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1
這本《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
有人說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沒有他的短篇寫得好,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我不知道。我只相信,如果一個故事如果用一個短篇就可以寫出來,海明威是不會把它寫成長篇的。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故事用一個短篇寫不完,那他就會把它寫成長篇。這樣說的意思是:與其說他的長篇是長篇,還不如說一個大號的短篇。短篇與長篇的區別是它的結構更為緊湊、主題更為單一。
如果說長篇象是個十連發的散彈槍,短篇小說就是個“單打一”,海明威的這種拉長了的短篇就象一個射程長,精度高的狙擊步槍了,他小說的篇幅無論多長,那主題都會把它的前後洞穿。
關於上面一點,沒有人比福克納看得最清楚。在海明威寫完《老人與海》以後,福克納寫了一個短評,最後一句話是:"讚美上帝,但願創造出、愛與憐憫著海明威的那個力量——不管那是什麼——約束住海明威,千萬別讓他再改動這篇作品了。"這句話裡包皮含的意思很明顯,它就是想說這小說多一點則散,少一點則缺。
這篇《老人與海》既不是長篇,也不是短篇,而是正好介於其間的中篇。所以海明威的小說就是這樣一種小說,這是一種既要寫完整又要一句話也不多的小說,它的篇幅什麼也不代表,僅僅代表著它就是恰恰應該成為的那個長度。
如果一個讀者第一次看海明威的小說,而這個讀者又是在聽說了海明威的大名以後才開始讀他的小說的,這個讀者可能會遭遇這樣一種事,那就是被海明威的大名和他的小說語言的平淡弄得一臉茫然。因為他在聽到海明威的威名之後,他就會抱有期望,認為他的小說一定寫得非常出彩,扣人心絃,驚險激烈,高|潮迭起。但是如果他是這樣看的,那他一定在看了幾頁以後就失望了,然後,他就會從閱讀變成瀏覽,越是這樣,他就越是覺得小說寡淡無味,最後是再也讀不下去。
造成這種原因的其實我上面已經說了,海明威的小說有一個洞穿全篇的主線,而這個主線在海明威的小說中又常常是隱敝的,如果你沒有好好的把握住,不知道他的“冰山理論”,那就對小說的精彩之處視而不見。他的“冰山理論”所說的“看得見的部分是八分之一,而看不見的部分是八分之七”,而這八分之七其實就是主線,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人物的“心理主線”。而“心理主線”,只要思慮一下人說過的、做到的,和他心理曾經存在過、出現過之間的比例,你就會認為這個“八分之七”的比例其實劃分的很有道理。
在這部小說中,主人公巴恩斯在大戰中受傷,此傷讓他不能與他所愛的女人過正常的生活,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愛的這個勃萊特又天性活潑、熱愛生活。勃萊特和巴恩斯很早就認識並且相愛,但就因為上述原因沒有結婚。小說開始的時候,勃萊特已經經過兩次不幸福的婚姻,正準備結第三次婚,小說的故事也就在這個時間段裡依次展開。
首先從這個小說框架裡,我們就可以想像巴恩斯心裡應該具有的複雜滋味,內疚、隱痛、妒疾、失意、孤獨、無奈,還有空虛、屈辱等等。而這種種複雜滋味也就是海明威要隱匿下的那"八分之七"。讀這小說如果沒有先認同一下巴恩斯的感受,那麼你去讀這小說中巴恩斯與其它人的所有的酒桌前的閒言碎語都會覺得平談無味。而這小說中有八分之一又是由這樣的"閒言碎語"所構成。
當然,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我是想說只要學會"聽話聽音"就能看懂那些"閒言碎語",從而也就能讀懂這本小說了,不過你可能會問,讀懂是一回事,喜歡又是另一回事。下面就說一下,海明威的小說真正讓讀者熱愛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海明威小說的魅力首先是在他對人心的洞察力上,這表現在他的角色塑造上,他的角色正象是人們都知道的就是一個“打不垮的人”,這個“打不垮的人”的本質不是拒絕向命運低頭,而是拒絕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操縱。與上帝認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無損勇敢和堅強。但是任由別人插手自己的命運,這就不可忍受。這些人總把手插在你的錢袋裡,把腳踩在你的肩膀上,把路上修在你的土地上,或者總是要求你為他們的事業獻身,然後賞給你一個你再也無法享用的東西。只有在這種人面前,這個"打不垮"的形象才真正的金光閃閃,具有真正的價值。
