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夏的飲食習俗大全

關於立夏的飲食習俗大全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飲食,那麼關於立夏,各地的飲食習俗有哪些呢?

  1、五色飯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

  2、吃軟菜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3、吃蝦面

  舊時,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把蝦摻入麵條中煮食,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表達對夏季的祝願。

  4、吃“光餅”

  福建一些地區立夏有吃“光餅”習俗。

  5、“七家粥”

  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 “七家粥”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6、北方大部分地區食用麵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麵餅和春捲三種。

  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麵餅,有甜、鹹兩種,鹹麵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麵餅則多加砂糖;春捲,用精製的麵餅,包著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麵粉拌蛋清粘住,然後放在熱油鍋裡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