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範文(精選8篇)

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範文(精選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範文(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1

  在大有可為的時代書寫時代的藍圖

  如果可以選擇自己生活的時代,我一定毫不猶豫選擇“活在當下”,脫貧攻堅取得成功,中國夢的藍圖近在眼前,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

  這是一個思維碰撞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是一個多元選擇的時代,你可以自由選擇你想從事的職業併為之奮鬥,沒有人可以對你的選擇指手畫腳;這是一個可以讓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的時代,不用害怕自己“養在深閨人未識”,是人才哪裡都是香餑餑。回首過往,我們可以自豪而驕傲地對一百多年前的前輩們說:“這盛世,如你所願”。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百年黨史,就是一個又一個奮鬥史,望著先輩們的來路,在他們選擇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也許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能為後來的中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偉大在於,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卻又能一直秉持信念堅持下去。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成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了國民黨反動派,也許在那個年代,那樣的選擇似乎更有“光明的未來”;而先輩們選擇共產主義這條艱苦的道路,併為之奮鬥,是因為心中無比堅定的信仰,才賦予了萬里長征的力量,賦予了8年抗戰的力量,賦予了打倒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的力量。

  堅定自己的信仰,併為之努力,是人生一大幸事。前幾天,北大的數學韋神的一段採訪影片火了,他衣著樸素、頭髮凌亂,手裡提著一個礦泉水瓶子、拎著三個饅頭,卻拿了數學奧林匹克金牌,被報送北大。他喜歡數學,並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裡,在那片平靜的世界裡堅守本心,不被浮躁的社會改變了初心。我們想要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書寫時代的藍圖,需堅守本心,勿投機取巧,讓時代的喧譁迷失了本心。

  努力,應是人生的底色。這個時代,學歷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更為重要,李雪琴說:“她並沒有因為上的是北大,就不用努力了”,韓寒也說:“你可以不用去學校上學,但是一定要不斷地學習”。這個時代的幸運在於,你可以透過努力,去得到你想要的人生,可以是鄉下的一隻“土豬”,去拱城裡的白菜;也可以在樸素的鄉下發明創造,成為一個又一個“手工耿”。

  拒絕躺平,人生當如青春的朝陽。內卷帶來的焦慮,我們不用過度理會,未遇良人先自立,未遇貴人先自修。中國青年需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聽自暴自棄流的話,有一點熱發一點光。當你回首往事時,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才是無悔的人生。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2

  青年有為,則中華有為

  百年征程,落筆青春,眸前驀然浮現青年們戮力齊心、奮勇爭先的背影;明燭閃動,熱風翻湧,耳畔忽然想起青年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吶喊。站於嶄新的歷史節點,吾輩青年應染泱泱華夏之風骨,手握明燭守本心,身懷熱風擔道義,心守紅船精神,眼觀四海風雲,進而斂意氣風華,湧青春後浪。

  吾輩青年,當堅定理想,找準人生座標。君可聞李子柒借茶園文化,向世界傳遞田園之美;君可見國民才女武亦姝,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終考取清華大學;君可知零零後大學生劉上,以理想為峰,不斷攀登,用三年時間讓自制火箭發射升空,終圓航天夢。正所謂“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時代賦予我們選擇理想的權利,我們當用自己腳踏實地的行動,但盡綿薄之力,不負韶華之景;但耀愛國之燭,不負盛世之春。

  吾輩青年,當緊跟時代,順應發展大勢。100多年前,廣大進步青年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積極投身革命洪流,翻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我們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釗、夏明翰、方誌敏、楊靖宇,我們學習的榜樣如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黃大年,等等,都給予我們精神的滋養和激勵。復興路上,當代青年要在順應發展規律中抓住機遇,聚焦“工業經濟、城市建設、鄉村振興”三大主攻方向,在早日實現“三區戰略”過程中,在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尋找發力點、做好增長點,要積極探索創新,聚焦“六新”,努力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攻堅克難、追求卓越。

  吾輩青年,當砥礪奮鬥,增添厚重底色。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100多年前,五四先驅們義無反顧地投身革命,用奮鬥發出了鏗鏘的青春誓言;新時代的青年要多到基層經風雨、磨心性,努力在基層和群眾的沃土中成長為“參天大樹”;要腳踏實地、不畏挫折,讓順景逆境都成為人生財富;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在知行合一中厚植成長進步根基。

  時序輪替中,始終不變的。是青春的身姿;歷史座標上,始終清晰的是青年的步伐。我們生逢其時,重任在身,於人生定向之時,當立鴻鵠之志,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3

