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經典歷史典故15篇

【推薦】經典歷史典故15篇

經典歷史典故1

  克己奉公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祭遵傳》。

  【釋義】克己:約束自己;奉公:以公事為重。剋制自己的私心,以公事為重。比喻一個人對己要求嚴格,一心為公。

  【歷史典故】

  祭遵,字弟孫,東漢初年潁陽人。祭遵雖然出身豪門,但生活非常儉樸。他從小就喜歡讀書,知書達理,賢孝博學。

  公元24年,劉秀攻打潁陽一帶時,祭遵前去投奔,劉秀便將其收到帳下。劉秀髮現祭遵為人正派,做事講究原則,便任命他為軍市令,負責軍營的法令,管理軍紀。祭執法嚴明,不徇私情,為大家所稱道。

  有一次,劉秀身邊的一個小侍從犯了罪,祭遵查明真相後,依法把這名小侍從處以死刑。劉秀知道後,十分生氣,欲降罪於祭遵。有人勸諫劉秀說:“嚴明軍令,本來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堅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對,這樣號令三軍才有威信,保證以後再也沒人敢以身試法了。”

  劉秀聽了覺得有理,笑著說:“這個侍從死得太妙了,他一個該死的人讓我看到了我的營帳中的兩個賢人。”於是,他不但沒有降罪於祭遵,還提升他為刺奸將軍。後來,祭遵因屢立戰功,又被封為徵虜將軍,潁陽侯。

  祭遵為人廉潔,為官清正,做事謹慎,克己奉公,常得到劉秀的賞賜,但他將這些賞賜都拿出來分給了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儉樸,家中也沒有多少私人財產,即使在安排後事時,他仍囑咐手下的人,不許鋪張浪費,只要用牛車裝載自己的屍體和棺木,拉到洛陽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成長心語】

  “克己”,便是要對自己有要求,有一個時刻不能鬆懈的標尺。貪、嗔、痴,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誘惑,但不同的人在誘惑面前的表現卻大不一樣。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這應是我們對自己的最起碼的要求。“奉公”,是一種為自己所在的團體貢獻力量的義務,是一種維護自己所在團體的公平與公正的義務。以法律和法規為行事的準則,以共同利益為行為的目標,以眾人的幸福為己任,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

經典歷史典故2

  出處:《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長幹行》詩:“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長守尾生抱柱之信,拼減沈郎腰帶之圍,真情至語。惠淇源《婉約詞》六

經典歷史典故3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同時,人的大腦記憶功能有一個遺忘的過程與規律,我們所學到的東西如果不及時複習的話,很快便會忘記。所以,學習中不斷地重複是必不可少的。讀書學習還有一個把書變薄再變厚的過程,抓住重點,加以聯想、引申、昇華,掌握其中的精髓,逐漸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與理論。在多次重複之後,我們便可以熟練地運用這個知識點或者是這項技能了。

經典歷史典故4

  那一場絲綢危機

  公元522年,歐洲人突然得到一個絕望的訊息:蘇州的絲綢來不了了。因為從公元519年開始,在位的梁武帝大手一揮,要北伐,要一統天下,國際貿易之類的小事,也就靠邊站了。於是,江南沿海原本用作外貿的大批民船,被梁朝政府大批徵為軍用。沿海民船一下子減少了4/5。船少,送出去的貨也少了,也只好對不起大洋彼岸的洋兄弟了。

  可是,絲綢當時在歐洲是緊俏商品,沒有絲綢的後果很嚴重,大量的手工業倒閉,經濟大蕭條不說,還鬧出誤會來了:歐洲當時封閉,不曉得蘇州發生了什麼事,只曉得每年絲綢是從波斯倒手轉賣過去的,現在貨少,絲綢價格上漲,他們認為肯定是波斯人從中搞鬼。

  偏偏此時東羅馬的皇帝就是在西方大名鼎鼎的查士丁尼。按照許多西方歷史學家的說法,他是和後來的拿破崙、希特勒齊名的好戰分子,沒事還要找事,何況現在有人動了他的絲綢。

  既然認定了是波斯人搞鬼,他就不客氣了,先找波斯人談判。波斯人喊冤:蘇州不給絲綢,關我啥事!

