一種合理的可能,那就是高考同時是起點、終點和過程,於是我們對高考的理解就達成了完備而無遺漏,不因為側重一點而失去了全域性。

  在任何一個點上討論得失,我們可以把它視為過去的終結,也可以把它視為未來的開啟,還可以視為漫長人生歷程中的一部分。這種繞口令我還可以寫幾千字,但那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老師你出題的時候用心過甚。你把盲人摸象的故事變形一下,就拿出來晃點我,問我大象究竟是兩把蒲扇、一根繩子還是四根柱子。正確答案是大象有兩隻耳朵,一根尾巴還有四條腿,它們都是大象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我堅持是其中的一樣,那我是不是就中了你的計?你就不能直接出盲人摸象的題目嗎?

  老師,現在我把這柄刀放在你的面前,它包含了刀刃、刀身、刀背和刀柄。這是一把完整的刀子,完滿無遺漏。因此它才是一把有用的刀子,我也才可能把它給拿起來。我想,這大概才是您要的東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