  不墜可為鴻鵠志,且做有為青年人

  1919年的覺醒年代裡,我看見一個個在遊行隊伍中振臂高呼的青年;1921年的那艘紅船上,我捧起一本寶貴的《共產黨宣言》;1949年的訇然巨幕下,我聽到留學人才歸國時飛機的轟鳴;1978年的改革征程裡,我踏上南方那條用雙手與頭腦開拓出的嶄新的路……走過百年泥濘坎坷,方有今日晴空萬里。舊時隆隆鐘聲於今日迴響,耳畔傳來厚重而清晰的祈願:不墜可為鴻鵠志,且做有為青年人!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君不見,北大女生宋璽參軍遠赴亞丁灣護航,懷揣萬里赴戎機的壯心;君不見,外賣小哥雷海為在《中國詩詞大會》奪魁,平凡生活難掩詩心澎湃;君不見,平均年齡三十歲的航天團隊嶄露頭角,芳林新葉吐翠綠;君不見,不是“後浪”是“巨浪”的天才少年曹原再發Nature,雛鳳清於老鳳聲……

  也許你說他們如旭日東昇太耀眼,可也有螢燭微光在身邊:海島上默默堅守的人,田埂間腳步踉蹌的人,三尺講臺上一身桃李芬芳的人,疫情期間臉上滿是勒痕的人……這些人,秉持著“可為”的夢想與信念,成就了“有為”的嶄新世界;懷揣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定意志,拓開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光明坦途!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謂之開天闢地。七十二年前新中國誕生,謂之改天換地。四十三年前改革開放開啟,謂之驚天動地。今天,新時代裡一路追夢的中國,因為你我的奮發有為,終於與過去遙相呼應,頂天立地!

  《人民日報》在寫給青年的八封信中道:“青年、國家、時代,是形影相隨的鐵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濤。”誠哉斯言!有為之人鑄就了可為時代,可為時代又何嘗不正孕育著有為之人?雖然“內卷”“躺平”等戲謔之言時有出現,但不可忽略的依舊是青年生命中奮鬥的底色!我們咬緊牙關負重前行,恰恰因為我們正是這被歷史選中的一代。親愛的朋友,互道一句:前景可待,未來可期!行進中的中國,給了你我最大的底氣。

  做一顆火種,縱一燈如豆,也可累計成陽;乘一葉扁舟,縱一波三折,也可斷絕江河。惟願我輩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己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繼先輩烽火,露我輩鋒芒。不墜可為鴻鵠志,爭做有為青年人!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4

  可為與有為

  有智慧的人,會去尋找新的解決之道,換一個方向接近目標;有勇氣的人,敢於質疑前提條件,看看哪些不可為是一捅就破的窗戶紙。

  博愛而溫情的人,給為之而不得之、屢戰屢敗的人們織一張網、兜住跌落的不幸者,給未來留一盞燈;自信而熾熱的人,把不可為而為之、屢敗屢戰的故事編成詩,當人們不再相信的時候,爭一口氣。

  出發點不同,卻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將不可為化為可為,從可謂中創造更多有為。我們這一代人,似乎註定要跟更多不可為而周旋。首先,競爭的確更加慘烈了。

  教育似乎成為了無休止的軍備競賽,從前人們說的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在今天看來,能在水中同臺競技都是奢望 —— 有的人乘風破浪,小學階段赴南極科考,初中發 SCI;有的人旱地行舟,網際網路展現了更大的世界,卻無法將世界帶到他們面前。

  努力並不是平等的,有勞動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在直轄市、省會城市投資教育,產生的經濟回報比在三四線城市、農村要高。海淀家長拼命雞娃,背後也有理性的因素 —— 初始條件越好,投資教育的收益越大。

  到頭來,本來就生在羅馬附近的人,正在更快地奔向羅馬。

  其次,外部環境也更加嚴苛。曾經,我們相信月球之後就是火星,相信可以翻過長城走向世界,相信只要在獅子山下相遇,總是歡笑多於唏噓,相信全球化將會提供答案。

  再者,不寬容的聲音也在增加。表現得不夠有為是危險的,某企業的工作群裡,12 點之後睡覺的實習生甚至遭到同事嘲弄,總有人自作主張,幫時代的鬧鐘多擰幾道發條。

  承認一些事情不可為同樣要受批評,年輕人抱怨幾句內卷,輟耕之壟上,幻想一下躺平片刻的燕雀之志,都要挨一通批評。

  該如何是好?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無非就是三條:一是重新審視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取捨。社會中的價值取捨,從來不是正邪較量,而是兩種正確之間的權衡。要富裕,就要容忍貧富差距,為了營商環境甚至可以抬高執法的槍口;要地方提供足夠的基礎服務,就要容忍土地財政,一桌酒席引來兩個客人,就別怪找米下鍋的路子太野。

