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詞》讀書筆記
《太平歌詞》讀書筆記
劇透預警(雖然好像也沒什麼可劇透的...)
太平歌詞是一種從屬於相聲的曲藝形式,約形成於清代初葉,用兩片玉子即竹板伴唱的北京民間小曲。
如今也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非遺非遺,式微已久。
此書由太平歌詞家傳淵源的相聲演員王雙福先生撰寫,闡述了太平歌詞的歷史淵源,藝術特點,藝術傳承並對一些經典作品進行了賞析。以及其中不經意提到了以前這些曲藝演員飢一頓飽一頓,受了欺負還得賠笑臉的艱辛日子,但卻仍然滿腔熱情,創作出無數經典,實在令我輩佩服。
其實當初之所以會看這本書,是想選本有點意思但又不容易入迷的閒書上課看……
然後我就被這本書封面上身穿長袍,左腿微屈,左手扶腰,右手握扇的老爺爺吸引住了,見他一雙圓目望向右前方,嘴角微微揚起,好似下一刻就要開口把那千古英雄美名傳。
精神極了!(也可愛極了嘻嘻)
再接著我一瞧這書名:太平歌詞。
哎喲,口氣不小。
不知這歌詞是怎個太平法。
於是我從圖書館借了回去,然後一直拖到今天才看……
序言就引了一段以前曲藝演員在演出前常用的定場詩---《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五霸七雄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出自楊慎所做的《廿一史彈詞》,也是《東周列國志》的開篇。(嗯,又一本沒看完的)
《廿一史彈詞》顧名思義,即用淺顯的文言講正史,每卷皆有彈詞注,前面的《西江月》便是在第四段:說三分兩晉西江月。那個著名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也出自此。不過是第三段:說秦漢臨江仙,不是說三國哦。彈詞注寫得很棒,而且只有十段,很快就能看完了!!!
不得不說,這個定場詩用得真絕,道盡朝代更迭,英雄成敗,何等豪邁悲涼。
咳咳,跑題了。
“太平盛世唱歡歌,天下歌舞慶太平”的太平歌詞據說起源於清朝順治年間,清軍入關時期。戰事平息,將士迴音,馬鞭敲打馬鐙發出聲音,有士兵隨之哼唱小曲,這軍歌便產生了太平歌詞。
而“太平”二字,便是將士們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殷切期望。
有些藝人,還會使用白沙撒字來配合演唱。
源於宋代的沙書,後拉來演變成相聲藝術在明地即露天畫鍋(圈塊地)演出時招徠觀眾的一種方法。
清咸豐年間,相聲藝人朱紹文(藝名窮不怕)慣用此技法。
窮不怕,這可是個奇人。
落第秀才出身,淪落京城街頭。
在他所用玉子上,刻著:
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
旁人尊稱“窮先生”。
剛看到這裡時,我有些不信。
先生又如何,前面還有個大大的“窮”。況且,是真的不怕窮嗎。
不過是對艱難世事,懷才不遇的.一腔憤懣罷了。
就如清代文人楊曼卿《天橋雜詠》所說:
……
頻敲竹板蹲身唱,誰道斯人不怕窮。
……
文章掃地尋常事,求得錢財為養家。
人生艱難,相聲藝人更是如此,家無隔夜糧,身無禦寒衣,倘若下雨刮風,便沒了生計,還有國孝歇業,平時開張又不知能得多少,一日下來,口乾舌燥,腹中空空,賺得錢幾文,徒呼奈何。更別提被視為下九流,不知多少地痞流氓,受了欺負,還得賠笑臉。
然而窮先生在忍飢挨餓時,看著街上琳琅滿目的點心小吃,寫下了膾炙人口妙趣橫生的《餑餑陣》,固然有聊以自嘲,苦中作樂的意思,但看到最後這句“那好與不好您多擔待,我要念眾位,那閤家歡樂是福壽康寧!”吉祥話,我突然覺得,飢腸轆轆又如何,受人白眼又如何,至少他在揮灑自己的才華,全力以赴的寫到最好。
想來在他寫完時,應會想:古人望梅止渴,今我寫詞充飢,餓如何,窮如何,一隻妙筆,滿腔才華,何曾怕!
說到《餑餑陣》,後來民國年間,一曲藝藝人在演唱時,因第二句餡兒餅回營勾來了救兵中的“餡兒餅”與“憲兵”相似,被壓場的憲兵扇了好幾個嘴巴扔出場館。
窮先生的勸世文言辭豁達,好似其名。
其《不求人》:
天下雨,
地上滑,
自己兒栽倒自己兒爬。
要得親朋拉一把,
還得酒換酒來茶換茶。
這個讓我想起來了去年暑假慰安婦紀錄片《二十二》中的民謠:
天上下雨地上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憂愁自己解
自流眼淚自抹乾
只不過窮先生的側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二十二》則是世事無常,再多苦難,都只有自己一人,咬牙挺過。
最後,窮先生的《勸人方》:
那莊公遊玩去城西,
瞧見了,
他人騎馬是我騎著驢,
又見一個推小車的漢那,
比上不足是比下有餘呀,
樓層也得分上下呀,
世上有窮也有富的,
要飽還是那家常飯,
要暖還是那粗布衣,
……
人生好比是混水的魚呀,
父母養兒魚生子,
子孝賢孫水養魚,
弟兄們相和是魚幫水,
妯娌們合美是水幫魚,
……
人到二十花開了枝,
人到三十花正旺,
人到四十花謝了枝,
人到五十容顏改,
人到六十就白了須,
七十八十爭來的壽,
那九十一百古來稀,
黃泉路上可沒老少,
不定早晚與來遲,
今有得,
今日脫了鞋和襪,
明天就不定提不提,
花棺彩木是量人鬥,
死後怕落半領席,
靈前擺上三杯酒,
死後怎能又把酒吃,
你空手來的空手去,
萬貫家財你拿不走的,
趁著胸前有口氣呀,
行好積德美名是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