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精選12篇)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精選12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1

  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我覺得教師更加應該多看書,接觸的資訊量才大,才不會落後於這個時代。我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語文教師》。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我和《小學語文教師》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資訊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做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資訊,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教師》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衝鋒號。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小學語文教師》也一定會給予我更大的幫助。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2

  不知不覺中,從事小學語文的教學已有二十多年了,回顧這二十多年,是《小學語文教師》陪伴我走過。剛畢業時,在鄉下沒有什麼書可看,那時也沒有電腦,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同事的宿舍看到了《小學語文教師》這本書,我愛不釋手,幾天來連看了幾期,後來乾脆自己徵訂,一定就是二十幾年。

  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良師。我一直珍藏著這些書,儘管有些已經很破舊了,搬家時也不捨得丟棄。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我的教學幫助很大。

  做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每每讀它,很多疑惑都迎刃而解,我就更期待每月它能如期而至。《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有我們學習的模範,還有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讓我認識和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教師》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看著走在一線普普通通的老師在這發表的文章,也就更激勵自己,讓自己多讀點書,多用我們的心去發現教育中的閃光點。它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但卻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每當教學中自己有疑惑,遇到自己不太懂的地方時,《小學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為我導航,為我指明方向,讓我有所創想,有所收穫,尋到課堂的“亮點”。它是我真正的良師益友,我要感謝它默默無聞的幫助與支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穫的,正值我校在大力營造書香校園,其中,也要求教師多讀書,讀好書。不僅讓教師讀文學書,讀教育書,還讓教師博覽群書,跳出教育看教育,有更大的教育視野。讓文化的根深深地紮在地裡,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我非常希望能讓老師的愛讀書的這一思想演變成學生的想法,那我們的“書香校園”活動算是真正的成功了。在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讓《小學語文教師》一直陪伴著我這位小學語文教師。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3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對於我們這種“新手上路”很是有用。

  做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尤其是剛從學校畢業,對於小學教育沒有切實的實際經驗的新生來說,我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除了從學校有經驗的老師們那裡得到的幫助,其次就是閱讀書籍報刊了,而《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資訊,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

  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良師。我和它的相識源於我實習時候的師傅老師,她訂書了這本書,看得很投入,便推薦給我看。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幫助很大。

  做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認識和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從他們的教學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手段,慢慢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小學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教師的語言要富有節奏感,教學語言節奏感是指在教學程序中,由教師內心情感而引起口頭語言快慢、強弱、斷續有致的變化,語氣語調的剛柔、抑揚有機的結合。其語速應快慢適中,語調要高低有別,節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緊湊,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間,張弛適宜。

  語文老師關鍵要課堂組織要處理好動靜的關係。這裡說的靜指的是教學活動中相對安靜的聆聽或思索;動指的是教學活動中一種活躍狀態,如熱烈的討論,競賽等。一味地靜會使課堂氣氛沉悶;一味地追求動,往往會造成課堂秩序混亂。沉悶或混亂的課堂都是不美的,只有兩者和諧而有機的統一才能即保持課堂的朝氣,又維持課堂的秩序。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4

  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如此,如果沒有書,人類將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里止步;如果沒有書,人類將永遠在愚昧無知的落後世界中停留;如果沒有書,我們將無從談生活,無從談價值。

  在我從事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中,對我教育教學有幫助的書籍有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是其中的一本。《小學語文教師》——一本專業引領的好刊,一本越辦越成熟的期刊。每期有主題,期期有核心,走進它,它總能給你一些啟迪;若能細細品味,更能給人補充血液。讀《小學語文教師》,就猶如與許多專家、優秀的同行娓娓談心。在無聲的環境中,我的思想在與他們碰撞,心靈在與他們交流,教學水平在交流中提高,工作熱情在交流中高漲。不管教哪個年級,《小學語文教師》都給我出謀獻策。《小學語文教師》讓我如獲至寶,捧著她就捨不得放下,細細品味,慢慢揣摩,其樂無窮。她是我教學生涯中的一盞導航明燈,總在我迷茫、困惑時指點迷津。

