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書筆記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書筆記

  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下面是yuwenmi小編整理的,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書筆記【篇一】

  《第56號教室的奇蹟》在教師們中間影響很大,前不久學校給每人發了一本,要求人人必看,說實在的,對這種強制性的任務我是沒有太大興趣的,假期裡只好任務性的拿出書來翻看一番,這一翻不大緊,卻奇蹟般地的喜歡上了這本書,喜歡上了雷夫這一名被傳頌的神奇人物。細細品讀了一部分,就能感受到他的愛心、信心、能力和智慧,他的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教育楷模!下面僅就讀的片段和感受與大家分享,望大家共勉!

  第56號教室位於洛杉磯中心,這裡的孩子大多來自貧困的移民家庭,但是這些似乎註定平凡的學生卻在全國測試中成績高居全美TOP5%,他們長大後紛紛就讀於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並取得不凡成就。這一切奇蹟的締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師。這位心靈導師,教給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道德、信念的培養。他把貧民窟的教室變成了快樂學習的天堂,在那裡,“人的品格得到培養,努力付出受人尊敬,謙遜得以發揚,而且大家無條件地互相支援”,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我想學生的出色是因為教師的出色。從雷夫老師身上,可以看到哪些閃光之處?反觀自己,我應該為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而奮鬥?

  一、用信仰堅持教育的熱情

  就像雷夫老師自己所說,他不是超人,與一般老師一樣,他會失敗,會痛苦甚至也曾疲倦、迷茫過。但是“教室的火”點燃了他的激情和信心,他說“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是的,從那時起,雷夫老師找到了真正可以永遠全心全意投入其中的事業,並且他正是義無反顧地這麼做了。

  雷夫老師是有理想的。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培養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孩子懂得為人之道,鼓勵孩子追尋豐富的精神世界……豐富的理想背後就是樸素的教育真諦——為了學生的發展。於是教師對每位學生都抱有信念,不拋棄、不放棄;學生的學習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雷夫老師是有激情的。他已經用了25年時間並且還要繼續堅守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間教室,教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傾其所有精力、美德與創造力在孩子們身上,用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意,給他們帶去寶貴的東西。如果沒有最單純的教育熱忱,我想沒有人會如此執著、安分和踏實。而雷夫的這些都沒有因時間和聲譽而改變。

  朱永新先生說過“一個理想的教師,必須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對一個成長中的教師來說,平靜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 想到自己, 近來的教學很苦,為調皮不聽話的孩子感到束手無策,怕達不到教學指標而不敢怠慢,匆匆的忙碌中我似乎沒有清晰的教育理想可言。但是同樣在各種壓力下,雷夫老師卻能在一間狹小的教室創造無限的可能,他奉獻,他堅持,他熱情,感謝他,他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也願意拿出年輕人的激情去擁抱未來,用更多努力去戰勝困難,用繼續奮鬥去取代苦惱。

  “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為你豐富了孩子的一生。”我願真能如此。反觀06—07學年度下鄉支教的一年中,雖偶有驚喜,但更多的是牢騷和不滿,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年的支教活動,卻無甚收穫。如果能早一天看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如果能早一天結識雷夫這一傳奇式的人物,我想我會在我一年的支教中擁有滿滿的收穫!

  二、用愛心建築心靈之家

  “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20多年來,56號教室6點半就敞開了門”,雷夫老師寫到,“我在一片漆黑中到校,比正式上課時間早了整整一個小時,而迎接我的是一群熱切等待學習的學生。他們自願早到,和我一起用這一小時來訓練一項經常受到忽略的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並不特別有創造力,所以只能盡我所能給他們最寶貴的東西——時間。”是什麼讓孩子如此自願積極來學習,又是什麼讓雷夫捨棄休息,用大量的時間和學生相處,就連寒暑假也幾乎天天陪著他們學習?是愛吧。第56號教室就是一個充滿愛的最溫暖的家。

  這裡有愛有信任而沒有“害怕”。 “教師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孩子。”雷夫就這麼做,他相信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潛能,只有獨具慧眼,才能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鼓勵孩子去不斷自主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許多點點滴滴都建立在愛和信任的基礎上,他把每個學生都看做是美麗的天使。雷夫心裡裝的是學生,以身作則,公平、講道理,有耐心和恆心,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靠的肩膀,講求紀律,處罰合乎邏輯,成為孩子的榜樣。因此他們的班級氛圍快樂輕鬆,學生很沉靜、文明有禮。

