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讀書筆記

《生命科學》讀書筆記

《生命科學》讀書筆記1

  某天我發現了許純鳳的《生命科學》這本書。於是我翻開它,它帶我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科學王國······

  我知道了,46億年前地球誕生,38億年前出現了RnA、DnA、蛋白質等生命物質,30億年前出現了藍藻類和原始細胞,15億年前出現真核生物,10億年前一個細胞的單細胞生物繼續進化,5.3年前出現原古動物,4億前陸地哺乳動物生成,500萬人物祖先誕生······我還明白了細胞的分裂形成人類、動物的繁衍、植物的生長;我還知道了在1665年英國的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透過顯微鏡發現了細胞、德國植物學家奧肯在1805年發表了所有的生物體不僅都由細胞組成而且都是從細胞中產生等科學論文;我還了解了人一生一共有46個染色體、當精子和卵子相遇染色體決定性別的奧秘;我還看到了托馬斯·亨特·摩爾根利用果蠅對遺傳進行研究突變。

  看科學王國的旅遊很奇妙吧!這本書不僅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驚歎生命的神奇,對生命的珍視。我在科學王國等著你哦。

《生命科學》讀書筆記2

  生命科學,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種生命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是21世紀的帶頭學科。生命科學在維持地球生態平衡、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人類健康長壽、提倡倫理道德文明等方面將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當今在全球範圍內最受關注的基礎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在衛生領域,除了藥物研製,更讓人關注的是改造人的'基因組成,人類基因組約含10萬~30萬個基因,今後10到20年將完成人所有基因在染色體上定位及其破譯全部遺傳資訊,將可從根本上了解各種遺傳性疾病、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和防治途徑,改造人的基因將成為增強體質、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地球形成於大約45億年前,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目前,大千世界裡有超過200萬的物種,它們千差萬別,卻都蘊涵著生命的本質特徵:生物化學成分的同一性、生物結構層次的有序性、新陳代謝、生長和發育、繁殖與遺傳、應激性與活動性、提高生存能力的適應性等。而生命科學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生命科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生命科學研究簡史、生命的物質基礎與化學組成,生命的基本現象、細胞與細胞工程,生命的新陳代謝,遺傳與變異,基因的表達與調控,人體防禦體系、生命的訊號與傳遞,神經原和認識功能、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生物與環境、生命的起源與進化,營養與健康,腫瘤與防治,人類的起源與可持續發展,生命科學與現代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農業科學、生命科學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與生物能源、生命科學與現代醫學、生命科學與藥物的研究與開發、生命科學與海洋生物資源、生命科學與軍事生物技術、生物資訊學與生物晶片、生命組學與系統生物學,生命倫理與社會決策等內容。

  生命科學研究從宏觀上可分成三個層次,包括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核心層次,對多個物種及類群研究的個體生物學層次,以及迴圈經濟、水資源短缺、土地沙漠化、人口激增、環境汙染、能源緊張、糧食問題等生物圈層次的問題。多個學科與生命科學密切交叉相互滲透的趨勢越來越強,進一步推動了生命科學的進步,如工程學與生命科學結合誕生了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學科,天文學與生命科學結合產生了宇宙生物學。生命科學深入研究產生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與其他學科結合又產生了分子遺傳學、分子細胞學、分子藥學學、分子病理學、分子流行病學等。目前,生命科學正向宏觀和微觀、最基本和最複雜的兩極化發展。

  生命科學的研究方法包括觀察與描述、生物學實驗、生命現象的人工模擬等。生命科學的研究程式包括觀察、假設、實驗、對假設的進一步修正、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觀察,進入下一個週期,即詳細的程式如下:生物學的研究大多從觀察開始;在觀察中提出問題;根據觀察到的現象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對所提出的問題做一個初步的解釋及設想,提出假說;對所提出的假說作出科學的預測;設計嚴謹的實驗對預測進行檢驗,即用科學實驗驗證假說的正確與否,生物學研究的實驗設計中要設對照、實驗組,要考慮數量及重複;對實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結論可能肯定所作的假說,也可能否定假設,但兩者都是結論;修正假說,並進一步觀察,進入下一個週期。

  生命科學發展分為前生物學時期、古典生物學時期、實驗生物學時期和分子生物學時期。

  前生物學時期,公元16世紀前,眾多古人類遺址和尚存的古代科學典籍,動物馴化飼養、對植物栽培等內容,如考古發現,生活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的印弟安人1.2萬年前就已經開始種植西葫蘆,畜牛於9000年前起源於非洲,6000年前中亞出現了被人馴服的馬匹。20xx年前的詩經記載了動物和植物達600多種,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共記載藥物1892種,附圖1126幅,收入藥方11096付。這顯示了對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生物進行形態及本性描述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

  古典生物學時期,17世紀至19世紀中期,1665英國人R.Hooke用自制的顯微鏡首次發現軟木中的細胞,1883年德國的T.Schwann闡述動物與植物的基本結構單元都是細胞,標誌著生物科學的核心學科細胞學正式誕生,恩格斯把它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1859年,C.Darwin出版了鉅著《物種起源》,這一時期對各種物種的特性描述已經深入到微觀水平。

  實驗生物學時期,19 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葉,隨著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學科與生物科學的交叉滲透,生命科學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如奧地利G.Mendel的植物雜交實驗發現了生物遺傳規律,法國L.Paster發明了加熱滅菌消毒法,創立了微生物學,直接促使醫學疫苗的發明和免疫學的建立,美國T.Morgen發現遺傳的基本單位——基因,並確立了經典遺傳學的分離、連鎖和交換三大定律,這一時期科學家透過一系列的實驗,不斷加快生命科學探索的步伐。

  分子生物學時期,20世紀中葉至今,1953年,美國人J.Waston和英國人F.Crick闡明瞭DNA雙螺旋結構,1957年,F.Crick提出了著名了遺傳資訊流——中心法則,此後,遺傳資訊由DNA透過RNA傳向蛋白質這一“中心法則”的確立以及遺傳密碼的破譯,為基因工程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從此,生命科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1973年人類進行重組DNA成功,開創了基因工程的新時代,轉基因水稻、轉基因油菜、轉基因抗蟲棉相繼問世,基因工程已成為分子生物科學的帶頭學科,基因工程藥物研製、轉基因植物、轉基因動物研究成為多國竟相投入的熱點。1990年美國Dulbecco首先提出對人類基因組進行全長測序的主張,美國隨即批准人類基因組計劃。1997年英國的I.Wilmut宣佈克隆一隻名為“Dolly”的綿羊,隨後克隆牛、克隆鼠、克隆猴、相繼問世。深入研究生命本質問題,按照人類意願有計劃地改造生物已經成為這個時期的顯著特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