  讀著讀著,讓我瞭解到“素讀”。原來素讀是一種讀書方法,不追求理解的深刻,只是朗朗誦讀,直到將所讀內容爛熟於心,脫口而出。素讀的特點是:一是所讀書籍必須是經典文集,是足具“種子能量”的文字;二是對誦讀的內容不求深刻理解,但求熟讀成誦;三是不急功近利,但求儲備充裕。素讀形式力求活潑:

  1、詩詞或以韻文為主的誦讀內容,可採用集體分組巡迴接力的形式;

  2、短語式的三字或四字甚至五字詩還可以藉助節奏和和聲來增添吟誦的樂趣;

  3、根據詩的內容,吟誦中增加幾句唱曲,以助吟誦興致。經典誦讀化整為零,各個擊破,日吟月誦,寒暑不變,必有所獲。

  讀著讀著,我瞭解了“揉讀”:即揉著讀,讀著揉,讀揉著。用眼、用口、用心去揉搓課文中的經典語言,在揉搓語言中解其要義,得其聲韻,悟其神魂,獲其語感。揉可揉文字靈魂的詞語,可以揉體現文字主旨的語句,當然還要揉涉及文字核心的精彩語段。揉讀的方式也可以變化多樣:引讀、復沓讀、補文讀。揉讀需要翻來覆去,但不是單調重複,需要前句後連,而非面面俱到;需要讀通讀透,而非求深求異。

  我不會忘記是《小學語文教師》讓我感受到讀專業書的樂趣和好處,不會忘記是她把我領進了語文教學的另一個天地。這確實是一本對我專業成長有益的書。今後,我依然會與好書為友!因為讀一本好書就象嚴冬裡遇到了炭火,它會以無私的自信,給你燃起澎湃與激情。

  讀一本好書就像酷熱的夏天遇到了濃蔭,在你孤芳自賞時,給你浮躁的心靈泛起輕爽的涼風。讀一本好書,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標燈,讓你高揚理想的風帆,駛向人生的旅程!與好書為友,以好書為鑑,未來的日子裡,我會在書香的陪伴下繼續闊步前行。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5

  我們學校的青藍工程,是一個廣受讚譽的工程,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有一位德藝雙馨的師傅將你領進教育實踐的大門。我們那個時代沒有這麼幸運,不僅如此,還沒有像網際網路這樣先進的媒體給你提供豐富的教學參考,但幸運的是我找到了一位好師傅,那就是——《小學語文教師》雜誌。我從走上教育工作崗位至今,這位師傅對我一直不離不棄,把我從懵懂輕狂的青年修煉成涵養、成熟的教師。

  他一直用優秀和經典引領我在語文教學道路上成長。

  現在,只要開啟電腦輸入關鍵字,備課資料會鋪天蓋地,任你挑選,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哪是優秀哪是經典,這本雜誌裡的資料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精斟細酌的。年輕時,我喜歡模仿上面的課例上課,後來學會了借鑑與創新相結合,再後來我雖然有了自己的主見但還是少不了時常要去向他請教。

  他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幫助我識別教育改革的風向標。

  透過這位師傅,我很早就結識了小語界的許多名師,當他們的課例在全國推廣,引來無數人觀摩和效仿的時候,我暗自竊喜,這些對我說不是最新鮮的養分了。

  我們擔憂生命老去,同樣也擔憂自己職業生命的老去。如果被人稱為“有經驗的老教師”固然是讚美,但是也說明自己的職業生命行將老矣。這麼多年來,我感覺自己還能碰撞一些教育的火花,產生一些教育的智慧和靈光就得益於我總能從這本雜誌裡捕捉到最前沿、最權威的教育改革資訊。