  查士丁尼認死理:那就是你的事,不給絲綢就是找打!誤會很嚴重,後果很慘烈,東羅馬與波斯,兩個當時西方最強大帝國,從公元540年起開戰,你死我活整整打了三年,雙方均損失慘重,兩國交界的中亞西亞地區,基本被打成焦土。

  兩國打得正歡的時候,蘇州還比較太平。梁武帝終究只是個花架子,在長江邊境張牙舞爪地準備了幾年,所謂的“一統天下”卻還是乾打雷不下雨,幾十萬水師除了搞搞演習,基本上是光說不練。在光說不練的日子,蘇州當然很幸福,雖然出口搞不成了,可那時候梁朝南進,大量百姓移民嶺南,蘇州的紡織品也就一股腦的轉內銷了。紡織技術的南下,就是從這時候開始。

  不過,歐洲人急得乾瞪眼:絲綢紡織是中國的傳統技術,梁朝法律規定,有擅自教外國人紡織技法者,一律要處死刑。不幹瞪眼,還能怎麼辦?

  公元545年,有兩個特殊的人造訪了蘇州——兩個印度和尚。

  他們的姓名在史書上五花八門,只知是當時著名的大師。正好彼時在位的梁武帝也信佛,自然熱情招待,可兩人一不要錢,二不要官,就提了一個要求:您讓我們去蘇州轉轉吧。

  僧人嘛,自然是弘揚佛法。去蘇州當然好,梁武帝大筆一揮,準了。

  可這兩個人到了蘇州,沒事總喜歡遛彎,尤其喜歡往絲綢作坊跑。碰到紡織工匠,就東家長西家短的拉家常。就這麼在蘇州遛了幾年彎。等到走的時候,兩人一人拿了好幾根竹竿,扛著和人們告別,說是回家給鄉親們瞧個新鮮。其實,竹竿裡夾帶著養蠶紡絲的秘密。

  這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兩個外國人,在蘇州傳了幾年教,接著回家當“海歸”了,沒什麼新鮮的,可實際上不然。他倆到了印度,卻並沒有回家,而是轉船繼續向西。直到公元552年,他們歷經長途跋涉,來到了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謎底才終於揭開:兩個印度高僧,真實的身份是間諜,來蘇州的目的,就是學習紡織技術。

  原來,打仗打得吐血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在吐完血後,總算立下了自力更生的志向。買不來絲綢,我自己造!不會造?可以學!中國太遠沒法去?沒關係,敢去中國的,重金封賞。然後,就有了之前的一幕:蘇州迎來了兩個勇敢的印度人。

  在西方的史學界,這兩個印度人的蘇州之旅,素來被看成一件大事。後來的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把兩位印度人造訪蘇州,與之後的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的西傳,並稱為“西方文明崛起的三件大事”。在當時看,意義同樣非凡:學會了養蠶紡織的歐洲人,開始有了自己的紡織工業,今天的敘利亞、黎巴嫩地區,乃至義大利的佛羅倫薩,都是當時歐洲著名的紡織中心。

  絲綢之路開通數百年來,中國對於絲綢貿易的壟斷從此被打破,自力更生的查士丁尼也因此成為和後來查理大帝齊名的歐洲“聖君”。

  十多年後,當年搞“軍演”的粱朝已經亡國,取而代之的陳朝皇帝詢問蘇州的稅收情況,地方官苦著臉做無奈狀:這兩年不知道怎的,賣到海外去的絲綢價格大跌。

  倖存的猶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批猶太人被希特勒的納粹集中營囚禁起來,然後被殺害。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全世界約1/3的猶太人被殺害。

  但是,哈佛大學研究猶太人發展史的專家發現,在這場大屠殺中,有一個奇異的猶太人群體得以倖存。研究者們把這些倖存者與戰前就移居美國的猶太人相比較,發現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而那些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人幾乎無一倖免。

  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被納粹視為將來肯定無所作為的普通人,日後的成就卻比生活在美國的那些沒有經歷人生磨難的猶太人大得多,收入也比他們高得多。在以色列,這些從納粹集中營回來的人,很快成為國家復興的`中堅力量以及各個行業的領軍人物。

  這些沒有接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的猶太人,經歷磨難後為什麼有了爆發的力量?他們成功的秘密是什麼?

