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讀書筆記
《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讀書筆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這14天的跟崗學習,期間得以品味黎奇主編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一書。本書根據對課堂教學的深入研究,透過整合與創造,總結出了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行動策略。《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一方面從傳統課堂教學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入手,如以往的課堂教學主要關注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重視知識的傳遞、忽視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等,並對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進行了認真剖析;另一方面透過對課堂教學典型案例的分析、總結,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總結出實踐教學中的成熟經驗,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主要圍繞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這一教師關注的問題,從有效課堂教學的準備策略、實施策略、評價策略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力圖形成既能反映課堂教學實質,又能指導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的新理論。從內容上看,《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對尋找平衡教學預設與生成的核心元素、重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實現有效課堂準備的三個緯度、越傳統課堂形態的組織策略、擴大課堂教學評價正向價值等問題進行了認真深入地探索。
全書共有五篇,分別是:第一篇: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第二篇:重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第三篇: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準備的三個維度;第四篇:超越傳統課堂形態的組織策略;第五篇:擴大課堂教學評價正向價值。每一篇都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的,而這些問題也都是在新課程改革中,大家都倍感困惑的問題。而每一個問題大都由四個層次組成,首先是“問題提出”,概括敘述了這些問題的來源;然後是“問題表象”,對所提出問題的各種各樣的形式都羅列出來;其次是“問題歸因”,就是對所羅列的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剖析;最後是“行動策略”,針對所提出的問題本書給出瞭解決的方案,以及實施這些方案所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本書也給出了大量的課堂例項,真正的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們讀起來不至於感到空洞乏味。
對這本書我首先是通讀整書,然後是精讀,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仔細品味,查詢自己教學中所困惑的情況,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說一下我自己的感想。
所謂高效課堂,簡言之,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它包括三層意思:高效果,即教學活動的結果要與預期的教學目標一致;高效率,即教學活動的“投入”與“產出”要符合經濟、節約、高效原則;高效益,即教學活動要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升和個性化的發展,取得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迴歸簡約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追求生物課堂的“高效課堂”,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是基點。教師要透過對教材的再加工、精加工,將簡單、靜態、結果性的文字材料,設計成為豐富、生動、過程化的教學內容,成為有活力的、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在這樣的加工和開發過程中,如何努力實現“低頭入,高產出”,如何讓學生在獲得生物知識、技能、創建出有效、高質的生物課堂呢?“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一課我是這樣處理的:首先透過人細胞的分裂影片,讓學生從宏觀上認識細胞分裂,然後從遺傳物質的角度分離,產生問題,從而自然而然引出分裂前要複製,接著引導要如何平均分,把染色質的知識進行復習,講解分裂過程的變化,從而歸納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這樣在讓學生在既學習了知識的同時,又複習了以前學習的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如何分析現象理解到本質。課堂中讓學生產生 “有效思維”,從而成為 “有效教學”。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在有限的.40分鐘生物課堂上,緊扣教學主線,讓課堂變得簡約而高效,是我們解讀教材和精心整合教材的一條可行之路。
二、過程走向豐富
高效的生物課堂教學,除了關注學生知識的習得、技能的發展、過程的參與、方法的掌握外,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情緒體驗和良好價值觀的形成,尤其是對生物之美的發現、體驗、熱愛,對生物文化的感受、理解、敬畏,對生物精神的領悟、繼承和弘揚。生物課堂在恰到好處的豐富拓展中,達到了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完美統一。
三、提高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課堂的實際效果其實不在於教師的講,而在於學生有效地學。在課堂時間管理中透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改變課堂教學節奏,加強學生心理教育來提高全體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1、加強學生心理教育,提高學生專注於課堂的能力
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教育學生:
(1)會用心;
(2)保持良好的自我情緒;
(3)能排除干擾,透過自身的優勢、缺陷等的深刻認識,培養“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
2、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
提高全體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教師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對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必須進行認真的設計,根據每個年齡段的學生的特點進行相對應的教學設計的安排,力求做到自己所設計的活動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新鮮、有趣。
(2)充分利用學科與社會生活的聯絡以及學科特點,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3、教學要有一定的節奏變化
呆板的教學節奏將會導致學生思維的停滯或精力的分散,從而造成學生學習效率的降低或課堂問題的發生。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透過細緻地觀察和學生進行及時、充分地交流來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具體情況,並以此為依據來進行教學節奏的調整,使課堂教學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特別是一節課的前15分鐘之後,教師必須透過問題情境的變化來調整教學節奏,這種課堂教學節奏的變化可以使學生比較長久地保持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達到提高學生有效學習時間的目的。
4、課堂上還學生十分鐘
在一堂課中要讓學生有10分鐘的充分練習,俗話說:“說得好,不如做得好。”每節課堂中要讓學生有充分的練習,在以前,教師常搞“題海戰術”。佈置的練習沒有選擇性,不管是有用無用,是否重複等擺出了一大堆,學生苦不堪言,窮於應付,往往事倍功半。現在高效課堂,就必須精選習題,精心琢磨,自編自擬也必不可少,這樣的習題目的性更強,高效學習更明顯。我們實行了學案,一部分可作課堂練習之用,另一部分作課後作業。隨堂練習就是學生在課堂中的練習,有書上的例題,也有學生與例題相匹配的練習,讓教師在講授了新知或者示範了例題以後,讓學生能夠得到相應的練習,讓學生把學生的知道能夠及時得到鞏固,加深理解,當然做的過程中應注重加強對題目解題的規範,讓其培養良好的做題規範。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它更是一種體驗,一種激勵與喚醒。生物課程標準指出,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體驗和理解生物知識,在簡約中尋求深刻,在豐富中追求厚實,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彰顯生命力,走向生物課堂“高效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