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傳統文化的作文
有關傳統文化的作文
文明的傳承不應該被困頓在實物的基礎上,不應該被束縛在載體的限制中,小編收集了有關傳統文化的,歡迎閱讀。
第一篇:傳統文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或許,那古老的鐵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駕著歷史的戰車悄悄逝去,但是,負載其上的中華民族燦爛而輝煌的傳統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復返?
春花秋謝,雁陣南移。華夏民族從歷史的硝煙中一路走過來,她徘徊於“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古長城前,縱橫於大唐盛世的舞榭歌臺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鐵騎太硬,晚清末朝的統治者太軟弱,西方侵略者的槍炮太利,風風雨雨,悽悽慘慘慼戚的近代民族史化為無數仁人志士的花塚,懷抱傳統經典,胸懷文化末節而含恨長眠!
時至今日,遠去了刀光劍影,逝去了血雨腥風,安詳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為傳統文化的守墓者與送終人。先不說麥當勞文化在神州達地氾濫成災,法蘭西的名貴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華,英吉利的流行樂瘋狂席捲樂壇,還有日本的動漫腐化我們的青少年,單是那情人節朦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動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團圓之月更美麗。
難道,蘊育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已行將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樣,在傳統文化被遺忘西化之日,也是華夏民族滅亡之時。這並不是聳人聽聞,一個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深深融於我們每個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興旺國家富強的不竭動力。
欣喜的是,近年來掀起的國學熱,古典文化研究熱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沉淪於歷史長河深處的文化經典開始浮現於人們面前。于丹的論語“心得”,將孔子的思想精華用美麗易碎的語言編織成現代人心靈的搖籃;易中天以幽默調侃的話語演繹了一部部超現代的《史記》、《三國》片片感人,劇劇精彩。且不說功利主義的解說違背了嚴肅的學術研究,但究其對傳統文化傳播的貢獻卻是難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個人的聖人,而是我們每個人心靈的守望者:“三國”也不是易中天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心馳神往的美麗傳說。傳統文化的迷失與復活,將見證我們古老民族的崛起與復興。
“盛世歌者蕭條人,悵望千秋一掬淚”,讓我們守望心靈的文化淨土,駕起歷史的罡風,仰天長嘯,看巨龍騰飛!
第二篇:傳統文化
汨羅江畔的沉重一縱,留下曠世的遺憾,汙濁的塵世容不下透明的眼睛,空帶一腔情愁,一縷忠魂獨守著寒水三千。
耳邊依稀的還縈繞著響徹九天的鼓譟,那熱血沸騰的吶喊加足了龍舟的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飛馳。無數的槳影掀翻無際的江水,在無邊的歲月裡,升起無限的情思。那粒粒飽米被揉在了一起,夾著幾點棗甜與幾點葦葉的清香,跟著懷念情結一起沉進了江底。
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時往昔。
長髮飄飄,屈子對月獨酌,他舉杯,飲盡了風雪。如今的寂寞,向誰傾訴?
又是端午,江水依舊,屈子隻身來此,江面的寒風吹皺了青霧,忽左忽右,若隱若現,似有似無,他無力看清。那艘叫龍的大船不再起錨,岸邊也沒有了熟悉的吶喊聲音,只剩蕭蕭的風撕碎幾點野鴨的殘鳴。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來回踱步,他在彷徨著,也許是為了一個民族。
如今的人們漸漸失去了一種最純樸的民族情結,對自己的文化傳統慢慢淡忘殆盡。
屈子側耳傾聽遠方的晨鐘,而人們似乎不曉得,或者已經忘記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尋到端午的地方,卻再也看不到粽葉蹤影,包粽子成了工廠機械化的動作,五花八門的粽子被精美的包裝,商家如此的炒作令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變了味,人們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
屈子不禁悲嘆,一些他未聽過的“洋節”擠佔了我們傳統的民族節日,什麼“情人節”,什麼“聖誕節”……他不懂這些都是什麼意思,而人們為什麼如此的熱衷?
屈子低首不語,猛地,望著遠方的迷離茫霧,他慨當以慷,代之昨日啼血的《離騷》的是今日臨江的悲歌,它想用這悲涼的歌聲喚住忙碌的人們該停下來思考一下 了,我們捨棄的是否太多,不經大腦的拿來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萬年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個民族迷失了原來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傳統,而太過於熱衷外來文 化。
曾經六角形的思念被母親捏在手中,一縷清香,被一個童年將手指含在唇間,那是文化的經久不息。如今,屈子唱著悲歌,捲起波瀾,消失遠方……
第三篇:傳統文化
風清月白下的賞桂思親,意趣不再;河浪拍岸中的悼古思今,涵蘊漸遠;爆竹聲聲裡的團圓重逢,歡樂已淡…… 現代人,中秋時分又有幾人觀月懷遠,怕只有窩居在鋼筋水泥的框架中,獨啃風味更濃,情味已淡的月餅罷?春節佳際又有幾人攜手足攬妻兒共享天倫之樂,怕只有跑前忙後打點忙碌的生活罷?面對此景此情,我不禁困惑:傳統,我們要傳承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的文化陣地萎縮了,引人遐思的明月再也吸引不住現代人的眼光,人們冷冷地把它丟在一旁,任由它在冷冷的夜晚,獨放冷冷的青輝。太冷了!冷的'豈止明月,還有現代人的一顆心,還有現代文明那顆蒙塵的靈魂。傳統不復,一塊小小的月餅自以為具備了所有,其實也只是一具空殼而已。沒有了文化內涵,一切的載體都將失去意義!
我們的傳統需要我們一代代的人來傳承來弘揚。我們傳承的是什麼?是那塊自古吃到今的月餅嗎?是那捆自古扎到今的粽子嗎?是那鍋自古包到今的餃子嗎?顯然不是。可是,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自以為對著明月吃上幾口月餅便是一個詩情畫意的中秋;又有多少人自以為一碗水餃下肚便有為人滿譽的團團圓圓?我們要傳承的是文化的內涵,而不是它的載體。
倘若我們能在中秋的明月之下,漫談古今,不論是神話中的嫦娥奔月,還是現實中的探月之程,融古今為一體,以明月為紐帶,把古人的哲思與今人的智慧溝通,那便是對文明的傳承。抑或是隨吟幾首詩詞,感受古時的明月帶給人的情思,探索古人對明月獨特的情感,那也是對文明的傳承。
文明的傳承不應該被困頓在實物的基礎上,不應該被束縛在載體的限制中,我們應把握傳統的內涵,讓精神的血脈在歷史的延續中流淌,並不斷地注入新生,給它力量讓它可以無限地延伸下去,給它活力讓它可以不遭受乾涸的威脅。
傳統是文明的結晶,需要不斷地傳承。別讓傳統的鮮花乾枯在缺乏活力的土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