  但是,總會有那麼一步,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改變了,需要找到不同的解答。二是看到世界的廣袤。世界上並非只有中美兩個國家,好望角發現了,沒必要在期貨死海中流連。有的`人說,我們需要脫離舊世界的評價體系,另起爐灶制定規則;也有的人說,我沒有這麼大的奢望,只是夾縫中乞活。但是,不論如何,也沒必要因為世界上一個國家發生的事情,跟自己的同胞對立起來互相攻訐,世界還很大,要看看外面,也看到外面世界其他角落。

  三是包容不可為的聲音,創造條件讓不可為轉化為積極有為。諸葛丞相本是臥龍崗上閒散的人,有了三顧之恩,有了大膽授權,才能從潛龍勿用轉化成飛龍在天。一味要求奉獻、不準抱怨,年輕人就是躺平了的划水人;傾聽反饋、共享成果,才能找到共圖大業的建設者。

  明知不可而為之,是莫大的勇氣,可用來修身;將更多不可為變成可為,是過人的智慧,能用來領導一個團體;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所作為,則是真正可以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了。

  這些本領,每個時代總有人需要具備,為何不能是你我?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5

  “可為”與“有為”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爭論不休。誠然,每個有理想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成為“英雄”,做一個“有為”之人。但一個人能不能最終成功,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有所“作為”,其實需要有多個角度的“條件”,方能“可為”。

  首先,個人能力,須有“可為”之處。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經談過“紙上談兵”的典故,這讓我們明白,成功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需要用真才實幹“做”出來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實現“有為”的結果之前,更多的是“漫長的能力儲備過程”。一屋不掃,何以少天下?我們需要耐心打磨自己的個人能力,從自身出發,構建“可為”之勢。

  其次,客觀條件,須有“可為”之處。人們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縱有“天縱之才”,也要等待“時機成熟(客觀條件符合)”之時。赤壁之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最後的成功,等的就是“東風”這個客觀條件。所以,要成為“有為之人”,需要理性思考自己所面對的“客觀條件”,在所有客觀條件成熟時再努力“為”之,方可成功。

  再次,時代趨勢,須有“可為”之處。老子在《道德經》中特別提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的特徵就是“順勢而為”,永遠從高處流向低處,而不會從低處反流高處。人生如水,要善於審時度勢,洞察時代發展的`趨勢,順著“可為”的方向走下去,才能走得更遠,笑到最後。網際網路經濟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順勢的可為模式,最後都成就了各種“獨角獸”企業。逆勢的不可為模式,最後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最後,民心所向,須有“可為”之處。前面三個“可為”,皆為“成功之條件”。這最後一個“可為”,則是“成功之良知”。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為了實現多數人的幸福,這就是民心所向,善意的“可為”之處。如果一個人的成功,帶來的是多數人的災難,這便是民心所背,惡意的“可為”之處。

  今天的世界,發展與和平,已是世界之主旋律。我們偉大的祖國堅持和平崛起的民族復興模式,與世界各族人民和諧相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大同世界。中宜教育戴斌老師認為今天的我們真的很幸福,生活在祖國繁榮昌盛的“可為時代”,我輩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努力成為“有為青年”,實現“中國夢”與“世界夢”!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6

  身處可為時代,我們如何有為?作為新時代青年人,每日這樣問一問自己,以此去找尋契合時代的精神動力。自此,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世紀裡,少年年少方可有為,於己無愧,於國獻力,於時代大有可為。

  時代大有可為,共產黨員借熱血詮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

  回首紅色黨史,輝煌歲月大有可為。南陳北李,共創革命奇蹟;抗日英雄,殺出熱血傳奇;基層幹部,構建共產社會;科研攻堅,暢想未來藍圖……一次次的拼搏,一次又一次地展現出中國精神,真正詮釋了愛國主義情懷。無數共產黨員將自己的身軀化作時代天空,化作世紀海洋,為後浪拼出個大有可為的時代,鑄就了愛國奮進的時代先聲。

  時不我待,青年亦可奮起有為,不墜青雲之志,迎接時代機遇。

  橫縱皆觀,古有大唐榮耀,今有中華盛世,傲立潮頭。中華兒女薪火相傳,青黃相續,化作祖國的飛鳥,穿過驚濤駭浪,化作時代的驕陽,閃耀輝煌中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新時代青年人應始終樹立崇高理想,堅定信念之基,將我們的未來融匯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眺望那高山之巔,觸及這旭日東昇。

  又思當下,時代巨輪滾滾向前,中華精神生生不息,故不為者,終無為。

  觀今朝,青年學生需鬥志,佛系玩家莫打擾。網路“喪”文化即庸人自擾,過分憂慮即無為無用,抵制誘惑,作有為青年才是人間正道。“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後浪們於前浪之基,推洪波潮起,跳出舒適圈,迎接新挑戰,於有為時代創大有可為,不負韶華流年。