  他一直用淡定、儒雅的氣質吸引我,支援我堅持追求自己的教育風格和教育特色。

  反思所有的改革歷程,一定有經驗也有教訓。近十年的教育改革同樣如此。當各種教育流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充滿眼前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依然保持他的純正、儒雅和淡定,處變不驚,我也是跟他學到了,在“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迷茫中,怎樣用一雙慧眼把自己的教育之路看清楚。在心平氣和的等待中,我竟然欣喜的發現和印證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是有益的。

  江蘇吳江一所小學的校長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位老先生蹬著三輪車,給他送來兩大紙箱東西,還給她留下一封信。原來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馬上要搬到上海他的孩子家去住了,走之前將《小學語文教師》雜誌從創刊號到最近那一期,按出版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完完全全、整整齊齊送到校長手裡,他對校長說:這些東西對別人可能是一堆廢紙,但是我卻珍藏了三十多年,我想要給這些“寶貝”找到一個最好的歸宿。他認為校長正是他要找的人。現在這位校長自己也要退休了,他連同後來自己繼續訂閱的雜誌,又贈送給了他最信任的人。

  兩年前,一位記者去採訪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賈老師開啟書櫃,裡面整整齊齊擺滿了《小學語文教師》雜誌,賈老師對記者說:“從創刊到現在,一期不少,全在這裡”。

  今天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學校把我的這位師傅請進學校,成為我校語文老師們共同的師傅,這位大師雖然血統高貴但是行事作風很低調,全年請他也不到100塊錢。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6

  假期裡,我閱讀了《小學語文教師》六月刊的《“隨文練筆”研究專輯》,讓我在作文練筆教學這一塊中頓感明朗,讀著讀著,時而倍有同感,時而像被指引導航,時而靈感頓生,讓我對“隨文練筆”教學有了更寬廣的瞭解,更系統的認識。

  “隨文練筆”是伴隨著閱讀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巧妙利用有關閱讀內容進行的一種“短平快”的寫作訓練。因為隨文練筆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緊隨閱讀教學,而且形式多樣,豐富學生的習作色彩,學生負擔少,因而在課堂中是頗受師生歡迎的一項習作訓練。但在實際教學中,隨文練筆設計的隨意性,練筆的時機、方法、難易度把握不當等,往往導致訓練低效甚至無效。如何實施有效的“隨文練筆”策略,是我們當前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而在文字教學中找準切入點,是隨文練筆練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與保證。本人就學習前人的經驗以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找準隨文練筆的切入點整理及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對於選擇隨文練筆的切入點,我們常常會有“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的困惑,其實在備課的時候,我們能夠潛心會文,何愁天涯無芳草呢?

  一、拓展文字空白處——與文字角色對話

  文字是一個召喚讀者參與的意義空間。文質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讓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只要我們善於挖掘,自有一片與文字交流的空間。如人教版十一冊《草蟲的村落》,課文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巧設練筆的空間。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裡去。”“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這是甲蟲夫妻間愛意的流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作為與丈夫闊別多時的妻子的你,會與丈夫傾訴些什麼呢?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著這群好奇的小甲蟲們,你會如何向它們講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們會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問題?在這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那奇異的想象得到馳騁,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語的感染,有了作者筆下草蟲的世界這個大環境的渲染,學生練筆的情感被激發了,必然又產生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情景。當然學生的語言也得到了有質量的訓練。

  二、 豐潤文字空白處——為文字主角代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而在閱讀教學中適時插入文字“空白”填補,讓孩子們充當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說他所說,填補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語言的空白處,在這過程中孩子們直接進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為一體,這樣的練筆是學生和文字的對話,是孩子們純潔的心靈與主人公的融合,這樣的練筆帶動的是孩子們真實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維與情感引發主動積極的情態下,學生所言就會言之有物,言之動情,讓文字生色不少,同時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字的主題,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互利效果。

