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點蒼山會盟的歷史典故

有關點蒼山會盟的歷史典故

  點蒼山會盟:貞元十年(794年),唐使崔佐時與異牟尋會盟於點蒼山。同年十月,唐命袁滋為“冊南詔使”,至南詔,冊封異牟尋為“南詔”,頒“貞元冊南詔印”。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點蒼山會盟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有關點蒼山會盟的歷史典故

  簡介:

  蒼山會盟又稱貞元會盟。唐代南詔國時期,南詔第六代王異牟尋於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與唐朝使臣崔佐時會盟於點蒼山神祠,立鐵卷一式四份,發誓與唐朝永遠和睦相親。至此唐與南詔40餘年紛爭化干戈為玉帛。蒼山會盟對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具有歷史意義。

  點蒼山從北往南有十九峰十八溪,第十二峰叫中和峰,中和蜂下有一古廟,坐北朝南,前臨中溪,廟內立有一方石碑,碑中正書“敕封點蒼昭明鎮國靈帝神位碑”,故該祠被後人稱為“蒼山神祠”。大理的這座神祠在大理的歷史上,乃至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有著較高的地位,其原因就是它同唐朝時期發生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蒼山會盟”有關。

  天寶之戰

  公元748年,南詔王細奴羅去世,閣羅鳳繼承王位,並實現了統一雲南的大業。此間,雲南郡太守張虔陀頻繁向南詔增派賦稅徭役,併合同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向閣羅鳳勒索財物,遭拒絕後,張虔陀向唐朝廷謊報南詔謀反。閣羅鳳忍無可忍,一怒之下起兵圍攻姚安,殺了張虔陀。此事成了唐天寶戰爭的.導火索,於是,唐玄宗作出了消滅南詔的決策。南詔兩次派遣使臣前往謝罪,但遭到鮮于仲通的拒絕。雙方開戰,激戰的結果是“鮮于仲通六萬卒,徵蠻一戰全軍沒,至今西洱河岸邊,箭孔刀痕滿骨枯”。

  唐軍徵南遭全軍覆沒的命運後,楊國忠欺上瞞下,窮兵黷武策劃並發動了第二次天寶戰爭。《舊唐書·南詔蠻列傳》中記述:“天寶十二年,劍南節度使楊國忠執國政,仍奏領天下兵,俾留後,侍御史李密覆敗於太和城北,死者十八九”。南詔雖然“不得已叛唐,但始終堅信復為唐臣”的願望,在下關收斂唐陣亡將士屍骸,修萬人冢,立南詔德化碑,以表白歸唐決心。

  蒼山神祠會盟

  唐貞元九年(公元793年),異牟尋以不同的路線派出三路使者,帶著丹砂、帛絹、黃金和當歸等信物,象徵赤心、柔服、堅定和永屬等心願,隨同攜帶的絹書一封,前往長安。後來,三路使者全都見了唐朝官員。講和也是唐朝的心願,因此在第二年的正月間,唐朝派了使者崔佐時來到南詔王都羊苴咩城,宣讀了唐德宗的詔書。過了幾天,崔佐時與異牟尋和太子尋閣勸,以及清平官等在蒼山神祠盟誓。盟書一式四本,一本藏在點蒼山神室,一本沉入洱海里,一本放在南詔的祖廟,一本進獻給唐天子。盟文很懇切地表明,南詔發誓永遠歸順唐朝。從這以後,唐朝又派來使者冊封異牟尋為雲南王,賜給南詔銀窩金印,上有“貞元冊南詔印”幾個字。

  【拓展】

  唐貞元四年(788),南詔第六世王異牟尋不滿吐蕃對其重斂賦稅,奪諸險要立城堡,歲徵兵以助鎮防。因納清平官鄭回“自昔南詔嘗款附中國(唐朝),中國尚禮義,以惠養為務,無所求取。今棄蕃歸唐,無遠戍之勞、重稅之困,利莫大焉。”之議,欲歸唐。九年(793),派使者趙莫羅眉由兩川,楊大和堅由黔中,另一路由安南,三批異道先至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駐地一成都,又被護送至京師。轉察曰:“牟尋請歸大國,永為藩國。所獻生金,以喻向北之意如金也;丹砂,示其赤心耳。”德宗嘉之,賜以詔書。遺皋書,歷言其對吐蕃之三忍、四難忍之苦。十年,命子尋閣勸(尋夢湊)及清平官與唐使、巡官(一作判官)崔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盟書四份:一藏神祠石室,一沉西洱河,一置祖廟,一以進天子。刻金契以獻。去吐蕃所立帝號。遣曹長段南羅、趙迦寬隨崔佐時入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