  後來,研究者們發現,這些人在納粹集中營的時候,並不像那些精英們那樣一成不變,擺出與納粹勢不兩立的架勢。他們的頭腦十分靈活,能夠針對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生存方式。他們都堅守著這樣的人生理念:只要朝著積極的方向改變,便無須羞恥。為了活下來,他們選擇了隱忍,並在改變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把這個例子作為一個重要的信條傳遞給學生,希望他們走上創業之路時,不要學習納粹集中營裡那些故步自封的猶太人,而要學習這些倖存者。

  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明明已經接收到了新資訊,卻對既定計劃不思改變,拉不下臉來承認錯誤,更不肯重新考慮修正原來的策略或方法,致使錯誤程度不斷加深,以致造成更大的失敗。

  任何一個聰明的人都知道,最好的計劃往往是在資訊並不齊全的狀態下制定的,任何成功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所謂曲徑通幽、柳暗花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戰勝皇帝的德國老人

  1888年,德國正式進入普魯士大帝威廉二世的統治時代。經過十幾年改革的德國,經濟騰飛,軍事迅猛膨脹,已經成為新的歐洲強國。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更是霸道得不可一世。

  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威廉二世有個好習慣,就是閒暇時間喜歡獨自坐在書房裡博覽群書。為了方便,他在柏林波茨坦皇城旁邊建造了一所豪華的書房。

  幾天後,正在書房讀書的威廉二世,突然聽到嘎吱嘎吱的響聲,他讀書的興致完全被打攪了,他開啟窗戶一看,對面是一座用風車作動力的磨坊,在風力的作用下,磨坊外的風車嘎嘎吱吱地旋轉。

  威廉二世氣憤地對手下的官兵說:“去告訴磨坊主讓他搬到別的地方去。”官兵得令後,馬上找到磨坊主,氣焰囂張地說:“皇帝命令你兩天內搬離波茨坦,否則後果自負。”

  磨坊主是位60多歲的德國老人,聽到官兵的叫囂後,沒有反駁,還是安靜地幹著手頭上的活。兩天後,官兵吃驚地看到,磨坊的風車還在旋轉。

  官兵們勃然大怒,要對老人無禮,老人理直氣壯地說:“我家祖祖輩輩都在這裡養家餬口,為什麼新國王來了,我就要搬走?要嫌棄這裡喧鬧,那他搬走好了。”

  什麼,你竟敢讓皇帝搬走?簡直是膽大妄為,官兵們欲大發。沒想到老人完全不懼怕官兵,底氣十足地說:“俾斯麥首相十幾年前就頒佈了法典,保障居民的權益,你們不能欺人太甚。”

  說完,老人坐在門口,以死抵抗官兵的入侵。霸道的官兵執意把老人抬走了。萬般無奈之下,老人一紙訴狀遞交到國家司法機構——法老院,把皇帝告上法庭,開啟了平民百姓狀告當朝皇帝的先河。

  法老院衝破重重阻力還是受理了此案,開庭那天,執法官問老人:“究竟是先有磨坊還是先有書房?”老人答,先有磨坊。執法官斬釘截鐵地說:“到此事情就簡單了,按照先入為主的慣例,要搬只能搬書房。”

  老人聽到判決結果老淚縱橫,他成為德國曆史上第一個靠法理戰勝皇帝的平民百姓。

  威廉二世知道結果後,極為震怒,欲給執法官施壓。首相俾斯麥趕緊進言:“大帝,我們要想讓德意志帝國更加強大,就必須遵循法理原則,否則十幾年的改革成果將前功盡棄。”

