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

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歡迎大家分享。

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1

  “於是分頭四出,尋黑矮漢,尋梢長大叔,尋頭陀,尋胖大和尚,尋茁壯夫人······”,這是魯迅筆下的哪本書呢?正是《水滸傳》!

  合上《水滸傳》,心還神遊在書裡,那108位好漢的形象在心中一直揮之不去,那些富於傳奇的英雄故事使我讚歎不已!

  作者是明代的施耐庵,原先為張士誠的軍師,後因張士誠降元,施耐庵屢諫無效,隱居興化,寫下《水滸傳》。

  此書把時間定在宋徽宗時代,正是宋朝最為腐敗的時代,而施耐庵生活的時代也屬於元末明初的混亂時代。“時勢造英雄”,這混亂的時代給予了施耐庵充分的生活體驗和充足的寫作素材,才得以完成《水滸傳》這篇鴻篇鉅製。

  先出場的高俅是整篇小說的開始,他是一個破落戶子弟,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但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全不會。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三無青年”,街上的小混混。按理,最終只能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成不了什麼大器,但卻因蹴鞠,球踢得好,得到了宋徽宗的喜愛,而當上了太尉。

  由此可見,這是作者對宋國皇帝不分黑白,聽信奸臣的諷刺,也是對張士誠降元的憤恨與無奈。

  我們再來聊聊梁山伯最重要的人物——宋江。

  說起宋江,我們想起的,必定是“忠義”二字。是的,書中這樣評價“起自花村刀筆吏,英靈上應天星,疏財仗義更多能。事親行孝敬,待士有聲名。濟弱扶傾心慷慨,高名水月雙清。及時甘雨四方陳,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當閻婆惜要晁蓋的一百兩黃金,不然就告上官府時,宋江寧可將自己身上的東西典當成一百兩黃金,也要把黃金和回書贖回,還給了晁蓋,這捨己為人的精神,是當代每個人都應該有的。

  當宋江被下慢藥賜死時,他仍念念不忘水深火熱中的人民,還託夢宋徽帝要造福蒼生。

  雖被奸臣陷害,被逼上梁山,但沒有像之前的農民起義一樣,憎恨朝廷,而是懷著一個大度的心,希望去改變朝廷。你說這樣的人,怎能不成為一代傳奇?

  一邊是潑皮無賴當道,一邊是正義之士逼上梁山,忠義報國卻為奸佞所害。這宋朝怎會不滅亡?徽欽二帝被北方的金人擄至枯井,北宋被趕到長江以南,自然也就不足為怪了。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

  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豹子頭林沖······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不斷在腦海裡閃現。讓我們開啟這本書,一起神遊水滸,感受108位好漢的豪情壯志吧!

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2

  在《水滸傳》裡面扈三娘算得上一個很出眾的人物,不用說那勇冠三軍的武藝,英姿颯爽,英氣逼人的氣勢,就那一張漂亮的臉蛋也已經很出眾了。

  但她依然逃不過求生的慾望,即使受盡屈辱,生存在仇人威嚇之下,她也沒有反抗,因為她想活著。估計她的思想就是我們市井小民的思想:好死不如賴活著。

  如果只是被捉上了梁山那就罷了,技不如人,林沖是活捉了她,不過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林沖可是五虎將裡面名列前茅的人物,別說一個女人,就當時的山大王們十個八個在林沖面前也只有捱打的份。但扈三娘和梁山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啊:滅門之仇,殺夫之仇,被逼迫著嫁給品質惡略的矮矬醜等,我們具體看看都有那些不可調和的仇恨。

  一,當扈三娘輕鬆打敗了那個卑鄙無恥的王英之後,本來想活捉宋江,不料被路邊殺出的林沖活捉,這也算夠倒黴了,也許這就是宋江設定的計謀,把自己當做魚餌而已。

  但已經投降的扈三孃的家人卻沒有得到任何的保護,甚至被全家滅門。估計有的人把所有責任都拋給了李逵,說李逵是個大老粗,其實大家想想,有那個人有膽量把正要招降的將領家滿門殺害,那還投降個啥呢!只能結下了深仇大恨。然而扈三娘卻很聽話,因為她知道自己敢說半個不字,就會小命不保,她想活著啊,只能說她是貪生怕死罷了。

  二,殺夫之仇,祝彪是扈三孃的未婚夫,已經被活捉了的他卻被李逵一斧子砍死,這不但是殺俘虜,而且是殺自己人的未婚夫,這不是欺負人嗎?