在這篇小說裡,圍繞著這個"打不垮"的形象塑造的其實是三個人,一個是巴恩斯,一個人科恩,一個是勃萊利的最後一個男朋友羅梅羅(他是一個鬥牛士)。在巴恩斯身上,我們首先看到一個安於命運的人,這是個被天意命運"打敗了"的人,但他是"敗而不垮"。他的形象只有投射到那個追求勃萊利的猶太人科恩身上,就會顯現"打不垮"的真諦。
科恩這個人,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生活得意的人,但是他最後不僅垮掉了,而且垮掉的醜陋無比。他雖然把巴恩斯揍暈了,把羅梅羅打得爬不起來,但是在勃萊利、巴恩斯和羅梅羅他們眼裡,他卻一敗塗地。他最後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情奴隸,他不是被命運擊敗的,而是被勃萊利這個人擊敗的,而勃萊利之所以能擊敗他,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個可以輕易被什麼人都可以擊敗的、一個可憐的傢伙而已。
正是從他身上才反襯出巴恩斯對生活的認識,對打不垮的精神的認識。而羅梅羅這個人,海明威用他與科恩(前拳擊冠軍)的決鬥把那種"打不垮"的精神展現的更確實。決鬥那一段寫得簡直太精采了。一個是鬥牛士,一個是拳擊手,鬥牛士用鬥牛的那種不屈精神面對拳擊手的兇悍。最後的結局是:拳擊手比公牛難鬥和鬥牛士比拳擊手頑強,也就是說“打不垮”的本質不是兇悍而是頑強(海明威最喜歡的兩個主題“拳擊”和“鬥牛”在這本小說裡發生了撞擊,只不過這個拳擊手有點菜)。從這裡看,海明威對人性的洞察力就很讓人著迷。
另外海明威講故事的技巧也是非凡的。科恩這個人的心理在這個小說中被他從頭抓到尾,僅僅這一點,就非常不簡單,小說中對科恩和勃萊利之間發生的事沒有一點正面的描述,但是他們之間所發生的事卻讓讀者感到非常清晰,就彷彿海明威在小說裡全都講過。而這只是因為他在描述科恩那些怪異的行為時描述的非常真實。
最後把海明威關於"冰山理論"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如果一個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寫的東西,那他就可以省略他和讀者都瞭解的東西;如果這個作家寫得極為真實,那他會強烈地感覺到那些東西,就彷彿作家已經講述了它們。"(摘於《午後之死》)上面這句話裡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極為真實"。
海明威絕不僅僅是一個打不垮的漢子,而是一個無論生活還是寫作中都散發著既聰明又老練、既謹慎又判逆、既認真又玩世不恭魅力的男人魅力。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2
這本《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有人說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沒有他的短篇寫得好,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我不知道,反正誰都有隨便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利。我只相信,如果一個故事能用一個短篇可以寫出來,海明威是不會把它寫成長篇的。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故事用一個短篇寫不完,那他就會把它寫成長篇。這樣說的意思是:與其說他的長篇是長篇,還不如說一個大號的短篇。那麼普通所說的長篇與短篇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僅僅是篇幅上的差別麼?當然不是!短篇與長篇的區別是它的結構更為緊湊、主題更為單一。如果說長篇象是個十連發的散彈槍,短篇小說就是個"單打一",這樣一說,其實海明威的這種拉長了的短篇就象一個射程長,精度高只有一發子彈的大狙了,他小說的篇幅無論多長,那主題都會把它的前後洞穿。
在這部小說中,主人公巴恩斯在大戰中受傷,此傷讓他不能與他所愛的女人在一起正常的生活,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愛的這個女人又天性風流 、熱愛生活、嚮往自由 和享受,她叫勃萊特。勃萊特認為巴恩斯非常可愛,巴恩斯更是對勃萊特愛之入骨,他們很早就認識,但是現實卻讓他們無法在一起生活。小說開始的時候,勃萊特就已經離過兩次婚,這是兩次都是不幸福的婚姻,而且還都是巴恩斯只能眼睜睜默許的,然後正想結第三次婚,小說的故事也就在這個時間段裡依次展開。首先從這個小說空空的框架裡,我們就可以想像巴恩斯心裡應該具有的複雜滋味,這裡有內疚,有隱痛,有妒疾,有失意,有孤獨,有無奈,有苦戀,有空虛,有屈辱,有等等禁錮了精神並使之痛苦的東西,而這種種複雜滋味也就是海明威要隱匿下的那"八分之七"。讀這小說如果沒有先認同一下巴恩斯的感受,那麼你去讀這小說中巴恩斯與其它人的所有的酒桌前的閒言碎語都會覺得平談無味。而這小說中有八分之七又是由這樣的"閒言碎語"所構成。