  還有我覺得雷夫老師把“道德發展六階段”匯入班級來教育孩子,也可以說是一種“愛”的教育。他愛孩子,用“六階段”來引導學生人格、品質的成長。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麼做是對的,不是因為害怕懲罰才去做。”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行為得宜是應該的,不許給予獎賞。”第三階段:我想取悅別人。雷夫要讓孩子知道人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活的,他相信還可以做得更好。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但是雷夫要在教導孩子瞭解規則之餘把眼光放遠,因為人的一生中有時並無規則可循。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雷夫希望孩子終其一生的努力去培養自己,達到一定高度的生命境界。

  其實,我心中也是有愛和信任的。可是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之後,我覺得我們教室的紀律和學習還大多是靠“恐懼”來維持的。因為面對信任之後學生的不自覺和不理解,面對給予寬容之後湧現出的種種問題,我除了生氣之外,也選擇了“嚴肅”和“恐懼”來鎮壓學生。我本不想這樣,可是苦於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就只能如此了!

  三、用智慧促進孩子的進步

  說雷夫老師智慧,首先是因為他把提高兒童閱讀能力的同時引導他們對閱讀的熱愛作為首要任務。他說“我要我的學生愛上閱讀。閱讀不是一門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透過文學,孩子會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開心扉接受新觀念,踏上光輝的大道去遠行。”他把孩子帶到將知識、熱忱和閱讀的喜悅視為理所當然的圖書館,挑選合適的文學作品介紹給學生,正面引導不會閱讀的學生,辦讀書會等。在這個“快餐文化”的時代,很多青少年青睞電視、電影、網路裡的世界,難得有沉下心來品讀經典,滋養心靈。雷夫老師不忘引導他的孩子們透過閱讀認識世界,改變觀念,改善氣質。這一智慧之舉我們都知道,卻很難真正做好。

  另外他總是能夠找到獨特而有效的方式教育學生,無論是數學、作文還是音樂、體育,他都能夠做到“教室裡的世界比教室外的世界更能吸引學生的心”。 他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做自然實驗,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看電影學歷史,將經濟學運用到班級管理,學習搖滾等器樂演奏,以及利用一年的時間來排練莎劇,利用假期來去旅遊來學習地理與歷史知識等等。這樣的學習是多麼愜意和多姿多彩!雷夫老師的學生是最幸福的孩子!

  我在想,自己能否也做個智慧的老師,給孩子們的學習帶去更多快樂,讓他們自覺愛上語文,在輕鬆愉悅的學習中收穫滿足的喜悅,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品讀中,在雷夫精神的感召下,我將不懈努力奮鬥!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書筆記【篇二】

  “數以萬計的教師都在努力的另闢蹊徑,我亦如此。”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開頭的一句話吸引了我。就在洛杉磯的中心,一間又小又破的被稱作56號的教室裡,雷夫是把各種各樣的知識以快樂的身邊事的形式出現在孩子們的周圍,讓孩子們在快樂中體驗和接收這些資訊。在這種正向的指導下,雷夫老師把一批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

  雷夫,就是這樣一個即使無人督促、頻繁應試、環境頹喪的狀況下依舊對教育懷有熱誠,對學生懷有愛心,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看著他書中所描述的點點滴滴,同樣身為教師的我感到有些慚愧。在此,借雷夫老師的觀點,說說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認為自己從事“真正的”教育時間短暫,我也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在“努力的另闢蹊徑”。每一個班,每一批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儘管豐富也需要不斷的改良,不斷的“另闢蹊徑”。然而,卻沒得到更多改善。

  看點一:

  雷夫老師就如同一般老師一樣時也會用一些“錯誤”的方式去教學孩子。例如:用高壓的方式,讓孩子懼怕而遵守規定。然而他的心裡一直認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給學生上第一堂課時,他會與學生分享柯爾伯格的“道德六階段”