  但扈三娘繼續忍受著殺夫之痛,並且殺夫的仇人就在自己眼前,而且很活躍,很得意。為了生存,她也只能裝作看不見,說不定還要喊一聲仇人鐵牛大哥呢,這是何等的恥辱啊,但貪生怕死的扈三娘卻慢慢習慣了。

  三,被迫嫁給王英,這個王英本來就是個地痞流氓,好色之徒,本事不大但天生變色龍性格,也是宋江的一條狗。曾經吃人心肝,這種人和低階動物有什麼區別嗎?

  王英曾經為了劉高的老婆,想要殺掉自己的結義大哥燕順,你說這種重色輕友的人誰能信任他呢?但宋江信任他,因為王英有當哈巴狗的潛質,見奶就是孃的性格,宋江可以給王英扔骨頭啊,王英是狗吃了骨頭就要幫宋江去咬人啊。

  結果扈三娘就當了一根骨頭,被扔給了王英這條狗,宋江哈哈哈大笑,感覺自己乾的很完美啊。

  然而,在深仇大恨面前,扈三娘沒有一點報仇的意思,在仇人面前還要喊對方哥哥,雖然這個結局讓人有點為扈三娘感覺不值,但無奈扈三娘天生貪生怕死,為了生存尊嚴在她眼裡已經不算什麼了。

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3

  《水滸傳》,這部傳世經典,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讀後我頗有感悟,我更感受到一百零八位好漢們無悔。

  《水滸傳》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

  第一,它揭露封建統治的罪惡,挖出農民起義的根源。書中的高俅,是個不務正業破落戶子弟,緊緊踢得一腳好球,就得到皇帝的賞識,沒過半年,就當上了殿帥府太尉。於是他開始依仗皇權,開始迫害忠良,與蔡京,童貫相互勾結。他們幾個人開始狼狽為奸,又把持朝政,無惡不作,而且書中的大官小吏,全是他的狐朋狗友,他們一起殘害百姓,使得人民暗無天日。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真可謂“官逼民返,民不得不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有了這場聲勢浩蕩的`農民起義。這麼腐敗的朝廷,必定會被推翻。但宋徽宗卻被矇在鼓裡,這讓我想起歷代王朝的宦官與外戚交替政權,最終必定沒好下場。

  第二,《水滸傳》人物形象塑造很成功。如豁達魯莽的魯智深,他愛打抱不平,但又考慮後果,深沉穩健的林沖,情深義重。本領高強的武松,為哥哥武大郎報仇,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然後去自首,可見武松十分重情義;單純狂野丶有孝心得李逵,看到自己的母親被老虎吃了,便殺了一窩老虎;還有足智多謀的吳用等,這些好漢英雄集正義和公理於一身,疾惡如仇丶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丶伸張正義丶懲惡揚善。個個栩栩如生丶活靈活現。

  第三,小說還生動細緻描寫農民起義如何由個人的零散的反抗到小規模的聯合抗爭,直到形成強大的起義隊伍,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聚集梁山,在聚義廳前豎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第四,《水滸傳》寫出了起義的悲慘結局,揭示了失敗的原因。宋江上山以後,因為他樂善好施,生性善良,被眾人推舉為首領,本想梁山好漢能就此替天行道,行義天下,可誰知朝廷的一紙招安文書,讓宋江不顧眾英雄反對,一意孤行,扛起“順天”“護天”的大旗接受招安,為朝廷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但也因此付出慘痛代價,斷送農民的前程,釀成梁山英雄好漢的悲劇。

  最後宋江還是死在高俅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俅殺死了他礙眼的好漢,能開始他接下來的計劃。

  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全是好樣的,他們也希望為國效力,死而不悔;他們也希望殺奸臣,讓老百姓不再受殘害;他們更希望幹一番大事業,讓天下統一,百姓幸福,但他們卻死於沙場,死於奸臣之手。但他們相信,一定會有人替他們做。整本書告訴我他們無悔!