當然,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我是想說只要學會"聽話聽音"就能看懂那些"閒言碎語",從而也就能讀懂這本小說了,不過你可能會問,讀懂是一回事,喜歡又是另一回事,讀得懂就能保證人會喜歡他的小說了嗎?其實我明白,你想問的是,海明威的小說真正讓讀者熱愛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海明威小說的魅力首先是在他對人心的洞察力上,這表現在他的角色塑造上,他的角色正象是人們都知道的就是一個"打不垮的人",但是僅僅說他打不垮,那還不能完全解釋他何以讓人崇拜有加,其實這個"打不垮的人"的本質不是拒絕向命運低頭,而是拒絕命運被一小撮人操縱。普通的人會認為,我們的命運僅僅是上帝安排的或自己創造的,但是卻意識不到它有時是被一小撮人操縱了的。意識不到的人會樂於向命運低頭(又能怎麼辦)。但是一旦人意識到了,那他就會氣憤難忍,而海明威的這個"打不垮"的形象,也正是從這種認識中脫胎出來的。對上帝低頭,對自己的選擇認輸,這無損真漢子的光榮,但是任由別人插手自己的命運,這就不可忍受。這些人總把手插在你的錢袋裡,把腳踩在你的肩膀上,把路上修在你的土地上,或者總是要求你為他們的事業獻身,然後賞給你一個你再也無法享用的東西。只有在這種人面前,這個"打不垮"的形象才真正的金光閃閃,具有真正的價值,才真的知道"自由 "和"獨立"到底是什麼東西。
在這篇小說裡,圍繞著這個"打不垮"的形象塑造的其實是三個人,一個是巴恩斯,一個人科恩,一個是勃萊利的最後一個男朋友羅梅羅(他是一個鬥牛士)。在巴恩斯身上,我們首先看到一個安於命運的人,這是個被天意命運"打敗了"的人,但是他對愛情和生活是不屈服的,但這是他的"敗而不垮"。當然,僅僅是這一點並不能說明什麼東西,但是隻要他的形象只有投射到那個追求勃萊利的猶太人科恩身上,才會顯現"打不垮"的真諦。科恩這個人,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生活得意的人,但是他最後不僅垮掉了,而且垮掉的醜陋無比。他雖然把巴恩斯揍暈了,把羅梅羅打得爬不起來,但是在勃萊利、巴恩斯和羅梅羅他們眼裡,他卻一敗塗地。他最後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情奴隸,他不是被天意命運擊敗的,而是被勃萊利這個人擊敗的,而勃萊利之所以能擊敗他,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個可以輕易被什麼人都可以擊敗的、一個可憐的傢伙而已。正是從他身上才反襯出巴恩斯對生活的認識,對打不垮的精神的認識。而羅梅羅這個人,海明威用他與科恩(前拳擊冠軍)的決鬥把那種"打不垮"的精神展現的更徹底。決鬥那一段寫得簡直太精采了。一個是鬥牛士,一個是拳擊手,鬥牛士用鬥牛的那種不屈精神面對拳擊手的兇悍。最後的結局是:拳擊手比公牛難鬥和鬥牛士比拳擊手頑強,也就是說"打不垮"的本質不是兇悍而是頑強(海明威最喜歡的兩個主題"拳擊"和"鬥牛"在這本小說裡發生了撞擊,只不過這個拳擊手有點菜)。從這裡看,海明威對人性的洞察力就很讓人著迷。
當然這僅僅指出海明威對人性的洞察力,別外海明威講故事的技巧也是非凡的。科恩這個人的心理在這個小說中被他從頭抓到尾,僅僅這一點,就非常不簡單,小說中對科恩和勃萊利之間發生的事沒有一點正面的描述,但是他們之間所發生的事卻讓讀者感到非常清晰,就彷彿海明威在小說裡全都講過。而這只是因為他在描述科恩那些怪異的行為時描述的非常真實,確實真實,太真實了。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就象是模特的眼窩越深畫家才越能表現人臉的體積一樣,正因為科恩怪異的行為怪得很所以才使這事更真實——當然,這也是這書最現實的趣味,其它說了都有點虛。
最後把海明威關於"冰山理論"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如果一個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寫的東西,那他就可以省略他和讀者都瞭解的東西;"如果斷個作家寫得極為真實,那他會強烈地感覺到那些東西,就彷彿作家已經講述了它們。"(摘於《午後之死》)這也就是他的冰山理論的另一種表達。他的冰山理論包皮含太多的意義。上面這句話裡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極為真實",而要做到"極為真實",需要一些聰明才智,就象生活也需要聰明才智。海明威真正的迷人之處在於他絕不僅僅是一個打不垮的漢子,而是一個無論生活還是寫作中都散發著既聰明又老練、既謹慎又判逆、既認真又玩世不恭魅力的老男人(書裡的巴恩斯也是這樣的人)。而這種人在我們這裡還暫時沒有出現過,我們這裡的人老了,總是變成一個個"天真的"匹夫有責的遣老們,那些乾枯的人。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3
