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歷史人物成語故事

隋唐歷史人物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瞭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隋唐歷史人物成語故事,歡迎檢視。

  一、秦瓊賣馬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驃馬到西門外的二賢莊去賣。

  秦叔寶將黃驃馬拴在莊南大槐樹下。

  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他叫王伯當。王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後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莊精心養病八個月。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隨後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唐朝興起後,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儘管單、秦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

  二、房謀杜斷

  朕尋求賢才呢?”於是下令:“尚書省具體事務由尚書左右丞負責,只有需要上奏的大事,才由左右僕射處理。”房玄齡通曉政事,又有文才,日夜操勞,惟恐有一點差錯。他運用律法寬厚公平。他與杜如晦一起選拔士人,不遺餘力,甚至尚書省的制度架構,都是二人商量決定的。太宗每次與房玄齡議事,總是說:“一定要杜如晦決定。”等到杜如晦來了,最後還是採用房玄齡的計策,這都是因為房玄齡善於謀劃,杜如晦善於決斷的緣故。房玄齡和杜如晦十分投合,齊心協力為國家效力。所以唐朝的賢德宰相,首推房、杜二人。公元630年3月,杜如晦病重,太宗派太子前去問候,隨後又親自去探病。19日,杜如晦去世。太宗每次得到好東西,總是會想起杜如晦,派人賜給他的家人。

  過了很久,說起杜如晦,總是忍不住流淚。太宗對房玄齡說:“你與如晦一起輔佐我,如今只能看到你,看不到如晦了。”公元648年,房玄齡病重,太宗徵召他去玉華宮,讓他坐著轎子入殿,到皇帝御座旁再下來。君臣二人見了面,相對流淚。太宗將他留在宮中療養,聽說他病情略有好轉,則喜形於色;聽說病情加重,則憂慮憔悴。房玄齡上表,勸太宗停止征討高麗。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娶了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為妻,太宗對公主說:“你公公病得那麼重,還在為國事操心。”於是,太宗親自前去探望,握著房玄齡的手,與他分別,悲傷得不能自已。

  7月24日,房玄齡因病去世。唐太宗的“房謀杜斷”用人搭配體系是非常高明的。用人不僅表現在人才的多少,而且還在於人才的合理搭配。在一個人才眾多的群體中,不僅要有個體的優勢,更需要有最佳的群體結構。“全才”是極少有的,“平庸之才”是絕大多數,但“平庸之才”組合得好,就可以構成更大的“全才”。

  三、鐵杵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說唐朝大詩人李白,少年求學的時候,長期讀書沒有成果,打算放棄。

  渡過了小溪,看見河邊有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棍。李白好奇的問:“老婆婆,您磨鐵棍做什麼呀?”

  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的`針。”

  李白吃驚的說:“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鐵棍,也難以磨成那麼細的繡花針,您怎麼還偏偏找了根鴨蛋粗的鐵棍,就算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磨一輩子也未必能把這根鐵棍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說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裡的這一根鐵棍,這還是我當年風華正茂之時,一直沒有用過,留下來沒打磨過的,原打算作為廚房做飯之需的燒火棍呢。而且,我並不擔心自己會空耗歲月,也沒有什麼到頭來白忙一場的無聊雜念,只要我還活著一天,就會堅持不懈一天,把自己這根鐵棍磨的比昨天更細那麼一點,最後自然就磨成繡花針了嘛。”

  李白聽後很有感觸,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實是可以用持之以恆的刻苦來彌補的,如此一把年紀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來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麼可以因一時的挫折就隨便半途而廢,放棄所追求的理想呢,於是馬上返身回到學院繼續讀書。

  一年之後,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謝對自己指點的同時,也看到那根鐵棍真的細了很多。

  若干年後,李白終不負天賦才華,寫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詩篇。

  四、桃李滿天下

  唐代武則天當皇帝時,有一個宰相叫狄仁傑,字懷英,太原(今屬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於直言相諫,深得武則天賞識。武則天稱他為“國老”(武則天即位時,狄仁傑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時,武則天也不讓他跪拜,說:見狄公下拜,我渾身都痛。武則天常對其他大臣說:“不是特別重要的軍國大事,你們不要去麻煩狄老。”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多種措施,廣羅人才,並讓狄仁傑給他推薦能擔任將相的人才。狄仁傑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後來多成了名臣。有人對狄仁傑說:“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裡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薦的,真是桃李滿天下啊。”狄仁傑說:“推薦有才能的人為國家效力,不是為私,是我應該做的。”

  公元700年,七十歲的狄仁傑病死,武則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後,每當朝廷有大事而眾人又不能解決時,武則天常嘆息說:“老天爺為什麼這麼早就奪去了我的國老啊!” “桃李滿天下”是形容老師教的學生很多,遍佈各地,“桃李”是學生的代稱。

  五、當局者迷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書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徵整理修 訂過的《類禮》(即《禮記》)列為經書,也就是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 玄宗當即表示同意,並命元澹等仔細校閱一下,再加上註解。 不料,右丞相張說(yue)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說,現在的《禮 記》,是西漢戴聖編纂的本子,使用到現在近千年;再說東漢的鄭玄 也已加了註解,已經成為經書,有什麼必要改用魏徵整理修訂的本 子呢?玄宗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但是元澹認為,本 子應該改換一下。

  為此,他寫了一篇題為《釋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 觀點。 《釋疑》是採用主客對話的形式寫成的。先是客人問:《禮記》這 部經典著作,戴聖編纂、鄭玄加註的本子與魏徵修訂的本子相比,究 竟哪個好?” 主人口答說:“戴聖編纂的本子從西漢起到現在經過了許多人 的修訂、註解、互相矛盾之處很多,魏徵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而重新 整理,誰會想到那些墨守成規的人會反對!” , 客人聽後點點頭,說:“是啊,就像下棋一樣,下的人反倒糊塗, 旁觀者卻看得很清楚”。

  六、請君入甕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裡,你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裡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進甕裡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七、瓜田李下

  唐朝唐文宗時,大書法家柳公權忠良耿直,能言善諫,官職擔任工部侍郎。當時有個叫郭寧的官員把兩個女兒送進宮中,於是皇帝就派郭寧到郵寧(現陝西郵縣)做官,人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皇帝就以這件事來問柳公權:“郭寧是太皇太后的繼父,官封大將軍,當官以來沒有什麼過失,現今只讓他當郵寧這個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麼不妥呢?”柳公權說:“按照郭寧的貢獻和功績來說,派他到郵寧去當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無什麼好爭議的,可是議論的人都以為郭寧是因為進獻兩個女兒入宮,才得到這個官職的。”唐文宗說:“郭寧的兩個女兒是進宮陪太后的,並不是獻給朕的。”柳公權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們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從古樂府《君子行》中的詩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引申來的。這裡柳公權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

  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唐太宗問宰相魏徵:“我作為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矇蔽呢?”魏徵回答說:“作為國君,只聽一面之辭就會糊里糊塗,常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採納正確的主張,您才能不受欺騙,下邊的情況您也就瞭解得一清二楚了。”

  從此,唐太宗很注意聽取下面說的諫言,鼓勵大臣直言進諫。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悲痛地說:“用銅做鏡子,可以看出衣帽穿著是否整齊,用歷史做鏡子,可以明白各個朝代為什麼興起和沒落;用人做鏡子,可以清楚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徵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鏡子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