  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

  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

  第三階段:我想要取悅某人

  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

  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

  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

  第56號教室是學生的避風港,雷夫老師是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學生們可以盡情享受莎士比亞、經濟學與搖滾樂班上獨有的經濟制度等。他讓孩子們瞭解團隊合作、語言的力量,以及正確處理金錢的態度。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就像是一位心靈導師教。導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養。

  看點二:

  正像雷夫說的,年輕的時候,他面對學生的錯誤,也曾發怒、沮喪,我現在也處於這種狀態,但是“對小事發火,重要議題就得不到處理”這句話,給我已警醒,有時就是為學生的突發狀況而生氣,耽誤了正常的教學,現在想想確實很不值得,也許換一種角度和心情來對待,就不會這樣。教師這份工作,真的是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進而有所提高。

  書中11頁,雷夫與學生麗莎的對話,就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自己曾經處理類似事件的影子。“對不當行為最嚴厲的懲罰,就是不準參加發生不當行為時所進行的活動”,而那時的我,因為學生不帶作業,而採取一些和這件事情無關的懲罰方法,錯失了使事情向好處發展的機會。

  從中讓我看到自己曾經教育孩子的影子,而這位“大鼻子”雷老師,也實在是個好榜樣,我們都值得向他學習。

  看點三:

  “每天浪費2-3分鐘,一個學期就會浪費200-300分鐘,是五、六個小時!”

  這是對於我最有警戒作用的一句話!我比較拖沓,進了教室總會為些瑣事浪費一、兩分鐘,自認為沒有什麼。可是,現在課後的時間全面歸還給學生了,這就要求課堂效率必須得到提高!決不能再每天浪費2分鐘啦!積少成多啊!多謝雷夫老師給我的“當頭棒喝”!

  書,雖已讀完;收穫,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我也猶如雷夫老師的學生那樣,深深地迷戀在這理想的“教育國度”之中了。

  真心希望“成功無捷徑!”成為每個老師的座右銘,成為每個老師心中的一個堅定的信念,期待老師們能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書筆記【篇三】

  雷夫埃斯奎斯,一個平凡的教師講述著一個不平凡故事。第56號教室的孩子大多貧困,來自移民家庭,英語也不是他們的母語,這些似乎註定平凡的學生卻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全國測試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他們長大後紛紛就讀於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並取得不凡成就。第56號教室的孩子是幸福的,作為雷夫埃斯奎斯的學生,他們得到了特別寬鬆、快樂、積極的教育環境。作者的著眼點不在“成功”,而在過程上。他心態平和而自信地寫了許多發生在第56號教室中他和他的學生們零碎的事兒。這些小事兒,在許多教室裡都會發生,情形似乎大同小異,但是第56號教室卻讓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義。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

  讀完本書,感想頗多,以下簡述自己的點滴感受。

  一、為奉獻而感動

  作為一名教師,我敬佩雷夫埃斯奎斯老師超凡的勤奮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每天在校工作時間十多個小時,早上6:30到下午6:00,每週兩個通宵工作的日子,每個週末從上午11點到下午2點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無償地教學生,從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下午5點,給學生教算術,講文學,學歷史,沉迷於莎士比亞戲劇的排練,他對教育的熱情和不求回報的付出讓人感動。

  這位令人敬佩的美國教師,用超凡的勤奮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師職業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思考。雖然國情不同、文化背景各異,但我們仍能從書中發現中美教育面臨的.許多相似之處。瞭解這些相似之處,或許有助於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確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職業。