一直覺得海明威是個硬漢型的文人,也許和他的經歷有關,參加一戰,在歐洲當戰地記者,喜歡看鬥牛,打獵,航海,遊歷歐洲等等,沒想到看完此部小說,才瞭解他並不是天生的硬漢,在自己生活的年代中的遭遇與經歷造就了他後來的性格,也註定了他用飲彈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樣性格的文人不多,我很是敬仰與欽佩……
與其苟且活著,不如自己了結,生命由自己主宰……
《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者藉此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小說中的主人公傑克。巴恩斯的經歷,正是海明威在參加一戰後的那段經歷的縮影,他藉此來表達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主要是心靈上的創傷,這些創傷是永遠無法癒合的。那個年代的這批受戰爭創傷的年輕人,心靈空虛,病態,桀驁不馴,沒有明確的理想與目標,無精神支柱,所以稱他們為“迷惘的一代”。
“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的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傳道書》
我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4
我們生活在一個看起來最好的時代,生活穩定,沒有動盪,但大家所經歷的時間都一樣,千篇一律,毫無波瀾,狀如死水。你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可是沒有辦法,資訊的發達早就將世界的神秘感抹去。鬱悶,無聊,每天上學放學,毫無以外的重複讓我們厭煩,所以會感到迷茫,偶爾無助,許多想法不能實現,莫名其妙的憂傷會讓人覺得整個世界都與自己作對。有喜歡的女生,幻想和她去私奔。大腦裡面每天就像上映一幕幕電影 。和父母吵架,和同學打架,和老師頂嘴,每個人都覺得沒人理解自己,全世界最最獨特的靈魂卻裹在最難看的校服裡。聽最激烈的搖滾,看最艱深的書籍,總是試圖尋找這個世界的真相……
時間慢慢流逝,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回想起十幾歲的日子,會有一絲不捨,覺得再也回不去了——那美好的青春時光。
當我們被時間的洪流裹挾著前進,青春時光會慢慢變得像泛黃的老照片一樣美好。可是還有一些人,他們的青春卻夾雜著戰爭,動盪,殺戮,飢餓,歧視,恐懼還有死亡。
有一個美國青年,名字叫做巴恩斯,他生活的時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和他的朋友們厭惡這場帝國主義戰爭,卻找不到出路。巴恩斯和朋友們一起,在zheng府"拯救世界民主 "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 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了人類空前的自相殘殺,發現戰爭遠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事業,所謂"民主 ""光榮""犧牲"等等,都是些騙人的東西。巴恩斯經過二十多年成長所形成的道德觀念以及理想的生活目標在這場戰爭中土崩瓦解,而新的尚未建立起來。巴恩斯和周圍大多數青年一樣,用懷疑、否定的態度看待這場掠奪戰爭,他們憎恨、厭惡它,但又不理解戰爭發生的原因;他們心靈空虛,無所適從,乃至消極遁世,放浪形骸……
與巴恩斯和他的朋友們相比,我們的成長簡直散發著遙不可及的光芒。老狼、朴樹用歌聲吟唱青春,許多人都在用文字記錄我們的成長。
而他們,也有海明威用一部《太陽照常升起》來描繪了那一代人的青春與迷惘。
這部小說描述了一戰以後,一批美國青年流落歐洲的生活圖景,表達了一戰以後一部分年輕知識分子對現實的絕望。女主人公勃瑞特是英國人,戰爭中失去了親人;男主人公傑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國記者,戰爭中因脊柱受傷而失去了性愛能力。傑克和勃瑞特真心相愛,但無法結合。戰爭給他們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留下了創傷,他們對生活感到迷惘、厭倦。兩人和一幫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納參加鬥牛節,追求精神刺激。在西班牙,勃瑞特拒絕了猶太青年羅伯特科恩的苦苦追求,卻迷上了年僅十九歲的鬥牛士羅梅羅。然而,在相處了一段日子以後,由於雙方年齡實在懸殊,而勃瑞特又不忍心毀掉純潔青年的前程,這段戀情黯然告終。她最終回到了巴恩斯身邊,儘管雙方都清楚,彼此永遠也不能真正地結合在一起。小說還描寫了一個美國作家羅伯特,他自以為富有英雄氣概,對生活抱有浪漫幻想。他追求勃瑞特,但是勃瑞特不喜歡他,覺得他的生活觀念是陳舊的、虛妄的。
