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的本質讀書筆記1000字大全

學校管理的本質讀書筆記1000字大全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管理的本質讀書筆記1000字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校管理的本質》一書封面上的一行小字告訴我們:學校管理的本質是搭臺、是成長、是賦能。看似簡單的三個詞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一眼看來我認為就是遞進關係,是否真的如此?帶著這樣疑問和好奇走進這本書。

  一、好的學校管理是搭臺

  我把搭臺理解為服務。管理的最高層次就是服務,教師為學生與家長服務,學校管理者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為教師和學生的成長服務。今後我也將在我的職責範圍內為大家做好服務工作,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所謂課程,就是學生全部校園生活的總和。從改變學生氣質的角度設定我們所理解的狹義課程之外的廣義的課程。關於課程方面,萬校長有個做法很值得我們的工會學習:那就是透過工會為教師開設了俱樂部課程。教師可以自由申報開設俱樂部課程,經稽核後向全體教職工開放報名,學期結束時學校給予經費支援。這一點,我想今後工會也可以和科研處來聯手把對教師開放的課程能夠做起來,之前科研處也在教師會上提過,希望可以落實,在教代會的提案中,也有老師提到這樣的願望。

  校本培訓確實非常重要。我們行知學校每年寒、暑假在校本培訓上的力度是非常大的,會邀請很多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如肖川、鮑鵬山、陳龍安、余文森、把嶙、凌宗偉、韓軍等走進學校與教師零距離交流,引領教師發展與成長。而今年擔任寒假的校本培訓工作的,大多是我們自己的教師,等同於我們自己的教師講壇,為我們本土的教師搭建這個交流平臺。包括學生活動、家長學校也是,搭建平臺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教師、家長的成長。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也應當是家長成長的平臺。藉助學校這個平臺,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一個能幫助家長成長的'學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學校。

  二、好的管理是為教師和學生賦能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和釋放每一個人的善意。管理者就要激發和釋放人身上固有的潛能,創造價值,為他人謀福祉。

  激發潛能,其實就是創新。創新有兩個來源:一個是融合,另一個是封閉。萬校長用人類的繁衍形象的說明了融合所產生和帶來的變化和發展。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們的集團化辦學,如果不是和40中真正的深度融合,不斷的發展,再融合、再發展、再壯大。第二個來源是封閉。大家都知道疫情的時候因為封閉,才讓我們在抖音上、在朋友圈裡看到了五花八門的排遣鬱悶和打發時間的創新娛樂方式以及各種創新的美食,我想美劇《越獄》的逃亡辦法,估計也是因為封閉而激發出來的。

  執行力越強,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弱。創新需要有三閒:閒時、閒錢、閒情。閒時和閒錢容易有,閒情卻不易得。閒情其實就是興趣,管理不能只靠權威,更要靠湧現。因此,“賦”不等於“縛”“賦”是給予,“縛”是束縛。這又讓我想起了過去婦女的纏足,因束縛而抑制了成長,造成畸形。萬校長說:因為如果老師想做一件事,就會做得非常好,但如果這件事是學校指派的,教師也許就會敷衍了事。例如我們才組織參加的2021合肥市女工手工才藝作品展,就是老師們自願主動積極要求參加,報送的每件作品也都是精雕細琢,認真準備。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萬校長說,需要給學生自由,給他們空間,讓他們可以選擇,只有這樣,創新才可能發生。一個團隊或組織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只有營造了自由生長的生態,創新的成果才會湧現出來。

  三、好的學校管理是成長

  學校工作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人的成長。真正的組織管理就是要將法家思路和儒家思路結合起來,外儒內法或者內儒外法,兩種思路達到一定平衡。

  我認為搭臺是基礎、成長是目標、賦能是為實現目標而採取的手段和方法。賦能也好、搭臺也罷,目的,都是為了教師和學生更好的成長!

  所有職業,其實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都是在成就他人。人生的意義不是我來過,感受過世界的美好,而是因為我來過,有人感受到這世界的美好。

  當然,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風景與氣象。

  今天這種交流的方式,就是袁校長為我們這些管理者搭建的一個平臺,同仁們高屋建瓴的發言又何嘗不是賦予我最好的能量,可以讓我繼續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