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4

  第一回講的是:當時,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見真人後,就跑上山找天師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後碰見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見一個牧童騎著黃牛。太尉一看,有一個小孩,便向他問路。牧童卻說,這山上有很多的野獸!勸他別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

  之後也吃素五天。快走時,發現了一個房間,貼滿了封條。太尉要開,真人勸他別開,太尉不聽,強行要開。裡面黑黑的,用火把發現有四個字“遇洪而開”,便要挖開。真人又進行勸住,太尉不聽。挖開了一個大洞,突然發出了一聲巨響!一團黑氣化作金光四散開來,大家紛紛逃走。

  從這個故事看出,當時的太尉膽小怕死,不聽勸。由此可見,當時的宋朝是多麼昏暗,竟用這樣的人當太尉!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只見參政文彥博說道:“此刻瘟疫盛行,傷損了很多軍民,期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禱求消天災”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便去龍虎山請來了張真人。然後命洪信為天使,張真人親自將丹昭付與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張天師。

  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帶了數十人,上了驛站。走啊,走啊,他們走到了清宮前,裡面居住著住持真人。洪太尉問住持:“天師住在何處”住持說他住在龍虎山頂,這位祖師雖在山頂,但道行十分能騰雲駕霧,蹤跡不定,十分難見。

  太尉聽了便問:“那怎樣樣才能見到天師”“要齋戒沐浴,更換衣布,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誠,白走一趟”太尉都已準備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蟲、大蛇都沒將他嚇退,天師見他有誠意,便沒等他爬上山頂,就已去了東京,祈禳瘟疫。過了幾天,洪太尉明白天師已把瘟疫消除了,興奮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眾多人士去遊山。走了許多地方,最終到了“伏魔之殿”,上頭有許多大鎖、封皮。洪太尉不

  聽真人勸告,將鎖砸開,封條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我感覺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評的地方。值得表揚的是他有一顆真誠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評的地方是他不聽別人勸告,釀成大錯。我們要學習他的優點,而避免他的缺點。

水滸傳十五回讀書筆記800字大全5

  宋江,人稱“及時雨”。是梁山一百零八將的首領。人人都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忠義的人,在水滸傳小說中大家都親切的稱呼他“宋哥哥”。

  我認為,他雖然忠義,但是他沒有明確的奮鬥方向,連忠義也沒忠義對,有點愚忠。在梁山泊的聚義進行得轟轟烈烈、如日中天,到了高潮時,他竟然帶領梁山泊眾好漢投降了搖搖欲墜、昏庸黑暗、風雨飄零的大宋朝廷,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這個錯誤導致梁山泊好漢死的死,傷的傷,以至於梁山泊最終淪陷、聚義失敗,令人嗟嘆、扼腕痛心!

  這個錯誤也引來了人們對他的品行的爭議,在朝廷招安之後,他率領兄弟們打大遼,攻王慶、誅田虎、滅方臘,雖然顯得十分英勇,但許多兄弟戰死沙場,損兵折將。本可以威風十面,最後卻把自己搞得雨零星亂、使兄弟們心灰意冷,各自歸隱。

  假如我是宋江,我一定不會接受朝廷的招安。我會連結方臘、田虎、王慶一同攻打大宋朝廷,打下江山之後,再與他們爭鋒。我軍兵多將廣,有智囊吳用、朱武,能神機妙算,堪比孔亮、張良;有一百零四員虎將,個個英勇善戰、在戰場上生龍活虎、屢戰屢勝、往來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大部分將士都有神仙相助,每每遇到困難,神仙還會來解圍助陣;還有陸軍十萬,其中包括步兵三萬,馬隊七萬,這其中還包括連環馬陣、勾鐮槍陣、水陣,火陣等當時最先進的部隊,擁有水軍萬於人,戰船不下千隻。總之,我軍的實力是鋼鋼的,那是相當的了得。

  假如我是宋江,我在攻打方臘、田虎時,我一定不會猛打速勝,我一定會猛打穩紮,邊打邊繳獲武器和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實力。我們梁山泊是天罡地煞星下凡,具有梁山泊天險,而且深得民心,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之時,若與官兵爭鋒,我軍佔絕對優勢,必勝無疑!

  假如我是宋江,在我滅了宋朝之後,一定會自創一個新的朝代。在成就大業之後,我會豐賞功臣、安撫百姓,為死去的將士祭奠,當然我也不會忘記兄弟情誼,不會忘記曾經的誓言,為一起奮戰過的兄弟謀得立身之基。

  假如我是宋江,我還會……

  歷史永遠是歷史,我無法改變,我能做的是吸取古人的教訓,學會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念來看待事物,為歷史的前進付注自己的正能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