  經過三思後,威廉二世最後服從了執法官的判決,將書房搬到了別處。在威廉二世統治時代,德意志也正是靠著法理的引擎,極度膨脹,迅速崛起為歐洲新的霸權國。

  後來,老人的磨坊得以儲存到今天,成為波茨坦著名的旅遊景點,磨坊裡豎立著一個慈祥而倔犟老人的雕塑,上面刻著:一個戰勝皇帝的德國老人。

  一個小小的磨坊敢於和威嚴的皇宮相對而生,這或許就是德國崛起的一個縮影。

經典歷史典故5

  【出處】《後漢書·酷吏傳·董宣》。

  【釋義】本義是強硬的頸項,借喻人性格剛強,不肯低頭屈服。後以“強項令”泛指剛直不阿的官吏。

  【歷史典故】

  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後,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賦稅,釋放奴婢,減少官差。因此,東漢初年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卻需要有效的法令。不過法令只能威懾百姓,卻無法約束達官貴人。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橫行無忌,她的奴僕也不把法紀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個耿直的人,他認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湖陽公主有一個家奴仗勢行兇殺了人,躲在公主府裡不出來。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只等家奴出來。

  一天,湖陽公主坐著馬車外出,跟隨她的正是那個殺人的家奴。董宣得到了訊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大怒:“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阻攔我的馬車!”

  董宣毫不畏懼,當面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他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兇手逮起來,當場處決。

  湖陽公主十分生氣,馬上趕到宮裡,向光武帝哭訴董宣怎樣欺負她。光武帝聽了也十分惱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面,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

  董宣說:“先別動手,微臣有話要上奏。”

  光武帝怒氣衝衝地問道:“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董宣說:“陛下是一箇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現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僕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如果微臣因為維護法令而獲罪,懇請以死謝天下!”說罷,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經撞得頭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為了顧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頭賠禮。董宣寧死不磕,內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兩手使勁撐住地,挺著脖子。

  內侍回報說:“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湖陽公主見光武帝放了董宣,並不服氣,諷刺光武帝沒有權威,光武帝無奈地說:“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時那樣肆意為之。”

  【成長心語】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華,沿用至今。董宣敢於挑戰有權勢之人,堅持原則不退讓、寧折不彎的精神值得我們後人尊敬,他無論官品與人品皆屬上乘。每個人都有一個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為一個執法者,對自己、對他人都應該嚴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嚴於律己。敢於堅持原則,寧折不彎的堅韌精神,這些都將成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條件和原因。

經典歷史典故6

  不要把自己當做老鼠,否則肯定被貓吃。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她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奇蹟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癒了。女孩子長大後,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後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也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

  人生哲理: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只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經典歷史典故7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

  【釋義】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扮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故步自封,應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

  【歷史典故】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趙國的國君,他是一位很有遠見的國君,面對周邊的諸侯國日益強大,便考慮著趙國的發展前途。國家要強盛,就必須改革一番。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於是,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可是“胡服騎射”的命令還沒有下達,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拒絕接受變法。趙武靈王駁斥他們說:“德才皆備的人做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採取對策的,怎樣有利於國家的昌盛就怎樣去做。只要對富國強兵有利,何必拘泥於古人的舊法。”趙武靈王抱著以胡制胡,將西北少數民族納入趙國版圖的決心,衝破守舊勢力的阻攔,毅然頒佈了“胡服騎射”的政令。趙武靈王號令全國著胡服,習騎射,並帶頭穿著胡服去會見群臣。胡服在趙國軍隊中裝備齊全後,趙武靈王就開始訓練將士,讓他們學著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

  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教習下,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接連打敗了臨近的中山、東胡等國,向北開闢了上千裡的疆域,趙國日益壯大起來。

  【成長心語】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大變革,被歷代史學家傳為佳話。其實,人的一生中,不論在任何領域,都會遇到各個領域的強者,面對這些強者,最重要的是“把起點放低”,取長補短,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有人覺得努力學習很苦,但當你看到自己的進步,理想逐漸實現的時候,即使再辛苦,心裡面也會長存一分甘美,終生回味。

經典歷史典故8

  發生在西漢時期的同姓王聯合大叛亂"七國之亂"和西晉時晉朝皇室內宮爭權奪利的"八王之亂",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社會生活被搞得一團糟。後來人們便將這兩次叛亂聯絡起來,構成了"亂七八糟"這句成語。

