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誠信成語故事
有關於誠信成語故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有關於誠信成語故事,歡迎閱讀。
1.一言九鼎
【釋義】
一句話就有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重諾、一言半語就起決定作用。古代豪門貴族吃飯時要奏樂擊鐘,用鼎盛著各種珍貴食品,故用“鐘鳴鼎食”形容權貴的豪奢排場,舊時還形容富貴人家生活奢侈豪華。
【出處】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您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您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心服口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薦”出自同一個典故。平原君誇獎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變到現代就成了信守諾言了!
2.抱柱之信
【釋義】
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故事】
有一個男子與女友相約在橋下見面,男子等了許久不見女友。後來橋下漲水,男子抱住橋柱(橋墩)不離橋下,結果被淹死了。後人以為男子的愚昧雖可悲,而信守承諾卻可頌。故事流傳至今。
【出處】
《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長幹行》詩:“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3.立木為信
【故事】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出處】
出自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裡的商鞅變法“立木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4.一諾千金
【釋義】
諾:許諾。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說到做到,講究誠實信用。
【出處】
典出《史記·季布欒佈列傳》:“楚人曹丘生,辨士,數招權(依附權貴而倚仗其權勢)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於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勸說)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忠厚之人),勿與通(打交道)。’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布不說足下,足下無往。’固請書,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緝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且僕楚人,足下亦楚人也。僕遊揚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拒距僕之深也!’季布乃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曹丘引用的楚諺“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不知經過如何換算,成就出“一諾千金”這個典故,也作“千金一諾”。
5.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釋義】
一句話說出了口,四匹馬駕的車也難以追上。駟,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或四匹馬共同拉的.車。形容話一經說出,便無法收回,一定要算數。
【出處】
典出《論語·顏淵》:“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為文?’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引文大意是,棘子成說:“君子重視內容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形式呢?”子貢說:“你如此輕視形式,真令人惋惜啊,孔子批評的就是你這種觀點啊。錯話說出口了吧,駟馬也追不上啦。孔子說,形式的重要和內容是一致的,內容的重要和形式也是一樣的。如果去了毛,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其中“駟不及舌”便是“駟馬難追”的意思。因此,《論語》種棘子成和子貢的對話,應視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出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從宋代起,才開始在文章中完整出現。如,“俗雲: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論語》所謂不及舌也。”(歐陽修《筆說》)既然是“俗雲”,可以證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是先風行在人們口頭上的。其時間,應在宋之前。
6.開誠佈公
【釋義】
謂推誠相待,一片真心,坦白無私。
【出處】
源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三國時,要先派大將去把守重鎮街亭。參軍馬謖主動請戰,並立下軍令狀。諸葛亮答應了馬謖的請求,並叮囑他注意保證作戰的水源。但是,馬謖剛愎自用,不聽副將王平勸告,遠離水源,依山紮寨,結果丟失陣地。危急中,諸葛亮以空城為計,度過了危難。事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見到馬謖首級之後,慟哭不已。蔣琬在一旁問:“馬謖死有餘辜,丞相為何如此悲傷?”諸葛亮說:“我不是為馬謖的死而哭。先帝曾告誡我,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我沒有聽從先帝的話,真痛恨我得糊塗啊?”諸葛亮將馬謖首級示眾,讓官兵引為警戒。然後又撫慰馬謖的家屬,答應按時給他們發放撫卹金。同時,諸葛亮又親自撰寫祭文,安葬了馬謖。《諸葛亮傳》結尾處評論道:“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其中“開誠心,布公道”後被煉為典故“開誠佈公”。