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開竅手冊》四年級讀書筆記
《大腦開竅手冊》四年級讀書筆記
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係,就會輕鬆拿下,下面是關於《大腦開竅手冊》四年級讀書筆記的內容,歡迎閱讀!
《大腦開竅手冊》四年級讀書筆記1
本書中提到:人的智力取決於基因而有一定的上限。民間有許多如:讓嬰兒聽音樂能使他變聰明,還有左撇子智商較高的迷思,都是毫無根據的。我們無法改變智力,唯有了解自己的腦袋,才能免除誤解,讓頭腦運作得更好!
你的腦袋常常騙你。
以下有兩個例子。
第一,左腦掌控著邏輯能力,同時也是導致記憶出錯或自圓其說的罪魁禍首。為求效率,它會將世界合理化,即便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我最喜歡的實驗的內容是:派一名研究人員隨便找一行人問路,在他開始回答時,另外幾名研究人員會抬著一片門板透過他們中間,問路者與行人都暫時看不到彼此,這時原先的問路者會調換成另一位長相完全不同的研究人員,而新的問路者會一副若無其事地接續原先的話題。
結果很令人吃驚,即使第二名問路者與原先的外貌相差極大,還是有過半數的行人未查學問路者換了一個人。
這個實驗證實:你其實只接收到一部份的訊息。
第二,許多人常因減重失敗而困擾,就是因為腦袋對於接收到的訊息,會選擇性的過濾造成的。在演化過程中,生物為求活命,總會演化出一套生存法則,而對於腦袋,肥胖比消瘦好多了,因此很多時候你你用完餐後,依然覺得很餓,就會忍不住攝取更多熱量,那其實是大腦為了讓你的體重維持在他滿意的水平而撒的謊。另外,市面上有許多標榜能瘦身的藥品,千萬不能輕易嘗試,以致產生副作用。正確的減重方法應有規律的睡眠、少量多餐並養成運動的習慣。
從以上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你過去的記憶很模糊,對當下的認知也是選擇性的,想像未來的能力也總是傾向較理想化、不切實際的情況,而忽略許多重要的細節。
儘管你的腦袋提供你的訊息不全然正確,但多數時候它會將你需要的告訴你。
舉例來說:當你在一個很吵的地方講手機,常常會因周圍的雜音而聽不清楚,這時候巧妙運用腦袋的運作機制,蓋住發話筒,就能改善這個問題,這個技巧稱為雞尾酒會效應。它是運用大腦擅長處理訊號分離問題的能力,因為在一個嘈雜的地方,好幾種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都會與手機另一端傳來的訊號混合,但當你把發話筒遮住,就能阻隔電話裡的混音,將聲音分離開來。目前的通訊業還無法將聲音區別開來,但你的腦袋卻能輕鬆做到。
《大腦開竅手冊》一書藉由視聽嗅味觸這五大感覺與記憶力、智力、情緒等觀點說明大腦的功能,若沒有大腦,我們無法記下那些美好與悲傷的片刻,沒有大腦,我們會食不知味大腦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瞭解這些實用的科學知識,你就不會受謠言所惑,能夠清楚地判斷什麼是有根據的事實,什麼是愚昧的迷思,預防疾病,並能運用大腦解決逆境,乃是科普書籍的原始旨意。
《大腦開竅手冊》四年級讀書筆記2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是一本兒童大腦開發讀本,由世界兩大頂尖腦科學家從魚兒角度出發,為父母講解孩子的腦是如何發育、成長的,內容涵蓋從母親懷孕到孩子上大學期間腦發育的整個過程。這本書像一張清晰的腦發育路線圖,引領你避開錯誤的腦常識陷阱,在孩子腦發育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提供有效的`幫助。
一開始看這本書,就讓我有些鬱悶,我發現我錯過了好多。懷孕的時候,有給孩子聽音樂,但是我一直沒吃過魚,而我之前的20多年,也幾乎沒有吃過魚。在前年發現孩子的自制能力較差以後,就開始特意的找一些相關書籍看,發現很多書中都強調孩子幼兒時期的重要性,大腦的形成,行為習慣的形成。嬰幼兒時期孩子表達能力不足,家長不細心,可能會忽略孩子的情感,而影響孩子的身體及心理發育。在本書中重點指出,我們不能靠要求孩子“安靜地坐著,始終待在書桌旁邊”來促進他們自制力的發展,相反,我們應該透過鼓勵他們出去玩耍,來提高他們的自制力。他們寫道:“孩子感到興奮的原因並不重要,只要他們在興奮、熱情地參與活動並專注於該活動,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他們未來走向成功的道路就會越來越寬廣。”從學校到社會,自制力是很多能力的基礎,作者進一步的指出:“與智商相比,根據學齡前兒童抵制誘惑的能力能夠更好的預測他們最終所能夠達到的學業水平。”
書中介紹,孩子一出生,並非是完全處於被動學習,他們實際上都是主動參與。剛出生的嬰兒用嘴手來摸索接觸到的一切,這都屬於孩子的腦在自我塑造,家長不應該打斷,而應該協助幫助孩子,完成他們的探索。慚愧,之前小時候孩子撕東西,就是被我扼止了。多練習孩子的運動能力強,如果長期堅持做更多的運動技能練習,孩子就算曾經運動能力不強,也會變的更好的。第5章裡強調0-15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敏感期,例如語言理解能力,學習外語最好在8歲以內,在成年以後,腦中負責語言的區域已經停止發育了,會增加學習語言的難度。兒童的腦消耗能量是成人的兩倍,書中在講解腦發育的過程中,同時增加了許多實用訣竅,幫助讀者去實施。遊戲就是孩子的工作。
遊戲可能是孩子們學習生活,發現自己真正興趣的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千萬不要把遊戲程式設計不得不做的,沉悶乏味的事情,正是好玩的本質才使得遊戲能夠幫助大多數孩子像蒲公英一樣成長。所以,與其試圖透過強制的手段來改變孩子的性格,還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玩,讓他成長為他應該成為的那個人。書中建議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應該快樂地運動起來,每天至少要活動一小時。這個建議正好和去年的大學生體質檢測後提出的倡議相符合,在國內的應試教育體系中,孩子們的體質已經越來越差,很多學生都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運動。
一星期的時間,書只能粗略的看一遍,還有很多細節沒有翻閱到,看了這本書以後,將孩子的行為和發育結合起來,心態竟然平和很多。是啊,讓我們享受孩子帶來的快樂,給她足夠的時間,慢慢成長!感謝喆媽公益閱讀,推薦這麼好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