作者海明威親身經歷了那個時代。他就是那些青年當中的一員。有人說《太陽照常升起》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主人公有作者的影子。可我一直固執的認為,每一個大師不管寫多少本書,故事只有一個,那就是他自己的人生。真實經歷也好,從現實出發的想象也罷,每一個文字都是從作者的內心流出的。海明威所描述、記錄的,是他眼中的時代,是他周圍與他一樣的年輕人的青春。
1924年夏天,在巴黎觥籌交 錯的酒吧裡,海明威曾被一位著名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女士指著鼻頭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文學流派有了自己的名字。(它不是一個有組織和共同綱領的文學團 體,但它的影響超越了國界和民族,在世界文壇上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隨後海明威將這句話作為獻辭寫在了《太陽照常升起》的扉頁上。作者是迷惘的一代,書中描寫的是一群相同經歷、迷惘的青年。閱讀到某些段落,真的很難區分現實與虛構的界限。如果我們讀書之前不去想什麼背景,主題或中心思想,我倒寧願認為,這本小說就是海明威在紀念自己的青春。
"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這麼迅速,而我並不是在真正地活著,我就受不了。"書中隨處可見這樣令人感慨的好句子。在海明威這部早期作品中,那種惜字如金的簡潔風格,充滿畫面感的視角轉換以及被人大為推崇的所謂"冰山體"寫作,雖然表現得還不夠充分成熟,但仍有著較為明顯的`個人印記。那種"八分之一隱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文體,初讀可能難以進入情境,但堅持讀下去,緊湊的情節又會讓你欲罷不能。
小說的結尾籠罩著濃重的悲觀主義色彩和哀傷情調。巴恩斯唯有在幻想、彷徨和迷惘中,求得一絲安慰。
我們的生活千篇一律,沒有意外的驚喜。青春的荷爾蒙使人躁動不安,充滿幻想。平靜如水的日子裡不如去翻一翻書,讀一讀海明威筆下的青春,就讓你的淚水或歡笑隨著情節一起起伏。我們很難過上另一種生活,利用小說去體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青春,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管原因為何,書中流露出的相同的迷惘,總會時不時地引起你心靈的共鳴。
或許合上書的一瞬間,你會豁然明白:一代人來,一代人去,青春會成長,迷惘會散去,惟有大地永存,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5
兒子昨天從西安經兗州乘坐高鐵回來。春節時存了一點文匯報的文章。今天讀了幾篇。海明威的這篇文摘是從百度上搜的。
海明威在學生時代就顯示了寫作方面的才華,中學畢業後當上見習記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美國紅十字會戰地救護隊,開赴歐洲戰場。1919年海明威帶著渾身傷痕返回美國。戰爭不僅在他身上留下兩百多塊彈片,也在他心上留下很深的創傷,使他充滿了憂鬱、空虛和茫然的情緒。為了排洩心中的鬱悶,他開始寫小說,試圖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最精煉最含蓄的作品。20年代,他先後發表了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裡》,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等作品。
海明威這種個人情緒恰好反映了當時戰後一代年輕人的心理。20年代的世界,剛剛經歷了戰爭的磨難。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殘酷的戰爭,使世界變得滿目瘡痍,留在人類心中的創傷更是久久不能平復。彷彿是一個不變的規律:戰爭能使人意識到和平年代不被珍惜的東西,而戰後留給人們的則往往是精神的幻滅。戰爭的恐怖、人性的踐踏使參加過這場戰爭的青年人背叛了曾經有過的理想,沉溺在享樂之中,失去了生活的目標。