  在教學人教版第九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模擬被壓在廢墟底下的阿曼達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勵同學與死神搏鬥,爭取時間最後獲救的情景,讓學生從身心參與中感受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豐富了阿曼達的勇敢堅強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老人與海鷗》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和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老人生前視海鷗如親人,從他十年如一日般堅持給海鷗餵食中,從他對海鷗一聲聲熟悉而親切的呼喚中,可見他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鷗們十多天找不到這位與它們相依相隨十多年的老人,它們心中是多麼的焦急、憂慮啊!當它們眼前出現老人的遺像時,它們“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當時可能說些什麼呢?當海鷗們意識到人們要把遺像帶走,它們要與老人永別了,“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再一次“大聲鳴叫著”,它們多麼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遺像能多留一會,它們的大聲鳴叫想對老人說什麼?想對人們說什麼?此情此景,海鷗們的傷痛、無奈、焦慮,千言萬語讓學生們流瀉於筆下,人鷗情深的一幕便永遠定格於學生的腦海中。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7

  今天,終於可以休息一天了,休閒時,有時間看看書,學一學語文小妙招!新穎的“師生問好”

  1、“對對子”問好

  當我走上講臺,班長喊“起立”後,我環視全班,朗聲吟出:“書山有路勤為徑”孩子們立即對上:“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說:“少壯不努力一”全班馬上回答:“老大徒傷悲。”我十分滿意:“請坐。”我們師生相視一笑,開始上課。這樣的“對對子”問好,有時一兩聯,有時三四聯,內容有課文裡的古詩句,也有我們班孩子一直背誦的《日有所誦》裡的句子。

  個人覺得這個方法挺好的,讓學生在問好中得到學習!準備在班裡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時候,真的是在學習中進步。書跟電腦,還是不一樣的。我喜歡讀紙質的書,因為,翻閱的手指尖總是會有淡淡的墨香。這是一種與電子版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綿長而悠遠。

  2、誰來揭皇榜

  為了提高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班裡開展了“誰來揭皇榜”的活動,努力培養孩子們做學習上的有心人。所謂的“皇榜”,就是一張寫滿問題的紙。問題是學生出的,“皇榜”也是學生自己親手製作的。“皇榜”上的問題,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出題的學生還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釋出懸賞分。

  “皇榜”昭告天下後,只要你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便可揭下“皇榜”,在幫助貼“皇榜”的同學解決問題後,便可到班級管理員那裡領取懸賞分。

  為了避免學生只有三分鐘熱度,我制定了一些獎勵機制。每個月底,班級會根據學生個人所得懸賞分的多少,按名次評選出“狀元”、“榜眼”、“探花”等,同時贈以相應的獎品。對於那些善於提出問題的學生,則頒發“我是學習的有心人”獎章,以資鼓勵。有了問題,學生才會積極地思考。“誰來揭皇榜”這個活動,促使班級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幫助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還提高了自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何樂而不為?

  只要學習的方法適合自己,那就是好方法!別人的方法現在是借鑑,以後,準備自己多動腦子,多思考,多學習,相信自己也會有很好的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8

  《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是特級教師竇桂梅的著作。本書沒有以太多的、現成的優秀教師作案例、當“經驗”,而是竇老師自身專業成長的寫照,是她思維方式、思想、心靈的物化。不僅充滿智慧,更以流暢的文筆、詩意的語言,在不經意間詮釋了自己對語文、對小學語文教學、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在書中,她還詳細列舉了小學語文教師應讀書目,闡明瞭讀書的不同境界,特別適合一線教師閱讀。

  第一件事:認識語文的本質

  我們應該“敞開懷抱,品嚐母語的味道,體會母語的性情——給自己一個機會,感動於母語,感恩於母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2000年起,把每年的2月21日定為母語日。這番苦心,源於世界7000多種語言當中,每年有70種歸於淹沒。這聽起來有些駭人聽聞,但他事實存在的,就像亞馬遜河流的熱帶雨林在逐年遞減,如果我們再不重視也將走向消亡。正像竇老師所說“集體無意識”。我們也要和竇老師一同呼籲:對母語要維護她自身的本色,同時要有一種深深的敬畏,在任何時候,這都應是我們最基本的語言操守。

