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美德作文精選
弘揚中華美德作文精選
範文一: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髮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著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奔向現代化吧!
範文二:
中華美德繼承革命傳統,宏揚中華文明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並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時代內容,容納新的代精神,達到承前啟後,與時俱進,古為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總書記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傳統美德同時代相結合的產物。用傳統美德教育學生,鼓舞學生,在教育中不斷培養和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意識,用正確的思想武裝我們的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努力造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
當代社會,我們教育工作者該如何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呢?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首先要最佳化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使學生明確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中華民族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至今仍然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積極的現實作用,其精華能夠綿延數千年而不衰,成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熱愛祖國、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嚴已寬人、先人後已、勤學不倦等優良傳統美德和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都可以從我國浩如煙海的思想寶庫中找到其淵源。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不斷髮展,新時期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把傳統美德教育中的知識傳授、情操陶冶和培養良好的美德行為習慣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教育效果,不斷最佳化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途徑,並以此來教育、薰陶青年一代,使他們形成中華民族的道德人格,擔當起歷史重任。其次,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教師要“身正為範”。傳統美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學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參與,共同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親切永恆的人文關懷。對教師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傳統美德修養,然後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導、啟迪、感染學生,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教師要透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在思想上和實踐上進行“修行”,深刻傳統美德的內涵,這對教師確立新的德育觀念,培養人文精神產生了巨大的推進作用。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要多多的瞭解中華民族大歷史和文化發展脈絡得到,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在學習中提高其道德水準和國學修養,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合格的傳統美德教育工作者。再次,我們還把傳統美德教育與家庭教育、社群教育相結合,既把傳統美德教育的部分內容由學校延伸至家庭和社群,又把學生在家庭和社群內的道德行為列入矯正和測評的範圍。同時,發動家長,透過他們的配合和支援以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主陣地應該是學校,傳統美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內容,是學生成長、學校校風建設和學風建設的重要保證,是實現教育目的,培養新世紀建設人才的需要,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德育教育實現實效性、走向科學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們可以用不斷髮展的德育形式,結合時代特徵,與時俱進的開展多樣的教育活動,從而鞏固我們的德育成果,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目的是繼承民族燦爛文化,弘揚民族倫理道德規範,培養具有高素質的跨世紀人才,充分發掘傳統美德這一德育資源,創造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學生樂於接受的新穎方式,使傳統美德為當代教育服務。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把她原有的智慧發掘出來,繼承下去,使她能不卑不亢地服務於當代教育。讓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之花盛開的更加鮮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