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濟慈《我是一朵孤獨的流雲》
讀書筆記:濟慈《我是一朵孤獨的流雲》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濟慈《我是一朵孤獨的流雲》,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是一朵孤獨的流雲》收錄了最能體現濟慈創作才華的詩篇,集中全面地展示了濟慈一生的詩歌成就。
1795年生,1810年開始寫詩,1821年逝世。如流星劃過夜空,用25年,濟慈點亮了長夜。從此世上最熱烈的情感便有了文字的模樣。
濟慈被認為完美地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的特色,並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 “把名字寫在水上”,是濟慈的詩,也是濟慈的人生感悟,也是濟慈的人生寫照。這符合他詩性和飄逸的氣質,符合他飄搖不定的命運。
不管我們如何奮力,如何著意,還是如何漫不經心,結果都是一樣的,名字一邊寫,一邊隨流水消逝了。當波狀的雲把將逝的一天映照,以嫣紅抹上殘梗散碎的田野,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人,或許可以看見這美好的.景緻吧。
如果你熱愛自然,那心中必定有愛的人。濟慈的詩在歌頌自然的同時,必定把這麼美好的景色獻給心中所愛的人。
本書一開始都是歌詠,歌頌,後面的二十四行詩和敘事詩非常輕快美麗,最後兩個長篇就像一個小說或者故事,娓娓道來的一個愛情長篇故事。
詩歌是最接近詩人本身的文學形式,因此被認為關注的是詩人愁緒(歡喜確實很難讀到),並且是相當直觀的。
這好理解,過於直白鋪陳缺乏趣味,過於隱晦修飾又缺乏直觀。詩,居於兩者中間,凝練後若隱若現,舒服多了。
濟慈的詩,主要描寫的是人和物,透過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人和物身上,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詩的歸屬,以及對現實的不如意的審視。很少是直接的抒情。
詩歌是典型的“不要看它說了什麼,要看它沒說什麼”文學形式,這就是它的美所在。至於看不看得見,具體看見了什麼,就猶如吃自助餐了,各取所需。
因此詩歌所關注的是那些“看不見的東西”,那些欲言又止,那些針砭諷刺,那些精神原鄉。還有那些以為已經看見了卻仍渾然不覺得東西。
濟慈如同一隻觸角靈敏的小獸,在這世間歡快地跑著,把樹木收進詩裡,把山河收進詩裡,把他的想象、古老的神話、先輩的榮光和人類的私慾,盡數收進詩裡。他的浪漫就是世界的浪漫,他的詩篇是孩童的詩篇。
而濟慈自己的聲名,不在詩裡,在流雲上,在浮水中。
濟慈一生短促,纖弱自卑又敏感,對自然和文學有著自己的獨特看法。《夜鶯頌》似乎已經將他一生的情愁寫盡,詩歌對濟慈來說是一種能夠脫離現實,達到美的理想之境的途徑,它不是飲酒所致的混亂狀態,而是補救人生不足的一種存在方式,因此也是人的一種幸福狀態。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就是濟慈所主張的,也正是他詩歌裡所突出展現的精髓。源於對自然和景物的強烈觸覺,再加上天賦秉異般的敏感和細膩,註定了他就是為詩而生,他的詩總能讓人感受美的同時會產生無限的遐想。
濟慈是個多浪漫的人,太會說情話了。讀他的詩,有種和他談戀愛的錯覺。
天空月亮星星大海高山樹木草地蝴蝶……所有大自然的一切都成為歌頌心動的素材。
走進大自然一定要吟詠英國詩人濟慈的詩。“我認不出腳邊開放的是什麼花,也聞不出枝頭嫩蕊飄散的是什麼香;我只能在幽暗中默默猜想那芬芳,這樣的季節裡該是何樣的韶華美韻。”他的詩貼近自然萬物,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一朵孤獨的流雲,飄蕩在天際,為愛而歌,為生命而歌,為靈魂而歌。
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也許世間的真相就是這樣,孤獨會讓你變得更為強大,會讓你成長為一個更棒的自己。濟慈,一個孤獨者中的孤獨者,他在孤獨中經歷煎熬,被各種困苦所絆,但他沒有悲觀絕望,也沒有向命運低頭,在極其有限的生命裡完成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