經典歷史典故9

  公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年輕時曾和龐涓一起從師學習兵法。後來,龐涓當上了魏國的,忌妒孫臏的才能,就把孫臏騙到魏國,割掉孫臏的膝蓋骨,使之成了殘廢。孫臏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逃往齊國,當上了齊威王的軍師。圍魏救趙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

  圍魏救趙的歷史典故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餘,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

  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議說,公元前354年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佔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于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經典歷史典故10

  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讚一番。

經典歷史典故11

  早年,有父子倆開了一個小茶館。知縣白老爺是一個貪財好利的主兒,經常來白吃白喝。雖然父子倆受不了,有氣,但也沒辦法。有一段時間老掌櫃病了,小掌櫃司爐掌壺。等老掌櫃病好以後,發現縣太爺再沒來了。問其緣由,小掌櫃一笑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經典歷史典故12

  北宋時期,有個人叫陳康肅,號堯諮,他從小就喜歡射箭,整日練習,所以他的箭術十分精湛。他因此非常驕傲,常常誇耀自己的本領。

  有一天,陳堯諮練習射箭,只見他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出十支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旁觀人見他有如此高超的射箭本領,無不拍手叫好。陳堯諮自己也很得意,他環顧四周,發現一個賣油的老頭只是略微地點了點頭,有些不以為然的樣子。陳堯諮心裡很不舒服,不客氣地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你看我射得怎樣?”老人很乾脆地回答:“我不會射箭。你射得還可以,但並沒有什麼,只是手法熟練而已。”

  陳堯諮聽了有些惱火地說:“老頭兒,你敢小看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你有什麼更高超的本事嗎?”老人笑著說:“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我可以倒油給你看看。根據我賣油的經驗,知道你的射箭本領也是熟能生巧而已。”說完老人拿了一個盛油的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後舀了一勺油,眼睛看準了,油勺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地從錢孔流入葫蘆裡。倒完之後,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人謙虛地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諮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地練習射箭,再也不誇耀自己的箭術了。

經典歷史典故13

  從朱溫建立梁朝開始的五十多年裡,中原地區前後換了五個短暫的王朝——梁、唐、晉、漢、周(為了跟以前相同名稱的王朝區別,歷史上把它們稱做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合起來叫做五代。五代時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還有許多割據政權,有的稱帝,有的稱王,前後一共建立了九個國(前蜀、吳、閩、吳越、楚、南漢、南平、後蜀、南唐),加上在北方建立的北漢,一共是十國。所以五代時期又叫做“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即位不久,鎮海(治所在今浙江杭州)節度使錢鏐(音liú)首先派人到汴京祝賀,表示願意稱臣。朱溫十分高興,馬上封他做吳越王。

  錢鏐原來出身貧窮,年青時候做過鹽販,後來到浙西鎮將董昌手下當部將。黃巢起義軍攻打浙東的時候,錢鏐用小股兵力保住了臨安(今浙江杭州)。唐王朝認為他有功,封他為都指揮使,後來,又提拔為節度使。

  錢鏐當上節度使以後,擺起闊綽來。在臨安蓋起豪華的住宅,出門的時候,坐車騎馬,都有兵士護送。他的父親對他這樣做法,很不滿意。每次聽到錢鏐要出門,就有意避開。

  錢鏐得知父親迴避他,心裡不安。有一次,他不用車馬,不帶隨從,步行到他父親的家裡,問老人為什麼要回避他。

  老人說:“我家世世代代都是靠打魚種莊稼過活的,沒有出過有財有勢的人。現在你掙到這個地位,周圍都是敵對勢力,還要跟人家爭城奪池。我怕我們錢家今後要遭難了。”

  錢鏐z聽了,表示一定要記住父親的囑咐。打那以後,他小心翼翼,只求保住這塊割據地區。當時,吳越是個小國,北方的吳國比吳越強大,吳越國常常受他們的威脅。

  錢鏐長期生活在混亂動盪的環境裡,養成了一種保持警惕的習慣。他夜裡睡覺,為了不讓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滾圓的木頭做枕頭,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著它休息;如果睡熟了,頭從枕上滑下,人也驚醒過來了。他又在臥室裡放了一個盛著粉的盤子,夜裡想起什麼事,就立刻起來在粉盤上記下來,免得白天忘記。

