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讀書筆記1000字

《貧窮的本質》讀書筆記10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貧窮的本質》讀書筆記1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月二十日正好是熱門網站嗶哩嗶哩舉辦的讀書日。在這一天我從喜歡的博主瞭解到他的推薦,由埃斯特·迪弗洛和阿比吉特·班納合寫的《貧窮的本質》。作者針對的主體是窮人,在我們的生活中自認“窮得只能吃土”的年輕人不少,不過這本書確確實實講的是每天花99美分以下的真正的窮人的問題,和“我們”不能並稱。

  事實上貧窮和懶惰沒有“996是福報”“你窮是因為你懶”這類資本代表所說的`直接因果關係。社會上更多的是非常勤奮和努力的窮人,他們或許比我們想象中還要早起、睡得也比夜貓子更晚。以早先的四川大涼村為例,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村民受普遍教育程度低,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優勢。縱使後來珠三角地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很多村民抓住了機會學習漢語,也不過是勉強爭取到在鋼鐵森林中勉強生存下去的資格。所以從大環境出發,作者主要從飢餓問題、醫療問題、教育問題、人口問題等全方面分析了窮人的應對方式和背後的本質原因。我大致舉個例子吧,飢餓問題主要有貧窮陷阱(窮人越窮、吃的越差、身體越差的惡性迴圈)和不良的營養造成的阻礙以及對生活能夠產生改變的可能性抱有的懷疑造成,結論是人們更加願意及時行樂。從風險問題來看,作者認為窮人就像對沖基金的經理,總要應對高風險的投資,從前要應對自然災害引起的農作物歉收和收入減少,現在又得透過增加工作量、工作多元化、保守經營等等的行為對抗風險。及時行樂成為了我們的信條,因為窮人並沒有更簡單的儲蓄選擇,甚至在時間上和自我控制上都難以達成。我們總在花錢的同時計劃著將來省錢買下我們今天想要的東西;我們對未來不抱有期待,只覺得目標太過遙遠……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參考的。

  從這本書我們其實能讀到窮人之所以陷入“窮”的怪圈並不是因為人本身的智力缺陷或者人格上的不圓滿,而是由“窮”所帶來的不良營養吸收和生活習慣、慣性思維方式和階層環境等等限制了發展,作者後面還提出了一些扶貧的切入點,比如完善醫療等基礎設施、投資教育、控制人口、完善小額貸款、大力整治腐敗等等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正在建設地福利。建立在對於五大洲多國窮人的詳細調查之上的這本書並不是泛泛而談,它非常有現實意義。

  再說回來“你窮是因為你懶”這個觀點多少有些避重就輕了,一味地強調窮人思維只是表象,真正導致窮人產生不科學不正確的思維的原因才是貧窮的本質。就像書裡說的,窮人和普通人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有著差不多的認知和決策能力,但是太多的障礙會影響他們的思考,比如說生存的壓力等等,書上說憂慮會使大腦中的“皮質醇”水平上升,這種物質會直接損害人的認知能力和決策能力,所以人們會衝動、盲目地做出選擇。我們從前流傳下來“窮山惡水出刁民”這種俚語甚至對印度地妖魔化都是一種盲目貶低和標籤化的惡行,真正瞭解了他們的生存環境和行為發生的根源之後就會發現他們沒得選擇。我們會更加了解,更像做出改變,而不是一昧地搞對立和歧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