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作文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作文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按要求。

  有人對種樹的老農說:“風調雨順的年頭,樹木一定能長好。”老農搖搖頭說:“不對。那隻會使樹的根長在表層土上,大風一吹,樹就會立刻倒下。乾旱一些,樹根才能扎得更深。”

  實驗人員用很多小鐵圈將花園裡的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以測試南瓜成長過程中所能承受的壓力。在 承受了來自鐵圈的超過5000磅的壓力後,南瓜的內部長滿了一層又一層堅韌結實的纖維,南瓜的根系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控制了整個花園的土壤和資源。

  請根據讀後的聯想和感悟,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要求:

  1.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2.除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徵鮮明。

  3.要有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資訊。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這首《陽光總在風雨後》,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正如歌詞所寫:晴空總在烏雲後面,我們只有穿過烏雲,才能見到陽光。這首歌詞的哲理,正所謂: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作文材料所講:種樹的老農告訴我們,風調雨順不一定就好,它只會使樹根長在表土上;而天氣乾旱了,就會使樹木的根,使勁兒扎向地下,吸收水分,樹反而更壯實。人也一樣,經歷了風雨,見到了彩虹。

  匡衡,鑿壁借光讀書,反而成了一位大家。匡衡是我國古代一位非常有學問的學者,他自幼酷愛讀書,但不幸的是,他家境貧寒,買不起蠟燭。沒有燈火,如何讀書?後來,匡衡發現鄰居家是徹夜如晝,於是,他在牆上鑿了一個洞,就這樣,藉著鄰居家的光勤奮學習,反而成為了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但是鄰家的孩子,條件很好,卻讀書平平。

  宋濂,靠著借書和抄書,成就了自己,成為了元末明初有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嗜學,但家裡貧寒,沒辦法買書看,於是他就去有書的人家借書。回家後,一本一本抄錄下來。成年以後,他去更遠的地方,每日只能吃些清淡的食物,常以蘊袍蔽衣,但他肯吃苦,勤奮好學。最終,學有所成,還被明太祖譽為開國文臣之首。比他家境好的同窗,讀書讀出大成就的沒有幾人。

  有個大學生曾問過某位登山專家:“如果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往山頂走。”“為何不往山下跑呢?山頂風雨不是更大嗎?”大學生疑惑地問。“往山頂走,雖然風雨可能很大,但它不會威脅你的生命。至於往山下跑,看似風雨小了,但可能會遇到爆發的山洪,它會威脅你的生命。”登山專家語重心長的`說:“對於風雨,逃避它,你只有被捲入洪流,迎向它,你就有機會獲得生機。

  從哲學的觀點看這一問題: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挫折,逆境,風雨雖然使人痛苦,但另一方面,它也能鍛鍊人的意志,它還能讓我們保持一顆清醒的心,有時,它反而會引導人們走向勝利。

  古往今來,國內外還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經歷了風雨,擁抱了彩虹。如大音樂家貝多芬,他雙耳失聰,但他不向命運低頭,刻苦創作,反而為後世留下了經典的《命運交響曲》:再如清代文學家蒲松齡,他一生四次落榜,卻不因此而頹廢,反而是深入民間進行採訪,寫出了著名的文學作品《聊齋志異》。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通常會經歷一些挫折,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要把挫折帶給我們的反作用力,轉化成我們走向成功的動力。

  樹木遇到乾旱,根深扎而牢固;我們遇到逆境,志更堅而拼搏。所以我堅信: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