《太陽照樣升起》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出版,成功地描繪了傑克·巴恩斯這個人物形象,他在戰爭中失去了性愛能力,卻努力在混亂的社會價值和個人不幸之間保持人格的完整,他是海明威第一個所謂“準則”主人公,有一套個人的原則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種經歷戰爭仍然保持自我準則的人物形象就成了青年人推崇的榜樣。他們需要重建的正是一套價值觀。這部小說被奉為青年人的《聖經》。使用海明威式的簡短而厭世的語言成了人們交談的時尚,而那種粗獷而敏感的敘事風格,同樣為人們所喜愛。
美國前輩作家斯泰因為這本書題辭:“你們是迷惘的一代”,自此,海明威連同這部鉅著就成了“迷惘的一代”這一文學流派的代表。迷惘的一代因為空虛而反叛,因為盲目而痛苦。海明威對傳統價值淪喪的反應比本世紀中葉流行的批評意見所說的情況複雜,他不單單是形成一種行為準則,還包括玩世不恭的堅韌、男性的傲慢、一派正確無誤的社會姿態以及酷愛見血的體育活動。他和筆下的主人公一樣,透過一種姿態來闡明自己的立場。
《太陽照樣升起》是海明威頭一部、也可能是他最完美的小說,使海明威成為國際文壇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作品故事情節簡單而意境純一,語言樸實無華,句子短小凝練,環境描寫達到情景交融。作者最敏銳地捕捉到社會脈搏,以他所熟悉的包括作家、藝術家和需求刺激的社會名流的圈子為原型,寫出了普通大眾的真實的生存狀態。他筆下的人物,無法投身於任何偉大的事業,而只能在英勇的、壯美的、有時甚至是殘酷的場景中尋求生存的意義。
作為一位自傳性很強的作家,海明威本身就是那些在戰爭嚴重摧殘的道德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中的一員。他參加過那場令人刻骨銘心的戰爭,他目睹了軍功章在戰後市場上被廉價出售,他身邊的年輕人整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這使海明威更加迷惘痛心。然而迷惘並不代表混沌,正是有了思考,才會迷惘,這說明在社會的迷霧中,人們還在努力尋找前進的方向。縱觀海明威一生作品中創造的主人公,也經歷了一個由迷惘空虛到勇敢抗爭的過程。
事實上,“迷惘的一代”中的絕大多數人在十幾年後,又投身到了為正義和生存而戰的反法西斯鬥爭中。《太陽照樣升起》敏銳而準確地捕捉到了時代精神,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文學。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6
1926年,還藉藉無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長篇《太陽照常升起》,個人以為是他最好的長篇之一,雖然在當時算不上石破天驚。之前,他也有過一系列短篇投石問路,縱然水波不興,也成為長篇準備中的練筆,使長篇處女作絲毫沒有生澀的痕跡。當然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飢餓與貧窮的磨練,良師斯坦因小姐的指點,與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愛愛、相濡以沫……
可惜的是,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成名後就一一分解。竊以為,吃得太飽,鈔票與老婆太多,往往與才華的枯竭程度成正比。這是後話。
起初並不明白科恩在《太陽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顯然不是一個應該被忽略的人物,開首就是一篇科恩小傳,將其人交代清楚:就讀於老牌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曾是大學拳擊冠軍——身強體壯,出身富有的猶太家庭——身家清白,為人厚道,對女人尤其心軟——要麼被女人拋棄,要麼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來並無不妥,中產階級的普通一員,卻無值得大書特書之處。看到後來發現苗頭不對,他與書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總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欄裡那頭想與公牛處好卻被孤立的犍牛。後來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為一個未曾受過創傷的參照物而存在。所謂受過創傷,就是吃過戰爭的苦頭,象巴恩斯被戰爭閹了就是一個直接的象徵。