  堅持可為創有為,請以理想作舟,以鬥志為帆,以愛國作槳,乘時代之風,航有為征程。無論是各個共產黨員的堅定鬥志,或是當下時代楷模的傾情奉獻,都是我們青年人的學習物件。前人用熱血浸染紅旗,創造出了有為時代,我們也要用青春的熱忱,做到大有可為。

  於可為時代做有為青年,新時代建設新徵程,新青年迎接新挑戰。我們心中堅定有為,青年人大有作為,至此,這個時代也必定大有可為!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7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讀經典文章,我們唱紅色歌曲,我們有榜樣鼓勵,我們有文化滋養,我們被英雄保護,我們心中充滿陽光……

  這是一個風雲迭起的時代:東有強鄰威壓,西有強國環伺,上有空間勘探的相爭,下有深海探測的摩擦,我們在危機中爭得發展,在逼迫下覓得良機……我輩青年,在風雲詭譎中,從來不只是背靠大樹能乘涼,我們同樣善於創造,逆流而上。

  青年有為,而非不為,從來是時代賦予青年人的使命。面對積貧積弱的國家,有人沮喪,有人悲觀,有人義憤,有人奮力作為。梁啟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陳獨秀說“國家的羸弱正是需要我輩奮起之時”。我們且不說梁啟超的公車上書,也不說他的百日維新,單就思想上的啟蒙,他就居功至偉。陳獨秀振臂一呼,一批有志之士起而拯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項偉大的事業,既需要精英人士的引領,更需要千千萬萬的人前赴後繼。他們在艱難困苦中奮發有為,為中國開闢了驚天動地的事業。

  青年有為,而非亂為,這是青年人的勇敢擔當。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民族需要的緊急關頭,一批批年輕人,把國家的需要當成自己奮鬥終生的事業:埋首大漠,只為奠定強國之基,他們隱去姓名,只為國家在世界揚名,這是兩彈一星元勳們用30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的事實;他們發揚捨棄小我成就集體的精神,開放融合自主創新,只是為了能改變中國被動的國際地位,這是平均年齡只有31歲的北斗團隊的選擇……

  愛因斯坦說:看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矢志不移,畢生致力於共和國的建立;鄧小平“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他力排眾議,深化改革開放,讓中國富起來;習近平“為了人民過上幸福的日子”,精準扶貧,讓中國強起來。他們在可為之年,做有為之事,為實現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個偉大目標,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青年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代表著國家未來的模樣。青年敢作為、能作為,國家就會健康發展;青年人不作為,亂作為,社會就會烏煙瘴氣,良莠不齊。在當下美好的年代,我輩青年,要有崇高的理想,要有獨立思考的頭腦,用健康的方向引領自己,揚帆新時代,爭做有作為的青年。

  習近平總書記說: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現在的你我正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機遇與挑戰並存,榮耀與艱辛同在。我們要遵循規律,追求真理,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人,紮紮實實幹事,把青春在可為的年代裡鍛造成奮力作為的華章。

  高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8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中國共產黨在過去的100年征途中,徹底改變了自近代史之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其中,伴隨著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絕對性貧困問題已經畫上了歷史性的句號,這是一個象徵著人民當家作主的里程碑的事件。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國,以綏四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對全中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自此,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物質生活方面,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入學、就業、醫療和養老保險,將更加正規有序管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再是空話。在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方面,人文素質將有逐步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表現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社會安定和諧,但背後也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的全面大幅度提升的體現,使我國大踏步趕上世界現代化的時代潮流,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青年是推動社會發展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之後,北洋軍閥政府將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巴黎合約。訊息一經傳播,北京大學的學生們立即聯合各高校推出代表致電中國外使力爭山東主權,並組織展開愛國遊行活動,但此行為卻遭到了北洋軍閥的嚴厲鎮壓,700名學生被捕,引起了人民的憤怒。不僅如此,在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大力支援下,這場青年愛國運動迅速擴大到全國,全國學聯成為了這場鬥爭的先鋒隊。陳獨秀的入獄,對這場愛國救亡運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最後,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開始慢慢覺醒,這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道德經》言:無為而有為,無為而有所不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中國的新青年,是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這是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對青年提出的六條標準。面對抗擊新冠疫情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青年更應站出來與國家共進退,實現民族復興,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強國,這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肩負的責任,更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的責任。

  作為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應篤學敏行,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讓中國更精彩。更應以英雄為榜樣,燃青春之年華,助泱泱之大國。切勿狹隘自私,佛系人生,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