  他不但自己保持警惕,對他的將士要求也挺嚴。每天夜裡在他住所周圍,有兵士值更巡邏。有一天晚上,值更的兵士坐在牆腳邊打起盹來。忽然,隔牆飛來幾顆銅彈子,正好掉在兵士身邊,把兵士驚醒過來。兵士們後來知道這些銅彈子是錢鏐從牆裡打過來的,在值更的時候,就不敢打盹了。

  又有一天夜裡,錢鏐穿了便服,打北門進城。城門已經關閉了。錢鏐在城外高喊開門,管門的小吏不理他。錢鏐說:

  “我是大王派出去辦事的,現在急著要回城。”小吏說:“夜深了,別說是大王派的人,就是大王親自來,也不能開。”

  錢鏐在城外繞了半個圈子,打南門進了城。第二天,他把管北門的小吏找來,稱讚他辦事認真,並且給他一筆賞金。

  錢鏐就是靠他的謹慎小心,一直保持他在吳越的統治地位。吳越國雖然小,但是因為長期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經濟漸漸繁榮起來。

  錢鏐鞏固了他的統治,就過起奢侈的生活來。他把臨安城擴大了三十里,大造亭臺樓閣,把自己的王府造得像龍宮一樣。這樣做,自然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錢鏐還徵發民工修築錢塘江的石堤和沿江的水閘,防止海水往裡灌;又叫人鑿平江裡的大礁石,方便船隻來往。因為他在興修水利方面做了一點事,所以民間給他起個外號,叫“海龍王”。

經典歷史典故14

  唐代《朝野僉載》裡記載:房玄齡怕老婆很有名,一直不敢娶小妾。有名到皇帝下旨,欲賜十二名女子於房玄齡照顧飲食其居,以表彰房丞相為國操勞之苦。

  詔曰:“若寧不妒而生,寧妒而死?”意思就是:如果你(房氏)應允這件事,那麼這裡有美酒一杯,自此以後和和美美,如果你要嫉妒你們家老公,不允此事,嗯,朕賜你毒酒一杯。

  房氏“寧妒而死”,拿起毒酒一飲而盡。結果呢?不過一杯醋而已,濃濃的酸意裡卻浸透著對夫君無限的愛,寧可死,也要吃醋。吃醋的女人是不講道理的,吃醋的女人也不能說是錯的。

經典歷史典故15

  滿城盡帶黃金甲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寫的一首歌詠菊花的詩。黃巢年輕時,到京城長安應考,沒有考上。他在長安看到了朝廷的腐敗,憤慨地寫下了這首詩,表示了自己立志推翻唐王朝統治的決心。

  唐朝晚年,特別是唐宣宗以後的懿宗、僖宗,一味的只知道尋歡作樂。朝廷政治黑暗,民間賦稅繁重。貴族、官僚霸佔了大量土地,老百姓卻沒有地種,只得到處流亡。有些地方發生了災荒,農民靠吃草根樹葉過活,官吏卻照舊向他們催逼賦稅。廣大農民已經沒法活下去了。唐懿宗即位的那年,浙東地區就爆發了裘甫領導的農民起義。公元868年,又發生了龐勳領導的桂林守軍的起義。

  鮑元875年,濮州(在今山東鄄城北)人王仙芝領導幾千人在長垣(在今河南新練)起義,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很快攻佔了曹州(今山東曹縣)和濮州。附近農民紛紛參加,起義隊伍一下子發展到幾萬人。

  黃巢是冤句(在今山東曹縣西北)人。他的家鄉正是王仙芝起義軍佔領的地區。黃巢精通武藝,讀過經書,販過私鹽,結交了不少江湖好漢。他本來就想推翻唐朝,這時看到王仙芝起義,就也組織幾千人,起兵響應,並加入了王仙芝的起義隊伍。

  王仙芝、黃巢在山東、河南一帶,到處攻打州縣,聲勢越來越大。朝廷派兵去鎮壓,可是老是吃敗仗。於是有些官員提議,把王仙芝招降過去。

  王仙芝官迷心竅,準備接受招安。這事給黃巢知道了。他去找王仙芝,憤怒地說:“當初我們立下大誓,一定要把天下那些害國害民的壞人掃清。現在事情還沒有成功,你卻想去做官,你怎麼對得起這些弟兄!”