  第二件事:學生,教學的全部意義

  一節低年級的課例,老師總叫前面的幾個同學發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紅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課後孩子向老師索要老師不給,還說:“你要在課堂舉手發言才能給呢!”這真是夠諷刺的。還有的老師動不動就在孩子臉上貼上一個小星星,動不動就拍手歡呼:“你真棒!”之類的“鬧”課。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時候,要照顧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小心輕放每一個孩子的心。

  在課上要學會傾聽,目前一些研究課熱鬧大於寧靜,言說多於傾聽。有一些教師甚至聽不出學生讀錯說錯的內容,這怎能談得上指導學生。所以,學生要學會傾聽,為人師表的教師率先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第三件事: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

  這一點是竇老師一直以來的提倡,“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身為副校長的竇老師,在繁重蕪雜的工作之餘,充分利用點滴閒暇,堅持擠出時間來讀書的身影。經典著作、《人民教育》、《讀者》、《隨筆》……都是她生活的伴侶。會前會後,旅行途中……她都會拿出書來,作一次精神的短暫漫遊。讀書,讓竇老師“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讓竇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底氣十足,揮灑自如;讀書,讓竇老師的精神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元素,永葆青春,永遠美麗!

  第四件事:擁有面對文字的力量

  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竇老師對教材解讀的深刻認識。上好語文課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工作,但教過多年書的語文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手裡的教材那麼多,當我們真的要選出幾篇好好精講的時候,卻又不知何去何從,覺得無從下手;或是好不容易選好了文章,想好好講一講,設計教學時卻又覺得沒什麼可教的;回望自己的課,讀、說、議的環節一點也不少,可自己總覺得課堂像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卻又找不出原因在哪。看完竇老師的“擁有面對文字的力量”一章節,心中豁然開朗:我們缺乏的是對文字深刻的解讀。而要深刻解讀文字,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僅就《遊園不值》一首隻有21字的詩,竇老師寫的備課體會就有幾萬字。她循著作者葉紹翁的足跡走進宋詩、南宋後期文學。跟著葉紹翁遊園的同時,又要走進宋朝園林與宋時東吳民俗。再跟著作者的心境,瞭解宋詩的特點、江南詩派的追求、古典園林藝術與詩中紅杏木屐的意蘊……這才是備課艱難的開始,怎樣把教師的理解轉化為學生的認識,怎樣引導學生走進文字,產生獨具個性的閱讀體驗,這些才是更為艱難的跋涉過程。竇老師告訴我們:思考,領我們走向清醒。可如果我們手中沒有直面教材的底氣,我們怎麼去思考,又怎麼能思考出有價值的問題來?又怎麼能帶著對教材的獨特理解進入心靈的覺醒呢?

  手捧教科書,為自己,更為學生,我們必須懷著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閱讀出發,或鑽進文字的裡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主動索取文字裡的巨大財富。拿到教材我們首先要將教材置於廣袤的林子。在如何解讀教材?這個問題上竇老師提出了教材解讀四問。第一,文字究竟說了什麼?第二,文字想說什麼?第三,文字能夠說什麼?第四,文字應該說什麼?闡述的非常清楚,讓我受益匪淺。解讀文字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座高山,我們必學積蓄力量攀登。

  第五件事:公開課,生命試練的地方。

  《公開課,生命試煉的地方》一章,竇老師以具體的案例,記敘了自己是如何透過公開課提升自己、修煉自己的。她主動而且是強烈地要求上公開課,向眾多的教師、領導、專家展示自己,既展示出自己的優勢,同時也將自己的.不足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肯定、叫好、喝彩是有的,可質疑、否定、批評同時也存在。甚至有時,被批評得“體無完膚”,感覺自己“不可救藥”、“沒出息”。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痛定思痛之後,竇老師能有選擇地接受中肯的批評、意見,加以思考、改進,不斷地進行“熔鍊”。而她也在“公開課”這一“熔爐”中,獲得了“熔鍊”成功的喜悅與歡樂!上公開課,真的是“痛而後快地成長。”

