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三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3篇,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篇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特殊的風俗,當然,我的家鄉也不例外,我的家鄉的風俗是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活動。每到這天,牧民們都要成群結隊地前往敖包祭祀,他們要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立經幡,並將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後,喇嘛們開始焚香燃燈,誦經唸咒,乞求神靈保佑,群眾們則從左向右圍著敖包轉三圈,希望迎來豐收年。

  敖包是蒙古語,意義堆子或鼓包。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因為他們認為高大雄偉的山上,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敖包是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杆,杆頭上繫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腳石;在敖包旁邊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唸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們焚香燃燈,頌詞唸經。

  正因為有了各個地區不同的風俗習慣,才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下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篇2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粽子。先要準備粽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花生餡的,紅棗餡的,菜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淨葉片,並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蒸熟,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飯,用手稍微一壓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紅棗菜肉餡兒按入飯糰裡面,隨後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裡面露出白白的飯糰,還可隱約看到餡兒的微紅。此時的粽子,不但有飯糰的味道,還夾雜著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裡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是飯後最好不過的點心。

  端午節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還掛著晶瑩露珠的艾葉,選出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爸爸說,艾葉越綠,它的氣味就越濃郁,就越能清新空氣。端午節那天,屋子裡瀰漫著奇特的清香。媽媽說待艾葉幹了,可以用開水泡了喝,那樣可驅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過後,媽媽就泡一壺,讓全家分著喝。艾葉水雖良藥苦口,可苦澀得難以下嚥,在媽媽面前勉強喝一口,媽媽一轉身我就吐出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篇3

  記憶很模糊,每次中秋節好像都是在學校裡度過,沒有吃到幾回月餅,腦子裡印象最深的就是綠豆糕,最簡單的那種塑膠透明包裝,一格一格,儘管節後到家才發現,媽媽就只給我留了兩塊,但那樣也比較滿足。

  說到中秋節當天,最離不了的就是打餈粑了。早上爺爺奶奶很早就起床了,他們把前一天都準備的糯米放鍋裡蒸熟,然後都盛放在一個大木桶裡,這時拿一根粗木棍,雙手用力抓緊木棍兩側,使勁按壓裡面熱騰騰的糯米飯,如此重複,直至所有的糯米飯變成糯米餈狀。這時配上之前在火灶裡炒好的芝麻碾成的芝麻粉和白糖,真的是蠻好吃的!儘管我不愛吃甜食,我也會吃上幾大坨糯米餈。

  之後就是非常難忘的老式月餅上場了。這種老式月餅一般都是又大又圓,一斤一個,外面是鋪滿芝麻的脆皮,裡面配的是冰糖陳皮和五仁的餡,這個因為太大,味道又太特別,直接吃時總是不怎麼喜歡,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中秋那天一過,媽媽把大塊月餅切成三角弧形,一塊塊放在鍋里加油煎成雙面黃,起鍋後再吃,真的是會很香很好吃!兩種吃法完全是兩種味道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