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別逗了,費曼先生》讀書筆記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別逗了,費曼先生》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別逗了,費曼先生》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近,讀過這兩本書,《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別逗了,費曼先生》,引起了我的深度思考。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在此,我想結合斯賓塞、費曼兩位大師的故事,梳理下我的教育觀,看看帶給了我哪些思考。期待,20xx,和大家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七十年的農村,溫飽沒有完全解決,讀書、上大學的孩子少之又少。我算是幸運兒,千里挑一的幸運兒。記得當時,一學期六七元的學費,願意為孩子及時交的家長很少見。大多數孩子,被老師一次次地驅趕,回家找父母要學費,而孩子往往空手而歸。我算是難得的可以在學校安心學習的學生之一,父母一貫及時相應老師的號召,第一天就交學費。農忙時節,到校生很少,大多孩子被父母留在家中幫著割稻子。而我的父母,卻總是督促我和姐姐們及時到校,生怕影響到我們的學習。臨睡前,我常在媽媽手中背課文: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等等。我也好奇怪,小學文化的媽媽怎麼對我的課本那麼熟?!後來才知曉,她在農忙空閒,提前翻看了我的課本,為了準確指出我的錯誤,讓我不能偷懶。其實,我在村裡,不算特別聰明的,甚至初中、小學階段有些愚鈍,因為獎狀一直與我無緣。為何父母如此篤定地送我到學校呢?我想,是他們心中的那一抹陽光,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也期待我走出農村!

  一晃,我的童年已遠逝三十多年了。現在,我也在陪伴我的'兩孩成長。在陪伴他們成長過程中,也在秉承著家族的傳統。陪孩子看書、畫畫,這點有做到的。但其它的,就很少做了。其它媽媽的種種雞娃,我是深度不認可的。比如:從早到晚的培訓班,媽媽簡直就像個專職司機一樣。我需要做我自己,我認為孩子也有做好自己的本分,這是我的堅守。同時,我也不想讓孩子的童年生活過於辛苦,期待幸福的童年能夠溫暖他們一輩子。有時甚至認為,即使當年上了“北大清華”,我也許仍是現在的我,事業家庭不一定會更好。因此,我把孩子的學業看得沒那麼重。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直到在書中遇到斯賓塞和費曼兩位先生,才得以改觀。

  小斯賓塞在父親快樂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度過了非常愉快的少兒時期,14歲就被劍橋大學破格錄取,而且他也絕不是書呆子,長大後在個人生活、學術成就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費曼是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除了物理學家的身份外,費曼還是無線電維修師、電鍍工人、畫家、鼓手……,打破了人們對科學家“一本正經”的刻板印象。在費曼成才的路上,離不開父母的良苦用心。父親對小費曼的啟蒙花了很多心思,採用了先進的開放式教育,在生活和遊戲中培養費曼的好奇心、求知慾、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斯賓塞的父親也說,他不認為自己孩子是個神童,只不過進行了科學的引導而已。

  到此,我才意識到,我只是一位偷懶的媽媽,僅供應到了孩子的基本需求,我提供給我孩子的,並不比我父母的多(書稍微多點)。在我父母那代,交錢、買書、不打罵孩子,算是對孩子的頂級配置。而於現今的孩子,僅算是最低需求了。我並沒有順應孩子的心智發展,做好啟蒙和引導,仍然僅是限於課本知識。比百多年前的小斯賓塞和費曼父母差遠了。如果沒有父母的啟蒙,其實,他們的潛能也會像其它兒童一樣,沉睡入海底。我的孩子,現在就是這個狀況。讀書,猶如與大師對話,跟大師過招。在認識大師前,我把自己錯誤的認知當成了真理。人與人的差距是如此之大,這些差距,起點在兒童,隨著長大,只不過就像放大鏡一樣放得更大了,而我以前卻不以為然。我以為自己的散養也能讓孩子成才,或者,孩子今後的平庸跟自己帶給他的貧瘠童年無關,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小斯賓塞和費曼先生的童年是如此的有趣,他們的一輩子竟然能發生這麼多有趣而奇妙的事情,有時令人難以置信。原來大師的童年並不是鑽研在故紙堆了,父母智慧有愛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而今處於新時代的孩子,整體教育環境比斯賓塞、費曼先生所處的時代好多了。只要我們稍微用心,孩子的潛能就有可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正確的認知是改變的開始。20xx,慎思、敏行,做好媽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