  每一位教師都有過這樣的心理:害怕別人聽課。怕的不是聽課的人,而是怕自己,怕自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怕自己課堂設計不完善,怕自己不能駕馭課堂,不能駕馭學生,總之是怕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竇老師卻有著她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親身的體會。她一直認為公開課是教師最好的平臺。她認為公開課可以給自己提供豐厚的“利息”,專家、領導的指點不知比自己的單打獨練要強多少倍。十年讀書,不如聽君一席話。寧靜的讀書只是點滴的積累,而公開課的“利息”,會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賓士在高速公路上。

  第六件事:朗讀、語言與寫作的素養

  讀完《朗讀、語言與寫作的素養》一章,更讓我感嘆、敬佩竇老師在教學上的努力、刻苦。每次公開課前後,她都會作有關的記錄,作為練筆。課前備課時,她會在深入鑽研教材後,寫一些題外話,彰顯自己把握文字精神的高度。備課時寫一些題外話,記敘自己的教學思路。課後,再寫題後話,整理出評課中有價值的觀點,以及自己對教學的深刻反思,長年累月,這已成了她的習慣,如吃飯睡覺一樣不可缺少。經常的寫作,不但讓竇老師“妙筆生花”,更讓“寫作”這輛推土機,將竇老師的思維推向縱深發展,去開墾靈魂深處最豐饒之地!對於語文教師來說,還有什麼能比落筆、動口時呈現出來的語言修養更有獨具風采的說服力呢?伴隨著朗讀、語言、寫作的詞彩風流,教師各方面的風采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外化為豐富而富有魅力的立體形象,語文教師就於有意無意間,引領薰陶著學生想著美麗健康的上方馳去。我決心努力提高自己朗讀、語言與寫作的素養。為什麼老師要用筆靜靜地記錄自己?竇老師說得很清楚,是因為在寫作過程中會不斷髮現和生成新的“我”。就像蘇霍姆林斯所說的:“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

  第七件事:修煉你的激情、思想與風格。

  擁有激情與思想,才會形成優秀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擁有了自我教學思想與風格就擁有了知識分子真正的尊嚴。所以我要向著優秀的方向,以激情與思想的自我修煉,鍛造那講臺上風格的我、獨特的我,讓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彩。初讀這本書,覺得優秀教師平時做的事和我們普通教師沒什麼兩樣,可越是深入書中,越是發覺自己離優秀教師更遙遠了。一名優秀教師做的遠比我這普通教師更勤,想的遠比我這普通教師更深,付出的遠比我這普通教師更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竇老師憑著自己的加倍努力,一步一個腳印走來,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的教學之路。她贏得了眾人的掌聲和鮮花,成為了一名萬眾矚目的優秀教師。對照竇老師,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明白了今後的努力方向。我有可能一輩子也無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但我願意不斷完善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學人民教師!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9

  《教師主角與教師發展新探》是一本與未來教師探討關於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的著作。葉瀾教授把教師職業存在的狀態分為三種,即以此謀生和養家餬口的生存狀態、體驗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狀態、服務社會和完善自我的發展狀態。“我是一個怎樣的教師?”多少次我想過這個問題,現實中“生存型”的教師確實不少,他們或將自我的職業視為謀生的手段,或默默犧牲將吃苦視為享受,可是,我也看到了更多“享受型”的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們無怨無悔地堅守著自我的信念,滿懷熱情地投入工作,把學生的成長當成自我最大的歡樂。他們默默地奉獻著,也享受著奉獻之後的歡樂。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我是一位幸福教師,我也是一個把學生的成長當成自我最大的歡樂”的教師,在體驗人生和品位幸福的享受狀態下,服務著社會,完善著自我的發展狀態。回想自我歡樂地與學生交往,欣慰地享受著自我教育教學中的成功,讓我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歡樂。誠然,工作中不會一帆風順,我們更應當調節好自我的情緒,進取地投入工作,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工作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發展型”教師是我們始終追求的一種境界和目標,教育發展的關鍵又在於教師素質和專業發展水平的提高;所以,教育者自覺完善自我的同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與發展。