  黃巢越講越氣憤,忍不住拔出拳頭,朝王仙芝臉上狠狠打了一拳。黃巢不願再跟從王仙芝,他帶領一支軍隊,開始單獨作戰。

  兩人一分兵,王仙芝的力量大大削弱。他一心想當官,多次派人向唐朝官員求降。唐朝官員見他已沒有多大能耐,便不再理會他。不久,王仙芝兵敗被殺,他留下的隊伍也趕去投奔黃巢了。

  兩支起義軍重新會合後,大家推黃巢為黃王,號“沖天大將軍”。黃巢開始設定官職,管理起義軍內部的事務。從此,起義軍才算有了初步的組織。

  黃巢帶領起義軍,準備去攻打洛陽。唐僖宗急忙調兵遣將,增援洛陽。黃巢見唐軍兵力強大,就渡過淮河,向唐軍力量空虛的南方挺進。他們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一直打到了福州、廣州。

  黃巢到了廣州,沒想到那裡發生瘟疫。起義軍將領勸黃巢離開南方,舉行北伐。於是,黃巢休整了一下隊伍,又帶兵北上。

  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到幾十萬人,成了一支強大的隊伍。他們一路上勢如破竹,把各地的官軍打得一敗塗地,很快渡過了長江,隨後又渡過了淮河。

  鮑元880年十二月,黃巢打到了洛陽,洛陽官員馬上開城投降了。黃巢進城以後,由於起義軍紀律嚴明,洛陽城裡商店照常營業,街上完全跟平常一樣。

  黃巢又下令向潼關進軍。他的前鋒部隊很快到達了關外。起義軍都打著白旗,那些白旗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盡頭,簡直像一片白色的海洋。一會兒,黃巢來了,起義軍高聲大喊,好像晴天霹靂。駐守關外的唐軍看到這聲勢,嚇得各自逃命去了。

  潼關左面有個山谷,谷中有條小路直通關後。起義軍透過這條小路,繞到關後,前後夾攻,一下子攻破了潼關。

  潼關一破,整個長安亂成一團。唐僖宗騎了一匹快馬,由幾百個士兵保衛著,慌慌張張地逃往成都去了。

  當天下午,黃巢帶領起義軍,開進長安。長安百姓興高采烈地歡迎起義軍進城,街道兩旁站滿了歡迎的人群。

  黃巢部下的大將尚讓,對歡迎的人說:“黃王起兵,都是為了百姓。我們決不像唐朝皇帝那樣,不把你們當人看待。大家安居樂業,放心好了。”人們聽了,都很感動。起義軍對罪大惡極的官僚,捉到就殺,但看到路旁的窮人,卻常把自己的東西送給他們。

  就在這年年底,黃巢在長安當了皇帝,國號叫大齊。長安成了起義軍的天下,黃巢也終於實現了“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是黃金甲”的願望。

  新政權建立了,但黃巢控制的地方卻非常小,只有長安及其附近的幾小塊地方。原來黃巢一直流動作戰,打下的地方,都沒有派兵把守。他一走,這些地方又全給敵人佔領去了。

  唐僖宗逃到成都以後,就糾集軍隊,把長安包圍起來。幾十萬起義軍擠在這一小塊地方,日子一長,糧食都吃光了。就在起義軍出現嚴重困難的時刻,黃巢手下的一個大將朱溫投降了唐朝。

  這時,唐僖宗又調來了沙陀族的酋長李克用的騎兵。李克用帶領沙陀騎兵,和唐軍一道作戰,擊敗了起義軍。

  黃巢見形勢不利,撤出了長安。一路上,他作戰又老是失利,最後退到泰山狼虎谷,兵敗自殺了。

  這次大起義歷時十年,從根本上動搖了唐朝的腐朽統治。沒有多久,唐朝就滅亡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