科恩壓根不明白這裡面的遊戲規則,他跟那幫人處不來,極少喝醉,又特別較真,將逢場作戲的阿施利夫人當作女神,隨時準備為心上人作出奮力一擊,而他確實這麼做了,又傻乎乎地直言鬥牛可能會令人感到乏味。總之,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入那幫身懷戰爭創傷、經常爛醉如泥、到處尋歡作樂的寓公們(哪怕是破產者)的法眼。而他只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個大好青年,戰爭象一條河,涇渭分明地將他攔在另一邊。
受傷的區別於未受傷的,最本質的一點是,什麼都沒所謂了,日常生活乏味難耐,沉醉於酒精、鬥牛等一切刺激之物方是正途。就享樂主義的角度而言,本書可以成為上世紀二十年代巴黎咖啡吧指南和潘普洛納鬥牛的專業解說。有文化的中產階級彷彿是特別脆弱易潰的群體,在戰爭創傷這個合理的理由下,他們以往遵循的一切土崩瓦解,又自行形成了一套易於接受且互相認同的準則。
就象家庭有重大變故,孩子就不能夠做一個正常的好孩子。實際情況是,破碎家庭亦有健全的孩子,神經大條的未必是文盲,而解甲歸田、如常生活者比比皆是。而巴恩斯最終發現,即便他沒有受傷,如美少年鬥牛士羅梅羅那樣生猛,與阿施利夫人也撐不了多久,這才是致命打擊。
因為垮掉的是主流,所以科恩便成了不合時宜的怪物。反之,如果科恩是主角,那鬥牛是乏味的有望成為名言。其實如果沒有經歷過戰爭,他們也就是他,想必能夠和諧相處。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7
開啟《太陽照常升起》的第一頁,赫然映入你的眼簾的是:“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這是引自美國老一輩女作家格特露德·斯坦的一句話。作者海明威把它作為本書的題辭。
從此,以海明威為代表的親歷了戰爭浩劫,關心戰後歐美青年命運的一批作家被稱作“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出生於一個醫生家庭,中學畢業後在一家報社當記者。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關鍵時期,美國ZF認為時機已到,於是放棄了“中立”,宣佈參戰。打著“拯救國家和民主”的旗號,在全國掀起了一股軍國主義和沙文主義的狂熱,十九歲的海明威志願參加了紅十字會救護隊,開赴前線,不幸受重傷,先後經過十二次手術,終於撿回了一條命,但他精神上所受的巨大創傷是手術無法治癒和彌補的,這在他以後的作品得到了反映。
很多與海明威一樣從戰場上歸來的青年,受著殘酷的戰爭印象的糾纏,始終擺脫不了彷徨的狀態。他們失去了生活目標,沒有理想,沒有光明,靈魂空虛,他們感到前途一片茫然,這些都是戰爭摧殘的結果,《太陽照常升起》描寫正是這樣一批“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值得稱道的是作者透過對人物外部言行的不加任何渲染地再現,卻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其中的精妙要讀者慢慢地去感悟。
正如海明威曾一度把自己的創作比喻成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見的部分只是八分之一,而隱藏在水下的部分則是八分之七。”
讀了《太陽照常升起》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戰爭帶給人們的極大的痛苦和傷害。我們這一代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我們遠離了戰爭的陰影,我希望這樣的和平安寧、幸福和諧的生活永遠地伴隨著人類一直走下去。
全世界的少年朋友們,讓我們聯起手來為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高呼吶喊吧!
太陽照常升起讀書筆記8
《太陽照常升起》這本書我以前讀過,只是隔了這幾年,印象有些模糊了,故事幾乎完全忘卻,所記得的唯有書的末尾,女人對男人說“要是能在一起該多好”,男人回答說“這麼想想不也很好嗎?”
這段對話大概是很有名的,記得孫甘露在一篇隨筆裡引用過,而且那是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的,因為《太陽照常升起》裡那個男人沒有效能力,所以他只能“想想”。
說實話,若不是孫甘露在書中提起來,我連這個情節也會忘記,因為以前我有一陣子把海明威的書都從圖書館中借來讀了,一下子吃太多,囫圇吞棗,反而沒有回味。
前些天我在揚州逛書店,看到譯文出版社的《太陽照常升起》,就準備買回來重新讀一下,但是買回來之後,細看這本書,首先就發現裝幀設計很糟糕,居然是粉紅色調的,有一條類似大紅錦緞被面的花邊(自從張愛玲的《小團圓》紅了之後,上海出的文藝類書籍似乎都染上這種慵懶頹靡的媚俗氣息了今天我看到一家服裝店剛開張,標牌上居然也是大紅錦緞被面,店的名字居然也叫“小團圓”)