  首先:教師需樹立人本思想,讓學生獲得人格上的平等。

  教師要熱愛本職工作,熱愛自我的學生,我們明白“親其師”方能“信其道”的道理,不要習慣以長者的姿態,居高臨下的教訓學生,作為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使學生獲得人格上的平等。

  其次:教師需有感情的教育教學,使教育教學充滿活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沒有感情的教育教學是蒼白無力的,學生不是冷冰冰的機器零件,而是成長中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的感情純真、熱烈而稚嫩脆弱,需要教師的愛護。教師僅有熱愛學生,才能關心和愛護他們,產生共同的思想感情,這樣,教師才能取信於學生,享有較高的威信,使學生樂意服從自我的指揮,理解自我的感情。用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去充實,用愛的力量去教育學生才能成效卓著。

  再次:教師要不斷地反思,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

  但丁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應當追求知識和美德,作為“人”的教師,應懂得珍惜時光,不斷追求新知識、新理念,掌握更多的本領,以更好地教學和指導學生。僅有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真正地、長久地興旺發達。因而在教師德性的養成中,強調的是反思和自我修養,在反思中,找到自我教學中的不足,課後進行補救。這更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幫忙自我更快地成長。

  “追承生命的陽光,享受生活的歡樂”,讓我們以此言共勉,在教育事業中奉獻、求真和創新,真正使我們的職業生涯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10

  在《我的教學生涯》一書中,斯霞教師強調:“為人師者,異常是小學教師,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範,稍有不慎就會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這樣那樣的錯覺。所以,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這是多麼貼切的總結,這是多麼深刻的認識。讓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洗禮。

  一名成功的教師總是會用微笑來欣賞每個學生,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活力,更有利於讓學生構成良好的思想品行,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乃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正所謂好學生是誇出來的,讚揚一則讓他們渴望賞識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二則在滿足的情景下能夠作到洗耳恭聽,甘願理解自我的缺點並加以改正。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做到既尊重學生,又嚴格要求學生,不挫傷其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對犯錯誤的學生,不用尖刻的語言去批評他,而是換個方式,換種說法,讓學生從我的語言中明白自我所犯錯誤,並能自覺地改正錯誤,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學生的個性特點各具形態,對於學生的某些個性特徵,比如內向、好動、煩躁等,應循循善誘,不能諷刺挖苦,更不能粗魯的扼制。

  每個學生是一個鮮活的人生世界,我們要經過多方面多渠道的疏通,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教師或朋友的身份展開談話,以進取樂觀的態度引導學生,為人師表。那麼,我們必須能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11

  張慶老師《我的小學語文觀》一書,這次我讀了大約兩個月時間。書中豐富的內容展現了張老多年教學思想的精髓。

  為了方便我們閱讀,本書把文章分為五類:

  1、教學觀點綜論篇。

  2、教材教法研究篇。其中又包括漢語拼音教學、識字教學、寫字教學、詞語句子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等。

  3、教材解疑析難篇。有的是回答老師們在教學中提出的問題,有的是根據教學的需要介紹了一些相關知識。

  4、教師寫作輔導篇。一組輔導青年教師寫作教學文稿的文章。

  5、優秀課例點評篇。

  透過讀“教學觀點綜論篇”和“教材教法研究篇”,我們可以全面感受到蘇教版小語教材的編寫精神,感受到蘇教版教材的“新、實、簡、美”的鮮明特色和風格。書中附有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教法七要點如下:

  一、語文姓語,小語姓小;習慣抓嚴,雙基抓牢。

  二、識寫分流,多識少寫;揭示字理,不可或缺。

  三、識寫結合,描仿入體;寫好漢字,百日可期。

  四、以讀為主,以講助讀;積累運用,狠下功夫。

  五、例文示範,討論明法;由仿到創,練為表達。

  六、集中目標,簡化頭緒;減輕負擔,提高效率。

  七、兩根柱子,一條長龍;便教利學,其樂融融。

  “教材解疑析難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安石何以要選定“綠”字?》一文。“綠”在詩中不僅是修辭手法的生動,而且是表達其對江寧故園的無限依戀和盼望早日重返江湖的心願。如果沒有很深的古典詩詞素養,又怎會有如此見解?今日我們講“研讀文字”,不也是要像張老一樣多讀多想,把文字讀透嗎?

  “教師寫作輔導篇”中我偏愛《寫稿與做操》。文中張老把寫稿比作“思維體操”,說如果手頭懶,日子久,便會感到文思枯澀,舉筆維艱。他以自身經歷告訴我們思維體操要天天練,認認真真做。認為我們青年教師可以經常寫一點“教學日記”,練寫“下水文”。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智慧,就得把自己的智慧鍛鍊得棒棒的。

  從“優秀課例點評篇”中我對閱讀教學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初讀感知,通讀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充分讀書,適當反饋指導;精讀理解,抓關鍵詞句誦讀體悟;讀寫結合,引導學生積累運用。這一些話兒常常聽說,卻常常模糊。讀了張老的點評,漸漸有了由模糊到清楚的認識。

  張老的筆下,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樸實的語句,我還記得他常說“學理如築塔,學文如積沙”。我一邊讀書,一邊想象年過花甲的張老帶著深度近視眼鏡伏案寫作的身影,感動之餘只有敬佩。工作近二十年了,有時候會想,就這樣模糊地過吧,反正就這樣老老實實做工作,總有一天能捱到退休;有時候也會想,如果再延遲退休十年,教育生活將更加漫長,天天如一日豈不太枯燥無味?也會感慨自己在語文教學中起步得晚,領悟得慢。讀了張老的書,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教學和校本活動中的收穫,心中似乎多了些光亮。要想教育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自己不就要多讀書多鑽研嗎?

  既然選了小語教學這條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為一路花香,我還可以寫,堅持寫!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篇12

  “合作、探究”、“綜合實踐活動”“感悟、體驗”,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各種新的理念、方法成為教師的追求。在追逐的過程中很多人覺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甚至有人感嘆“語文教學像霧、像雨、又像風。”面對種種困惑和疑問,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伴隨對新課標的深入解讀。我覺得上簡單的語文課是正確的選擇。

  一、簡單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實施教學任務前必須有目標意識,目標就是要求,目標就是方向。因此,教學目標要簡明。在一堂語文課上我究竟要讓學生獲得什麼知識、提高什麼能力、關注什麼情感體驗,教學目標中要明確體現。充分發揮目標在教學中的導向、調控、檢測的功能,讓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

  二、簡潔明瞭的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要有一條線而不是一大片”。誠然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字、詞、句、篇,積累運用千頭萬緒,“工具性”與“人文性”爭論不休。但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就如同張慶老師講的“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落實在教學設計上就是一個實字,讓語文課上講語文的東西,不要出現關於語文和非語文的東西。

  三、簡約明晰的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要求評價的方式多樣,形成性評價和終結評價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認識到教學評價不是一個純技術性的問題是對被評價物件的價值或特點做出判斷。應該有一個教學目標相對應的評價。

  語文教學方法多樣,形式各異。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不能脫離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語文應該姓“語”。在簡單中看到複雜,於平淡中體現神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