  雷夫老師用這樣一個範例告訴我們: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帶給孩子無限多的東西——我們能分享到這樣的教育智慧,就是獲得,也許,在未來也會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美國和我們的國情不同,他們實行的是“素質教育”,而我們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階段。然而透過雷夫的介紹,在大洋彼岸的學校裡的一切和我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們有和我們一樣的學生——如果一個班級鬧哄哄的,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也沒有所謂的成績可言,孩子們的讀、寫、算數都不會進步。老師們急功近利的心理態度——早年的時候,我也曾計劃在開學第一天給孩子們來點下馬威,讓他們清楚我才是老大。有些同事也採取相同的做法,我們曾共享使孩子們守規矩的“成功”果實。看到其他班級吵鬧失控,我們愚蠢地恭賀彼此的教室有多安靜、孩子們多守秩序、每日課程進行得多麼順利。家長們望子成龍的迫切期盼——父母和老師可以透過討論考試結果來幫助孩子,讓孩子明白“行動”和“成果”之間的相互關係。然而,當全國的注意力都聚焦到測驗上時,我們往往會在孩子身上施加過大的壓力。這不但讓孩子們過著悲慘的生活,也降低了他們做出最佳表現的機會。不計其數的各級政府教學測驗——標準化測驗已經成為本校的夢魘。在沉重的測驗包袱下,老師們再也沒有充分地時間好好教授學生應該精通的科目。孩子們因為參加測驗而疲憊不堪,最後累得連自己的測驗分數都不在乎了。

  還有不切實際指手劃腳的教育行政人員,乏味而佔據大量時間的教學會議等等,一切都與我們如此雷同。雷夫老師對於這個也像我們中國老師一樣很不認可,但是他沒有一味對抗,也沒有一味順從。他在教學上另闢蹊徑,別人為了應試而教學,他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為了學生終生學習受用的能力而教學。

  二、為信任而歡呼

  雷夫老師倡導鼓勵機制,帶著一顆無比慈愛的心,在師生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樑。“隨時為孩子們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們不需要對孩子們長篇大論地談論我們是多麼地負責任,而是讓他們自己把信任放在我們的肩上。”雷夫老師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實踐的。比如在藝術課上引導孩子完成線繩藝術作品的過程中,雷夫答應幫孩子們放大所需圖案的尺寸並在星期一兌現了承諾,這樣雷夫與孩子們之間的信任就更加穩固了。信任,是成就奇蹟的第一要素,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意識到,我們的老師說到就能做到,我們也需要說到做到才行,可見信任的魅力。

  三、身教重於言教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這也是雷夫老師的重要教育理念。雷夫主張“身教重於言教”,這也是他從教育實踐中得出的真理。雷夫相信“你就是榜樣。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需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如果你是一個經常遲到的老師,怎能要生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如果你是一個沉溺於網路的老師,你怎能要求學生遠離網路,戒除網癮?

  一切不過因為“身教重於言教”,防止滿地長滿荒草的最好辦法就是種上莊稼,並讓莊稼長勢喜人,勢不可擋。教育不是揠苗助長式的“傷仲永”教育,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種好的莊稼,必然喜獲豐收。

  四、為教學尋方法

  雷夫老師把一批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他之所以成為優秀的教師是因為他不斷地為教學尋方法,教出了優秀的學生。書中提到的“數字的研究是門極端的學科,孩子不是愛它,就是恨它”。好多學生覺得數學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沒有語文那種詩意、氣魄、傷感、歡樂,也沒有音體美的愉悅、寧靜、傷感。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呢?雷夫的觀點就是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恐懼感,他沒有把整堂課的時間拿來做練習,而是盡力去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學著喜歡數學。讓學生克服對數學畏難心理,讓孩子喜歡數學。

  56號教室20多年來一直有一項讓人羨慕又緊跟潮流的課堂活動就是看電影。與很多人給學生看電影是為了填補時間的空白不同,雷夫給學生看電影是為了學習,讓他們從中學習歷史、藝術乃至人格,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學習自己終身受用的東西,這是多麼偉大又實用的教育方式。在雷夫那裡,電影是一項幫助學生喜愛和了解歷史的有力工具。他甚至還把《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樣的老電影作為為學生塑造人格的優秀教材。“你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一個人,除非你能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除非你能進入他的身體,用他的身體行走。”這是《殺》中的一句臺詞,雷夫老師是仁慈而有感染力的,孩子會從這影像世界的點點滴滴中學會仁慈、寬容、團結甚至更多。

  當然,56號教室除了電影,還有豐富多彩的藝術課,孩子們可以自己創作有紀念意義的作品,甚至還可以自己排莎劇,透過這些方式學習語言,理解文學,寓教於樂,值得借鑑。

  雷夫是神奇的人,第56號教室是奇蹟誕生的地方,只要我們努力以“讓學生變成愛學習的天使”為目標,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重視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不斷地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我們也能創造奇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