還有呢,我不滿意這個版本的譯文,有些語氣助詞不很恰當,比如“那個羅梅羅還是個孩子哩”,類似的句子很多,破壞了作品中極重要的東西,語感。另外,這個譯者的序文還要糟糕,一開始我讀了兩行就讀不下去了,然後跳過直接讀正文,正文讀完了後,由於原作的魅力,我還不想離開這本書,就又翻到了卷首的“譯者序”,“捏著鼻子”讀完,簡直都要吐了,這個譯者用馬列主義加上民族主義那一套評判方法來解讀這本書,不僅僅是曲解,我甚至懷疑他根本沒有讀懂《太陽照常升起》……不過,看看序文的寫作時間“一九八三年元旦於哈爾濱”,也就能理解一二了。
男主人公傑克。巴恩斯在大戰中負傷失去效能力,這個是全書的引子,但是這會讓讀者誤以為傑克就是因為這個不能和勃萊特在一起,而事實上,傑克就是有效能力,也不可能和勃萊特長久的在一起,因為像傑克、勃萊特、比爾、邁克……
這些人是一些沒有家園的“流亡者”,他們過著波西米亞式的放蕩生活,而精神上也確實是“迷惘”的,為什麼“迷惘”?我絕不同意譯者序中所說的什麼“資本主義危機”“帝國主義戰爭”“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社會”之類的廢話,的確,傑克是在大戰中受的傷,但戰爭只是一個表徵,真正起到關鍵因素的,還是現代性到來之後(這個是不管你是資本主義還是什麼主義都要面對的問題),人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人被迫離開了土地和家園,只能在世界上四處漂流,所以,當傑克這些人的“根”被現代之利刃斬斷後,一些傳統的價值觀,生活狀態,甚至是宗教信仰,也隨之崩塌瓦解。
但是,在傑克的朋友之中,只有猶太人科恩是個特殊的例子,他對於女性的態度,對於戀愛和婚姻的態度還是比較傳統的,所以在傑克一夥人之中,科恩才顯得那樣不合時宜,甚至是令人討厭,而海明威之所以不惜筆墨描繪科恩這個人物,就是想用他的“傳統”來反襯傑克這夥人的“現代”,當然,科恩也是非常痛苦的,因為他留戀的東西,正是傑克這些人拋棄的,或者說是刻意迴避的。
另外,在海明威涉足文壇的時代,美國社會所流行的清教徒思想,包括後來的禁酒令,也是一個重要的背景,我個人覺得這其實也是現代性徵象之一種,只不過它是從反面映襯出來的,在《太陽照常升起》裡面,傑克,比爾,邁克這些人之所以寧願漂泊海外,整日喝個爛醉,也與此有關,而海明威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描繪飲酒,美食,鬥牛,旅行這些刺激的,享樂主義的活動,也不乏跟彼時國內那種氛圍唱反調的意思。
書的後半段主要描寫傑克一夥人在西班牙“聖福明節”的經歷,兩天前我在讀到這裡的時候,是在回家的長途車上,當時車窗外是一片春光明媚,而書中所描述的是那種狂歡節到來的氣氛,尤其是這種氣氛是透過一些異鄉人,一些旅客眼中所看到的,這真讓我著迷,所以當時我想,這本書在旅途的間隙之中閱讀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我覺得海明威之所以那樣迷戀鬥牛,不僅僅因為鬥牛活動裡面體現一種猛烈的,陽剛的男性生命力之美,更重要的,是在鬥牛活動中鬥牛士和公牛之間的關係,一種在迷戀和傷害之間遊移不定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最高階的鬥牛士都是很明瞭的,就像書中的羅梅羅,他愛公牛,但是他在場上卻時時處在被公牛抵死或者主動殺死公牛的荒謬危險的境地之中,而鬥牛活動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在於此,一旦鬥牛士注意到了個人安危,刻意迴避和公牛的危險距離,鬥牛也就沒有什麼看頭了。
另外,鬥牛士和公牛也存在一個逗引和被逗引的關係。這一切都很像我們人類賴以繁衍生息的一種最重要的關係,男人和女人,逗引和被逗引,傷害和被傷害。這其實也就對應了傑克、邁克、科恩和勃萊特之間的關係,還有勃萊特和羅梅羅之間的關係。
海明威說過他的寫作不過反映出“冰山一角”,而我認為要理解這句話,應該從他的寫作技術這個角度入手,因為文字是一個抽象的表達方式,正因為如此,很多人的寫作會同時包含敘述、描繪、思辨、評論等等的因素,比如托爾斯泰、昆德拉這樣的作家。
而海明威僅僅是做到敘述和描繪,他對於生活場景、環境、對話、氛圍的呈現也都是節制的,他不評論,也不去分析人物的所謂“心理世界”,但他想要告訴我們的內容卻已經隱含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之中了,這種手法很像電影,這可能也是海明威作品大多被改編成影視劇的原因,另外說句題外話,王朔有些小說就是這樣的,比如我很喜歡的《玩的就是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